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娱乐圈之型男天师 > 第 88 章节

第 88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四周的一群人都轰散了,催促阮暮灯快回家去。    “你出门那么久,家里肯定乱套了,冷锅冷灶的也没法烧饭,呆会儿奶奶家送点儿饭菜过来,你们今晚先对付着。”    阮暮灯笑着道谢,接受了老太太的好意。    终于从村民们的围观和寒暄中脱身的阮暮灯和萧潇,沿着一条小河,朝着村子东面行去。    这条小河是阮家村主要的农作物灌溉水来源,村民们都十分珍惜,水质保护得很好,河水清澈见底,还能看到一些小鱼小虾游弋其中。    阮暮灯注意到,萧潇似乎对村里的道路并不陌生。    虽然自家师傅一路上都兴致勃勃地到处打量,但明显不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了,在经过一颗巨大的落叶榕的时候,阮暮灯看到萧潇抬手拍了拍树干,小声嘀咕了一句,“已经长这么粗了……”    他想起在郗家村第一次见到萧潇的时候,当时他就觉得这人有些莫名的眼熟,却一直到今天都始终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见过他。    后来萧潇道破了他的出身,又忽悠他说自己是个专门研究民俗学的自由职业者,以前曾经走访过这一带的不少地方。虽然后来证明所谓的“研究民俗”是骗人的,但后面半句却应该是真的。不过阮暮灯自问记性一直很好,小村庄又极为封闭,若是村里来了陌生人,只要他曾经见过一面,应该都不会忘记才对。    ……所以,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时候来过村子里的?    阮暮灯故意放慢脚步落在后面,让萧潇一个人走在前头,蹙起眉思考着。    ……既然觉得眼熟,那就是我应该见过,为什么……就是想不起来呢?    正想着,萧潇忽然来了个左拐,脚步轻快地跳上一条小桥,就要过河。    “萧潇。”    阮暮灯叫住他,“你怎么知道我家在河对岸的?”    萧潇回过头来,脸上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呆愣,简直如同一只翻柜子偷吃小鱼干的猫,被主人当场抓包了一样。    “不对吗?”    他一歪头,睁大眼睛,装傻充楞企图用卖萌蒙混过关,“我的直觉告诉我,应该是这边。”    “对,没错。”    阮暮灯特别清楚这人的性格,所以没有打算立刻就拆穿他,只是点点头,轻轻揭了过去。    “我家就在前面,过了这桥马上就到了。”    果然,如同老太太说的那样,阮暮灯不过离家两年多,宅院就已经明显荒废了下来。    阮暮灯的家是一间独门独院的平房,是村子里最普通的木梁砖瓦房子,因为无人打理的缘故,已经显出了仿如废屋的颓败感来。    院子一圈篱笆墙东倒西歪,院中四处荒草萋萋,石板铺成的台阶上积了厚厚一层**落叶,主屋看上去倒是还完好,只是西侧一间储物室的屋顶被去年的大雪压塌了,一年的无遮无挡、日晒雨淋之后,里面放着的东西估计也都彻底报废了。    “咳,今晚先将就着住,我明天再收拾。”    阮暮灯推开摇摇晃晃的篱笆门,将萧潇迎进了他出生长大的宅院里。    萧潇倒是一点都不介意这简朴得甚至应该用“简陋”来形容的小房子,高高兴兴地跟着自家徒弟进了门。    阮暮灯把萧潇摁到一把椅子里坐好,以免他碍手碍脚,然后趁着天色还亮着,飞快地整理和擦拭了一下主屋,又检查了电路,确定电灯一类的日常必需电器都是好的,接着从柜子里翻出干净的床单被褥,在暖炕上铺好,最后出门一趟,在附近的水井打回来两桶干净的井水。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沉,地平线上仅剩一抹血色的晚霞,陆续有邻居端着热气腾腾的大碗菜肉上门,说是知道他们刚到家还来不及开伙,这些都是送给阮暮灯和他家客人吃的。    阮暮灯一一谢过,也收下了他们送来的饭菜,两人的晚饭问题算是解决了。    山野村妇们烧出来的菜肴,味道只是普通,自然和阮暮灯被自家师傅精心调教过的厨艺无法相提并论,不过平日里极是注重口腹之欲的萧潇,这会儿倒是一点不挑剔,一口菜一口饭吃得很香。    吃饱喝足之后,阮暮灯收拾好东西,将装菜的盘子送回给各家之后,回来看时,萧潇已经脱了衣服爬到炕上,卷在被子里把自己团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琥珀色瞳孔的桃花眼来,冲着恋人狡黠地眨了眨眼。    “走,我带你去洗澡。”    阮暮灯无视了美人送来的秋波,掀开被子,拽住萧潇的胳膊,像拔萝卜似地将他拔了起来。    “怎么,你要和我一起洗吗?”    