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节
原来是萧小友,好久没见到你了!” 老人推了推面上的弥勒佛,倾身凑近一点,看清来人是谁之后,立刻叫了起来,“距你上次来山神祭有多久了?唉,时间太长我记不清了……总有……半甲子了?” “我也记不得了,应该有。” 萧潇笑着和老人寒暄了几句,又向摊主介绍了身边的阮暮灯,一边说着话,一边在他的摊位上挑挑拣拣。 “哎呀,您老这儿今年怎么没有鲜桃了?” 他惊讶地问道。 “嗨,你都多久没来了!” 陶姓老者长长叹了一口气,“这些年山顶那泉眼枯了,小老儿那处水不够,桃儿都长不大,可惜、可惜咯!以后都没有鲜桃卖咯!” “咦?可是那舞云台上的泉眼?” 萧潇讶异地问道。 “唉!不就是嘛!” 老人一面摇头叹气,一面从摊子边上摸出个宽口阔肚的大陶瓦罐来,揭开盖子,亮出里头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碧色小桃来。这些桃子都约莫不过小儿拳头大,全都去皮后对半切开,取了桃核,浸在晶莹浓稠的蜜水中,看起来很是诱人。 “虽然没有大桃子了,但这小雪桃是趁着鲜嫩的时候采摘下来,用上好的野蜂蜜和精盐细细腌过,拿竹签串上就可以吃了。口感甘甜微咸、鲜嫩爽脆、生津解渴,滋味也很是不错的,小友要不要尝尝?” “好啊,那就来一串!” 萧潇答应着,侧头看向自家徒弟,“你喜欢吃桃子吗?” 阮暮灯原本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旁边,忽然听到萧潇和他说话,先是一愣,随即乖巧地点点头,“喜欢。” 这时,陶姓老人已经收下十几枚铜板,又用长签子串好了七八个小桃,水灵灵湿哒哒地递给萧潇。 “可惜了,原本想带你来吃鲜桃的。” 萧潇接过蜜渍桃串,又客气地和老者道了别,转身领着阮暮灯走出了夜市。 两人寻了处僻静的院墙,萧潇摘了戴了许久的面具,今晚第一次在自家徒弟面前露出真容来。 虽是一身明朝古装打扮,但这人本来就长相古典,薄唇含笑,眉如远山,一双桃花眼儿,看人时眼尾微挑,一对琥珀色眸子映着街口红灯笼跳跃的火光,三分妩媚七分勾人,明明是平日看惯了的相貌,阮暮灯却觉得耳根发烫,被对方握住的手掌也不由得沁出了细汗。 萧潇笑着将蜜渍桃串递到阮暮灯面前,青年连忙将面具往上一掀,推到头顶,然后低下头,一口叼住最顶端的半个小桃,将它直接从签子上撸了下来。 两人就这么站在墙根下,肩并着肩,分食着几个甜滋滋脆生生的小桃儿。 阮暮灯一直微垂着头,指尖捻着块桃肉,安安静静地吃着。 期间他偷眼看了萧潇几次,发现他家师傅一直笑盈盈地看着他,那眼神说不出的……奇怪。 青年总觉得萧潇目光中好像带了两个小钩子似的,又像他那白狐模样时的两只毛茸茸的爪子,仅凭视线就搔得他喉头发紧、心头火热,连口中甜甜蜜蜜的嫩桃都跟白蜡似的,嚼在口中,竟然连一点儿滋味都品不出来了。 就这么心不在焉地吃完了桃子,阮暮灯两指上沾了些蜜糖,他心中正乱着,也没想那么多,就伸出舌,随意舔了舔。 “怎么,还没吃够吗?” 耳边传来萧潇含笑的声音,阮暮灯转过头,见他正捏着最后一小块指头大小的桃子,仓鼠似的一点点磨着牙,见青年楞楞看向他的表情,两眼立刻笑得弯了起来,“你还要吗?” “不……” 阮暮灯的话堪堪只说出了一个字,却见萧潇含着那一小块蜜桃,忽然凑过脸来,嘴对着嘴,将那块桃肉渡到了自家徒弟口中。 然而四唇并未一触即分,萧潇趁着青年因呆若木鸡的空档,舌尖推着那块蜜渍雪桃,挤开齿列,一起搅着对方那僵着不敢动的舌头。 阮暮灯只觉得脑浆简直要沸腾了一般,热血伴随着剧烈的心跳涌上大脑,轰隆隆冲击着鼓膜,令他在这一刻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 可怜阮暮灯从来没有体会过如此滋味,骤然被默默仰慕又单恋了许久的心上人忽然来这么一下,一时间竟然惊大于喜,仿若吓掉了魂儿,跟个木桩子一般,呆呆站在那儿,让人就那么随便啃。 不过萧潇技巧明显要厉害许多,一条灵舌鱼儿似的,专挑那能激起人感觉的部位而去,让自家徒弟三魂出窍七魄升天,两腿发软一个踉跄,就押着人后退一步,顺势摁在墙上继续亲了起来。 那小小一块桃肉早就碎了,被两人送来递去,混合着蜜水囫囵吞了下去,咽不尽的汁液从唇角滑落,还带着桃蜜的甜香。 “唔、嗯……萧……” 在换气的间隙,阮暮灯艰难地维持着那仅剩的一丝清明,竭力想要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但只含混吐出一个音节,就被萧潇吃进了口中。 然而阮暮灯很快就连这最后一点儿理智都存不住了,尤其是心爱的人此时正偎着自己,主动撩拨着他。 他一手环住萧潇的腰,一手扣住他的后脑,双臂猛一使力——两人就交换了位置,换阮暮灯把高高在上的师傅死死摁住,背脊抵在墙上,高大的身形将人完全盖住,继续啃个没完…… 萧潇的发髻松脱了,一头乌丝凌乱地散落在耳鬓肩头,而阮暮灯推到头顶的面具也扯脱了,连同那发簪一起,落到了两人脚边…… 第 55 章、七、游仙07 不知到底折腾了多久, 直到阮暮灯舌头都麻了, 肺里气息也已用尽,他才恋恋不舍地松开了萧潇的嘴唇, 略略分开一些, 依然和自家师傅鼻尖抵着鼻尖, 交换着彼此炙热的吐息。 阮暮灯心中有无限疑惑,如萧潇这般心性之人, 来历莫测、不知深浅, 心思深沉且善于隐藏,他常常觉得就如同山间清风、水中明月, 猜不准、抓不住更加摸不透。此时这突如其来的一出, 对青年来说, 都简直如梦似幻一般,幸福到了失真。 可他来不及也不愿意细想。 在这面贴面的距离,阮暮灯看着自家师傅脸上一团红云,红唇湿润微肿, 一双眸子微微眯起, 不知是因为缺氧还是动心, 此时水光潋滟,左眼角下一颗泪痣绯红似血,仿佛随时都会随着眼眶中将落未落的一滴泪珠滑下来。 青年只觉得两耳轰鸣,胸中似有一团火炭烧到通红,他只想将人抱在怀里,甚至于撕开对方那一袭蓝衣, 然后…… 就在阮暮灯心猿意马,一颗心跳得飞快,手也不知不觉缠进萧潇乱发中,托住他后脑,又想亲上去的时候,忽然远远听到更鼓之声。 那声音似乎是从村子传来,由远及近,一路走过夜市长街,初时声音很小,虚虚无无,大约是打更之人渐渐走得近了,那更鼓声才响亮起来,仿佛就在两人背后响起一般。 “五更了……天要亮了。” 萧潇温顺柔软地靠住自家徒弟,说话的声音中还带着明显的颤音,像是也还没完全从刚才的事情上回过神来。 “嗯……” 阮暮灯轻轻点了点头,脸颊紧贴对方鬓角,感受着萧潇说话时吹在他颈上的温热吐息。 更鼓声渐远,片刻之后,终于听不见了。 “……走,我们去看日出。” 萧潇忽然拉住阮暮灯的手,指了指身后的院墙。 随后他不容自家徒弟多问一个字,就带着人腾身一跃,灵猫一般无声跃上墙头,又翻到墙内一颗大樟树上,顺着树杈,几下攀到别人家屋顶上,跟飞檐上蹲着的两只嘲风一般,大赫赫往视野最佳的位置一坐。 “看,天要亮了。” 萧潇偎在阮暮灯臂膀上,指了指东面的天空。 这座山里的古怪村落依山而建,夜市尽头的这几座院落,恰好处于山势最高处,从两人的位置往东看去,抬头恰好能看到两山之间露出的大片天空,低头则能看到脚下蜿蜒如卧龙的长街。 此时天之将明,东方天地相接之处隐约露出一线鱼肚白,而夜市依旧灯火通明,红烛摇曳,形如一条发光的长带,沿着街道的轮廓延伸到山坳深处,几欲接入天边那线日光之中。 “时间差不多了……” 萧潇枕着阮暮灯的肩膀,朝阮暮灯微微笑了起来。他动作亲昵、神情柔软、发丝凌乱,脸颊红云未褪,即使只是两眼含笑,唇角微挑,也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慵懒妩媚情态。 “差不多?” 阮暮灯正想追问,就见脚下那蜿蜒长街上骤然升起点点萤火似的白光,同时那挂在街两旁的无数盏红灯笼,也似放飞的孔明灯一般,摇摇摆摆、飘飘荡荡地就浮上了半空之中。 一红一白两种颜色的光芒相互交织,很快便在黎明前的夜幕中汇成了一股光之洪流,如星光熠熠,又似萤火群舞,壮丽非常。 那光带游龙一般绕着村庄盘旋了一圈,期间有更多的白光从长街各处浮起,又融进光流之中。 东边天际越来越亮,流云呈现出炫目的金红之色,朝阳已在地平线上露出了一个月牙似的弧度。 这时不知从哪里吹来一股沁凉山风,不算很强,但足以将屋檐旁的樟树吹得枝叶哗哗作响。 半空中那股闪亮的光流,便随着这带着草叶与晨露气息的山风朝西方飞去——在太阳跳出地平线的刹那,隐没在了茫茫山林之中。 “那是参加山神祭典的山精野怪之流,天亮了,他们也该回去睡觉了。” 萧潇抬起头,伸手轻轻拂过青年的鬓角,又轮着下颌的轮廓,缓缓游移到他的肩颈处。 “至于你呢……” 他柔柔地笑着,白玉似的手指软软抵住青年的肩膀。 “是时候要醒过来了。” 说完,他根本没给阮暮灯任何反应的机会,手上猛一用力,就硬是将人从屋脊上搡了下去! &&& &&& &&& “咚!” 