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贵女天娇 > 第61章

第6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崔氏拔高了声音, 也不知她到底是担心十一娘的反应惹恼了皇后, 还是有别的什么目的, 她喊这一下, 连交泰殿外的太监宫女都忍不住回头看了两眼。    “这是在做什么?”皇后厉声道, 她倒是不觉得赵幼苓的反应有什么没规矩的,汴都的风气就是如此,召回子迟和赵元棠见见,倒也正合她意。    见崔氏惊得一呆, 皇后无奈道,“不过只是说了句话,韶王妃,你的反应过激了。”    赵幼苓看着。    崔氏心里有自己的打算,皇后也有。但无论是崔氏还是皇后看中的郎君, 都不会是什么好人。    “母后, 韶王妃也只是怕十一娘说错了话。毕竟十一娘年纪小, 哪里懂得这些事。”常乐公主扶扶头上发簪,说道, “只是, 十一娘在外都经历过什么,不妨与我们说一说。这要是在外头有谁欺负过你,也好派人出去收拾场子不是。”    崔氏闻言忙道:“臣妾也不知。”她朝着皇后行礼,满脸犹豫,“毕竟是女儿家,这分散了多年, 外头的那些苦也不知吃了多少,说不定都……日后都不知该如何为她说亲。”    “崔氏!”    贵妃盯着崔氏喊,她双目隐隐发红,赵幼苓只觉得抱在自己身上的手臂紧了又紧。    “今日除夕,陛下宫中设宴,召众亲眷欢聚。你身为继妃,不盼你将几个孩子视如己出,却万没想到你这是打算在人前逼死十一娘吗?”    崔氏到底不敢得罪韶王生母,脖子缩了缩,不敢再说。    她这副模样,叫人看了只觉得心头发寒。明明又蠢又钝,可人生了坏心,就是再蠢,也能害死旁人。    韶王的脸面,王府的名声,似乎压根不在她的考虑之中。    常乐公主冷笑一声:“呵,贵妃娘娘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赵氏的女儿流落在外,就该平白受了欺负?这不管是被人碰了打了,还是受了欺辱,总得教训教训才是。”    常乐公主盯着赵幼苓:“贵妃娘娘,常乐知道你心善,可这种事若不早些摸排清楚,日后被人捅出来,那就是皇室的丑闻了。”    她又道:“十一娘当年失踪,要是没回来,就当是病死在外也不过如此。即便是回来了,由胥公公那编个理由,遮掩过去也行。可偏偏眼下谁都知道,十一娘可是跟着两个男人,不知从哪里回来的。如此令人非议的事,难道不该问问清楚么?”    众女眷面面相觑,纷纷议论,大半的人也都觉得常乐公主的话并无错处。    汴都尽管风气开放,可姑娘家若是没了贞洁,总归是叫人心里不舒服。过去也不是没发生过这类的事情,好端端的小娘子嫁了人才叫夫家发现不是处.子,硬生生闹得两家结亲不成反结仇。    这事出了累及的可是各家家族的名声,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见贵妃气得浑身发抖,常乐公主笑了起来。她目光赤.裸,叫赵幼苓心底生出不适,下意识往贵妃怀中靠了靠。    贵妃见状,心疼不已,将她紧紧搂住,不敢松开。    皇后有些诧异地看着她俩,瞄了瞄贵妃:“你那么多的孙子孙女,怎的突然这么宝贝一个庶出的小丫头?这事倒确如常乐所说,得摸排仔细些,免得日后出些麻烦。”    皇后的反应并不出人意料。贵妃心寒道:“姑母……今日是除夕……”    贵妃实在想不明白,常乐公主和崔氏究竟为什么非要欺负一个翻年也不过才十三岁的小娘子。    口口声声都是名声脸面,可十一娘的名声脸面谁去顾及?若是心底存疑,为何不私下摸排,非要将事情放在除夕今日,在众多亲眷面前提起?    感觉到怀里的小娘子试图走到人前说话,贵妃精神一抖,慌忙将人按住。    “皇后。”贵妃道,“皇后的担心臣妾明白,十一娘确实是几年后才回了王府,不过事情并不糟糕。她从掖庭入教坊那几年,得胥大人的庇护,女扮男装,并未惹出过麻烦。之后尽管失踪,但半路得人救助……”    “得谁救助?”    “谢柳,谢老先生。”    “这怎么可能!”常乐公主难以置信。    众女眷也是一片哗然。    当年谢柳的名声,令多少世族子弟纷纷折腰,几次寻觅隐居的先生,只为了能将自家儿郎拜入先生名下。天禄十一年后,谢老先生便没了声响,所有人都觉得,多半是死在了吐浑人的铁蹄下。    贵妃稍稍松了口气:“确实是谢老先生。老先生救回了十一娘,一路辗转,这才到了汴都。”    谢柳的名声,皇后也有所耳闻。    天子早年也十分期盼着能将这位重新请出山,只是费了好多功夫,都没能成功。即便如此,大胤上下谁人不想与谢老先生吃上一杯茶,听君一席书。    贵妃心下略松,稍稍松开了双臂,语气恳切:“皇后,以谢老先生的品行,难道还信不过吗。”    皇后松了口:“既然是谢老先生,那就……”    “谢老先生身边可是有个小郎君跟着的,十一娘与那小郎君朝夕相处,只怕名声……”崔氏撇了撇嘴角,见贵妃又瞪自己,她缩了缩脖子,只好往别处看。    