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贵女天娇 > 第60章

第6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幼苓话音才落, 成佳的脸就变了色。皇后脸上一沉, 满是不悦。    “你这话是何意?是说成佳的教养不好, 嘴上没有规矩不成?”    有位身着贡缎华服的妇人坐在下首, 容貌和皇后有几分相像, 略显得刻板一些,说话时脸色僵硬不快,分明带着怒气。    那妇人招手儿,将成佳叫到自己面前, 伸手摸着她的小脸,瞪着赵幼苓道:“戴家向来规矩森严,我的成佳最是规矩,你一个未出嫁的小娘子,嘴里说的都是些什么浑话?从民间回来的野小孩, 果然是野小孩, 连点规矩都不懂!”    妇人就是皇后所出的常乐公主, 自幼长于太后膝下,如此身份自然长成了嚣张跋扈的性子。    她当即一喝, 多少令人畏缩。    赵幼苓瞧见赵元棠和顾氏担忧的眼神, 嘴角一抿,便立即红了眼眶。    她不说话,单这副模样,已叫人心底生出几分怜惜。再加上常乐公主母女俩说的那些话,即便皇后也说了句没规矩,众人还是给了她更加多的同情。    “十一娘这话, 本宫仔细想想,倒的确没什么问题。”    皇后突然开口,脸色虽依旧难看,可落在赵幼苓身上的目光,多了些认可。    “规矩这东西,本就是要守我守,大家一道遵守才成的了规矩。”    她望向常乐母女俩,不赞同道:“这话既然本就是成佳先开的口,十一娘才回来,自然会误解,以为宫里并不讲究这些。如果要有什么规矩,十一娘要守,成佳难道就不需要守了?”    “皇后说的极是,成佳如今也大了,可不是从前不懂事的小娃娃,这规矩啊道理啊的,哪能只懂在别人身上,自己却什么也不清楚呢。”    坐在皇后下手,一个身上贴金铺翠,鬓间簪着点翠的艳妆女子掩唇笑道。    正是韶王生母,与皇后同出一族,戴将军的嫡亲长姐戴贵妃。    贵妃驻颜有术,又本就比皇后小一辈,越发显得年轻些,尽管已当了祖母,可依旧看着艳丽无比。    她方才只看着亲孙女被皇后召去,生怕受了委屈一直盯着,哪里想另一头竟还有个小的敢跳出来欺负她另一个孙女。    本是心底里骂常乐公主自己跋扈还连带着女儿也敢欺负人,此时见皇后竟意外偏向十一娘,当即露出了笑容,恭敬地奉承了句。    “行了,也不是多大的事,回去教教便成。”    皇后不喜贵妃,这里头自然有因为同出一族隔了一辈,却都成了天子女人的缘故。可贵妃盛宠多年,却不是个样样都掐尖要强的人,她作为长辈,也就随她去了。    交泰殿的事,总会有人报到前头去。皇后也不愿这女儿家之间的争执,闹得长辈出面干预,再闹到天子跟前。    皇后警告地看了眼不甘心的成佳,转首对崔氏道:“本宫记得,二娘翻年就要十八了。你可帮着看过人家?”    赵幼苓不作声地站在一旁,那头的成佳还在瞪她。她听着皇后的询问,瞧瞧往崔氏那边看,不想撞上了戴贵妃的视线。    后者只笑眯眯地看着,招了招手。    她往贵妃处走了两步,立即就有宫女往贵妃手边摆了个矮敦子。    “我曾见过嬗姬,你像你娘,是个美人。”贵妃伸出修长的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可惜,你娘遇见了我儿,倒是委屈了她。”    赵幼苓微微吃惊。    贵妃却再没开口提起一句她生母的事。赵幼苓只要压下满腔疑惑,转而继续注意崔氏那边的动静。    “方才,见母后待二娘如此和善,臣妾就想起了这事。”就在赵幼苓要往赵元棠那儿看的时候,崔氏出声了。    她扭头,就见崔氏一脸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恭恭敬敬坐在皇后身侧的赵元棠。交泰殿内的女眷们一时也都看向她。    谁都知道韶王妃是个笑话。    一个笑话,操持不好内务,几次闹得满汴都的人都知道她为了莫须有的人和事和韶王争执。    这样的韶王妃,想要安排前王妃留下的嫡女的婚事,便是不用皇后特地提出,她们私底下也都关注着。    崔氏不敢往皇后脸上看,至于韶王生母戴贵妃,她也心底微憷,只将目光往赵元棠身上转了一圈,又瞥一眼赵幼苓。    她自恃谨慎,却不知那点动作都被周围人收入眼底。有妇人没忍住笑出声来,只能硬生生转做咳嗽,扭头拿帕子捂嘴,挡住笑颜。    崔氏含笑说道:“二娘年纪也不小了,旁人家的小娘子,哪一个不是及笄之后便出嫁的。王爷就是再舍不得,总不能让女儿在家留成了老姑娘。”    “什么老姑娘,这话且不能这么说。”皇后皱眉,拍拍赵元棠的手,“本宫这倒是有个人选,就是不知二娘看不看得上。”    “这……不知母后看上的是哪家儿郎?”崔氏顿了顿,“前些年二娘为了许家姐姐守了这些年,这才蹉跎大了年纪,只怕世家一时找不出这般合年纪的人家了。”    她做梦都想拿捏王府里的几个郎君娘子。    她让赵臻挑了顾氏,以为挑的是自己特地塞进画像里出身低微的人家,哪知眨眨眼的功夫,天子就下了赐婚的旨意,她恍然才知自己不过是被韶王父子摆了一道。    她为了面子,在外说的还是让赵臻挑的自己喜欢的。