萧潇袒着膀子,露出一身雪白而紧实的漂亮皮肉来,舔了舔嘴唇,笑得颇有深意,“你就这么着急吗?”    “想什么呢?”    阮暮灯给他气得笑了,“我家灶里现在没柴禾,没法儿烧水,我们到村里的澡堂去洗。”    “哦……”    萧潇拖长声音应了,故意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来,“行,那就只好把夜间运动推迟一小时了……”    第 131 章、番外一、归乡02    萧潇和阮暮灯从澡堂里泡完澡回来, 直接就锁了屋门, 一边啃着彼此的嘴唇,一边互相较着劲儿滚到炕上, 做起了他们早就想了许久的夜间消食运动。    不知是因为回到了自幼生活的熟悉环境里头, 还是白天时被自家恋人撩得实在憋火, 今晚的阮暮灯格外卖力,翻来覆去来了好几趟, 把萧潇折腾了个又疼又爽、死去活来。    最后萧潇被搓揉得遍体酸疼, 不得不服软认输,护着真被撞出了淤青的屁股, 一边掉着眼泪一边哀哀求饶了许久, 才得以解脱, 带着浑身新种的草莓,以及股间粘腻的触感,两眼一闭就昏睡了过去。    也不知究竟睡了多久,萧潇在半梦半醒之间, 隐约听到外头传来锣鼓的声音, 还有喧哗的人声与杂乱的脚步声, 似乎有一群人正在村子里闹腾。    “……怎么了?”    萧潇揉了揉哭肿了的眼睛,不情愿地睁开一条缝,脑袋在阮暮灯胸前拱了拱,迷迷糊糊地问道:“天亮了吗?外头怎么那么吵?”    阮暮灯看了看床旁的手表,才不过半夜两点多,看这不寻常的热闹样子, 绝对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我去看看,你继续睡。”    说完阮暮灯起床披了件外套,就推门出去了。    约莫三分钟后,青年转回来,一边换衣服,一边对萧潇说道:    “隔壁有户人家丢了个七八岁的小孩,说是白天溜进山里玩以后,到现在还没回家,村里人说要进山找一找,我也去帮忙。”    “等等,我也一起去。”    萧潇撑着酸痛无力的腰爬起来,飞快地穿衣换鞋。    “山里的蹊跷东西太多,而且快到鬼头日了,我怕你们弄不过它们。”    阮暮灯看着萧潇弯腰套上裤子时,腰线两侧露出的斑驳指痕,脸上隐隐发烫,觉得有些心虚又有点心疼,“你现在走得动吗?”    “都是谁害的?”    萧潇用眼角凉凉地瞥了他一眼,“等会儿要是走不动的话,就让你背着好了。”    村子里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这会儿能聚拢起来的人手也不过十几人,村长听到阮暮灯和他带回来的俊俏朋友也要帮忙,自然很欢迎。    于是两人跟在大部队后面,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孩子失踪的那片林子走去。    失踪的小孩名叫阮朝阳,上月刚满八岁。    白天时他和同村三个年纪差不多的小伙伴溜进山里捡栗子和松塔。几个小孩一直玩到傍晚,其他三人眼看天色不早,想要回家了,却发现找不到阮朝阳的踪迹,他们又喊又叫找了许久,直到天就要黑透了,才不得不撇下小伙伴回家去了。    “那三个孩子因为害怕父母责备的缘故,不敢把阮朝阳不见了的事说出来,直到丢了孩子的那家长辈找上门来,才告诉大人阮朝阳是在哪儿丢的。”    阮暮灯将事情的经过对自家师傅说明道。    “那片山林我小时候也常去,算是比较安全的区域了,所以也不好判断那小孩儿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    “唔,”萧潇点了点头,右手摸着下巴琢磨起来,“如果丢了的那孩子,不是发生了不小心摔进山沟里之类的意外的话,那么大白天的忽然找不到人,确实有些奇怪……”    他想了想,又追问道:    “那回家了的几个小孩,还有提到他们在玩耍时遇到些什么不寻常的事儿了吗?”    阮暮灯摇了摇头,“那三个孩子都吓坏了,被大人们一逼问就只知道哭哭啼啼的,根本什么事儿也说不清楚。”    这十多人打着手电,摸黑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一片林子里。    “大家分散来找,如果发现了小孩子就大声吆喝一下。”    村长朝众人吩咐道。    萧潇和阮暮灯朝着一个无人的方向走了一段距离,避开其他人的视线之后,就双双开了慧眼,又从随身的袋子里把罗盘摸了出来。    “真不愧是鬼头日将近的夜间山林,阴气真够重的。”    萧潇看着朝阴极偏转的罗盘指针,眉头皱起,朝着指针所指的方向走去。    那是一条下坡的小径,很窄而且很不平整,又被周围的荒草遮盖了个七七八八,显然不是人工开出来的,更像是一些小动物们时常在这儿出没后踩出来的兽径。    