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51)
的就是金银,听大赫人这么一说,恨不能立刻就杀到咱 们南楚皇帝住的地方,连房子一起运回马昂。 这个俘虏还说,他们的女王陛下颁发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命令,所有的犯人,不管是什么样 的犯人,只要愿意加入商队,帮助这些商队在外面进行商贸交易,根据他们每个人挣来的金银 数量可以免除一部分的罪责,这个俘虏本身就是个杀人犯,杀的人还不少,本来是要被执行绞 刑的,却因为自愿加入商队,且挣了不少金银,现在他不仅不用被处刑,反而在马昂建了房子 娶了老婆,在当地还很有些名气。 很奇怪,这种命令怎么可能发的下来,如果所有的犯人都可以凭借金银来免除刑罚,那么 对他们来说,不管犯了多么严重的罪责,只要手里有金银,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践踏法律,他们 马昂的朝廷真的能够保证这些人不会仗着有金银杀人放火或者犯下其他的罪行?还是说,他们 马昂的朝廷根本就不在乎他们这些人会做什么,只要给他们交金币就行? 将军,我听这个俘虏说到这些的时候,真的很感慨,也不知道您和成院长的脑子都是什么 东西做的,早在驻地的时候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政令,南楚能够有今日,跟咱们南楚的律法严明 很有关系,要是南楚跟这个马昂似的,什么东西只要给金币就能搞定,我估计不用等到大赫打 过来,我们自己就已经大乱了。 说起来,马昂之前还是跟咱们有贸易往来的利英国的附属国,只不过他们上一任国君非常 厉害,摆脱了利英国的统治,只是他们上一任国君死得早,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便由他女 儿继承了王位,成为马昂的国君。 据说,这个女王本来是个傻子,他们很多马昂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 回事儿,她的傻病治好了,不傻了不说,还聪慧异常,像是他们上一任国君摆脱利英国的事情 ,似乎她给了不少建议,能够顺利的脱离且还没被利英国报复,这位女王,当时的公主殿下很 是用了些手段。 将军,你说有没有可能这个所谓的女王从小就是个非常聪慧的人,只是她父王为了保护她 才说她是傻子?否则这种事情用常理根本没有办法解释,一个人一直都是傻子,突然有一天变 聪明了,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可能,还有一个事我觉得很奇怪,他们马昂的皇帝怎么为什么不 能由那位国君的侄子继承,而是他的女儿?女儿是要嫁人的,难道马昂的皇室还准备改姓不成 ,不过看那个俘虏说起那位女王时一脸狂热的样子,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继续问下去,能让一 个手上沾了不少血的男人打从心底里敬佩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估计都是 非常强的,将军,您说,这年头会有这么厉害的女子吗?” 李若松一边听警卫员的汇报,一边在心里思索,当他听到警卫员说这位女王是突然变聪明 的,心里咯噔跳了一下,成栋也是这种情况,被迫吃了一颗孕子丸,结果出现非常严重的排斥 反应,成亲之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等到人醒了,里面的东西换了,这个女王搞不好跟成栋是 一种情况,当然,李若松会这么怀疑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位女王给马昂商队配备的这些武器跟 他们现在使用的差不多,南楚能够造出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有成栋,而成栋的脑子里有 这些东西,在这些武器没有被制造出来之前,不管是谁跟他说这个武器会有多么多么强大的威 力,他都是绝对不相信的,直到他亲眼看到才会相信别人说的是真的。 如果说这位女王也是差不多的情况,那么后面的事情就有些棘手了,好在那位女王就算是 再厉害,武器研制方面也还是比不上成栋,从威力方面就能看出端倪来,同样大小的火炮,他 们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且他们的炮弹不少都是实心弹,钢铁船不过是在木头外面包了薄薄 的一层铁皮,李若松并不担心对方会在武力上战胜南楚,李若松担心的是这个女王到底是从哪 里来的,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不良的后果。 李若松在脑子里面过了一遍自己的思路,对警卫员说道:“你是没见过更加有魄力的女子 ,我经常听夫郎说,有的地方女的比男的厉害很多,男的自家做饭带孩子,女的在外面工作挣 银子,你不要太小瞧女人,要是小瞧女人,以后有你哭的日子。 至于你刚才说的那些事情,等会儿你去找虎队的人,让他们下次派些人跟着船队到马昂去 ,看看马昂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我是说如果,那个女王确实会对南楚造成威胁,告诉虎队 的人,直接动手,格杀勿论。” 对于李若松前面说的那段话,警卫员没当回事儿,女子始终是女子,再怎么厉害,也都不 会是男子的对手,但是李若松后面那段话,警卫员非常上心,立刻就拖着海军少校跑了出去, 海军少校懵懵懂懂的被警卫员拖到李若松跟前,又茫茫然的被警卫员拽着离开,前后一个字都 没跟李若松搭上话,就听着警卫员扒拉扒拉的说了一大串,说的东西有的他能听懂,有的却是 云里雾里的,还想着等会儿跟李将军汇报一下,结果就这么被人给拽了出来,如果面前这人不 是李若松的贴身警卫,换成其他人,少校同志能分分钟灭了丫儿的。 □作者闲话: 第一更—~ 372、成栋的愤怒 马昂国的俘虏交代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个俘虏不过是靠着狠混到了大副的位置,但 是真正核心的东西他并不清楚,不过,这些内容已经足够他推断出一些事情来,在李若松看来 ,等到大赫的威胁过去之后,他们还是应该要组建一支远征队,不管这个马昂国的女王到底是 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人,直接消灭掉他才能安心。 