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师兄是个大奸臣 > 第 26 部分

第 26 部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此俊俏,该不会也曾是您的——”    “休要胡说!”公孙无极忙出声打断,扯开她在他身上游走的不安分的芊芊素手,对未央道:“你不要介意,绿萝一向心直口快。”    未央双手合十,躬身道:“王爷不必挂怀,若愚见过绿萝姑娘。”    绿萝斜觑着未央,手指绞着锦帕,按在胸前轻笑,“客气了!”    公孙无极怕说下去再生事端,忙牵起绿萝的手,对未央道:“本王告辞了!”    未央点头,目送二人转身并肩走远。快到园子门口时,却见那绿萝姑娘偷偷回头,意味深长地瞥了她一眼,未央忙定睛一看,见她已转回头去,心下不由生疑,也不知方才是不是错觉。    作者有话要说:    ☆、病体怏怏    春夏交替之时,时冷时热,身子稍弱一些,便容易受不住。    未央自打上山以来,每日吃斋念佛,足不出户,身子便差了一些,这一日多吹了一会儿风,便受了寒,又是咳嗽又是鼻涕,身上也提不上劲儿。吃了几副汤药却不见好,只好躺在床上将养,没有胃口,吃不下饭,才几日,人便瘦了一圈儿。    缠绵病榻这几日,公孙无极来探望过几次,带来了许多药材补品,全堆在窗前的矮几上。未央反复叮嘱他不要再送这些,她也不吃,公孙无极只是不听,照样源源不断的将东西往庵里送。    未央只能苦笑:这佛门的清静都被她给侵扰了,看来这白云庵不能久待了。    这日躺在床上,听见门响,以为是庵中小尼进来送药,也没留意,只是听着脚步在屋子里悄悄挪动了半天,不由心下生疑,翻过身子一看,却见红姑正在窗前的大圆桌上整理包袱,不由又惊又喜,“红姑,你怎么来了?”    红姑正将衣物取出来挂在架子上,抬眸瞧见未央扶着床头要起身,忙凑过来将她按回到枕头上,“快躺下,别再受了风!”    说着,眼圈不由一红,自从桑墨阳去世之后,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未央,又见她脸色苍白,形容憔悴,心里便悄悄心疼。    未央握住她的手,轻笑着安慰,“你放心,我没事儿!不过是受了风寒,休息两日就好了!”    红姑挨着床沿儿坐下,抬袖抹了抹眼角,说道:“我应该早些来的,你病成这个样子,身边儿也没个人照应!”    “这庵里众多师姐师妹,哪里就受了委屈!这会儿子大伙儿都在前殿做早课,所以禅院里没有人,等会儿散了会,自然会有人过来照应!”    “不麻烦她们,行礼我都带来了,从今个儿起,红姑就在这里陪你!”    红姑一本正经,似乎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未央摇头而笑,眉目难得舒展开来,“这像什么话?有陪着进京赶考的,有陪着出外做官的,有陪着嫁人的,几时有陪着出家的?”和红姑说话的时候,未央便觉自己又成了以前的那个黄毛丫头,说话也不由调皮起来。    红姑‘扑哧’笑笑,泪水还亮晶晶挂在睫毛上,说道:“怎地没有,打今个儿起就有了!”    熟悉又宠溺的声音入耳,未央只觉心口涌上一阵暖意,嘴里却劝道:“若真是如此,还不得被庵里的师姐师妹们笑话?红姑听我的,天黑之前还是赶回城去!”    红姑急了,坚持道:“我来都来了,岂有再回去的理儿?再说了,我若是回去,大人那儿也不好交代——”红姑猛然打住,悄悄打量未央,果见她的眸子暗了暗,心知说错了话。    未央早就猜到红姑上山与岑文甫有关,这白云庵常年受岑府接济,轻尘师太又与岑文甫颇有些交情,她在庵中的情形,岑文甫自然了如指掌。如果不是岑文甫告诉红姑,红姑不会知道她生了病。    恐怕让红姑留在庵中照应,也是岑文甫授意。    “他——”未央张了张口,终是没有问出口。    红姑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忙道:“朝廷新开了恩科,府上又日日有人拜访,大人这些日子忙的不可开交,好几天都没合眼了!”    未央脸上一暗,扶着床头坐起,冷笑道,“满朝文武都来巴结奉承,看来岑大人高升,指日可待!”想起被长安城外的那座孤坟,未央的心便紧了紧,方才莫名生出的一丁点儿温情瞬息又被生生浇灭。    红姑见未央眼中的讥笑,心下一惊,她只道两人生着别扭,却不想未央竟怨恨岑文甫至此。可是看大人的样子,又对她极是关心,莫不是这中间有些误会?    “你何苦说出这种话,我看大人对你甚是关切,隔三差五便会差阿贵上山来打听你的情况,这次也是他知道你得了风寒,特地嘱咐我来照料!”    未央心底冷笑,这岑文甫前番多次求见,都被她拒绝,后来便没有再来。