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农门贵子 > 第93章 乡试(二)

第93章 乡试(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主角生病,我也开始头痛,部分细节,明天再修改。建议大家吃完饭再看,反正我晚饭是吃不下了。    各郡的学子分批次入场, 张小北在他们这批中,还看到两个县学的同窗, 大家彼此点头致意,便各自入场。    入场后要检查浮漂,一一照着上面的年龄身高肤色查看。浮漂没问题,接着是搜身,衣服、鞋袜都要仔细搜查, 张小北在众考生脱掉鞋子检查时闻到一股十分难闻的脚臭味, 不由得皱皱眉头, 都是读书人, 能不能讲点卫生?那些负责搜查的士兵,估计也习惯了, 面不改色眉头不皱,一个挨一个地继续搜查。衣服鞋袜之后, 还要查头发, 用一根发钗,叉叉头发里面有没有夹带。    最后一关是检查考生的篮子,因为要在里面呆几天,大家带的东西又杂又多, 他们查得又细, 这么一通查下来, 着实费了不少时间。    张小北的两个篮子被翻得乱七八糟的。馒头点心被掰碎了,药瓶也打开查看,甚至有大些药丸也被捏开了, 尽管那人又给捏上了,张小北也不打算再吃了。    检查通过后,大家提着东西拿着考牌开始找自己的号舍。    张小北的号舍处在中间,号舍很狭小,有上下两片板子,上面的是桌子,下面的是椅子。左边还有一个水缸,里面装的是清水,缸下面有一个灯笼,身后有一小块空地用来放置东西人。    等考生们找到各自的号舍后,便有人开始发草稿纸、蜡烛和炉子。    一切就绪之后,考棚便落锁了。从现在开始,直到考试结束,无论是谁,有任何事都不得离开。包括考官和监视的士兵也是一样。    大家都安静而紧张地坐在自己的号舍内等着考官发卷子。    过了一会儿,卷子发过来,张小北拿来看,第一场考的是都是四书里面的题,题目三道,经义四道,五言诗一首。    张小北先认真审题,然后闭目回忆以前所学的内容,先在脑中打腹稿,打完腹稿,再写在草稿纸,他准备下午再誊抄。    等草稿写完后,他开始觉得腹中有些饥饿,便吃了一个包子,一个煮鸡蛋,喝了一杯水。他正在吃饭,就有考生举手向考官示意要上茅厕,考官发给他一个木质的牌子,那考生就拿着牌子去厕所了。    之后,也陆续有考生举手示意。然后,考棚里的味道就开始一言难尽起来了。    张小北皱着眉头,也举手示意,领了个“出恭入敬”牌去了一回茅厕。    回来后,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捏着鼻子,忍了一会儿,决定燃一根香熏熏。    香燃起后,闻道比刚才强少许。他赶紧誊抄卷子,抄完晾干墨迹放到一边。    第一天,张小北只做了两张卷子。做完之后,到吃晚饭时,他发现自己是一点胃口也没有了,考棚里的味道比上午难闻多了,熏香也遮挡不住。但不吃不行,他捏着鼻子吃了一点干粮。接着,把东西收拾好,木板放下来,开始睡觉。    众考生有挑灯夜战的,也有蒙头呼呼大睡的。张小北不打算夜战,这些试题,他白天的时间足够用了。可是他睡不着。因为考场里的呼噜声、磨牙声、说梦话的声音此起彼伏,跟他们一比,王世虎和赵清海的呼噜简直不叫呼噜。不光有声音,更难受的是各种味道,茅厕味、各种食物的味道、汗臭味还有脚臭味,张小北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    他用手帕捂住鼻子,再用衣服蒙着脑袋,强迫自己入睡。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张小北醒来,又是用薄荷油清脑,又是吃丸药,然而都是收效甚微,他依旧头脑昏重,而且还隐隐有些头痛。他心里暗叫不好,这才第二天,后面还有七天呢,可怎么熬。    他坐下来闭上眼睛,尽力平复心绪。    他寒窗苦读六年,就为了今日,岂能因为环境不好就倒下。不能这样,一定要战胜它。    张小北给自己做好足够的心理建设,又洗了脸,清醒清醒脑子,这样才感觉稍好些。趁着上午精神还行,她赶紧做题,誊写。    他再去吃饭时,发现昨天点心已经开始有异味了,他用炉子和小锅煮了干面条,卧了个鸡蛋,面条只吃了两口,鸡蛋强迫着吃下去了。他的身体需要营养,必须得吃。吃完,答题,答完吃饭,然后睡觉,又是昏昏沉沉地一夜。    