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杨国公薨
“兴许老天就是这样捉弄人,在我已经放弃的时候又给我希望。” 他安安静静的听她说,没有说一句话。 “所以你现在跟我说这些,目的是?” 她低着头,神情凝滞,突然抬起头来,“我要离开你。” 他缓缓微笑,这才是她这次要说的主题。 “为什么?” “为什么?你还是不明白吗,在庐江城那些日子我充分的明白了你所需要的,你的抱负到最终是什么样子,重复循环,不过如此,卷入那道宫墙之内,到最后,我们可能真的连一点感情都没有了。” “我害怕,我害怕,真的怕了。” 谢知息明白,“你是担心宫廷斗争,更担心我会娶其他女子。” “你想要的,我大概明白,我们身处之地,临川城,如今你爷爷的宫殿内就没有发生这种状况,你难道不相信我能给你那种生活吗?” 杨绾摇头,“这不一样,十四年前杨国公造反,失去了太多,已是断壁残垣,仅剩这几人自然懂得。” “杨绾,你就是太轻看我了,或者说你根本不信任我!” 她沉默,是这样,又或许不是这样。 “留在我身边好吗,你相信我,我不会让你有任何困扰。” 她摇头,“怎么可能呢。” “没有什么不可能。” 二人就因为这个话题一直互相肯定与否认,没有尽头,她害怕,他更害怕。 自从他失忆以来,又或者他没有失忆,都是杨绾第一次见他露出这样害怕的神情,恳求她留下来。 她自始至终为了那一份心里的不相信、害怕不敢回应。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自私,可是想想现实,就是如此,由不得人。 第二日,杨绾睁开眼睛,只感觉浑身酸痛,掀开被子去看,昨晚的记忆才涌入脑中,想了想昨晚,二人说着说着情绪激动起来,后来就被他带上了床。 分开后的第一次,虽然记得昨晚不停的埋怨他,可身体的反应骗不了自己。 坐起身来,才穿上衣服,就听闻下人来报:“郡主,快去看看皇上!” 下人的脸色让杨绾意识到什么,迅速朝宫殿外跑去。 到了宫殿外,满满的站了一院子的人,德王妃见她来,招呼她,抹了抹眼泪,“你快进去,你弟弟在里面。” 谢知息也来了,该也是听闻杨国公不行了。 杨绾深吸一口气,虽然知道这一天始终会来,可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 在门口,夏沁月拦住她,“他现在很难受,有什么话要说就要抓紧。” 她闭眼,推门进去。 还未到内室,就隐隐约约听见杨绪低声再与杨国公说着什么,似乎走了半个世纪,到了床前。 杨绪抹着眼泪,见她来,“姐姐,你快去跟爷爷说几句话。” 跪在床前,苍老的面容促使她一下子哭出声来。 “别哭”声音都带着无尽的苍老与枯萎。 “绾绾,你与谢知息定要好好把东乾这个国家撑起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爷爷到现在这个年龄才明白什么最重要,王权富贵皆是虚名。” “爷爷我知道,我知道,我明白,你先别说了。” 杨国公越说脸色越激动,眼中都流出泪水来,那双干瘪的双手紧紧攥着杨绾,她感受到了皮肤带来的轻微刺痛与心酸。 “交代完你们两姐弟,我也就放心了。” “绪儿,过来!” 杨绪抹着眼泪,“爷爷。” “我之前交代你的话你可听清楚了?” “嗯,绪儿记住了。” 她在一旁紧紧的盯着杨国公的脸颊,睫毛不停地再打颤,直至闭上眼睛再也不动了。 “爷爷!” “爷爷!” 两声呼叫,只听门外之人都涌了,不远处也敲了钟声,太监的声音传入皇宫每一个角落,所有人下跪哀悼。 杨绾不知道怎么从悲伤中清醒过来的,只知道第二日清醒之时,杨国公准备入殓,举国哀悼,临川城蒙上了飘白一片。 杨国公这一生,有功亦有过,在东乾的历史上划下重重的一笔。 不仅是带动了临川周围的经济发展,还着重改善了许多东西,都是临川这一带人民的福气,十几年来,功绩不小。 所以说临川这一带的人民还是十分拥戴杨国公的。 至于之过,也是有许多文人不肯松口的。 谋反自立为王,始终名不正言不顺,遭人口舌,十几年过去,仍会有许多人认为杨国公是东乾的罪人,致使东乾一分为二。 国家破裂在帝都这边的百姓看来,是十分不吉利之事。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或许这才是开始。 杨国公死后的第七天,纪旻举兵造反,凭借手中的兵权,拿下了临川周边很多城池。 在临川境内掀起了战争。 不想才过两日,在皇宫内,杨绾又听见纪旻勾结元越,联合起元兵,更是所向披靡,我方的军队被打的节节败退。 德王登基,封杨绪为太子,杨绾为长公主。 杨绪要亲自出征,去歼灭敌军。 “绝对不行!” “父皇,你就让我去,我绝对不能让纪旻那个小人得逞!” 德王怎么都不同意。 杨绪跑来找杨绾诉苦,杨绾这些日子听了外面传来的战报,都是败绩,可想而知,再这么下去,不出半年,临川城真的保不住了。 “父皇也是为你好,我们杨家就你这么一个人。” “我明白,可是我若是不亲自,我们的将士会怎么想,没有士气,这仗再打下去都是输,到时候就真的挽回不了了。” 杨绾想的却不是这件事,纪旻这里尚且不必太过担心,还没有那么快,她是担心帝都的情况。 现在明面上的敌人仅仅只是纪旻和元越,可帝都若是再加上来,从来另一方起兵临川,到时候怎么都保不住了。 她与谢知息的关系现在也十分尴尬,这些日子他在忙什么,她不清楚,除了明确知道谢知息不会对付杨家,她就只能坐以待毙。 她跟杨绪说了帝都的情况,杨绪沉了沉面色,“这么说,帝都可能不久也会起兵。” “对。” 杨绪想了想,“这个人你猜会是谁?” “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