萧潇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抬头朝两旁看了看,忽然睁大眼睛,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怎么了?”阮暮灯停在自家师傅身边,蹙眉问道。    “你看,两株对称的槐树。”    萧潇抬起手,朝小径两旁指了指。    阮暮灯抬头看去,果然如同萧潇说的那样,在小路的一左一右各有一棵槐树,无论是树干的粗细,还是树冠的高度,都十分接近。即便在这样的深秋中,两棵树也依然未曾落尽树叶,枝条在小径上方交织成伞盖似的穹顶,简直如同两个持枪守门的卫兵一般。    “这是阴阳门。”    萧潇将这两棵槐树的玄机指点给自家徒弟。    “但凡看到这样的双生树与双生树下的小径,就证明了这儿不止可以走阳间之人,还可以走阴间之物,彼此虽然同在一条道上,却互不干扰,各行其道……”    他顿了顿,“但是,只要知道方法,那么阳间之人,也可以走上阴间之道,也就是俗称的‘走鬼路’了。”    “你是觉得,失踪了的阮朝阳,是走进了阴间路里?”    阮暮灯想了想,问道:“可是他小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走阴间之路的方法?”    “不,我想,那小孩不是自己走进去的,而是有什么东西,专门将他‘引’了进去。”    萧潇一边回答,一边用手电筒仔细地照着两颗槐树附近的地面,很快的,就在一处潮湿的泥土边缘,发现了小半只鞋印——那是属于孩童尺寸的小脚丫子。    “你瞧,他果然是往这儿走了。”    虽然平常萧潇总是一副吊儿郎当,十分不靠谱的样子,但对于自家师傅的判断,阮暮灯还是非常相信的。    “那么我们追过去看看。”    他们脚下的这条羊肠小径,从两株槐树下穿过之后,一直延伸到黑暗的山林深处。即使是开着慧眼,但隔着阴阳屏障,阮暮灯也不可能看清它到底通向何方。“你有进入阴间路的方法吗?”    “嗯。”    萧潇答应着,在随身的包包里扒拉了一阵,掏出一根蜡烛来,右手两指捏了个起火诀,将它点燃了。    与一般常见的标准尺寸的白蜡烛不同,这根蜡烛明显要粗一些也短一些,而且它点燃后的火焰,呈现出了一种十分奇特的,介于青绿色和荧蓝色之间的,飘渺而诡异的颜色。    “这种蜡烛,我这回只带了这么一根。”    萧潇把蜡烛固定在一个黄铜小灯托上,端在手里,“所以我们要速战速决,在蜡烛烧完之前,把失踪的小孩子带回来。”    第 132 章、番外一、归乡03    萧潇关掉手电筒, 只靠着手里的蜡烛烛光, 带着阮暮灯,沿着崎岖的小径朝前走去。    蓝幽幽的烛光中, 阮暮灯觉得, 不过就是蜡烛光和手电光的区别, 但他脚下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一个空间。    阮暮灯看到了一些来来往往的“人”。    和他用慧眼分辨阴阳时, 凭目标身体周遭笼罩的气晕来判断是人是鬼是妖是仙不同, 他现在所见的来来往往的“人”,都能清楚辨认出外貌。    这些人之中, 有些穿着寿衣, 形体发虚, 呈现一种毛玻璃似的半透明感;有些则虽然保持着人形,但长相却很奇怪,宽额突眼塌鼻阔口的什么样子都有;另外一些甚至完全就是非人的存在,比如长着四条蜘蛛腿的春凳、豁口的大酱缸什么的。    阮暮灯想到一个词:百鬼夜行。    明明是这么狭窄的一条山间小道, 竟然能让这许多的鬼怪通行……    “阴间道与阳间路不同。”    萧潇拉住阮暮灯的手, 凑到他耳边轻声解释道:“人世间有许多阴间道的入口, 是鬼怪阴魂出入阴阳的通道。只要走进了阴间道,阳世间的空间、时间规则就不再具有意义。”    他想了想,打了个浅显易懂的比方:    “就比如说我们现在,如果不沿着原路返回刚才那两颗槐树的入口,而是在半小时后重新找一个出口离开这里的话,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出现在几十公里外的县城里, 而时间已经是第二天天亮了。”    阮暮灯看的杂书很多,自然也看过不少类似的民间乡野怪谈。    例如某人夜闯坟地遭遇鬼打墙,怎么都走不出去,正惊惧难当的时候,忽然前头出现了个提着个灯笼的人影,依稀像是他已经往生的爷爷,某人立刻跟在人影后面,被那飘飘忽忽的灯笼光领着走了一段路,等他回过神来时,才赫然发现,他现在已经不仅已走出了那篇让他迷路的坟地,还一夜间走了上百里,人已经站在邻村村口了。    “原来这就是‘走鬼路’。”    阮暮灯点点头,轻声感叹道。    萧潇抬眼瞥了瞥自家徒弟,“其实,你以前也走过一次阴间道来着。”    “什么时候?”阮暮灯惊讶地睁大眼。    “你大概不记得了。”    萧潇哈哈笑了起来,但为了不惊动旁边擦身而过的鬼怪们,他把笑声压得很低。    “当初我们在郗家村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