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贵女天娇 > 第127章

第12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幼苓放下碗的时候, 一屋子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她已经在公主府多睡了一天, 三朝回门, 照着规矩礼数, 一早便和呼延骓回了韶王府。出门前吃了贴药, 不光没吐,甚至还饿得慌。    到了用午膳的时候,韶王府上了一桌子的菜,鸡鸭鱼肉, 还有炖好的燕窝。她吃了不少菜,还吃下了两碗饭。    等她吃完,果真不见吐的,韶王当即拍了拍大腿:“好!看样子这毒是真的清得差不多了。十一还想吃什么,就说, 父王让人去做。”    他恨不能把天下的山珍海味都摆上桌, 赵臻却哭笑不得, 忙拦着真要下去添菜的丫鬟。    “十一才好,一下子吃这么多, 容易伤了脾胃。”    他也很想让厨房把能上的菜都上了, 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往桌上摆,让十一娘吃个够。    可这身子才好,他又怕极了看她再吐得浑身发抖的样子。    比顾氏孕吐的时候, 更吓人。    赵幼苓没打算吃太多。    自己身子什么情况,自己清楚。更何况,边上还坐了个如今明媒正娶成了驸马的呼延骓,她每吃一口东西,他都看着,吃得多了她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桌上的菜都撤了下去,丫鬟们又送上清茶。    赵幼苓喝了一口,问:“今天还要进宫谢恩对不对?”    韶王没出声。    还是赵臻忍不住叹了口气,道:“你这几日不知宫里出了事。陛下近日都不曾上朝,虽还未下旨要太子代理朝政,但如今这几日,除皇后与太子外,陛下只召见过那个牛鼻子老道。”    他这话一出,韶王的神色明显就有些不好。    赵臻继续说:“论理,你是该进宫谢恩。但不定能见着陛下。”    “见不见得到是一回事,于情于理,我都该进宫。公主出嫁却不进宫谢恩,只怕回头又是一道把柄。”    赵幼苓说着,当下就起身。    刚一动,呼延骓的手伸了过来,扶着她的胳膊,轻轻将人带起。    “慢点。”    他轻声道。    她一脸躺了数日,头天下床走了没两步,就腰酸腿疼。第二日也才能在院子里转上一圈,半夜睡着就腿抽筋,咬着呼延骓的胳膊直哼哼。    到今天,也不过才三天,她就好像早早过上了孕妇的日子,走到哪身边都紧张地跟着一个人护着。    别人身边跟的是丫鬟婆子。    她身边是人高马大的男人。    从韶王府出来,夫妻俩就一同往宫中去了。    皇后和贵妃那儿倒是轻易就见着了,只是一个为人刻板,即便是在这种时候,也拧着眉头,将人上下打量一番,指出了一堆不合规矩的地方。    譬如说她腰不够弯,说她嗓子不够清亮,说她头上的首饰不够规格。    而贵妃,恨不能将人留在婉宁宫,笑盈盈地问了许多私房话。知晓她身子才好一些,又叮嘱说晚些圆房,不急着要孩子。    等赵幼苓从婉宁宫出来,已经面红耳赤,恨不能找地方钻着不动。    可天子那,她还没去呢。    天子这段日子,似乎一直待在寝宫了。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都被赶到了寝宫外,里头只留了道士给他送的几个道童。    那道士的愿意,是将几个道童充作炉鼎,可天子吃了药只管要胥九辞带着人从后宫蒙了嫔妃的眼,往他寝宫里抬。    几个道童就彻底留在宫里头给人端茶送水。    胥九辞站在寝殿外,此时正与几个徒弟说话,听见荣安公主与驸马前来,便抬手挥退徒弟,笑着往前头看。    宫门之外,光影下,两道身影并肩而来。男子面容俊朗,女子娇美灵动,只是一人扶着另一人,步伐缓慢,分明是大病初愈的模样。    等人上了台阶,胥九辞上前行礼,含笑道:“给公主驸马请安。”    “义父!”赵幼苓哭笑不得,急忙伸手去扶,“义父要不是在宫里走不开身,云雀儿该去府上见你的。”    “都是规矩,胥府的规矩在胥府。宫里的规矩在宫里。不能混为一谈。”胥九辞见赵幼苓面色好了些,不由笑了起来,轻声道,“陛下在里头,已数日不见外人了。”    知道他是在给自己递消息,赵幼苓抿抿唇,缓缓点了下头。    “但还是得求见。