这一看,对上了常乐公主鼓励的眼神。    崔氏索性破罐子破摔,不信贵妃真能在皇后面前拿自己问罪。    “不是臣妾这个继母心肠狠毒,母后是知道臣妾的,便是王爷在外头的相好找上门来哭闹,臣妾也不敢将人打出去,抹着泪也要给王爷把人收了。如此,怎会欺负十一娘。实在是十一娘的清白名声都没了,如今回来,府里的小娘子们该如何是好。”    “若她真是清白的,姐妹们还能不受牵连,好好婚嫁。日后就是给她安排一门亲事,也好过盲婚哑嫁,过门后被夫家欺凌。”    “若她真已失了清白……臣妾没那么狠的心,做不到让人投河自缢这等恶事,可也万不能蒙骗了旁人,不如出家……”    “母妃——”    “王妃——”    赵元棠和顾氏情不自禁起身大喝,便是魏氏也忍不住发出声想要阻拦崔氏越发偏激的言论。    文氏早已吓得摇摇欲坠,崔氏一句“不如出家”直叫她翻了白眼晕厥过去。甄氏忙不迭将人扶住,又怕又恼地看向崔氏。    崔氏这样的棒槌脾气,委实叫人觉得意外。    知道她是笑话,可能笑话成这样,分明是不觉得自己丢尽了脸面。    看她那正气凛然的样子,便是常乐公主,脸上也露出了讥讽的笑容来。    贵妃眼前一黑,差些厥过去,还是赵幼苓在旁扶着,这才没摔着。    她嘴唇动了动,赵幼苓微微低头,好不容易才听见她的话。    “当年……我就不该由着皇后选中崔氏……”    “十一娘。”    赵幼苓扶贵妃坐下,扭头,赵元棠和顾氏这时已顾不上起来,纷纷走到了身边。    赵元棠一双眼已经发红,眼角湿润,分明是气坏了。可她咬着唇,伸手摸摸赵幼苓的脸,还在劝慰她。    “你别怕,阿姐护着你。”    赵幼苓笑了笑。    活了两辈子的人,又怎么会畏于人言。    更何况,就算韶王肯舍得将自己在天子面前大闹一场,才闹回来的女儿送去出家,义父也舍不得。    崔氏捂着脸哭嚎:“母后,臣妾心疼十一娘,这孩子早早就没了生母,又在掖庭受过委屈吃过苦,为活命还认了太监做义父。之后吃的那些苦,便是不说,臣妾也猜得出来。可臣妾是韶王府,王府里头,还有二娘她们几个啊,这一个个的,可都还没出嫁呢!”    崔氏说完,竟还打算伸手去抓赵元棠。就见赵元棠嫌恶地避开手,怒道:“母妃是真心疼我们,还是因为十一娘得罪过你,借机报复。天家女儿,名声好与不好又有什么关系,难道非要嫁一个嫌弃名声的男人不成!”    前王妃所出的这两子一女,赵元棠是公认的脾气最像韶王。    世人的看法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有时的确什么都不是。她与韶王父女俩,都是最不看重这些的人。即便看重嫡庶,可只要人入了眼,嫡庶在他们眼里,就又成了狗屁不如的东西。    赵幼苓得了赵元棠的庇护,又见顾氏紧紧握着自己的手,心头一暖。    崔氏的话说得初听说的不错,可她显然是个不会说话的人,几句话下来就叫人看穿了真心。    这样的人,赵幼苓真的不会畏惧。    好好的除夕,还未入夜,已经闹成了这样,若是等到家宴,岂不是还可能闹出事来。    女眷们心底惴惴不安。    “即便小娘子有什么不该的地方,王妃又怎能在今日说这些话?”有看不惯崔氏的妇人掩唇不屑道。    “你!”崔氏瞪眼,她才管不了那么多,皇后为人刻板,可不像贵妃那样,什么样的人都容得下。    她对付不了前王妃生的三个嫡出,还对付不了一个庶女吗。    “看样子,这事本宫若是不管,今日的家宴,你们都要没有心思了是吗?”皇后皱眉,高高在上地看着底下众女眷,目光最终落在了赵幼苓身上。    “花菱。”皇后喊了一声,一旁的大宫女往前一步躬身回应。    “去找姜婆来。”    姜婆是宫里每年选秀时,专门检查秀女身子的人。    交泰殿里的几位年轻嫔妃,哪一个不是经过姜婆子的手。闻言一个个都打了战栗。    “姑母当真要这么做?”贵妃睁开眼,哑声道,“姑母就不知道,今日叫了姜婆,不论十一娘是否清白,她的名声都已经不在了吗?”    皇后并不回答贵妃。事情到这个地步,便是她不做了结,赵十一的名声也已经没了,何必索性由她来了断,好歹日后外头流言四起时,还能有人做个见证。    赵幼苓吐出一口气,回握了下顾氏的手,然而松开,看着贵妃笑笑,缓缓走到了人前。    “皇祖母。”赵幼苓道,“今日的事,说到底是因十一娘而起。只是十一娘生而为人,便是**凡胎,有血有肉,会疼会哭。”    她说这些话,皇后听着,问:“你想说什么?”    赵幼苓抬起双手,恭恭敬敬行了一个拜礼。    “皇祖母,十一娘不愿验身。”    “为什么不愿?”皇后问。    赵幼苓答:“十一娘清白与否,都活在这世上,旁人与我有何干系。若只因一人的名声,便累及家中姐妹,因着名声二字就犹豫嫁娶,那这样的人家为何要嫁?”    赵幼苓的话在皇后听起来,有些强词夺理。    皇后眉头皱起,正要斥责,殿外忽然传来大笑声。    “说得好!赵家的女儿,何惧名声二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