南楚的海军其实战斗力并不差,只不过跟陆军一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对武器的依赖性 太强,以至于在发现敌人的武器跟自己这边所使用的武器差不多时,他们就没了章法,心里一 慌,就开始自乱阵脚,还没开始打就开始胆怯,很容易让对手趁虚而入,两军对战,根本就不 用考虑什么武器装备,什么单兵素质,这些东西只能提高战胜的几率而不能确保战斗胜利,真 正凭借的还是士气,那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 李若松觉得对于军队的整顿已经不能继续等下去了,想到这里,李若松立刻给成栋和熊若 杉各写了一封信,本来按照他们的想法,在子弹和炮弹能够保证充足供应的时候,他们尽量不 要让士兵冲在前面,南楚现在人少,经不起以往那种消耗,每一场战役要优先使用火力压制, 等到对方主力被消灭的差不多了,再使用步兵冲锋,以减少伤亡。 可现在看来,这种打法并不会提高他们南楚军队的战斗力,反而让这些士兵滋生出不少坏 毛病,身为军人都唯武器论,贪生怕死,那还指望谁来保家卫国,南楚这几年是节衣缩食发展 军工,制造武器,不是为了让这些军人给自己找后路,给自己的战败找各种原因,如果变成这 样,李若松觉得军工可以先停一停了,否则一旦南楚没有了新式武器,被灭国不过是一眨眼的 事情。 成栋接到李若松的来信时,刚刚在北线指挥部发了一通火,北方前线已经开始往楚江以南 试探性的开展反击战,这也是成栋来之前跟熊若杉和李若松商量好的事情,战斗指挥并不需要 成栋操心,他也不会,负责北边战役的将领是周和,周和是个非常稳重的人,在没有八成把握 的情况下,周和一般都不会出兵。 在没有蛙人一族的干扰,大赫那边的水师也被死死压制住之后,对于拥有人数优势以及武 器装备优势的南楚来说,在楚江以南的战役按理说不会进行的那么困难,可偏偏,就是很困难 ,每一次的战役都是以南楚的士兵被大赫的骑兵赶回船上为结局,这一点不止是周和百思不得 其解,就是成栋也很难想通,他们不是几年前的南楚,装备落后,军纪废弛,要说训练他们南 楚的士兵经历的不少,要说武器他们更是甩了大赫几条街,怎么就会屡战屡败,这简直是不可 想象的事情。 更可笑的是,还有将领跟他说什么他们不是屡战屡败,他们是屡败屡战,虽然没打赢,可 他们很有恒心和毅力,面对强敌一步都不退,就算是被一次次的打败了,照样还是一次次的往 上冲,成栋当时就拍了桌子,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跟他玩文字游戏,成栋简直都有了砍了这个连 长的心思,要不是周和一再给他使眼色,他根本就不可能忍得下来。 在战情分析会结束之后,成栋和周和单独开了一个讨论会,俩人分析来分析去都分析不出 什么原因,在成栋的坚持下,周和只能同意让成栋跟着他们去前线的要求,成栋自己不担心, 周和担心的要死,而且成栋一去,李成、成李和熊若枫都闹着要去,幸好成栋还知道这几个都 是孩子,不能轻易涉险,硬是压着几个小东西在指挥部呆着见习,否则周和觉得自己可能没法 活着回南江府,恐怕要直接死在这里,否则怎么谢罪。 成栋和周和神情严肃的跟着部队去了南边,一个礼拜之后,两个人怒气冲冲的跟着部队逃 回船上,成栋一路上都非常沉默,直到他回到北线指挥部,召集所有连级以上的军官到指挥部 之后,才开始发飙,很多年后,李成和成李兄弟俩都还记得成栋这一天说的话以及他的表情, 那种愤怒的、失望的、隐忍而压抑的表情。 成栋看着坐在下面的军官们,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痛心疾首的说道:“耻辱啊,耻辱, 你们不知道,我现在恨不得把自己的脸给遮住,以后都不要见人才好,你们这些人,坐在这里 人模人样的,做出来的事就不是人能做的。 你们都给我好好的想想,你们是干什么的,当兵入伍是为了什么,你们去看看现在咱们南 楚的老百姓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每天做多少事情,上多长时间的班,他们为的谁,他们 图的什么? 朝廷一道又一道的政令发下来,哪一点对不起你们这些当兵的?你们的津贴是最高的,给 你们提供的吃住是最优的,你们身上的军装材料也是整个南楚最好的,你们还要怎么样?当兵 三载,你们带回去的津贴够一般的老百姓生活二十年,不用你们掏一分钱就有的吃有的穿有的 住,退伍之后回到原籍地还能给你们安排工作,另外还会发放一笔数额客观的退伍安置费,要 是在战场上受伤了,工作不止给你们安排了,就是以后的生活朝廷都给你们承担了,因公牺牲 就不用说了,赔偿金额足够一家四口的家庭用两辈子。 你们现在所享受的一切都是老百姓一针一线给你们做出来的,是老百姓一粒米一粒粟给你 们省出来的,他妈穿着最便宜的布料,住着拥挤狭窄的房子,每天都只能吃八分饱,没日没夜 的工作,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供应你们?还不是为了让你们能够安心的在战场上杀敌? 还不是为了能够不让你们流血又流泪。 可是你们呢?你们这些人都给我摸着良心好好的问问自己,你们做了什么?你们来当兵有 没有做到自己当初承诺的事情,对不对得起节衣缩食供奉你们的老百姓,对不对得起敲锣打鼓 送你们入伍的父老乡亲,对不对得起守在家中希望你们保家卫国的爹娘,对不对得起这些人? 对不对得起你们自己? 你们以为你们消极怠战是在耍我吗?我告诉你们,你们消极怠战我根本不在乎,我也不用 在乎,要担心的是你们,从来不是我,也不是朝廷,你们如果不在战场上杀敌,早晚有一天, 这些敌人会来杀你们,这才几年呐,距离楚京城破才几年呐,忠王爷的血都还没干透,楚京城 里几十万同胞的魂还没散尽,你们就忘了?忘了当年我们是怎么被大赫人打的差点亡国了的? 忘了咱们当年什么都没有就凭着一条命跟大赫人厮杀的日子了?忘了刚刚逃到南边时对大赫人 咬牙切齿的恨了?忘啦?都忘啦?! ” 成栋狠狠的将杯子摔在地上,指着其中一个连长的鼻子骂道:“你,大赫的骑兵还在五百 米外,你就下令撤退,你这是临阵逃脱,不要忘了,咱们子弟兵的十杀令还在英雄纪念碑上刻 着,上面还沾着不知道多少同袍的鲜血和同胞的眼泪,你这种人还做什么连长,还带什么兵, 给我带出去,军法处置!” “还有你,指挥部分发武器是不是还要询问你的意见?是不是所有的武器都要优先装备你 的连队?是不是就只有你的兵的命值钱,别人的兵都是草,死了就死了完全没问题?你不就仗 着自己是哪个团长的女婿吗?你厉害,我不动你,你那个岳父管家不严,周将军,那个团长也 不用当了,让他回去,回去好好学学怎么当个老百姓,至于这个连长,给我撤了他的职,让他 给我滚去当列兵,不允许退伍转业。”成栋指着另外一个人说道。 随后,成栋又对周和说道:“我就跟着你们出去了一次,就这一次,两个连长一个团长, 在我不知道的时候还有多少这种人?你们这些将军,坐着高位,拿着高饷,享受着最高礼遇, 我让你们来不是为了让你们纵容这些人渣祸害咱们的子弟兵,而是让你们好好管管这些不知道 合不合格的军官,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合格的人给我直接干掉,子弟兵,咱们为什么 叫子弟兵,因为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是要为老百姓服务,是要报答老百姓恩情,是要给南楚 的老百姓撑起一片天的人,是他们最强大的后盾和最坚实的屏障,你们问问自己,你们做到了 吗?