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小太后 > 第122章 中秋

第122章 中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荣恪想与温总督见面, 又怕与温总督见面。    犹豫中迎来中秋。    午后,秦义拿着一张请帖走了进来:“江宁会馆来的。”    荣恪忙接过去,相请之人竟然是温总督。    沐浴剃须净面换衣忙作一团,衣裳换了十来套,颜色鲜亮的嫌太过扎眼,颜色暗沉的又说老气横秋,折腾许久骂秦义道:“笨蛋,请我嫂子过来。”    月婵过来为他挑了浅青色衣裳,镶蓝色滚边, 为他挽了发髻,戴上青玉冠,端详着笑道:“真好, 荣开将来的女婿要是有这一半的模样,我立马点头答应。”    荣开是荣恪侄女的名字, 老夫人看延平大长公主又有身孕,说是冯起名字取得好, 闹着要叫荣起,夫人说也不能一模一样,换个字,叫荣启,开启开启, 两个字意思差不多。月婵看一眼荣恪,荣恪忙道:“荣启太男性化,叫荣开。”    老夫人指着他哈哈笑:“这傻孩子, 我曾孙本来就是男的,难不成是女的不成?”    老夫人不时犯糊涂,镇国公府上下都习惯了。月婵忙道:“荣开男女皆宜,就叫荣开。”    于是叫了荣开。    提到荣开,荣恪笑道:“有几日没见小丫头了,又长高了?”    “长高了,坐得稳稳当当的了。”月婵笑道。    “我明日过去看看她。”荣恪笑道,“今夜里团圆宴,就麻烦嫂子和长姐张罗。”    “放心去。”月婵看着他,“别紧张,咱们镇国公府的人在任何人面前都堂堂正正,我若是温大人,当年你和睿宗皇帝同时求亲,我会选你。”    “多谢嫂子。”荣恪信心大增,抿唇而笑。    傍晚时分,策马前往同文馆,隔着几条街就看到许多铁盔铁甲夫人内禁卫,手持锃亮的兵器,一队一队来回巡逻,过路的行人被阻挡在外,不得通过。    远远望见丹桂树的时候,就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知道温雅和小皇帝已经到了。    翟冲瞧见他有些意外,随即拱手笑道:“公爷自求多福。”    荣恪压低声音问道:“温总督今日心情可好?”    “看不出来。”翟冲摇头。    硬着头皮进去,一名副将将他引领到书房,荣恪隔窗一瞧,心凉了半截,雅雅不在,柳姑姑也不在,只有温总督一个人。    想好的靠山都不在,简单爽快的温瑜都能逼着自己净身,不知这心思深沉的温总督会怎么为难自己。    深吸一口气,想着雅雅的笑脸,想着月婵的话,拿出单刀赴会的气概,缓步走了进去拱手为礼:“荣恪见过温大人。”    温总督搁下手中的书,抬眸看着他,冷淡说道:“镇国公有些紧张?”    本来没觉得什么,他这样一说,荣恪就觉身上热烘烘的,脚下长了刺一样,站立不安。    温总督没让他坐,拿过一盏茶自顾喝两口,咚得一声将茶盏搁了回去,荣恪额角跟着一跳,额头冒出一层细汗。    “你日后是怎么个打算?”温总督问道。    尚不知他知道了什么知道多少,荣恪不敢贸然作答,谨慎反问:“哪方面的打算?”    “你和雅雅的事,我都知道了。”温总督有些不耐烦。    荣恪挪一下脚步:“巩义已经开建行宫。”    “建成后呢?”    “皇上亲政后,太后住到行宫,找日子烧一把火……”    “你带着她远走高飞,她一辈子隐姓埋名,不敢见父母亲人,这就是你的打算?”    “我不想和她一辈子不明不白,我想与她成亲,让她成为我的妻子,我们生儿育女,让她过正常的日子。”    “如此大费周折,还不如举兵造反,只要你夺得帝位,你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    荣恪不知道他是随口一说还是试探,小心说道:“我也想过……”    “只是想过吗?”温总督瞥他一眼,“十年之功,为何放弃?”    荣恪心中一凛:“雅雅绝不肯辜负睿宗皇帝的托付,那样一来,她会与我反目成仇。我不想强逼她,不想让她难过。”    温总督微有动容,自他进来,头一次正眼看他,指指对面座椅道:“坐下说话。”    荣恪坐了下来,迟疑一下,自己斟一盏茶。    温总督将茶壶往他面前推了推:“早些年,我若懂得尊重柳真,不强逼她,不让她难过,多替她想一想,就不至蹉跎半生。”    荣恪松一口气,看来这句话说到他心坎里了,他才赐座并赏口茶喝。只是他提起十年之功,还是少说话为妙。    温总督看他沉默,竟笑了笑:“致远提到你时,无意中说了句主公,我起了疑心,灌醉他到他的书房瞧了瞧,竟不留痕迹,我派人多方查探,察知些蛛丝马迹,不过依然只是推测,并无凭证,你无需担心。”    “雅雅都知道,我都告诉她了。”    荣恪如此一说,温总督满意点头。    “我和雅雅的事,大人可有良策?”荣恪见机转守为攻。    温总督沉吟半晌:“我思来想去,苦无良策。”    荣恪在心里咬一下牙,以为你能比我高明,不也一样?    “你们的事牵扯太多,实在不好办,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温总督摇头,“你提到的死遁,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荣恪又在心里咬一下牙,刚才说起放一把火的时候,他分明不屑一顾,那神情,仿佛在嘲笑我是个笨蛋,想的是最愚蠢的办法。    “只是,你如今执掌中枢,常在雅雅身旁出入,年过三旬却不娶妻,容易遭人怀疑,或者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造谣中伤。你还是娶亲做个幌子。”温总督看着他。    “除了雅雅,我谁也不娶。”荣恪慨然道,“我既执掌中枢,就不怕有人中伤,也无需掩人耳目。”    “既然你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无需再多费唇舌。”温总督站起身,“走,今夜里家宴,你也出席。”    江宁会馆的桂树闻名京城,正值八月盛放满园飘香,众人在后园花厅中早早围坐,圆月攀上桂树树梢时,温总督与荣恪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温总督与柳真同席,温瑜和玉娥同席,小皇帝挨着温雅,瞧见荣恪笑道:“镇国公怎么来了?”    “臣与温总督商谈国事,肚子饿了,听说此处有宴席,就腆着脸来了。”荣恪笑着给皇上行礼。    皇上忙说赐座,荣恪坐下四顾一瞧,虽形单影只,正好与雅雅面对面,倒也开心。    温雅瞧着他,目光中含着嗔怪,父亲与兄嫂来到京城后,他就不见了人影,有许多话想跟他说,却一直称病不肯进宫。    瞧他生龙活虎满面春风的,就知道他是装病。    仔细看着他,今日的衣裳分外好看,庄重而雅致,头上青玉冠映着月光,更显面色如玉五官俊朗。    因数日没见,心中一直思念,看着月下的他,竟有些痴了。    旁边玉娥一声笑:“几年不见,荣哥倒是越发俊挺了。”    荣恪拱拱手:“玉娥别来无恙?”    温雅回过神咬了唇,一个叫荣哥一个叫玉娥,要说以前没什么,谁信呢?    “她挺好的。”温瑜替玉娥回答荣恪一句,看着她小声问道:“他当年是不是向你提过亲?”    “爹爹说提过。”玉娥小声回答。    “他那么好看,你怎么没答应?”    “好看归好看,就是到处拈花惹草,身边还常跟着一对俏丫头,我想了想,还是算了。”    小夫妻两个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自以为小声,温总督却听得清楚,冷眼看向荣恪。    荣恪也听得清楚,连忙摆手:“都是以讹传讹,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洁身自好……”    “拉倒你。”温瑜愤愤看着他,“那一对丫头对外说是义妹,却一直不让出嫁,是你的通房?听说你不成亲,就是为了借着权臣身份为所欲为,男女通吃。”    小皇帝张大了嘴巴,温雅喊一声哥哥,轻斥道:“皇上在这儿呢,胡说什么?”    玉娥笑眯眯说话了:“前几日夜里镇国公与他在樊楼喝酒,他喝醉了,冲撞了父亲和柳姑姑,自责之下睡了柴房,柴房里刚好有块钉板,他在上面睡了一夜,第二日醒来,全身都是红印,他把这笔账算在了镇国公头上,今夜里憋着劲要整他。”    “你都说出来了,我还怎么整?”温瑜不满看向玉娥。    “我有句话问温兄,睡钉板应该满身血窟窿才是,怎么只有红印?”荣恪举盏笑问。    温瑜嘿嘿笑道:“玉娥心疼我,反着放的。喝酒喝酒,今夜里喝个痛快,明日就是吉日,你可准备好了?”    “准备好什么?什么吉日?”温雅好奇问道。    温瑜看向她:“皇上在这儿呢,不能胡说。”    小皇帝撇一下嘴:“朕是扫兴的不成?”    温雅忙搂在怀中笑道:“不是扫兴,因为你年纪小,有些大人之间的话,不应该让你听到。”    小皇帝哦一声,到底意兴阑珊。温雅瞥向温瑜:“都是你,口无遮掩,惹人不快。”    “那我给你们助助兴。”温瑜站起身,吩咐一声抬古琴过来。    有两位中官抬了古琴,荣恪本以为是让玉娥弹琴,不想温瑜往琴后一坐,粗大的手指在琴弦上一拂,竟流淌出铮淙之音,小皇帝和荣恪一样吃惊,兴致满满看向温瑜,温瑜笑问道:“皇上爱听什么?”    “《春江花月夜》,中秋夜里都听这个。”小皇帝说道。    “听多了太腻,我给皇上弹奏一曲有气势的,《荆轲刺秦》。”温瑜说道。    小皇帝亮了眼眸:“好啊,我一直想听,都说犯忌讳,不让我听。”    说着话看向温雅,温雅点了点头。    兵戈杀伐的刺秦之后,玉娥弹奏琵琶曲《十面埋伏》,温雅吹笛子《明月》,柳姑姑难耐温瑜鼓噪,吹奏箫曲《长相守》,温总督凑趣,接过柳真手中洞箫,吹奏一曲《凤求凰》,皇帝也起了兴致,吹一首埙曲《秋思》。    一时间乐曲声声掌声阵阵,好不热闹。    谈笑中温瑜看向荣恪:“镇国公也来一曲。”    荣恪笑着摇头,温瑜喊道:“父亲和柳姑姑都肯吹箫为大家助兴,你不能没有,赶紧的,别扫兴。”    荣恪不自在轻咳一声,他们怎么都通音律?怎么还都会乐器?    众人都期盼看着他,他又轻咳一声:“我不会乐器,我给大家唱首曲子,曲名就叫《我想回家》。”    说着话哀怨看向温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