本以为日子久了,大家慢慢从彼此的生活中淡出,两不牵扯最好。如今呆在庵中,始终藕断丝连,看来等身子好了,要另寻一个去处了。    “央儿——”红姑看着她,眼中都是心疼。    未央冲她笑笑,示意她很好,“阿贵好吗?府里的其它人可都安好?”未央岔开话题,她不想再听岑文甫的名字,也不想这个名字继续左右自己的情绪。    红姑一愣,明白她的用意,于是也便收起了有关岑文甫的话题,和她聊起别的事情来,也不知哪一个由头,话题突然扯到了太医院,红姑刚说出一个‘若是桑太医在——’,心里一惊,忙打住了话头。    红姑心里懊恼:明明小心着不要扯到这个话题!    未央却淡笑摇头,“无碍,他虽整日脑袋上都写着‘生人勿近’几个字,心地却是极好的,该有人记挂着他!”    红姑听出未央声音中的落寞,心里一阵难过,桑太医这个人,确实是个面冷心热的好人,可惜年纪轻轻——    听着一声叹息,未央凝眸浅笑,默默想起桑墨阳在世时的那些情形。    未央没能劝动红姑,只好让几个小尼帮着将外间的矮榻收拾出来,让她暂时住下。    恍惚是庾信五十岁大寿,整个国公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前院正厅里,热热闹闹聚集着许多客人,下人们奉着瓜果点心在人群里穿梭,又忙忙碌碌地替客人们斟酒倒茶。    国公爷满面春风,神采飞扬,由岑文甫陪着挨个与众人寒暄。    未央百无聊赖地坐在角落里,目光滴溜溜在人群中转来转去。    那些自命不凡的达官贵人,骚人墨客,她全然不屑一顾,却独独对这个一身白袍,全身散发着冰冷气息的男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一直留意着他,发现他独自坐在一处,整个宴席都在默默饮酒,一张俊颜从头到尾冷冰冰的没有一丝表情,与当日的气氛格格不入!    这简直比她的那个闷骚师兄还要夸张!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般从早到晚都绷着脸,一点儿笑容都没有的怪人?这样给人祝寿,不是太不礼貌了吗?    未央心中不服,好,你不笑!本姑娘便却偏要逗你笑!    于是,那一日很多人看见虞国公门下的一个小弟子,从宴席开始,便亦步亦趋地跟在一个冷冰冰的年轻人身后,他在哪儿,她便跟到哪儿。    未央使出浑身解数,缠着这个怪人,搜肠刮肚地讲了许多自以为有趣儿的事。这人既不赶她走,也不回应,大多时候就是摆着一张木头脸,间或朝她看上一眼,也不知道到底听了没听。    未央讲尽最后一个笑话,口干舌燥,却见这个人还是抬着眸子,淡淡地盯着她,眼中似有探究的意味,却仍是毫无笑意,不由死了心,觉得这个人大概天生是不会笑的,便叹一口气,没了兴致。    抬手随便打个招呼,转身就要走,没提防路上积雪,于是脚下一滑,‘噗通’一声闷响,整个人直挺挺趴在地上,栽了个狗吃屎,疼得她呲牙咧嘴,拖着腰半天起不来身。    好不容易撑着身子站起,一抬头,见那人抱着双臂,斜倚在廊柱上,嘴角竟挂着一缕淡淡的,如云烟一般飘渺的笑意。未央心下一愣,不自然地咧开嘴冲他笑笑,虽然尴尬,心里却愉快极了,恶作剧般还想逗他,故意脚下一滑,又要往地上摔去,纤腰却被人给悄然揽住。    未央没有跌落在雪地里,却跌在了那个人的怀里。    四目相对,一阵尴尬,未央忙从那人身上弹开,羞得双颊通红。怯怯地抬眸一瞧,却见旁边石桥,赫然站着庾信,身后跟着当时还是一个翰林院小小编修的岑文甫。    未央看到岑文甫,脸上羞得更红。    庾信抬眸扫了一眼几人,不由叹气,轻轻摇了摇头。    ……    一阵夜风吹得窗子晃了几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未央从床上惊坐而起,抬袖抹去额上的细汗,扫了一眼屋内,才知道方才又做了梦。    与其说是梦,不如说是回忆,大概是印象深刻,这些日子竟时时梦到。那时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可当时在场的人,却已没了两个,细细思来,恍如隔世。    梦中庾信的那声叹息如在耳畔,此时品来,只觉意味深长。也不知他是不是早就窥破了天机,料到了会有如今的纠葛。    床前灯影闪了闪,未央一惊,一把掀开被子,倏忽到了床前,伸手打开窗子,探出身一瞧,窗外明月皎皎,并没有看到人。    未央心口一紧,继而凝眸讥笑.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那人身上的味道。    风吹进窗户,吹得布蔓飘摇不定,桌案上的书卷沙沙作响。    “什么事儿?”红姑披衣站在门口,疑惑地望着未央,见窗户大开,忙上前关好,又取了一件衣服给未央披上。    未央摇头,神色郁郁,再没了丝毫困意。    作者有话要说:    ☆、寸心成灰    “醒了!”耳畔传来一个声音,十分熟悉,是谁?    未央想睁开眼睛看看,可是眼前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到。眼皮好似有千斤重,她努力地挣扎半天,才感觉有一缕光亮射了进来。    这光线太过于强烈,她的眼睛被刺得生疼,只好重新阖上,过了一会儿,才又试探着张开一条细缝儿,借着光线,周围似有人影晃动。    她扶着额头使劲儿眨了眨眼,再缓慢睁开,总算看清了周围的情况。    只见一群人围在床头,神色慌乱地看着她。红姑正坐在床沿儿边,捏着帕子抹泪,此时见她醒来,一把握住她的手,张开嘴想要说话,却只发出哽咽的声音,泪水便愈加止不住了。    未央有些疑惑,不知她为什么如此,于是反握住她的手,安慰似地朝她点点头。    视线向上移去,一旁站着几个庵中的女尼,都用关切的眼神儿望她。再往左移,站着阿贵并着岑府里的两个下人。待未央的目光落在岑文甫身上,不由暗了暗,冷冷道:“你怎么在这儿!”    “阿央——”岑文甫垂眸望着她,目光满是疲惫,声音有些嘶哑。    未央听到他的声音,只觉得胸口闷堵的难受,恨不能扑上去,一把将他那副虚伪的假面撕开。    “咳,咳……”    心里想着,身体已经行动,扒着床头就要起身,却因用力太猛,牵动肺腑,扯出一长串咳嗽。    红姑轻轻捋着她的后背为她顺气,见她脸上憋得青紫,倾身一阵干呕,忙将帕子放在她的嘴边儿。    未央剧烈咳嗽两声,而后虚弱地靠倒在床头,脸色苍白。    红姑收回帕子一瞧,只见上面竟赫然一滩殷红的血迹,不由眸孔一张,转头去看岑文甫,声音也颤了起来,“大人——”    岑文甫瞧见那血迹,身形一颤,目光散乱地竟不知所措起来,“阿央——”,他俯下身想去拉未央的手,未央却瞪他一眼,厉声斥道:“你走!”    岑文甫的手愣愣停在半空,眼中含着痛色。    “滚!”未央又扯着嗓子歇斯底里地吼了一声,随手捞起枕头就往他身上砸去,“都是你!都是你害的!”    未央紧咬着牙,直勾勾瞪着岑文甫,眼中燃烧着疯狂的怒火,眼看就要失控。    岑文甫的心一阵抽搐,他脸色惨白地默立了片刻,沉声说了句‘你好好休息’,终是转身向外走去。    几个小尼被吓得面面相觑,关切的话堵在喉咙里,不敢再说。红姑悄悄向她们摆摆手,几个人担忧地看一眼未央,交代红姑有事叫她们,便也退出门外去。    此时屋子里只剩下红姑一人,未央颓然靠倒在床头,目光愣愣的,良久,才有大颗大颗的泪水顺着眼角滑落。    红姑看着她,也红了眼,捏着帕子默默替她擦拭泪水,柔声道:“事已至此,你可一定要保重啊!”    未央目光呆呆地转向她,突然抽噎一声,一把扑在红姑的怀里,失声痛苦起来。    红姑将她搂在怀里,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就像未央小时候,哄她睡觉时一般。    未央此时像极了一个受伤的孩子,无助,悲痛,绝望。    她全想起来了,就在今天早上,她无意中听到来庵中拜佛的百姓谈论一件怪事:那个谋杀皇帝的太医令,竟然被人掘了坟墓,尸体也不翼而飞。    听到这个消息,未央的脑袋是完全僵的,她想立刻下山去求证,于是穿着单薄的衣衫便恍恍惚惚地出了庵门,可是人没到山口,便觉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未央蜷缩在红姑的怀里,放声大哭,直哭的声音嘶哑,渐渐便哭不出声,最后只剩下无声的哽咽。她的伤寒未愈,再加上这么个打击,身子受不住,意识昏昏沉沉,不一会儿便在红姑肩上失去了意识。    日暮时分,未央才再次苏醒过来。她睁开眼,一把从床上坐起,拉了红姑的手,急切地求她差人去找公孙无极。    红姑怄不过,只好到外面回了岑文甫。岑文甫顿了顿,便叫来阿贵,让他去忠王府上请人。    公孙无极很快便赶到庵中,也未与岑文甫寒暄,便提足奔入禅房内,见了未央的样子,大吃一惊,忙挨着床沿儿坐下,凑近些柔声道:“事情本王已经知道了,你要本王做什么?”    未央目光呆滞地看着他,愣了半天,才认出公孙无极,于是一把扯住他的胳膊,央求道:“未央求王爷派人去查一查,一定要把桑墨阳找回来!”    公孙无极见她目光接近崩溃,不由心头一沉,也顾不上男女之防,一把握住她的手,看着她说道:“你放心,本王一定帮你找到!”    未央点头,一把栽倒在枕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