你们是这么做的吗?你们配得上子弟兵这三个字吗? 自己好好看看,自己好好想想,当军官的不像个军官,当兵的不像个兵,你们不会以为咱 们南楚是不是已经够强大了?睁开眼睛,醒醒,不要做梦了,一个小小的蛙人都把你们折腾的 死伤惨重,晚上睡觉都不敢合眼,还以为你们是天王老子最大你们第二呢! ”成栋愤怒的说道 □作者闲话: 第二更~~还有第三更~~不过,蠢作者友情提示各位,该睡觉的早点睡觉,明天还要上班上 373、清风行动 成栋一直是个很好脾气的人,会发这么大的火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跟着周和去了一趟前线 之后,成栋自己都有种从美梦中惊醒的感觉,也许是周将军在世的时候,子弟兵给他的感觉太 好了,也许是这么多年来子弟兵打的胜仗比败仗多的原因,也许是自己很少关注子弟兵而是将 重点放在武器研发方面的缘故,总是,在成栋的记忆中,南楚的子弟兵跟他前世所知道的子弟 兵差不多,都是那种敢打敢拼的军队,是那种即便知道冲上去是死也会义无反顾冲上去的队伍 ,是遇见强敌一步不退誓死保卫家园的队伍,结果,他失望了,甚至是有些绝望,他到底是把 自己骗到了什么地步,才会认为南楚的子弟兵没有问题? 这种只有自己的人数足够多的时候才敢冲锋,只有自己的武器比别人强才敢开战,只有自 己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才愿意拼杀的人,怎么可能是他记忆中的子弟兵队伍,他们南楚靠着这 样的队伍怎么可能打赢敌人,别说是收复故土了,就是守住南楚对他们这些人来说都跟天方夜 谭一样。 成栋现在无比怀念前世的华国,华国在建国之后接连打了几场硬仗,在只有小米加步枪的 情况下,硬是将全世界最强的国家给打了回去,在被自己帮助过的小弟国家背叛时,毫不犹豫 的打了回去,还有另外一个国家,用着几个国家提供的最新式的武器和装备,却被华国在短短 一个月的时间内打的要迁都,甚至是听到华**队冲锋号的声音,还没见到华国士兵的影子, 就落荒而逃。 武器再好,装备再精良,军人没有一点战斗意识,没有一丝战斗觉悟,没有舍生忘死的精 神,没有保家卫国的信念,就是给他们每人发一架飞机,他们都能被别人的竹竿给捅下来。成 栋很失望,那种失望是打从心底里冒出来的,成栋觉得心很凉,凉透了,他有种不知道自己为 什么会这么尽心尽力的研发武器,如果自己的尽心尽力换来的是这种结果,那他觉得自己完全 没有做下去的必要,反正这样下去只能是个失败的结局。 李若松的信寄过来的时候,正是成栋对子弟兵的失望达到最顶峰的时候,他不愿意见任何 军官,包括周和以及李虎,也不见任何研究人员,就只陪着三个小家伙读书,给他们讲讲故事 ,带他们出去散步,甚至学着给他们做饭,吃的三个小家伙苦不堪言,迫切的希望有人能够把 他们救出苦海。 成栋前世今生加起来就没怎么做过饭,心情好的时候做的东西还算能吃,不说好不好吃, 最起码熟了,他现在正好处于心情不好的时候,做的东西不是生的就是糊了,几个小家伙还不 能不吃,每次吃饭对他们来说就跟受刑一样,所以,当李若松的信送到的时候,最高兴的不是 成栋,而是李成他们兄弟俩以及他们的三叔熊若枫。 李若松写给成栋的信中说的非常直白,子弟兵如果在这么下去,他们可以开始考虑退路了 ,最好是找个没人的,但是大一点的海岛,他们一家人早早的乘船过去,没准还能保住一条小 命,武器装备好从来不是军人畏战的原因,也不是他们可以躲在后面的借口,李若松建议成栋 不要再使用火力压制的方法,而是就让这些军人经历实打实的厮杀,只有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 ,这些人才能成为合格的军人,而且周将军去世之后,政委团队的建设就停滞了,李若松觉得 政委这种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现在唯一设置有政委的只剩下特种兵,除开单兵素质不说, 南楚所有的部队中,军纪军风最好的是特种兵部队,战斗力最强也最团结的是特种兵部队,思 想工作抓的最紧士兵们觉悟最高的还是特种兵部队,李若松觉得各团都要配备政委,连队则必 须配备指导员,当初南边的战役让南楚的政委一下断了层,幸好当初还剩下了几个,这几人虽 然伤的伤,残的残,但是做做思想指导工作还是可以的,李若松觉得越是战事紧张的前线,越 是应该有政委参与,这样才能最大的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减轻军官的工作压力。 不得不说,李若松对周和他们这几个军官的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这些人,你让他们带兵 打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让他们去做士兵的思想工作,在平时给这些士兵培养爱国意识,让 这些士兵能够认清自己的职责所在,政委是必不可少的。 李若松也劝成栋不要想太多,他的爱好是武器研发,并不是说他研发的武器让子弟兵变成 现在这样,而是因为人性本来就是会趋利避害的,能够有让自己更轻松的活法没人会愿意选择 一条艰难的道路,更何况成栋的本心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唯一有问题的就是这些人没能 理解自己的天职是什么,没能明白自己的肩上所背负的责任是什么,这是他李若松的错误,周 将军去世之后他就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连他都没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更别说下面这些比 他还没有经验的军官们。 当然,李若松也在信中说了,有时候人是不听劝的,与其去苦口婆心的劝导对方,或者恨 铁不成钢的训斥对方,都不如让对方自己吃个亏,摔次跟头来的快,只有他自己知道疼了,甚 至是疼的狠了,才能改变之前的想法,才能有所改进甚至是蜕变,对于这一点,成栋深表认可 周和在没去前线之前,也不认为自己带的这些兵有什么问题,可在自己去了之后他就明白 了自己犯的错误,战略目标没问题,战术也没问题,有问题的怡怡是他之前最放心的士兵,最 倚重的军官,成栋觉得,按照周和当时的表情和自言自语时说的话来看,最难过的没准还不是 自己,自己只是失望,周和恐怕对自己更加失望,搞不好还会质疑自己,毕竟他作为北边战线 现任最高指挥官,打仗打成现在这样,打一仗输一仗,回头这些军官还各种找借口,这体现的 不是军官的无能,而是他这个最高指挥官的无能。 