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中秋
中秋节到了, 满城桂花飘香,唐月柔坐在廊下看着明华捧了个淡绿色大球进来。 秀华问她:“这大球是什么?咦, 好香,闻着是柚子,但是怎么这么大!” 明华说道:“这叫文旦, 是柚子的一种,只有江南一带才有, 我在东市看见了就买了一个回来,还买了些竹签香, 一会儿插香球给你们看。” 秀华接过文旦左看右看,说:“我也从江南来, 我从没有听过香球, 干什么用的?” 明华奇道:“你们那边没有么?我还以为江南一带都知道香球。那等我先插好,晚上你们就知道了。” 秀华对她笑道:“看来咱们大祁真是地大物博,我们都是从江南来的, 过中秋的风俗居然都不一样。” 唐月柔听着觉得新鲜,就让明华赶紧准备插香球。 明华让金奴和阿戌架起两个木架,高高地搭上了一根木棒, 又找绳子把文旦穿了, 挂在木棒上, 就拿起竹签香, 往文旦上一根根密密麻麻地插起来。 一些有空闲的仆婢都站在庭院里看她插香球。 秀华看了几眼学会了,就帮着插香。 唐月柔看香球的样子滑稽,说:“这香球看着像刺猬, 又像头发倒竖的大汉,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明华笑道:“到了晚上公主就知道了。” 说着静静地继续手上动作。 唐月柔看两人一言不发的样子,知道她们想家了,就下了台阶帮她们,拿起一根香,明华连忙接过去,说:“公主小心竹签扎手。” “没关系。”唐月柔又拿起一根,上一世自己在魏家又不是没干过杂活,还会怕几根竹签不成。 她向两人问道:“你们进宫这些年,想家吗?” 秀华低下头去,低声说:“还好,在公主身边就是家。” “口是心非。”唐月柔笑着去戳秀华的小圆脸,说,“你们都是好姑娘,不该在我身边做一辈子婢女,你们什么时候想家了,告诉我一声,我给你们够用一辈子的钱财,让你们风风光光回到家乡,嫁人生子。” 明华摇头道:“公主难道觉得我们跟着你,还不如我们回家乡生孩子养孩子好吗?在我们平民人家,姑娘嫁了人就要侍奉公婆、丈夫和孩子,做得再多都不会有人感激,只会觉得这是我们该做的。如果我们生不出儿子,还要遭人白眼,更厉害的还会被休呢!与其出宫去,不如就待在公主身边,哪怕公主不给我们月俸,我们也心甘情愿!” 唐月柔知道两人家世凄苦,要不然也不会被送入宫中了,就点头道:“你们不愿回去也好,不想嫁人也好,以后要是改变了主意,遇到两情相悦的郎君,要记得和我说。” 秀华吐吐舌头笑道:“公主自己不愿嫁人,倒操心起我们的婚事来了!我们的郎君八字还没一撇呢,公主有现成的却不想嫁。这叫什么,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说话间,冯辟疆大步走进来,听见了秀华的话,不解:“谁旱死谁涝死?” 唐月柔不敢去看冯辟疆,怕他想起前些天答应他的,扳倒镇国公一家就嫁给他的许诺。 冯辟疆倒也没提,靠着树看唐月柔插香球。他闻到桂花香,就让厨子们做了几碗桂花酒酿圆子,趁热就捧了一碗来喂她吃。 唐月柔有些不好意思,说:“有些烫,你先放着,一会儿插好香球我再吃。” “我给你吹吹。”冯辟疆挤到三个姑娘家中间,死皮赖脸要喂她吃。 明华和秀华悄悄对视一眼,其实嫁人并没有那么可怕嘛,如果能找到像冯将军这么体贴的郎君的话! ** 到了傍晚,明华想要去点香球,唐月柔招呼仆婢们跟自己进宫去,明华只好用绳子把香一束束捆住,让阿戌提着进宫。 坐席和案几摆在两仪殿外的走廊下,已经有一些等级较低的嫔妃带着皇子公主们入席了。 冯辟疆带着唐月柔走上台阶,清风徐徐吹起他们的衣袍,两人在夜色下美如天人。 皇子们都对冯辟疆躬身行礼,一个个都不敢有脾气,这时候就算是冀王在场,地位也不及他天启上将,行礼是应该的。 唐月半有些怕他,只得把眼睛盯住案上的糕点,不敢去看拾级而上的两人。 太子正牵着皇长孙的手,对着月亮教他吟诗,太子妃独孤氏笑吟吟看着。 唐月辉轻轻咳了一声,对他介绍道:“大哥,这是天启上将冯辟疆,这是宁河公主。” 太子这才回过神,对冯辟疆点头示意,他对朝政没有兴趣,就有意冷落他,移开目光,看见了唐月柔。 他和独孤氏都是一怔——真是巧了,这位宁河公主,与月柔的相貌有六七分像,仪态神情也像极了,怪不得能被封为公主。 这时帝后与冀王的生母高贵妃相继来了,三人在正中间坐下,晚宴开动。 低品级的嫔妃们忙撺掇孩子们说吉利话,被唐征制止了:“今天就是一家人聚聚,别客套。孩子们想吃什么,不要拘束,父皇能陪你们的时间不多,你们可别浪费。” 几个小皇子早就注意到了唐月柔带来的香球,就嚷嚷着要那香球玩。 唐月柔就让明华去处置。 