终于熬到第三天黄昏时分,考官命人开始收卷子。考生们可以在考棚内自由活动一会儿,大家在里面走来走去,互相搭话聊天。    张小北左边的考生也跟他说话,此人姓陈名复,今年十六岁,山阳县人士。    两个互通了名姓后,陈复一脸担忧地道:“我真担心这后面六天能否熬过去。”    张小北也有此忧,不过,他还是勉强笑道:“没事,也许熬过几天就适应了。”    陈复苦笑了一下,没接话。    或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两人的关系亲近不少。张小北煮饭时,还请他吃了一碗油绳炖白菘,他也请张小北喝了一杯茶。    吃完饭,两人便各种回号舍去睡觉了。    八月十二是第二场,试题是经义,策论,律法和诗词。    题目有些偏,但张小北觉得尚能应付,阻碍他的是他的身体的适应能力。他暗自苦笑,他早知道科举需要好身体,但还是低估了考试环境的恶劣。他现在不光头晕头痛,还时常感觉恶心,身上冷汗直流。他只好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又吞了几片药丸。趁着身体还行,赶紧做题、誊写。    第二场还没结束,考场里已有三个人被抬出来。这些人哪怕生病也不能出考场,只能被抬到一旁的房间休息,那里有大夫给看病开药。至于能恢复几成,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第六天时,张小北隔壁的陈复倒下了。    他被抬走时,还苍白着脸对张小北小声说道:“再坚持三天就好了。”张小北看着他被士兵抬走,一脸地怅然。    他揉揉发胀的脑袋,不住地告诉自己,再坚持三天就好了。    虽然身体十分难受,但张小北还是咬牙做完了卷子,只是结果怎样,他就不敢保证了。    第二场终于熬过去了。八月十五就是第三场考试。这场考的主要是结合经书上的理论对当下的时事发表议论和看法。    但是,此时,张小北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他开始不停地恶心呕吐,吃什么吐什么,因为考棚里的味道实在太难闻了,各种臭味一阵阵地朝他鼻中涌过来。他身上不停地冒虚汗,双腿开始不停地颤抖,他带来的那些丸药已经没有作用了。    张小北心里不停地默念,不能倒下,不能倒下。一旦晕倒被人抬出去,就等于他是弃考了。    张小北也不管质量如何了,强撑着用最后的气力把试题给做完了。    他的身体还是太娇气了,缺乏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想他前世,住不惯多人宿舍就打工赚房在外面租房住。而穿越后,他们家也只是苦了几年,家境很快就好转起来,他在家中最小又是个男孩,父母疼他,姐姐们捧着他,他并没有受什么苦。为了读书,也为了省钱,他除了去县城连远门都没出过,如今他对现实情况预估不足,导致判断失误,他算是吸取这个教训了,以后,他要刻意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张小北晕倒之前,脑海中冒出的一句话。    他再此醒来时,睁眼就看到了他的难兄难弟陈复。    陈复苍白着脸,强颜笑道:“张兄,你终于醒了。”    张小北也勉强对他笑笑,再看看旁边,还有一位五六十岁的老秀才,一个身材瘦小单薄的十四五岁的少年,还有一个白胖子。老秀才直到现在还没醒,少年醒来又睡着了。现在只有他、陈复和胖子在清醒着。胖子看着两人自嘲道:“咱们几个真是有缘,不但是同年,还是同晕。”    张小北和陈复相对苦笑。    过了一会儿,那个老秀才也悠悠醒来,他醒来就放声大哭,哭得其他人都不知所措。后来被大夫劝阻,要他不要影响其他人,他又变成小声哭。    那个瘦弱少年则是一脸平静,他盯着墙壁看了一会儿,突然回过头来,看着他们大家说道:“没事,我们就汲取这次教训,好好保重身体,三年后再战。”    说着他伸出手来,大家愣了一会儿,纷纷把手伸上去,最后老秀才也伸上了去,五双手紧握在一起,齐声说道:“三年后重聚贡院。”    这时,外面一阵喧哗,原来是考试结束了。    众人正排队出场。    张小北心里一阵恍惚,他的乡试就这么结束了?他猜到了开头,也想到了结局,就是没猜到过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