成栋在读了李若松的来信之后,心情平静了不少,在这个时候成栋觉得自己当初选择把前 世的事情说给李若松听是自己这两辈子合在一起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正因为自己当 时跟李若松说了,在这种时候才会有人能够这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知道自己在 难受什么,也知道自己想听什么,更是能够提出让自己很认可的建议,想起这么多年来李若松 对自己的维护以及对自己不着痕迹的照顾,成栋突然很想见李若松,很想,很想。 李成和成李兄弟俩见自家爹爹心情好了起来,都松了一口气,就连熊若枫也跟着两个大侄 子一起松了一口气,成栋很少发脾气,他们一直觉得成栋是个没脾气的人,没想到越是好脾气 的人发起脾气来越是可怕,这段时间连周和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的,说话都不敢大声, 当然,也有可能是没脸说的太大声,被成栋这样训斥,没人能像以前那样底气十足的。 不过,成栋这一通话说的还是很及时的,周和在会议结束之后雷厉风行的撤掉了几个军官 的职务,甚至还有一个旅长,海军那边林天恒也干掉了几个船长和大副,平时作风散漫的,打 仗诞生怕死的,在军中散播谣言的,怂恿他人消极怠战的,都被一股脑的清理了出去,几个被 举报并且被查实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士兵也都被送上军事法庭,甚至还有几个被枪毙的。 几个被军事法庭判定枪决的士兵都是仗着军人的身份跑去欺压百姓的,凡是经过查实的, 一律被判枪决,当日还会让被欺压过的百姓来观刑,同时对于这些百姓,军队也给了补偿,亡 羊补牢总比装聋作哑的好,在子弟兵的风气刚刚开始出现不良风气的时候,成栋的一通火气把 这些作风给烧的渣都不剩,这是成栋没有想到的,也是成栋乐见的。 北边前线的动静当然不会瞒过其他几个军区,借着北边的这阵风,李若松在东边也下狠手 处理了一批人,南边和西边同样清理了一批渣滓出去,这场被后世成为子弟兵整风运动的清风 行动在子弟兵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不合格被清理出子弟兵队伍的,也有火线提拔起来的,不少青年军官都是在打仗过程 中被提拔起来成为基层军官的,成栋和李若松选拔人才的方法差不多,凡是喊弟兄们给我冲的 ,一律不要,喊弟兄们跟我冲的,才符合他们选择的标准,更有那种什么都不说但是打仗不要 命的更是被快速提拔起来。 成栋和李若松在调整作战方法之后,没有了火力压制,再加上纠察队的加入,军队的作战 风格一下改变了不少,虽然还是做不到悍不畏死,但是最起码也不会远远的刚刚看到敌人的影 子就开始战略后退了。 □作者闲话: 第三更奉上~~~ 374、返回南江府 风气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扭转的,不过,能够看到转好的希望成栋就已经很欣慰了,除了 军队以外,纠察队也开始整风,随后是朝堂的清风行动,整个南楚一下被清风给吹拂了一遍, 根据南楚吏部和兵部的统计,在清风行动中,被开除军籍的人数达到了七百七十余人,被清理 出纠察队的达到四百二十余人,被开除公职的人数最多,达到八百余人,有意思的是,被开除 公职的人中,全部都是村长、镇长这一类的小官,越是小官贪腐越严重,这种小官巨贪的现象 引起了熊若杉的重视,严令内阁组建巡查组,深入到各个村落里面去了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巡查组用了两年时间把南楚的七个省走了一遍,针对这种情况拟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熊若杉操心政务,成栋和李若松负责军务,三个人分工很是明确,三个小家伙就跟脱了缰 的野马一样,在北边前线待一段时间,差不多了就跑去东边,东边呆的差不多了就跑回南江府 中跟这熊若杉学习政务处理,再要么就是跟着巡查组跑到下面那些乡镇去,虽然跑的经常不见 人,但是三个小家伙的成长也是非常快的,弄得周谨言都跟着他们一起东奔西跑的,熊若杉羡 慕的不行,却只能在心里恨得咬牙,决定等到熊若枫即位了,自己也到处跑着去玩,一年到头 都让他们看不到才行。 随着时间的推进,北边的战事慢慢变得顺利起来,东线的海军则开始跟马昂的商队玩起你 追我藏的游戏,李若松发现马昂的商队非常擅长打游击战,南楚海军出海围剿他们的时候,他 们就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南楚的海军回到海港修整的时候,他们反而冒出来时不时的骚扰他 们一下,南楚的海军去追,他们就飞快的逃,南楚的海军不追,他们就停在那里挑衅,别说是 海军里面这些年轻的军官,就是李若松自己,有的时候都被弄得很不耐烦,这种打法就跟跳蚤 似的,你想捏死它的时候,总是找不到,你不想搭理的时候,又各种蹦跶,甚至咬你一口,让 人防不胜防的同时,烦不胜烦。 李若松之所以一直没有大规模的让南楚的海军去找商队的踪影,就是为了让南楚的海军也 好好学学这种打法,也让他们自己去好好想想该怎么应对,李若松始终坚信实战是军队唯一的 检验标准,十次演习搞不好还比不上一次实战带来的效果好,马昂人比大赫人凶残狡猾的多, 大赫人武力值非常高,但是做事情非常干脆,说白了就是他们没什么脑子,空有武力值而已, 马昂人却非常懂得使用阴谋诡计,李若松未尝没有拿马昂人练兵的意思,东海舰队练得差不多 了,就把南海舰队换防过来,等到南海舰队也磨合的差不多了,里面的人换到位了,就把楚江 舰队调过来,东海的战事一直没有停歇过,南楚海军的战斗力在这样的磨练中成长极快。 很有意思的是,马昂的商队就像是一群嗅到血味的苍蝇,一批一批的朝着马昂这边涌来, 刚开始确实是商队,到了后来李若松觉得这些人已经不单纯是商队的船员了,他们的行事作风 反倒是跟军队差不多,李若松觉得后来这些船只应该是马昂的官军,不过,李若松麾下的这些 海军士兵已经不再惧怕这些一个人能顶他们俩人宽的马昂人,他们已经掌握了跟马昂人对战的 诀窍,个子再高、身子骨再壮,对于采取三打一的南楚士兵来说,这些人不过就是纸老虎,基 本上这些马昂人到了南楚的地界只要被南楚的士兵给抓住了,只有两个下场,死了,或者被送 去服劳役了。 当然,有时候南楚士兵为了磨炼自己,会提前跟战友说好,让他们在旁边助阵,只要保住 自己的命就行,至于其他的,受伤什么的都无所谓 李若松和成栋并没有一直待在前线,当他们觉得军官已经差不多可以掌握局面的时候,这 俩人便陆续回道南江府,协助熊若杉处理政务,真要他俩选择的话,他俩宁愿一直带在前线, 只可惜,熊若杉给他俩下了最后通知,如果他俩到了七月底还不能回来,他就准备收拾好行李 跑去投奔他们。 