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元始三年16
王莽进献的艾酒里面真还下了一种慢性的毒,但这种毒-药成分非常特殊, 无色无味, 也查不到用的是什么原料, 如果小皇帝没有想到,每日服用, 那么一个月后就会去世——因为他本来就在生病,大臣们根本不会想到他是毒发身亡。 单从这酒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它是毒酒, 唯一办法是皇帝真的服用, 让太医作证。不过等到证明它有毒的时候, 这小皇帝怕是要真被毒死了。 刘彻不知道在穿越到的身体里死亡会怎么样?是灵魂的消亡,还是身体主人去世?两种结果他都不能冒险。 所以只能去找人证, 经过卫青一番追查, 还真查出了酿造这艾酒的人, 王莽大惊失色, 连夜要求彻查毒酒一案。 这是王莽自断其臂撇清的手段,因为证据不足, 完全影响不到他。不过刘彻趁机将卫青抬了起来, 他喊来王莽, 语重心长地说:“朕自登基以来已有三载,一直看到安汉公为我大汉社稷辛劳,现在竟然有此等奸诈小人, 想要毒杀我,又要离间我和公的感情, 这类人就算被称呼为国贼也不为过。” 王莽此时唯恐惹上嫌疑,只是连连称是。 刘彻故意咬牙切齿地说:“朕痛恨要害我的人,因此想从我的侍中立派一人,协助办案,一定要彻查此事。” 所以卫青就过了王莽的明路,直接参与查案,他虽然身份只是个小小的侍中,但代表了天子的权威——虽然小皇帝之前着实没多少权威,但自刘彻穿过来之后便做了一番经营,先是拉拢孔光,和孔光走的近的一批大臣就站到了刘彻一边,此外吴章门下以云倾为代表的学生也继承了老师的遗志,偷偷给小皇帝提供帮助——所以现在天子的权威多少有一些立了起来。 卫青借着毒酒一事清理了一批宫廷里王莽的手下,王莽看到他恨得牙痒痒,面上还要装出慈爱的长辈的样子。 在毒酒案告一段落后,王莽已经意识到了小皇帝成长起来,不再是那个任他揉圆搓扁的傀儡了。但好在皇帝的势力还很式微,王莽自信还能掌握他一段时间,现在中山国那边霍去病正扯着“清君侧”的大旗,纠集了一大批人马,势力已经扩展到了黄河边,王莽此时就拿出各种狠厉手腕对付刘彻,怕是中山那边更加压不住了。 得尽快平复中山叛乱,再想办法对付小皇帝,王莽心里暗自盘算。 为了安抚王莽,刘彻主动提出给王莽加九锡,就是以天子的名义给他九件特赐,分别是车马、衣服、衣器、朱户、纳陛、虎贲百人、鈇钺、弓矢、秬鬯,这是对大臣有功者的最高的礼遇。 这很好地满足了王莽,能让他暂时不要再来对付皇帝,再加上王嬿在中间调和,两人之间又起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这样短暂的平和中,王莽集合了一支五万人的军队,由轻车将军孙建和他的堂弟卫将军王林一人带领一半的士兵,北上讨伐位于中山的卫氏叛党。 这对于刘彻来说,正是出手的良机。在毒酒事件之后,刘彻就以协助查案有功为理由,给卫青封了一个关内侯,等于向大家宣布,这是天子心腹,然后他将卫青举荐到了这次平叛大军里。 王莽这人的心思其实不难捉摸,如果刘彻不大张旗鼓宣告卫青是他的手下,那王莽肯定随便找个理由就拒绝卫青参军。 但现在刘彻封关内侯,等于让朝臣都明确知道了卫青是天子这边的人,那王莽就不会拒绝,搞得好像他和天子作对一样,而是不情不愿给了卫青一个校尉的名头,把他安排在自己堂弟军中,方便随时监视。 平叛军在长安城郊集结了三日,便动身启程。此时,在滔滔的黄河之畔,霍去病对着手下士兵命令:“浮桥可搭好了?我要在官军到来之前,带领你们全部渡过黄河。” “启禀将军,今夜便可搭好。” “那就好,等后半夜就渡河。” “将军——”一艘快舟从河上划到岸边,从上面跳上一个哨兵,“对岸来了一个长安来的信使,送来了中山王的手书,还说若是将军不信,就说他的名字叫张贺。” “张贺?”霍去病接过绢帛一看,的确是刘据的字迹,“那小子也来了?” 哨兵疑惑道:“将军认识此人?是我们自己人?” “没错,自己人。”霍去病说,“将他接过河,来我的大帐。” 张贺此行除了向霍去病交代刘彻的打算之外,顺便还带了他这身份的父亲吴汉前来投奔霍去病。 原来吴汉自将吴家人全部平安接出之后,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在老家纠集了一班人马蛰伏着,听到中山国率先起兵反对王莽之后,他也响应了,一路上也合并了东郡太守翟义等一些讨伐王莽的力量。 霍去病此时身边正缺能领兵打仗的人手,听得张贺推荐吴汉会是一员猛将,自然是笑纳了。 “舅舅在平叛军中?”霍去病最关心的还是这一点,“他要夺取平叛军的兵权,和我会合一起讨伐长安,此举是否有些冒险?” “大将军早料到你会这么说。”