就是意思意思,也得做出样子来。”    胥九辞颔首,转身时看了眼静静地立在一旁的呼延骓,随口丢了句话:“驸马想过,离了左骁卫,要去做什么嘛?”    他似乎压根没打算听呼延骓的回答,说完就转身进了天子寝殿。    殿门是小道童开的,有些吃力,探出脑袋还往外看了看,对上赵幼苓好奇的视线,呲溜缩回门后。    不多会儿,胥九辞回来。    他后脚才走出殿门,小道童就又探出头,哼哧哼哧关上了门。    “殿下不见人。”胥九辞道。    赵幼苓倒是不觉意外:“那义父知不知道,陛下为什么突然就想到了冲喜?”    这事问过韶王,韶王不知。韶王甚至曾经试探过那时还愿意见人的天子,天子也不曾正面回答。    大概,真的只是灵光一闪,想到了冲喜这招。    胥九辞沉默一瞬,摇头:“这件事,谁也不知陛下为何会突然想到。皇后、贵妃还有太子得知后都在劝阻,但天子训斥了众人,一意孤行下了圣旨。”    “东宫下毒的事,天子已经知晓,但看起来,太子的位子仍旧坐得十分稳固。你不如回去告知韶王,早日为韶王府做打算。”    说到这里,胥九辞明显顿了一下:“这次,他早做打算,最好别再丢下你们任何一人。”    赵幼苓知道,胥九辞始终记着那年韶王抛下王府上下,带着三个嫡出子女逃离京城的事。    她也记得,记得韶王当初的冷酷,也记得现在的好,更记得那年的起因是废太子断言韶王府意图谋反。    所以这一次……    她看着胥九辞,后者缓缓点下了头。    从宫里出来,赵幼苓就好像在公主府安静地住了下来。    宫里的动静,她再没过问,韶王府那儿似乎也是没再时时过去转一转。只身体大好了,就带着赵婳和潼哥儿一道上街走走看看。    潼哥儿如今还不会说话,可一双眼总好奇地看看这看看那,上街一会儿的功夫,就看得累了,自个儿揉揉眼睛,抱着赵婳的脖子就哼哼撒娇。    赵幼苓怕赵婳抱累了,忙伸手抱过潼哥儿。    潼哥儿是个性子好的,从不赖着谁非要抱。奶娘带的轻松,赵婳也吃不了苦。因此一道出门,总是放了奶娘休息,自个儿照顾孩子。    赵幼苓伸手一抱,潼哥儿转身就抱住她脖子,靠在人肩头奶声奶气地嗯啊两声,不多会儿就在人声鼎沸的街头睡了过去。    赵幼苓微微低头看一眼。    身后的茯苓递上帕子,擦了擦潼哥儿额头上的汗。    赵婳瞧见了一家从前常去的冷饮铺子,招呼着赵幼苓就往里头走。    赵幼苓抱着孩子,走得慢了些,才一脚踏上铺子门前的石阶,就听见身后“咦”的一声。    紧接着,有人诧异地问:“云雀儿,你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大的娃娃?”    赵幼苓回头。    骑在马背上,风尘仆仆的男人扬眉笑道:“这是哪家的小娃娃,生得可不像你。”    赵幼苓微微仰头,把潼哥儿交给了茯苓,几步上前就要去揪马鬃。    男人吓了一跳,赶紧下马:“别别别,这里人多,可不好惊了马。”    男人又看眼孩子:“这孩子真是你的?”    赵幼苓本就没打算在闹市惊马,只是吓唬吓唬男人,见他还有些傻不愣登,按在马脖子上的手一转,揪住了男人的耳朵。    “你自己的儿子自己都认不出来,可别想叫潼哥儿喊你一声爹。”    她说完话,想回头去喊赵婳,头一扭,原先进了铺子的婳姐儿早已站在台阶上捂着嘴,泪流满面。    她松了手,让这对差点天人永隔,久别重逢的夫妻含情脉脉,自个儿伸手刮了刮潼哥儿的脸蛋。    睡着了的孩子,身上透着一股子奶香,压根不知睁开眼后身边会多了一个阿爹。    不过这样也好。    赵幼苓想。    比起懂事之后才与亲爹重逢,或是永远没见过,不如这个年纪再遇,从此一家三人再不分离。    阿泰尔终于回了汴都。    他将英国公捡回他,然后养伤,然后被岳父训斥,被岳母护短的事一一如同说笑般告诉妻子。    论理他也该进宫面见天子。    但天子依旧不见外人,只接连召见道长,似乎是又有了新的丹药。    等阿泰尔回了公主府,摩拳擦掌表示要自己去外头买个宅子,一家三口住在一处的时候。    呼延骓却突然道:“你留下,替我看家。”    他一语,不光阿泰尔怔愣,便是赵幼苓一时也有些不解。    呼延骓目光深沉。    片刻后,他道:“天子下了一道旨,要将我外放。”    虽说早有打算,但天子近日做事,桩桩件件都来得太过突然。    赵幼苓唔了一声,望向他:“去哪里?”    “北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