熊若杉这次可不是说说的,李齐和李良先后给夫夫二人去了信,说是熊若杉的行李已经打 包好了,就等着到了那一天没见到人拎包走人的,李齐和李良苦口婆心的劝说夫夫俩赶紧回来 ,再不回来,他们身边可就一个子孙都没有了,到时候他们几个老东西也准备收拾包袱投奔大 儿子一家的,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鉴于家里人的情绪已经快要爆发了,在外面晃荡了两年多还乐不思蜀的夫夫俩终于赶在最 后通牒的时间前回到了南江府,一路上,夫夫二人的眼睛和嘴就没停过,他们这两年都在前线 ,收到信的时候李若松怡好在成栋这边,给他的信是先送去了东边,半路上接到消息说是李若 松在东边,又转道送到东边,结果李若松的信比成栋的信晚了三日才收到。 夫夫二人这两年多都是各自忙活着各自的事情,有事没事的俩人就写写信,偶尔李若松会 到北边前线去看看情况,南楚内部建设什么的他们俩就没怎么关心过,熊若杉头半年还经常写 信问他们的意见,结果这俩人不是跟船出海了,就是跟着部队过江了,等到他俩回来,看到信 ,再回信,熊若杉已经把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 所以后面这两年熊若杉写信给夫夫俩都只是大致说一下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主要还是家 里那些老老小小的事情,今天这个人身子不太舒服,明天那个人喊了几次大夫,今天这个孩子 跟人吵架了,明天兄弟几个把人给打了,再要么就是他和谨言的感情困惑需要哥夫帮忙解答, 家长里短的事情比较多,政事少的可怜,夫夫二人已经习惯了熊若杉的写信风格,他们的回信 也都是比较日常的内容,训练怎么样,伙食怎么样,虽然一家人分了几个地方,但是感情反倒 比以前在一起的时候深厚的多。 李若松和成栋坐在直达南江府的轨道车上,才发现原来南楚的交通状况改善了这么多,以 前只是水泥路蒸汽车,现在已经铺设了遍布南楚七个府城的铁轨,据说正在修建通往下面城镇 的,不少城镇也已经通车了,这种车有两种动力,一种蒸汽的,一种石油的,早些年李若松他 们在驻地附近发现的石油田看样子支撑不了太久,皇家勘探队正在找新的石油田,石油动力的 车辆速度比较快,以前从北边前线乘坐蒸汽车回到南江府大概需要十二天,轨道建好之后从北 方前线回南江府乘坐轨道车只需要六天,节约了一半时间,跟成栋所在的前世肯定没法比,但 是在这个时代,这种速度在人看来是绝对没办法想象的。 沿途还在架设一些线路,由于距离比较远,成栋并没有看清究竟是什么东西的线路,回到 南江府之后才知道是电报的线路,电报的实验已经成功有半年多了,南江府内已经完成了地下 线路管道的铺设工作,考虑到成栋之前说的后面会陆续出现的东西,这种管道有一人高,两人 宽,所有线路都在铺设在里面,一个是便于以后增加其他的线路,另一个也是方便检修。 通往地面的线路也是被塞在拳头宽的管道中向上伸出去,成栋在听研究院的汇报时,觉得 欣慰不少,这些人不再只关注研究的事情,而是多了几分地气,在做事情的时候开始考虑实用 性以及可持续性,这个底子要是打好了,以后南楚的科研工作他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折腾 了。 电报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线路铺设好,府城跟府城之间的电报通讯很快就能搭建起来,电报 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比电报更重要的是电话,只是电话这种东西成栋也没接触过,只能把大 概的情况跟几位研究员说一下,具体的东西只能让这些研究员自己去摸索,这两年下来进展是 有的,只是不那么快,当然,成栋也不失望,如果说不管什么东西他一说,很快就弄出来了, 这种事情也太可怕了,会让成栋有种自己在做梦的感觉。 李家几位长辈在李若松和成栋到家之后,轮流把夫夫俩批了一顿,夫夫俩低眉顺眼的让几 位老人说个够,两年多没见,四位老人明显老了很多,李齐和李黄氏已经退了下来,两老现在 就是到处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偶尔接受学校的邀请去走一圈,跟学生和老师们聊聊天,相对来 说变化不是那么大。 李良和李陈氏还没退下来,俩人每天一大早就出门上班,晚上回家吃饭,只是操心的事情 多了,这两位明显老了很多,跟李齐和李黄氏走在一起,不认识的都会以为他们是兄弟妯娌。 □作者闲话: 蠢作者的哥们被个没见过面、没说过话的女孩子给吸引了,各种花钱讨好,各种想结婚, 问题是,那姑娘说的一切,都很假,身份简直要逆天,经历传奇的不行,蠢作者白天找了一天 的房子,然后买家具收拾行李,晚上还苦口婆心的说了半天,人家反而嫌蠢作者事多,也是心 累,今天肯定三更,就是时间会晚点,诸位早点睡,明天早起看也是一样的,晚安,么么哒。 375、感情好? 李若松和成栋在被几位老人轮番说了一通,见两人认错态度很不错,几位老人才慢慢停了 下来,李若松连忙给成栋使了个眼色,成栋立马堆起一脸的笑,对李齐夫妇和李良夫妇说道: “祖父,祖母,爹,娘,这是我跟若松给您几位买的礼物,这件袍子是给祖父的,熊皮做的, 祖父穿上肯定显得特别儒雅,这件是给祖母的,也是狐皮,不过是白狐皮,清一水的白色,祖 母,您跟祖父换上试试。这两件都是若松挑的,找了好长时间才定下这两件来,那边这种皮毛 太多了,挑的人眼花,质量也好,若松还通知商队过去那边收购这些皮毛来着。 爹,娘,您二位的是我给挑的,我眼光一般,您二位若是不喜欢,我去给您二位换一件, 爹的这件是白狼皮做的,您看看,喜欢不?娘的这件是一种当地特有的银鼠皮做的,手感很好 ,御寒也厉害,娘,您试一下,看看上身效果怎么样。”成栋一边说,一边从身后放着的箱子 里一件一件往外掏衣裳,几位长辈当然不会说不喜欢,即便李若松和成栋只是给他们一人带一 片树叶回来,他们也能把树叶给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拿着李若松和成栋送的衣裳,乐呵呵的去后屋换衣裳,熊若杉还在处理政务,一时半会儿 的回不来,周谨言现在也是忙的脚不沾地,沈首辅仍然是南楚内阁首辅,但其实这两年多来所 有应该交给沈首辅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周谨言在协助处理,周谨言越发有当年周老丞相的风范 ,假以时日,周谨言绝对能成为一方良相,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孩子却又像是对这个位置不 怎么感兴趣的样子,做工作很用心,说到仕途却总是避而不提,沈首辅当时并没有多想,只以 为这孩子是谦逊,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并没有批评周谨言,反倒是夸奖了又夸奖, 每当这个时候,周谨言都是静静的微笑,不说话。 