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农门贵子 > 第103章 清远书坊

第103章 清远书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秦小秦听到钱掌柜这么说, 彼此对视一眼, 他们以为是自己刚才的那番话起到了作用, 钱掌柜要“处置”张小北了。两人不由得暗自得意, 大秦还似笑非笑地看着张小北,压低声音说道:“哎,新来的, 看样子, 掌柜的是要重用你呢。”    张小北扫了他一眼,淡淡说道:“借你吉言, 没准还真是呢。”    大秦嗤地一下笑了。小秦也是嗤之以鼻,心说,这人是不是听懂人话呀。    他们正这么想着,楼上的孙明和小路也下来了。    钱掌柜一看人都到齐了,扫视一眼众人,不紧不慢地说道:“咱们书坊的生意虽然还不错,但是在本城众多书坊中尚不是拔尖的, 从今天起, 咱们清远书坊要好好改一改。”    大秦小秦心里犯嘀咕, 书坊不就是卖书的吗?还能有什么好改的?    钱掌柜顿了一顿, 继续说道:“这次, 我请了一个人来帮我打理书坊, 以后你们几个都听他的。”    四个伙计心下都有些好奇这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钱掌柜看了看众人,又补充了一句:“这个人你们可不能小觑了,人家可是来府城参加乡试的廪生。以后, 我不在,你们都听他的安排。”    这些人在书坊干活,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读书人,廪生当然是知道的。    钱掌柜说完,便示意张小北到他身边来。    这一下,大秦小秦兄弟俩还以为张小北要倒霉了,趁着钱掌柜的不注意,私下里挤眉弄眼的,一起等着看张小北的笑话。    张小北出列站到了钱掌柜身边,钱掌柜朝他笑了笑,朗声说道:“这位就是我方才跟你们说的张秀才。”    大秦小秦听罢,惊讶得张大嘴巴。什么?这个人就是秀才?钱掌柜的不但不赶他走,反而让他来管着大家?这是什么道理?孙明和小路也是一脸吃惊,惊讶之后,对张小北也多了一些另眼相看的意味。    张小北朝大家笑着致意,并说了一番场面话。诸如我们大家要齐心协力,和睦相处等等。钱掌柜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道:“你就按照你的计划来,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他们四个。”    张小北道:“好的。”    钱掌柜的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又叮嘱了众人一番就离开了书坊。    钱掌柜一离开,张小北就开始给大伙分工。    这会儿,书坊刚开门,客人不多。一楼留大秦一人招呼客人就够了,其他三人被叫到楼上一起搬运书籍,腾地方。    孙明和小路没有二话,很是配合。但大秦小秦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大秦,他似笑非笑地对张小北说道:“哎呀,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竟不知道你是个秀才。秀才啊,那可是将来的举人老爷。你堂堂一个秀才,到我们这个小书坊真是屈尊了。”    张小北轻描淡写地道:“屈尊谈不上,我喜欢清远书坊。”张小北懒得跟大秦废话,就说道:“好啦,以后咱们有的是机会闲叙,现在,开始干活。”    小秦不太愿意上楼,就发牢骚道:“楼上的书摆得好好的,搬它做什么?”    张小北语气平静地说道:“要腾出一块地方,我另有他用。你要不愿意干,就在楼下值守,换你哥哥来。”    小秦还想说什么,被他哥哥用眼神制止了。大秦的意思是,我暂且忍你几天,看你究竟要干什么。    小秦不情不愿地跟着三人上了楼。    张小北指挥三人搬书腾地方,他一边指挥一边干活。    二楼是一个大通间,原先的书架是靠墙摆一排,中间再摆两排,可利用空间很大。张小北让大家把书整理了一下,再用书架把房间隔成两间,他丈量了一下地方,记录下需要摆放的东西。    他想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一个简易的。门口要有一个简单的收银台,屋子四周要摆放桌椅板凳,中间摆一些类似沙发的坐具。另外,,还要提供清茶和点心。里的书随便读,里面还提供笔墨和纸,有人兴致来了,可以写诗作赋。文人墨客也可以在这里举行文会。    另一间屋子用来放用来出租的书,相当于租书屋,书按借阅的天数收费。    张小北这么上上下下的折腾,孙明和小路倒没事,大秦小秦兄弟是牢骚不断,私底里议论不止。    