实则见这对年轻夫妇感情和睦,恨得不行。等她想借机拿捏赵元棠,却被韶王带来的什么老尼姑,排了八字说要为前王妃守上几年。这一守,就守到了现在这个年纪。    “年纪大又如何,二娘年纪大,嫁个小夫君,岂不是能多贪几年欢。”贵妃骄横开口,见赵幼苓在旁瞠目,伸手掐了掐她的脸蛋,“非礼勿听。可别把这话学给你父王听。”    她话音落,就叫皇后扫了一眼,皱眉道:“胡言乱语些什么?怎的能说这些浑话。”    贵妃懒懒一笑,将赵幼苓拥进怀里:“臣妾知错了,姑母可别恼我。”    她前一口才自称臣妾,后一句又唤皇后姑母,满殿女眷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做些什么回应。    皇后遥遥点了点,又侧头道:“二娘喜欢什么模样的郎君?”    汴都风气开放,虽有男女大防,可成婚前,未婚夫妻却是可以自由见面,甚至一道上街出游的。甚至还有各类花节,可供适龄男女自行结识,促成两家姻缘。    见皇后询问,底下有几个妇人便接连推荐起自家子侄,更有胆大的小娘子笑盈盈地向赵元棠提起了自己的兄长们。    “你不必觉得吃惊。”    赵幼苓出神地望着那些妇人,头顶传来贵妃慵懒的声音:“她们看中的,可不是你二姐这个人,而是韶王府。”    “她们……如果不好,祖母能不能不让她们娶到二姐?”    赵幼苓低低喊了声祖母,倒是叫贵妃愣了愣。    良久,赵幼苓才又听到了贵妃的声音。    “你且放心,你皇祖母心底有人选,她们不过是不舍得放弃机会罢了。”    都是关系盘根错节的姻亲,谁又不晓得谁。    譬如自称自己儿子丰神俊朗的那一个,长子是个鞋拔子脸,次子倒是长得不错,却身长五尺。    另一个说什么不纳妾,不收通房的,老的少的,都偷偷流连花楼,倒的确是没妾也没通房,如果不是被韶王自己撞见,还真的曾经是个人选。    赵幼苓听着贵妃的絮叨,视线往那些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脸色僵硬的崔氏脸上,见她脸上全是藏不住的不甘,不由又去看了眼皇后。    皇后刻板的脸上面无表情,似乎是被吵得有些头疼,眉头皱了皱,当下殿内又静了下来。    “你们各家的郎君,自有各自的好。可本宫心里这人却也是千好万好,从年纪到家世,处处配得上二娘。本宫想着,不如直接求陛下下一道赐婚的圣旨。”    皇后话音落,崔氏几乎要尖叫起来:“赐婚?!”    赐婚可是最为尊贵体面的事,便是夫妻俩成婚后没多少感情,有着赐婚这一名头在,这亲事就左右离不了。她想的是给年纪大了的赵元棠,找个不怎么门当户对的男人,可不是想向皇后求赐婚的。    皇后的话,叫赵幼苓的心也提了起来。    知道赵元棠是因赐婚才嫁的人是一回事,可知道她嫁的谁是另一回事。    她这会儿又急又恼,气当初没留意赵元棠嫁的究竟是哪家郎君,可左右是天子赐婚,只怕就是皇后心底的那个人选了。    “怎么?皇后娘娘为你这嫡女赐婚,韶王妃不乐意?”    有看不惯崔氏的宗亲女眷出言讥讽道。    崔氏哪敢说不乐意,嘴唇蠕动,到底没再冒犯。    皇后冷着脸,良久缓下脸色:“本宫的侄子家中尚有一子,还未曾婚娶,本宫瞧着与二娘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古来就没有媒人说人不合适的,只是皇后这一说,却分明虚的很。    戴家权大势大,接连出了皇后和贵妃,哪怕天子宠爱贵妃,面上敬重皇后,但也鲜少会召见戴家人。    戴家军在沿海威名赫赫,戴家的子孙哪一个不是跟着家中长辈在军中出入,鲜少出入宫城,戴将军这儿子只怕连京城和汴都都不大出现。从哪里说的天造地设的一对。    “姑母,这只怕不合适。”贵妃低声劝道。    皇后面罩寒霜:“有什么不合适的?子迟能文能武,家中无妻妾庶子,他与二娘又是表兄妹,难道不是亲上加亲吗?”    这确实是亲上加亲了。    皇后的那些打算,贵妃如何不知。在场的女眷们又怎会不清楚。    但贵妃更看重的,是天子的忌惮——戴家势力太大,名声过于显赫,再与皇室联姻,戴家是荣耀不断了,可韶王的锋芒就再难遮盖。    想到废太子曾经做过的事,再想到如今虎视眈眈的太子,贵妃不由胆颤。    皇后说了那么多,赵幼苓只看着身边人的反应。    赵元棠根本说不了话,她的手被皇后紧紧握着,仿佛生怕这个侄孙媳妇跑了。顾氏想帮忙说几句话,却被一旁的崔氏横了一眼拦住。    更别说三位侧妃,文氏是个不顶用的,甄氏与人争执还行,进了宫便老实如鹌鹑,魏氏则拧着眉头一言不发。她们实际也无权过问赵元棠的婚事,有皇后,有贵妃,还有韶王和韶王妃在,哪里轮得到侧妃开口。    至于其他人,更不过都是一些看客,看着皇后和贵妃博弈。    “不如让二姐与那位戴郎君见一见。”赵幼苓深深看一眼赵元棠,牵唇笑了笑,“听说汴都的年轻男女私下里也会见见面,合则成,不合也不必耽误彼此。”    她说完,还不等皇后发话,崔氏突然听不过去,喊了一声。    “十一娘——”崔氏喊,“在皇后面前,你太没规矩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