明华点了根蜡烛,将扎成一束束的香点燃了,吹灭了火焰,不一会儿香烧得短了,将绑在上面的绳子烧开,一束束香就弹开来,香上的火红光亮正好组成一个球,远远看去,像是一轮红色的圆月。文旦在风中转动着,火点明明暗暗,整个球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 小皇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扑到唐征怀里拉着他看。 唐征乐得哈哈大笑。 皇长孙也拍起小手,奶声奶气地对着父母吟诗。 唐月柔许久没有看见家人团聚的场景,泪水盈眶,就去给帝后和大哥大姐依次倒了酒。 冯辟疆轻声问她:“想你爹了?” 唐月柔一顿,想起符鹤,点点头。 去年的中秋,是符鹤以父亲的身份陪他在云中城过的,现在他只剩一具白骨,永远不会回来了。 而面前的这些亲人、仆婢们,希望他们再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希望大家年年都能坐在一起,能为这么个简单的玩意笑开怀。 大家都喜笑颜开的时候,有一个人愁眉不展,那就是高贵妃。她频频喝酒,又总是往远方望去,像是在提醒众人冀王还在远方征战。 唐征看她的样子,安慰道:“辽儿很快就能回来了,等他回来,封赏是少不了的,他想要什么,尽管跟我说。” 唐月柔谨慎地看了母亲和大姐一眼,父皇总是那么大方,儿女们想要什么都愿意给,可是他没有想过母亲的感受,如果冀王兄回来要的是太子之位呢? 太子正与太子妃为了一杯桂花酒的色泽交头低语,没有听见唐征的话。 唐月辉轻轻叫了一声“大哥”,示意他像话一些。 太子一不小心呛了一口酒,太子妃给他拍背。 高贵妃就笑道:“太子不擅饮酒,就不要勉强了,强行饮酒对身体没有好处。” 皇后听出她话中有话,冷冷说道:“他是太子,学会饮酒是应该的,这种小事,用得着旁人操心?” 高贵妃继续笑:“人与人本来就不同,有些人生来会饮酒,有些人再怎么学,也不及生来会饮酒的。” 皇后不屑与高贵妃斗嘴,吃起了桂花糕。 唐征当起和事老,给两人盘中各放了一块月饼,说:“吃月饼,都是今年的新口味,尝尝合不合胃口!” 高贵妃自言自语般说了句:“人与人口味不同,强扭的瓜未必甜哦。” 太子一家三口已经习惯了高贵妃这样针对自己,不去理睬她。 皇后也当做没听见,拿起月饼去逗皇长孙。 冀王再得百官的心、再善于治国,又有什么用,成亲这么多年都没能诞下皇嗣,皇帝怎么着也不会将太子之位给他! 而太子,现在只是误入歧途罢了,等他回心转意,凭他的聪慧和勤学,绝不会比冀王差! 唐月辉思念逝去的一双子女,心情不好,就冷冷说道:“高贵妃一直说个不停,看来是不饿?父皇向来节俭,贵妃不饿的话,这就把食案撤下?” 高贵妃这才不语,闷闷地吃菜。 唐征疲惫地自顾自摇摇头。 夜风轻轻吹来,在树上窸窸窣窣地逗留,吹下一地桂花雨。 唐月柔微微颤了颤,倒不是冷,而是被无孔不入的太子之争给吓的。 连中秋吃团圆宴都要如此争斗一番,要是太子之争真的爆发,不知道两党会闹成什么样。 做皇帝那么辛苦,父皇为了江山身心俱疲,可是依然有许多人甘愿付出性命去争夺。 冯辟疆脱下大翻领外套披在她身上,他本来不怕冷,但为了唐月柔,特意多穿了一件。 帝后看着两人举止亲密,心情大好。 沉默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晚宴结束,横竖坐着无话,唐月柔提出要告退。 皇后和唐月辉见她脸上有些恹恹,都默默瞥了高贵妃一眼,要不是她说出扫兴的话,就不会闹得月柔不开心了。 她们要留唐月柔。 唐月柔对两人笑笑,意思是日后再来单独见你们。 两人点点头,就让唐月柔告退了。 唐月柔坐进马车中往家里赶去,她一手靠在凭几上撑着头,昏昏沉沉就要睡过去,忽然听见后方有马蹄声追上来。 “嘚嘚”的清脆响声让她的心跳都不由加快了。 那人在冯辟疆身边停住,冯辟疆压低声音示意他别吵着车中的人。 唐月柔屏住呼吸,听见那人对冯辟疆说:“陛下急召上将入宫!” “发生什么事了?”冯辟疆沉声问。 “宾州来的急报,宾州刺史高义昌率兵谋反,正在赈灾的冀王殿下不知所踪!” 唐月柔的心猛地一跳。 宾州刺史高义昌谋反?冀王兄不知所踪? 高义昌是镇国公的人!他是在为他复仇!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章的时候中秋刚过去三天,点香球是作者菌家乡特有的风俗,以前一直以为江南一带都有的。那天作者菌看麻麻点香球,特别有意思。 查了下资料,竹签香是唐末出现的,在南方用得比较多,就是去寺庙拜佛用的那种细细长长的香。 * * * 小剧场: 香球:我是一只会燃烧的刺猬,人间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