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水乡迷情 > 尔虞我诈(130)

尔虞我诈(130)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枣花知道她的心思说:“姐,你和姐夫家昌都是我最亲的人了,淼水也是我的外甥女,我们去找寻她是天经地义的事。”
    菊妹手抹泪说:“如果我也去就好了,能和女儿见上一面也满足了。”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女眷尽皆陪着落泪。
    倪瑞青、盈月一直不停在劝菊妹别伤心。
    倪瑞青搂着儿子冯之阳想着丈夫当兵后久无音讯,嘴里劝着菊妹,心里想着丈夫忍不住清泪长流。她突然想到多年未去河神庙上一柱香,找时间上岛求河神保佑丈夫在外平安。
    芦叶嫁出去之后,侍候老爷以及一些端茶倒水的事交由芦花,但是在盈月和菊妹面前她表现仍很勤快。桃桃也懂事,也不攀比,不眼热,自觉做好份内的事,没闹出鸡零狗碎的矛盾。
    “抽空我们去二河庙上香吧!”倪瑞青终于忍耐不住说道。
    这个提议在短暂的沉默后得到一致赞同。最关键是菊妹表现热烈,得到女儿活着的消息本是件大喜事,没有母亲庇护在身边,惟有求助于神灵保护女儿平安健康。水乡人家最尊敬的河神是有求必应的,而且一定能将心中想说的话托梦给女儿。
    “后天是阴历初五,月亮早早就出来了,回来晚了也不必担心夜路。”瑞青掐着指头说。
    “那主就是开始准备祭拜用品吧!”菊妹对芦花说。
    “这事要和瑞轩商量一下再作安排是不是好一点。”盈月说。
    “是呀,老爷在和客人商议好象又要打仗一般,很紧张。”芦花说。
    “嗯。好吧!我先去找他将事说明了。”菊妹说着起身去找倪瑞轩。
    “叫上芦叶一同去上河神庙吧!她也是刘家出去的女人。”盈月说。
    “对呀!芦花去对她说吧。”菊妹附和说。
    另一间房内倪瑞轩、倪瑞冬、王豆豆、肖劲松以及一起来的小董和小孙坐在一起商量对策。
    倪瑞轩首先担心朱秃子会不会先打镇上粮店,大家分析结果一致认为可能性不大,但为了安全起见粮店所有人撤回圩子里。
    肖劲松没想到一支民团装备并不落后,一水的汉阳造,这样的枪械在正规红军部队还没武装到人手一支呢。他忽而心生一念想让这支武装成为一支有生的革命力量,这一念头仅在脑海闪过,并心生一计,他要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先羸取倪瑞轩的信任。目前包括刘家昌也不知自己是,如果说出来会不会产生另外误会,何况南方土地革命在地主心中产生的恐慌虽没波及桃叶县,但打土壕分田地口号早已刮进了地主和长工佃户耳中,相信倪瑞轩也一定早有耳闻。
    肖劲光心想先不暴露身份,并悄悄交待小董与小孙,大家作为刘家昌的朋友帮手。
    经讨论决定将这场仗放在圩子外打。
    从这天起通往曹渡的水路有渔船昼夜不停水面浮荡,貌似下卡张网却不时东张西望,审势从渡口经过的人和船。
    通往临河镇的旱路、田间有人彻夜蹲守,形同打猪草或田间劳作。
    圩子里民团由肖劲松和王豆豆合力调度指挥,分工是肖负责水路,王负责陆路。为保险起见,倪瑞轩修书送与土梁村借调一部份人帮手。只可惜冯锦汉不在,如不然这场仗打起来更有味道。
    肖劲松与王豆豆两人轮轴转,一个白天一个夜晚,谁也不敢松劲专等朱秃子的到来。
    朱师爷发现行踪暴露,当晚即将全家转移进镇上粮店隐藏了。他弄不清对方来了多少人,推断胆敢寻上门来定然有所准备,并将情况向朱爷报告。
    朱秃子听说有人寻上门来,着实让他心惊,当即与三当家瞿雄商量对策,三日后他们扬帆顺流而下往桃叶县而来。
    仅乘一条船是为了减小目标防止引起官方注意,毕竟在桃叶县做下许多大案,在官府留有案底。逃往洋河镇这几年也未能涉足桃叶县土地,更没与官府以及司法衙门有过交往,没打点过一块大洋,万一暴露行踪惹起追查缠住手脚耽误了此次行程,心里合计还是处处小心为妙。这次与众兄弟直扑小刘圩子有两个公开目的:一是为上次死去的十几位兄弟报仇;二是无法抛舍几万大洋诱惑。
    行前他将倪淼水托付给师爷的邻居照看,当然不能告诉欲收为义女的小丫头,此去为抢她家钱财,并有可能索其亲人性命。
    原本要哑姑留守粮店,但她执意同行。