阮暮灯只觉得那自由落体的时间非常短,以他这般练家子的身手,居然来不及反应,就后脑一疼,结结实实撞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上。 这一撞虽然算不得很重,但着实很疼,而且令他头晕目眩、眼冒金星,一时间根本回不过神来。 就在他稀里糊涂坐起身,搞不清状况的时候,就听到一把熟悉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我的天,你居然睡到滚下床了!?” 阮暮灯睁开眼,正看到那几秒钟前还偎依在自己肩头的柔顺美人,这会儿正站在他面前,一身衬衣外套牛仔裤的利落打扮,睁大眼睛盯着他看,脸上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喂,别是撞到了头?” 见自家徒弟抱着被子,睡眼惺忪,满脸茫然,鼻尖耳垂两颊皆潮红未褪,呆呆楞楞,一副还未睡醒的模样,全然没有平日里的机灵劲儿,萧潇不由得有些担心,连忙蹲下,伸手摸了摸青年那磕在了地上的后脑勺。 “我刚刚敲门都敲半天了,都不见你出来,结果一开门,就看到你一咕噜滚到地上去了。” 他确定过阮暮灯后脑上不过磕出了一个鼓包,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碍,又将手探到他额头上试了试温度,“是有点热,你脸也很红,今天不舒服吗?是不是感冒了?” “没有……” 阮暮灯紧紧拽住怀中被子,用力摇头,声音有些磕巴,“我、我睡过头了……” “真没事?” 萧潇不放心,又凑过身去,用自己的额头贴了贴徒弟的,感觉那温度虽有些烫,但看他面上红霞未褪,鬓角汗水点点,应该不是发烧,倒像是睡得热了。 他又捉住对方肩膀,左右上下仔仔细细看了一轮,确定真没有什么异状,才站起身来,微笑叮嘱道:“都七点了,快起来,洗漱干净出来吃早餐,等会儿我带你去附近逛逛。” 说完,他又弯腰在阮暮灯头上呼噜了一把,只把对方一头软软的短毛糅得比鸟窝还像鸟窝,才转身出了房间,又贴心地替他掩上了房门。 阮暮灯楞楞地坐在地板上,沉默了许久,才将头埋进被子里,喉咙中滚过一声呜咽似的叹息。 早餐是黄伯夫妇蒸的一大笼甜软的糖糕,配上香气浓郁的糊羹,在仲春还有些寒意的山间清晨中,热腾腾地吃上一顿,很是滋味。 不过拾壹并未和几人同席,只匆匆跑出来,从蒸笼里顺走几只糖糕,便一溜烟跑出道观,不知上那儿野去了。 阮暮灯坐在萧潇旁边,仔仔细细吃完老人们辛苦做出来的羹汤糕点,又很自觉地帮着他们收拾了碗筷,还给院墙后头的菜地浇了水,这才换了身整齐衣服,和自家师傅出了门。 两人沿着山间小道,漫无目的地晃悠着,边走边聊,个把小时后,就来到了山顶上。 “从这儿往四周看,风景还挺不错的。” 萧潇朝四周略一比划。 “当初师傅选中这渺无人烟的地儿修了咱那破道观,就是看中此处前有靠山,后有活水,连绵似龙卧于野,龙脊峻而不险,是个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唔……” 阮暮灯学了这些日子,于风水一术上也算小有进益,虽距那寻龙点穴的本事还差得很远,但此时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又是在师傅点拨过后,自然能看得出师祖选这山头建观的道理——他们现在站的,应该是“龙首”的位置,而山腰的道观,怕应该便是“龙目”所在了。 萧潇侧头瞥了自家徒弟一眼。 他总觉得这小子今天有点儿奇怪,看起来蔫了唧的,无论是走路还是说话,总有种心不在焉地感觉。 不过既然对方不想说,他也没有盘根就底的打算,只是不动声色移开了目光,抬手指了指对面一座山峰。 “那儿是这里最高的山头。” 萧潇笑着继续说道,“名叫‘舞云台’,因地势原因,雨水颇多,只要是下过雨后,春夏清晨常常能看到山顶云雾缭绕,随山风飘然若舞的画面,所以便有了这个名字。” “什么?” 阮暮灯猛地扭过头来,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你说那山叫什么名字?!” “……” 萧潇蹙起眉,奇怪地看向忽然来了精神的自家徒儿,“叫‘舞云台’啊,怎么了?” “……如果……真的有‘舞云台’的话……” 阮暮灯的记忆力实在很好,即便只是在梦中,即便只是梦中的师傅随便说过的一个词儿,他依然记得清清楚楚——他分明就记得,梦里的萧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