熊若杉和周谨言两个人也是袍子,熊若杉的是用玄狐皮制成的,周谨言那件使用紫貂皮制 成的,熊若杉一向喜欢黑色,看到这件用玄狐皮制成的袍子,立马换了上去,还很臭美的凑到 周谨言身边,问道:“怎么样?好看不好看?这衣裳是不是特别衬我?” 周谨言笑眯眯的给熊若杉理了理衣裳,又帮熊若杉将头发弄整齐,才说道:“哥和哥夫的 眼光很不错,这衣裳你穿着挺好看,你不是快要过生辰了?到时候就穿这件去,也让那些朝臣 们看看,他们担心的那些事情根本不会发生,这帮子人,真是,不能让他们一直这么闲着,总 是闲着,他们的脑子和嘴却闲不下来,想法就容易多起来,一旦想法多了,给我们找的事就不 会少。” 熊若杉很自然的站在那里任由周谨言帮他打理,顺口回道:“他们蹦哒不了几天了,以前 是哥和哥夫没回来,有些事情我只能一再让步,再加上北边和东边一直在用兵,不管他们有多 少小心思,考虑到前线的粮食供应,我只能先压着性子陪他们玩,现在哥和哥夫回来了,很多 事情就要换个玩的方式了,他们以前那些手段现在恐怕要玩不转了。” 周谨言给熊若杉拍了拍衣裳,接着说道:“也不能完全把哥和哥夫推出去,这些人,别的 本事不一定好,搬弄是非的口舌功夫绝对不会差,哥和哥夫还在前线跟敌人浴血拼杀的时候, 他们就敢说哥和哥夫想要独揽军权架空你,现在他们一回来就大权在握,恐怕这些人会说出些 更难听的话来。” 熊若杉摇摇头,说道:“你以为我不让哥和哥夫大权在握他们就没话了?他们照样有话, 我要是重用哥和哥夫,他们会说我脑子不清楚,替我担心哥和哥夫叛乱的事情,要是我不重用 哥和哥夫,这帮子人又会说心寒,连跟着我这么长时间,对我有养育教导之恩的人我都不重用 ,不过就是怕对方功高震主夺了我的位置。 谨言,你考虑问题全民是个好事情,真的,但是有的时候考虑的太多了,就很容易优柔寡 断,你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了,要我说,人人都有一张嘴,你能让他当着你的面不说,你还能 让他背着你也不说不成,我觉得与其咱们一天到晚的担心他们说了些什么,派出大量的人手监 视他们,不如就让他们说,一直这么说下去,他们把人看的太傻了,觉得自己那些小伎俩别人 看不透,其实,别人不过是陪他们玩玩罢了,毕竟,这些人更想看到我们过得不顺意,或者说 让我们的决策和政令更符合他们的意。 只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以为结成一个又一个的党派就能逼我屈服?瞧着 ,还不等我让步,他们这几个党派自己就要乱了,党争是这么好玩的?那是动不动就要死一大 片人,掉一大片乌纱帽的,我看呐,他们这些人的官服都要改一改,身上的补子不能再要了, 一个二个的胸前挂着块绣了飞禽走兽的补子,就把自己变成衣冠禽兽,这补子也太厉害了,厉 害的我都怕了。” 周谨言听着熊若杉的话,有些无奈的说道:“外面的战事还没平,看着咱们南楚似乎是已 经没有什么威胁了,但其实他们根本不明白,南楚现在仍然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之前户部说 国库里面的存银已经不够支撑下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了,金矿和银矿开采的速度完全赶不上使用 的速度,原本南楚的人数少,财政完全可以支撑起这样一个高福利的国家,但是,现在的南楚 人数增加了一倍,却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进项,没有收入,全是支出,户部尚书跟我说了不知道 多少遍,他的头发都要愁的全部掉光了。” 周谨言叹了一口气,说道:“以前咱们总觉得老百姓手里面没什么钱,现在看看根本就是 我们自己想岔了,他们手里都是有钱的,还都不少,又没地方花,就都存了起来,问题是,在 南楚,存那么多的银两能干什么?沈首辅也是在头疼这个事情,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俩人旁若无人的聊了起来,成栋看着两个人,笑的很温和,他们俩一看就知道平时就是这 么相处的,否则两个人之间的动作不会这么自然,一举一动都流动着淡淡的温馨,这是成栋一 直以来最希望看到的场景,也是会让成栋最放心的场面,熊若杉将来的路很难走,若枫即位之 后,若杉的位置会很尴尬,如果到时候陪在若杉身边的人不能够顶事情,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成 栋根本不敢想。 “怎么的?羡慕他们两个? ”李若松凑到成栋的耳朵边上悄悄说道。 成栋没否认,大大方方的点点头,说道:“确实羡慕,他俩这种状态多好,之前那种你粘 着我我贴着你的日子让我心里一点都不踏实,那是一种两个人在谈朋友的感觉,而不是夫夫之 间应该有的状态,现在才像是家人一样在相处,这说明两个人已经将彼此看成了重要的家人, 看看,多好。” 李若松拉着成栋的手,说道:“其实你不用羡慕他们,我一定会让你比他们过得更幸福。 ” 成栋身子朝后靠在李若松的身上,漫不经心的说道:“就你?算了,祖父祖母和爹娘生 气的时候你在忙什么?忙着让我出头给几位长辈送礼物,你这人还真是,我都懒得说你了。” 李若松正要说话,就听李成和成李兄弟俩问道:“爹,爹爹,我们的礼物呢?我们的礼物 在哪里?还有小叔叔和小舅舅的,他们俩也都没有拿到礼物。” “这两个小鬼东西,就是天生来压制我的。”李若松有些挫败的说道。 成栋很不厚道的笑了出来,说道:“子女都是前世的债,懂不?行了,赶紧把礼物送了, 回头要忙的事情一大堆,谁知道这几天会忙成什么样子,你带的东西又不禁放,过了这个把月 ,他们就是想要穿也穿不上了。 李若松听话的点点头,说道:“我这就去给他们几个小东西分发礼物,夫郎,你坐在这里 休息一下,我把礼物分完就回来陪你。” 成栋找了个凳子坐下之后撑着脑袋说道:“行了,你去忙你的,我正好可以跟若杉和谨言 聊聊感情方面的话题,你个大老爷们就不要来掺和了。” 李若松闻言,摸了摸鼻子,有些脸红的说道:“我才不会傻的去介入这种事情,你们慢慢 谈,我现在先把礼物非分了,夫郎,除了这些事情,你还有没有其他要交代的事情,我一起办 了?” 成栋仔仔细细的想了一会儿,说道:“我没有其他什么事情要交代的,你把现在的事情做 好就是,等会儿咱们还要去看望沈首辅,你不要耽误时辰,其他的你自己把握就好。” 李若松点点头,说道:“行,我这边也就分一下衣服,其他没什么事情的,弄完了我就过 来,到时候你跟我说说他们俩到底是个什么打算,这一年一年的,他俩岁数也都大了,不管以 后怎么办,总归要拟个章程出来,我还是挺担心婚宴当天会不会闹起来的,毕竟他俩的身份非 常特殊,我怕事情一旦曝光了,会极大的影响的这两人的形象。” □作者闲话: 376、想要禅位 熊若杉年初的时候写信给成栋,觉得自己差不多可以退下来了,以后就当个闲王,让熊若 枫把担子挑起来,成栋当时没有立刻给熊若杉回信,而是跟李若松去了一封信,商讨这件事该 怎么处理。 