    这些年来俩人相濡以沫谁也不愿丢下谁,尤其是干这种刀头舔血有今朝没明天的营生,更加珍惜在一起相互拥有的日子。哑姑虽口不能言,却心聪目明,人也善良。如果不是朱成国弄巧成拙她也许仍不明男女欢爱之事。朱成国自遇哑姑,心性收敛许多,无师自通学会不少哑语手势,日常自能与她勾通。相互生活尽心尽力照应对方。哑姑不理他做什么营生,只要对自己好便极少过问,但她坚决反对杀人,这也是朱成国近几年很少出山的原因之一。不过让他最为遗憾也想不透仅一件事,这么些年竟没能使哑姑肚子大起来,给朱家留下一丁血脉。这事也成了最大的心病,时常为此独自伤神,夜夜烧香,夜夜与哑姑做于一堆,仍是毫无收获。有一夜他从哑姑身上疲惫的跌落一旁,喘成一团,心力交瘁,一时间悲从心来,仰天长叹,似乎终于想明白是坏事做的太多,上天在惩罚他,自认朱家一脉到他朱成国这里就算结束了。
    愧对祖宗,无颜面对祖宗慢慢成为罪过占据了他的心。
    如果哑姑为他生下一男半女,或许早就退出匪帮,让二当家、三当家去掌管了。
    如今他却另有打算。
    自己老将终至哑姑还年轻,一旦蹬腿归西留下她一人如何生活,不可能再回河神庙做仙姑,而且若真收了刘少堂外孙女为义女,生活上更要安排妥当才能安心闭眼。
    想到收此女为义女,辈份则比刘少堂还小一辈,想着多年来刀枪相向,还要成为他晚辈也实在滑天下之大稽。
    朱成国思来哑然苦笑。
    老三瞿雄早已野心勃勃想做老大位子,这种苗头是因为一日老过一日的朱成国与弟兄们出生入死的时间少了,新入伙的弟兄都是后来跟随老三一起打拼,人心明显倒向他。跟随朱爷的那些**大部分在打家劫舍中死去,一些年纪大了带上积蓄和安家费,穿鞋上岸置两亩地盖间房种两畦菜蔬开始正常人生活。师爷朱修道这两年也极少露面,有些事只能靠自己。师爷曾提醒过他要防瞿雄一手。二当家命丧小刘圩子到是少了一个树敌,同时又新添危机。原先二当家没死与三当家互相还有个制约,如今朱成国与之单对单呈对峙事态反而日趋明朗,连身边的兄弟也看出几分。这次突袭小刘圩子另一个不公开目的就是要铲掉瞿雄,为此带来的人也都是以前跟老二贴心的弟兄,把他们混合一起以防背后作乱。
    此时他想到除去瞿雄让另一个人接替,这就是新加入不久的刘九。
    在朱秃子心里,不公开的目的才是他最急于要做的事,之所以亲力亲为也正是如此。
    他将人员分为两帮,一帮由瞿雄带领,然后命刘九暂时为头领带一班弟兄。这一做法让刘九大吃一惊的同时不由欣喜若狂,这是他绝没预料到的,主要因为自己投靠进来时间不长,且无立功表现。心里明白此次是朱爷在考验自己,如果偷袭成功,将顺理成章坐上三当家的交椅。
    刘九心里也在盘算,是不是因为是偷袭小刘圩子才故意使用自己,
    船行半路突然起用一个新人,这一举动令瞿雄始料不及,虽心中明白这一手的含义是为对付他,却又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此时站出来反对,无疑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将分身对付两个人,岂不又变成当初与二当家鼎足之势,最终得益仍是朱秃子。
    瞿雄咬牙切齿心中痛骂一句:老狐狸。
    刘九当上头领心里又惊又喜,对朱爷更加毕恭毕敬。朱爷对他说,你的手下由你自己挑选。师爷等朱爷说完这话,立即拉上刘九开始挑选,说是刘九在挑,其实是师爷在帮他挑。当然,不言自明,经师爷挑选出来所有兄弟完全是服从于朱爷的人,如此一来朱爷由逆势渐而转成优势。好比原本逆风行船,风向一变成为顺风。
    朱成国在心里说:想弄倒我,你还嫩点,想当初老子拉队伍时,你还是拖鼻涕的毛孩子。
    他没对哑姑说出隐藏在心底的目的,不想让她提心吊胆参与其中,更担心关键时刻受牵制。
    顺风顺流船身轻盈如鲫,晓宿夜行无须扯帆摇桨,一干人到桃叶县境内共用四个黑夜,原本加快行速只需两天就到了。如果朱秃子一心为财也许会急于赶路,早早做完收兵回巢,如今他一路思考如何除去瞿雄,故意放缓了行速。
    两岸失了葱郁,河道两侧芦丛、葡蒿绵延浩繁,秋风里更显成熟厚重。
    树叶汇聚成群洋洋洒洒飘落河面随波逐流。
    此时,朱秃子此时心绪难平,虽闭目貌似养神,离小圩子越来越近,大脑绷得越紧,如箭在弦。
    这日,船行至运河与废河交界处,太阳也刚上树梢,船滑进岸边芦围深茂处抛下铁锚,远远见河神庙掩在枯黄的叶丛中仍不失巍峨。,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