大秦嗤笑道:“真是异想天开,没听说过书坊里还能卖茶水和点心,人家想喝茶不会去茶楼呀?干嘛来这儿?”    小秦附和道:“就是就是,也不知道掌柜的是怎么想的?竟然让一个书呆子来管咱们。”    小路经过两人身边,忍不住提醒道:“什么书呆子,人家可是廪生。”    大秦不屑地道:“廪生又如何,又不是举人老爷。”    小路摇摇头,说道:“廪生你都瞧不上,你的眼光可真高。”    大秦不耐烦地道:“你瞧得上你就跟着他混呗。”    小路被气笑了,赌气似地说道:“跟就跟。”说完,他又接着干活去了。    大秦小秦兄弟俩一起暗暗鄙视小路这个跟屁虫。    张小北不是不知道这兄弟俩的心思,可他根本没空理会,他要忙的事多着呢。    虽说,只是试营业,可是怎么着也得做得像个样子。比如桌椅板凳得采买,里面得有点摆设。这一切不但要费心思,还需要经费。    张小北往往都是把钱计划好了,再报给钱掌柜。好在钱掌柜也不算吝啬,虽然肉疼,但是该花的钱也舍得花。    这些日子,张小北带着小路和孙明,跑遍了附近的集市,采买了一批便宜又好看的桌椅。椅子是用树墩打磨成的,桌子跟椅子同色,朴拙有野趣,又不占地方。屋子中央还摆了两排古代般的布艺沙发。这是特意请人打造的,坐着看书十分舒服。另外,屋子里还摆了一些木雕、奇形怪状的石头以及盆景和绿植。这么简单一拾掇,二楼立即变了样儿。以前的熟客看到后,不由得大大惊讶赞叹。    当他们听说过几日就要开业时,纷纷表示到时一定来捧场。    二楼一装饰好,张小北就让书坊里的伙计给客人介绍和租书屋。并说,开业前三天,看书,只收茶水和点心费。租书屋的租金也减半。    开业那天,确实来了一批客人,他们多半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的。这一试,就有不少人喜欢上了这里的氛围和环境。毕竟书籍对于这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还是一件轻奢品。他们买书并不能随心所欲。但是老是在书坊里蹭书看,伙计不给好脸色不说,就是自己也不好意思。这样好了,不但有租书屋,还有,花几文钱买壶茶就可以看一下午。实在看不够,就去隔壁租一本带回家看,租金又不贵,两天才一文钱,只需要交押金就行。    和租书屋受到了不少家境不甚富裕的读书人和有“书非借不能读”习惯的人的欢迎。    试营业三天内几乎是坐无虚席。三天过后,客人虽有所减少,但也十分可观。不仅如此,还带动了一楼的生意。有的人在二楼呆得满意,就顺便买一两本书回去。反正这里的书又全,价格也不比别家贵,买谁的不是买。    不久,张小北又开始推出会员活动。的会员有月度会员、季度会员和年会员,当然,时间越长越便宜。而且有会员的不论是买书还是租书都有优惠。    这一活动推出,又吸引了不少人来,不过大家办的多是月度会员和季度会员。年会员办的人比较少。    不仅如此,张小北还组织并主持了几场文会,也算颇为成功。    清远书坊渐渐地打响了名气。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两个月后,钱掌柜给张小北涨了一次薪水。由于孙明和小路跟着他一直忙里忙外,张小北为二人向掌柜的请功,钱掌柜也大方地给两人涨了一百文钱。孙明和小路对张小北是既崇敬又感激,从此以后,愈发死心塌地地跟着他混。    张小北忙完书坊的工作就抽空读书,这两个月来,他忙里偷闲地读了不少书,不但自己读,还借回去给寻音读。    张小北在府城混得如鱼得水的同时,张家也收到了他的来信。    胡氏一听说儿子在府城要呆三年,心里既担忧又失落。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一个人在府城举目无亲的,她这个做娘的如何不担心?    胡氏想起儿子在信中说他们也可以去府城看他,不觉又是心念一动。但她从来没出过远门,何况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思来想去,她只能先跟女儿女婿商量商量再做决定。    胡氏便叫来了张小草和潘云博,赵清河和小枝,甚至连赵清海和小叶也叫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次出差真是一言难尽,十二天跑了十个城市不说,还状况不断,先是我们团队里有人出了岔子,好容易解决,对方又出了问题,最后终于协调解决,导致比原计划延后了五天。让各位久等了,为表歉意,我发30个红包,安慰一下大家受伤的心灵。以后吸取教训,开文一定要有存稿,以防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