李若松听到成栋的话,才突然想起来熊若杉已经二十一岁了,他和成栋也都已经到了三十 二这个岁数,熊若枫再过两年都可以娶妻了,李成和成李兄弟俩比熊若枫小一岁,今年刚满十 二,难怪熊若杉想要退位,他却是等了太多年,几年前熊若杉努力装出一副冷静的样子跟自己 坦白对周谨言的心思时,也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现在却已经长成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 身处高位却只心念一人,面对无数诱惑却能守住本心,李若松觉得,这个弟弟确实已经尽了自 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也完成了他对其他人的承诺,既然他想退下来,那就让 他退下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便是。 成栋也是这么个意思,既然夫夫俩都已经决定了,自然就开始着手安排以后的事情,熊若 枫丟给熊若杉自己去解决,熊若杉都跟他们隔了一层,更不用说熊若枫了,他们俩毕竟是同父 的兄弟,更何况不管是熊若杉也好,周谨言也罢,这俩人都不是很有野心的人,且熊若枫非常 明白这一点,所以李若松并不担心这兄弟俩将来会因为那个位置起冲突,当然,忌讳多少会有 一点的。 熊若杉在信中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自己想要退位的事情,这并不是他主要想说的事情,他 想说的是等到熊若枫登基了,各项政务、军务都已经交接的差不多了,朝堂上面也稳定下来之 后,他准备跟周谨言举办一个婚礼,宴请的人就只有家人和平时关系较好的几个朋友,尽管请 的人不多,但是,这个婚礼必然是瞒不过其他人的,李若松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婚礼上会不会出 现什么不可控的事情。 成栋倒是不怎么担心,毕竟是皇家的婚礼,到时候不可能没有警卫,提前他们也会让李虎 安排几个人在宾客里面坐着,万一真的有什么问题,这几个特种兵也能够很快控制住局面,相 较于婚礼上面会出现的问题,成栋更担心民间老百姓的声音。 在驻地的时候,成栋他们已经颁布了允许同性成亲的律法,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南楚相 关律法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是,这种家庭并不多,随着生活的稳定,同性成亲的数量越来越少 ,近两年已经几乎没有到南楚民政局去登记成亲领婚书的同性恋人了,同时,还出现了不少之 前登记成亲的 对于这种现象,李若松和成栋也做过探讨,他们一致认为战乱平定生活安稳是主要原因, 不停的战乱让南楚人根本没有稳定生活的心思,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也不愿意轻易生下孩子 ,免得孩子遭罪,那个时候南楚人不是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世,就是经历生死之后把很多事情 都看开了,或者说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了,对生活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期待,两个女子一起生活 的多是受过伤害不能接受男子的,两个男子一起生活的则是认为活着的几率会增加不少,毕竟 两个男子在一起住着,遇到什么事情还能相互搭把手,而不是只靠一个人保护一家人,即便是 在海盗之祸被清理的差不多时,南楚人那种不安稳的感觉还是非常强烈的。 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南楚整体环境安定了很多,生活也趋于正常化,再加上朝廷为了增加 人口下达的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令,让南楚人对家庭有了新的定义,即便是同性家庭,到了一 定岁数也会开始家中有孩子环绕的生活,再加上其他人看待他们的眼光也越发奇怪,言语中那 种让人不适的词语也多了起来,种种内心的、外部的压力让不少同性家庭选择了和离,各自过 上所谓正常的生活。 虽然南楚朝廷颁布了针对使用语言、动作、神态等造谣诽镑、恶意中伤这方面的律法,可 是效果有限的很,成栋并不认为律法能够保护这些人不承受其他人异样的眼光,哪个背后不说 人,哪个背后无人说,如果这些人连别人的眼光都不能够承受,不能坦然面对其他人口中的话 语,那么就算是律法给了他们十足的保障,他们照样不能坚持下去,同性家庭最关键的从来不 是有多少人反对他们,而是他们自己内心是否足够强大。 熊若杉和周谨言当然不会让自己活在其他人的嘴里,他们没必要也无所畏惧,熊若杉和周 谨言之间的感情在褪去刚刚开始的时候由爱情带来的冲动之后,这几年下来越发像家人和亲人 ,这种感情反倒让成栋松了一口气,在感情的世界里,没有人能够靠爱情过一辈子,不管两个 人有多么的深爱对方,爱情到了后面都会变成亲情或者友情,平淡的生活才能持久,那种看起 来波涛汹涌、刺激万分的生活,反而不长,这就是所谓的情深不寿、爱重则夭的由来。 李若松和成栋两个人讨论了几次,最终给熊若杉回了一封信,在信中成栋同意了熊若杉和 周谨言举办婚礼的提议,但是也提出必须是在熊若枫能够完全独立之后才能考虑这些事情,这 个独立就包括熊若枫大婚的事情。 熊若杉收到来信高兴的不行,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就是熊若枫的事情突然多了不少,压力 也大了很多,原本以为不需要他做的事情,现在都是他在处理,以前熊若杉提出让他在朝会上 面旁听学习,他拒绝了,熊若杉并不坚持,就随便他了,可现在却不管他同意不同意,强制他 去参加朝会,他要是不去,熊若杉就会派人去把他拽过来。 熊若枫隐隐有种熊若杉想要把皇位禅让给他的预感,只是熊若枫没想到会这么快,他才十 三岁,原本以为熊若杉不管怎么说都会等到他满了十八岁才会禅位的,结果他这位皇兄居然在 他十三岁的时候就懂了心思,看他这样子,估计是想要在他满十五岁的时候就把皇位让给他, 熊若枫有些慌,他什么准备都没有,突然这样做,熊若枫的感觉很不好。 不管熊若枫愿意还是不愿意,反正熊若杉是高兴的不行,他恨不得今天交给熊若枫的东西 ,熊若枫当天就能学会,然后第三天他就能够下达禅位的旨意,再辅佐熊若枫几天,就可以为 周谨言举办一场不盛大但是绝对让他记一辈子的婚礼,在之后就可以跟周谨言过着只有他们两 个人的没羞没臊的幸福日子。 周谨言对熊若杉的算盘一无所知,看到熊若杉对熊若枫的管束太严格了,还会劝说熊若杉 ,希望熊若杉不要对熊若枫太过严厉,毕竟还是只有十几岁的小子,这个时候太过于严格了, 等到他年纪再大点怕是不好管。 