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中午休战, 分两头吃饭。 这边四菜一汤, 菜色上倒是没什么稀奇的, 稀奇的是余初,突然变得殷勤起来。 擦桌摆凳,端茶递水,拿碗布筷, 甚至把所有好菜都往楚小哥面前摆。 然后半仰着一张脸看着楚小哥,笑的一脸真诚:“楚先生, 你多吃点。” 楚小哥可能以前也是被人伺候惯的人, 眉毛都没有抬一下, 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余初的不专业服侍。 余初端茶他就喝茶, 余初递帕子他就擦脸, 余初布菜他就吃的津津有味。 末了, 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楚小哥这边刚放下筷子, 那边一杯泡好的茶便送了上来。 余初拉了把椅子, 坐在了楚小哥身侧,笑的愈发人畜无害:“楚先生, 你打牌的手艺无双, 令奴家好生敬仰……” “噗——” 楚小哥一口水茶差点喷出来,“奴家”这个自称, 有些人说起千娇百媚,有些人说起来羞怯娇憨…… 而她说起来, 妖风四起。 楚小哥也不打算逗她了,放下杯子:“说,你想赢几局?” “还是楚先生痛快。”余初笑着将椅子又拉回了安全距离,给自己倒了杯凉茶一口气灌了下去,“我也不贪,赢个三五圈不少,七八圈也不嫌多。” 楚小哥依旧是那张脸,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 但是下午的战局,却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几乎一边倒。 楚小哥就像是在余初牌上长了第三只眼睛,他打的三条,余初碰,他打红中,余初杠,他打的七万,余初干脆直接将牌一推—— “胡了!” 只要是他打出的牌,刚好跟余初自己的牌面凑上。 两盘下来,就是翟翎赤也发现不对劲来,他撇过头去看楚小哥,犹豫了一会儿吞吞吐吐道:“楚先生,你这样,不太好——” 楚小哥垂着眼帘:“翟小少爷,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翟翎赤被堵了一句,脸色有些难看:“你……” 翟翎羽在桌底下踩了自家弟弟一脚,将他的话给打断了,慢悠悠的打出一张牌来:“六饼。” “碰。”余初将自己几张牌往前一推,乐呵呵道,“听胡!” 翟翎赤看了看余初,又看了看楚小哥,最后看了看自家大哥。 合着,这已经联手了? 也是—— 上午这位来历不明的楚先生连赢十几盘,话语里又是故意针对,自家大哥被撩出火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也实属应该。 但是下午的局势,姓楚的明显是想喂牌想宋家姐姐赢。 那么两个男人的战场,就从如何自己赢的多,变成了如何让宋家姐姐赢的多。 整整一下午,翟翎赤都在低头默默计算着。 有了另外两人的相助,从第一局开始,就是宋家姐姐一人在赢,但是喂牌的两人,喂牌次数和权重都有所不同。 明显还是姓楚的远占上风。 宋家姐姐看得开,从头到尾都是笑着的,连带着自家哥哥也是笑着的,姓楚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这么看着——结果到底是谁赢,好像又说不准了。 窗外的夕阳有大半个身子沉入水天相接的地方,将水面燃成火一样的颜色。 橘黄色的光镀在余初的脸上,恬静的脸部弧度上带着熟悉的笑容,似乎将时间所拉扯出的距离,都驱散了大半。 她将手中的牌往前一推:“时间也不早了,今日就这样,三位觉得如何?” 楚小哥没有异议。 翟翎羽点头。 翟翎赤则用行动表示,默默地一个人将麻将收到盒子里。 四人麻将圆满宣告结束。 翟翎羽作为最大输家,还不忘提醒余初:“阿初,你一共赢了十五把,按照之前的赌注约定,可以提十五个要求。” “用不上十五个。”余初早有准备,从袖子里掏啊掏啊,掏出一张纸来,放在桌上推到翟翎羽面前,“这些就够了。” 翟翎羽拿起信纸,扫了一眼,眉眼就软了下来,这么多年了,这字似乎一点长进都没有。 不大的纸张上写着几个问题:有关于宋家,有关于朝堂,有关于刑部狱司的,也有关于正月期间京都异动的…… 除了京都异动,其他都是些人尽皆知的消息,且都能和宋家粘上了边,所以翟翎羽也没多想。 他将纸重新叠好,塞回怀里:“其中一个问题,我可能需要等回去打听一番才能回复你,其他的,我明日我给你答案。” 翟翎羽的性格,向来深思在前,说能回复就一定会给回复。 余初松了口气,笑了起来:“好。” 翟家两兄弟告辞后,却没有直接回自己屋子。 翟家老大而是带着翟家老二走到了船头,吹冷风。 美名其曰,赏日。 翟翎赤陪打一天麻将,只觉得比扎一天马步还累,揉了揉自己的肩膀:“宋姐姐好像变了不少。” 翟翎羽看着自家弟弟:“恩?” “以前在宋家,她虽说不上知书达理,但是也有大户小姐的样子,行为举止从不逾礼,哪里会像如今这样……”翟翎赤在脑海里翻找着,勉强找到一个形容词来,“率性洒脱。” 翟翎赤发现自己的话刚说完,自家的大哥就笑了起来。 “你以前那么认为的?” 翟翎赤有些奇怪:“难道不是?” 翟翎羽笑着叹了口气,当然不是,她一直就是这样活着的。 从来不惹事,也从来不惹麻烦,只是在规矩圈的范围内,悄悄的按照自己的喜好,肆意洒脱的活着。 上香的时候,偷偷在寺庙的厨房烤玉米;元宵赏花灯的时候,拉着他去青楼门口偷看酸秀才写情诗;三伏天,穿着丫鬟的衣服,摸到河边钓小鱼,回来的时候骗宋夫人是卖鱼的老张送的…… 翟翎赤看着自家大哥的侧脸,只觉得今日看到的笑容,似乎比这三年加起来都多。 