张贺回道,“故此让我传话给将军,冠军侯当年八百骑深入匈奴尚且不觉得冒险,这次就不要担心他了,等着和他见面。” “说得也是,舅舅当年奇袭龙城没消息的那段时间,家里人不知道被他吓成什么样。”霍去病回忆起当初卫府的慌乱,不由得嘴角带起一丝微笑,是啊他总应该相信舅舅是无所不能的,“我也有许久没见过舅舅了……” 卫青跟在卫将军王林军中,比孙建部行军速度更快。 此时中军大帐内,王林正在分析军情。 “没想到卫宝率领的叛军进展如此迅速,已经度过黄河,就在我们前面不远处的山林驻扎。”王林用手指敲了敲地图某处,“明天便能和他们遭遇上了。” 王林这一路上也遇到了小股农民起义叛军,都被他以残忍的手段镇压了,此时颇有些飘飘然:“到时候就让他们见识我的厉害。” 卫青站在一旁,心里冷笑道,遇上我那外甥,该是你见识他的厉害才对。 王林打仗根本不是霍去病的对手,连连败退,那孙建存了争功的心思,竟然不和王林合军,而是绕道准备从后方截断叛军。 卫青估算着时机差不多了,准备开始动手。 这一日王林的先锋部队和霍去病手下骑兵队在一处狭窄的山路遇到,从山上落下滚石和原木。王林在后方一见不妙,连忙带着大军往后退。 刚退出山谷不远,就被霍去病带着军队围住了。 霍去病骑在马上,对王林率领的官军说:“王莽弄权,欺压天子,屠戮天子母家,实乃不忠不义,你们都是大汉的子民,为何要为一逆贼和我义军对战,如若放下武器投降,义军随时欢迎你们加入。” 跟着王林的官军大部分也是普通人,一路上看到王林的残暴和镇压手段,心里已经动摇,卫青又偷偷在军队里散布言论,因此霍去病这番话一出,有些人已经动了念头。 张贺在两军对阵的空地前,朗读了一篇讨伐王莽的檄文,将他的罪状一一罗列。 王林见军心动摇,当场暴怒:“尔等如何能被反贼言论动摇?胆敢投靠敌军者,我必让你乱箭穿心而死。” “民众的怒火,靠压是压不下去的。”站在一旁的卫青突然开口说道,“将军若是对安汉公有信心,难道不应该不加任何拘束,看士兵们如何选择吗?” “卫校尉,你在说什么?”王林怒道,“不要仗着你是皇帝派来的人,我就不敢动你,我告诉你,不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你那小皇帝站在我面前,我也不放在眼里。” “王林,王莽堂弟,靠着这层关系当上了卫将军,竟然就敢公然藐视天子。”卫青直视王林,不慌不忙地说,“大家听听,对面那位卫宝将军说的不忠不孝,看来是没有说错的。” 士兵受到卫青的鼓动,很快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躁动起来。 “是啊,我们都很敬重天子,哪有这么说话的。” “不就是仗着他堂兄官大。” “狗仗人势!” 王林听着越了越不像话,弯弓搭箭就朝其中一个骂得最响的士兵射去。 只听“乒”地一声,一把钢刀将箭矢隔开,救了那人一命。人群朝两边散开,露出一个穿着黑色劲装的少年,他朝着王林冷笑一声:“哎哟,狗咬人了。” 被救的人眼前一亮,他认识这个少年,就是卫校尉带在身边的一个小兄弟,好像自称是姓刘,不过以前见到刘小兄弟的时候脸上有烫伤,今天看一张脸却是光洁如新,看起来俊俏白嫩,倒像是哪家送来锻炼的富家子弟。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隐姓埋名跟着卫青一块从军的刘彻。军队里的中级将领平时几乎见不到皇帝,自然认不出他的身份。但王林是王家人,多少参加过几次宫廷宴会,此时一脸不可置信地指着刘彻说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讨伐叛贼啊。”刘彻笑眯眯地看着王林,犹如看向一个死人。 王林猛然觉得不对,急忙侧身时,却感到一阵刀风从后颈劈砍而来,是卫青朝他发起了攻击。 王林猛地从马上翻下来,拔剑朝卫青砍去,嘴上喝道:“校尉反了,快将他拿下。” “我看你们哪个敢动他。”刘彻冷道,他话音未落,从军队里就有不少人站了出来,将他和卫青围了起来,和那些冲上来缠斗的王林手下打了起来。 这些都是刘彻从宫廷近卫还有那些暗地里向他表过忠心的武将家族里挑选的勇士,这次混入讨伐叛军的队伍,就是为了保护他和卫青的安全。 卫青那边动作更为迅速,他身手灵活,王林应接不暇,落出一个空档,就会卫青飞快地探身过去,用一把匕首扎进了他的心脏。 “王将军不是喜欢乱箭穿心吗?放心我只用一把匕首。”说完卫青便一脚将还圆睁着眼睛的王林的尸体踢翻在地,对着他还在抵抗的手下喊,“王林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