不管周谨言怎么说,熊若杉都是笑眯眯的听着,不解释也不反驳,结果每次到了后面都是 不了了之,熊若枫倒是抓住机会,狠狠的在周谨言面前各种告小状,到了后来,只要看到周谨 言,熊若枫就会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眼泪汪汪的看着周谨言,周谨言次次都会因为心疼 熊若枫而加倍的收拾熊若杉,让熊若杉是又好气又好笑。 周谨言听到警卫员汇报说是成栋要单独找他和熊若杉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熊若杉是不是 做错什么事了,不由得斜了熊若杉一眼,熊若杉笑着揽住他的肩膀,说道:“没事,哥夫找我 们是有好事,不是要批评我,我最近这段时间很乖,都没有惹事,你要相信我。” “少来,你确定你没有惹事?这几年你没少惹事才对,我看哥和哥夫肯定是对你有什么事 情做的不是很满意才会单独找我俩。”周谨言没好气的说道。 这几年周谨言帮着沈首辅处理了不少政务,非常深刻的明白为什么成栋和李若松这些年下 来会越来越严肃,话也越来越少,要是他碰上这个样的皇帝,他也会变得越来越不苟言笑,越 来越不爱说话。 熊若杉还是笑,也不多说,他就等着晚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看周谨言的表情,不知道他 是会笑还是会哭,熊若杉却没想到,除了这两种反应还是可以有其他反应的。 成栋坐在客厅等熊若杉和周谨言过来,在等的时候他也没闲着,手里不停的写写画画,他 已经预料到自己过来之后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南楚的官员是换了一批又一批,贪污一批处理 一批,可问题在于这些年下来贪官污吏不仅数量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这让熊若杉非常 恼火的同时,也觉得想不通,多次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可对于这一点,成栋也没有什么 很好的办法,因为成栋很明白,这跟什么人没关系,跟人性有关系。 □作者闲话: 。。。。。。蠢作者昨晚上居然没有点发布新章节,也是蠢的没边了,刚刚陪领导们吃完 饭回来,开始码字,幸好明天休息,不然蠢作者真是要哭了。。。 377、久违的撒娇 成栋是信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人,在还没接到新的任命时,成栋就已经开始为以后做 打算,这样一来,万一自己真的被安排到了什么位置上,也不至于两眼一摸黑,什么事情都不 知道,反正按照熊若杉的想法,他家夫君绝对是跑不掉的,至于他,估计也不会闲着,现在的 南江府跟三年前的南江府又有不同,很多人他是没见过也没听过,不管他和李若松以后要做什 么,这些人的背景、来历、关系、能力等等都是要提前了解一下的。 还在看着资料,熊若杉拉着周谨言走了出来,周谨言有些不好意思,熊若杉却大大咧咧的 走过来,坐到成栋身边,说道:“哥夫,在忙什么?” 一边说一边还探过头去看成栋手里的本子,成栋微微笑了一下,把本子递给熊若杉,说道 :“你看看,这是你哥回来之前让李大队帮忙收集的资料,也不知道全不全。” 熊若杉接过本子粗略的扫了一遍,说道:“原来李虎将军是给哥和哥夫收集的?这家伙, 他要是直接跟我说,我肯定让人提前给他都准备好,他还偏偏藏着不说,自己让人去调查,这 老小子,回头我要收拾他。” 成栋把本子拿回来,说道:“可别,我听他说了,负责收集材料的都是新培养出来的情报 科的同事,能够找到这么多信息已经很不错了。” 熊若杉叹了一口气,说道:“李将军,唉,要不是他伤势太重,实在不能继续带特种旅, 我也不会把他安排到情报局当局长,不过,经由他训练出来的情报人员确实比以前厉害了不少 ,早知道他是搞情报的好苗子我们当初把他放在情报局多好,搞得现在还要操心情报来源,真 的是。” 说起李虎,成栋也有些黯然,李虎是为了救他受的重伤,当初把他从战场上背回来的时候 ,成栋差点以为这人已经牺牲了,没想到李虎还是挺了过来,只是伤势太重,身子骨亏损的太 厉害,别说是维持平时的训练量,就是走路走的时间长一点他都受不了,喘气喘的跟拉风箱似 的。 李虎自己不愿意离开特种旅,但是李若松有李若松的考量,特种旅并不是个适合李虎养伤 的地方,李若松不希望自己最强的左膀右臂早早地就去阎王殿报道,便说服李虎担任特种旅的 政委,同时兼任情报局的局长,平时就负责拟定训练大纲,给这些人上上思想课,其他的事情 不让他操心。 可就算是只让李虎动动脑子,李虎还是给情报科培养了一批非常厉害的情报人员出来,这 是让李若松他们始料未及的事情,李虎刚开始做得不是很顺手,到了后面却总结出了一套非常 有效的训练方法,这套方法还被印刷成情报局最近的训练手册,凡是情报人员都要按照这套训 练方法进行训练,考核不过关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 李虎被调回来做情报局的局长,特种旅的旅长就换成了林韦德,这小子自从跟着李若松他 们来到南江府之后,特别喜欢跟着李虎到处跑,每次打仗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回回都是冲在 最前面,作战非常勇猛却不鲁莽,非常有脑子,有几次还多亏了他机警,让南楚少受了不少损 失。李虎还挺喜欢这小子,带在身边培养了一段时间,没想到这小子居然很有特种作战的天赋 ,在管理方面也有灵性,李虎把林韦德丢到几个特种旅里面轮转了一圈,林韦德的表现一直很 不错,几乎就是李虎的关门弟子,李若松也想过,等到李虎后面调职或者退休,就让林韦德接 李虎的班,只是没想到李虎居然这么早就退了下来,李若松心里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样的滋味, 不过也好,早晚这些老将都是要退下来的,这种怅然若失是他们所有人都要学会面对和克服的 ,李虎是第一个,绝对不是最后一个,万幸的是,李虎还能够跟军队打交道,有的将领退下来 之后可能跟军队再也没什么关联了,经历过这一次,再面对后面几位老将们退下来的事情时, 李若松已经能够很淡定的面对了。 情报局给成栋收集的信息当然不会很全面,有不少事情都是熊若杉直接安排的,别说是情 报局的人查不到任何消息,就是这些大臣的家人都完全不知道这人一天到晚的在忙乎些什么, 成栋也不过是为了了解大致的情况,并不是为了去探究这些人到底在做什么,所以成栋倒也不 在意这些资料全面不全面,成栋做好记号,把本子放回自己的包里,说道:“都坐,我也有几 年没跟你们好好聊聊了,昨天你哥还在说,你们俩一转眼都二十多了,也是大人了。” 熊若杉耸耸肩膀,靠在凳子上,说道:“他才知道我们都二十多了,我还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