如今的情形,男未婚女未嫁,两人再见面既没有仇怨,也没有愤恨,加上自家哥哥调任去京都,宋家姐姐的目的地也是在京都。 他有些忍不住感慨道:“现在比之前想的,好太多了。” 翟翎羽脸上的笑容,如同天边几乎沉入水底的太阳,慢慢的一点点消失了。 “现在比之前设想的,远要遭得多。” *** 次日,下午。 翟翎羽在余初午睡后来找她,这次没有带上他弟弟,而是带了叫那个田庄的亲随。 田庄下盘十分稳当,左手拿着茶具,右手拎着食盒,手臂上还挂着几个包装盒,走在楼梯上时,连茶具晃动的声音都没有发出。 翟翎羽一直这样,每次去宋家蹭吃蹭喝的时候,自带的酒水食物,远比他能吃的多。 余初让开了房门。 田庄在外面看门,屋内就剩下了两人相对而坐。 “宋大人还是那样,他铁骨铮铮,两袖清风,颇受清流赞赏……虽然另一边很反感他,可宋大人如今深处清水衙门,大家也没有为难他。” “宋大哥去了屏山书院教书,他性子温和,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学生们都很喜欢他。” 翟翎羽的开场,不是探寻余初消失的真相,也不是打感情牌用回忆杀,而是捡余初可能最关心的宋家现状说。 两人间的气氛,倒是像是久未见面的老友。 “宋二哥入了翰林编撰史书,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史书典籍上,素来低调。” “宋小弟,前年参加的科考,进入了殿试……被陛下点了探花。”翟翎羽笑着说,“苏阁老说,宋小弟殿试并不比状元差,就是给个榜样也是委屈他的,只是那日殿试上,不是耄耋老者,就是而立之年。剩下几个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外貌平庸不说,才识也居于末流。” “这还真是——”余初听懂了翟翎羽的话,又心疼又好笑。 探花是需要作为科举宣传大使,游街给普通群众看的,向来找的都是相貌相对好的一个 小弟从并列第一被挤到了第三,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因为他长得太好了。 “宋夫人还是那样,每日操持家事,不过她如今去寺庙愈发多了……水好了。” 翟翎羽起身,亲自拎来热水,给余初表演了一次贵族功夫茶。 等两人面前各自倒了第一杯热茶,翟翎羽终于结束了宋家现状的转述,进入了今日的正题:“你昨日问的第一个问题……” 他说话向来不咬文嚼字,用的是最日常的语言,深入浅出,专业词汇还会加以解释。 不仅是余初问的几个问题,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连余初没有问到但是是看似有关联的点,他也一并提了出来,细细剖开。 随着他声音缓缓在屋子里流淌,整个京都的风云都仿佛浮现在了余初面前。 这可比看驻地资料要来的直观的多,也详尽的多。 两人足足聊了一个半时辰。 余初觉得自己为了问问题,耍了小聪明小手段,对方却没有放在心上,还这么认真的一一作答,有些过意不去。 眼见着话题结束,翟翎羽要起身告辞的时候,被余初喊住了:“等等。” 她小跑进内室,从行李里翻找出几样东西来,拿了只盒子装好,回到外间递给翟翎羽:“这个,送给尊夫人和孩子。” 给已婚男人送礼,最好的选择当然是送给对方妻子孩子,既表达了谢意也不会失礼。 她笑的还是一同以前的样子,理直气壮中,带着些许讨好,咧着一口白牙,明晃晃的,生机勃勃。 翟翎羽好一会儿才从余初的笑容里抽出来,低下头看着手里的盒子,稍稍一想,就知道余初想岔了。他伸手打开盒子,里面有一对无色琉璃珠子的耳环,还有一小布袋的糖。 糖是她一贯哄孩子用的,并无特别,倒是无色的琉璃珠子,价值不可估计。 这份礼送的可不轻。 他笑了笑,既没有解释自己尚未成婚,也没有说自己一直在等着她,而是伸手捏了一个奶糖,剥了塞进自己的嘴里。 然后一把又塞回到了余初的手里。 转身迈出了大门。 以前,他无数次想着,她只要活着,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 但是现在—— 他反悔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余初过目不忘,智商偏高,所以十四岁参加的高考考入大学,十六岁修满学分毕业,进入驻地。 十七岁作为自由人去古代执行任务,同年下半年进入的宋家。 现在,二十四岁。 小国师因为年幼是底层讨生活的,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具体年龄是多少,官方年纪二十四,不过实际年纪可能要大个一两岁。 翟翎羽二十岁定亲,今年二十五岁。 PS:至于封肃为什么不知道余初是未成年人,是因为驻地招人,前提就是成年人,余初是因为自由人体质和大学已经毕业的硬性条件,特招生。 一线人员在古代区,对外虚报年纪是正常的事情。人家三十半老徐娘,现代区三十岁的博士姐姐,还是一朵花。人家七十古来稀了,现代区五六十岁学者们还是帅大叔……这就说不过去了。 加上寄宿家庭的工作人员,挑的大多是外形脸嫩的,在演技支持下,二十几岁说自己十七八岁一点不违和。 封肃二十八岁的时候,执行任务的时候,就曾经对外说自己十八岁—— 他长得好,他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