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做军医 > 第25章 (6)

第25章 (6)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也是针对人体的弱点进行训练,讲究一招杀敌。”    安安说完,现场又是一片静默。张虎问道:“你们女同志也这样训练吗?那些卫生员不进行医疗培训吗?”    安安正色道:“我们那里没有男女之分,大家都是军人,当然要进行相同的训练了。军医的训练强度稍微低一点。大家都是在完成了相应的体能训练后,抓紧时间练习医术的。如果晚上不出任务的话,晚饭后到熄灯之前都是学习时间。我们那里的军医和卫生员都是要跟队出任务的。若是身手不好,就只能成为部队的拖累,哪里还谈什么救人。”    有几个平时还在喊训练累的新兵蛋子低下了头。跟边防团的战士们相比,他们吃的那点苦算什么?徐政委见他们的目的达到了。怕安安在说些什么让他们被打击得一蹶不振,连忙开口道:“陈安安同志,你后天就要参加考试了。考核又不考射击,你不如先去其他地方练其他项目。”    安安点头,然后跟着项少龙离开了靶场。    ☆、60    安安在这两天以内,针对考核的项目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体能测试的当天,项少龙专门请了假,开车送安安去了武装部。所有首都军区现役军人报考军校的考生都在武装部参加体能考核。这一次可不只是军医大招生,首都军校也在招生。所以这次参加考试的人还挺多的。    安安拿着准考证,先去门口那里登记。然后一名干事递给她一个号码。安安接过号码牌一看,16号。    原来这次参加考核的人多,武装部决定几个项目同时进行考试。早上八点,考核正式开始。安安就听到有人在喊:“1到20号,先去单杠那边做引体向上。”    安安立刻向单杠那边走去。安安发现两人一组上单杠。一分钟内完成相应的数量的引体向上。如果成绩不达标,可以进行第二次考试。每人每个项目有两次机会。当然,最后的五公里全副武装越野除外。    女兵只要在一分钟的做到了十五个引体向上就算是合格。这对安安来说相当的轻松。安安在一分钟内做了三十个,引起了旁边人的侧目。这时候安安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这里并不是边防团的训练场。体能考核只要及格就行,并不会计入最后的高考成绩。安安想了想,还是不要大出风头的好。而且保存体力应付后面的考核才是最重要的。    想来为了参加这次考试,报考的人都是提前进行了训练的。所以安安这一组人都是一次性通过了单杠项目的考核。他们这边全部完成了考核,就听见有人喊道:“你们现在去双杠那边进行臂屈伸考核。”    二十人又转战到双杠区域。还是两人一组分别位于双杠的两端。女兵臂屈伸只要动作规范,连续做十次就行。安安这次做了十个臂屈伸就下来了。    体能考核进行的很顺利。等到他们去考手榴弹投掷的时候,他们这一组所有人都是一次性通过了全面的考核。那在考手榴弹投掷的时候,女性在身体方面的差异显现了出来。有两个女兵在第一次投掷的时候都没有过。两人显然是认识的,抱在一起,互相鼓励着对方。    安安在边防团也是训练过手榴弹投掷的。再加上头两天的紧急特训。安安第一次投掷就轻松过关了。同一组的男兵们也是一次性过关。最后那两个女兵进行了第二次投掷,其中一个过了,另一个却没有过。    没过的女兵当场就伤心的哭了。大家都知道,参加考试的机会来之不易。在大家的求情下,让她进行了第三次投掷。然而很遗憾,她仍然没有过关。大家也只能遗憾的看着她哭着离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安安虽然有些同情她无法参加明天考试,但却并不为她感到难过。这就是现实,若是那个女兵在体能考核前多训练一些,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    安安出了武装部,项少龙就从车上下来了。他没有问安安过没过,只是笑着问:“下午几点开始武装越野考核?”    安安笑了:“两点钟开始。”    项少龙看了看手表:“这会儿才十一点十分,咱们先在这附近找个地方吃午饭。然后你在车上眯一会儿。一点四十的时候我叫你起来去参加考核。”    安安也不跟他客气,直接对项少龙说:“就照你说的办!”    听着安安直截了当的吩咐他做事,项少龙心里非常的开心。这是安安没把他当外人的表现。项少龙就在附近找了一个国营饭店。两人进去找了个桌子坐了下来。项少龙本来想多点几个菜。结果被安安瞪了一眼,立刻将菜单给了安安。    安安接过菜单,看了一会儿说:“就来半斤米饭,再来两个大馒头,炒一个韭黄肉丝,再来一个白菜豆腐汤。”服务员见是两个军人,而且都是穿着四个兜的军装,当下就热情的过来招呼。听安安点完菜,又急急忙忙的去传菜了。    安安见整个饭店里就只有他们两个客人,服务员也已经去传菜了。安安便对项少龙说:“我不管你以前是什么样的习惯?以后我们出来吃饭节省点儿。我们之间不需要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以后还有孩子要养钱,要省着点花。”    项少龙被安安说教了,却非常的开心。特别是听到她说到最后一句时,心里更是乐开了花。这说明安安已经把他们以后孩子的事情都考虑到了。    饭菜很快被上了上来,两人的饭量都不小。两人将半斤米饭干掉了,又各自拿着一个大馒头就着韭黄肉丝吃了下去。项少龙不停的将肉往安安的碗里夹。安安连忙阻止他:“我吃的够多的了,你也多吃点肉。在部队里能吃饱就不错了,肉也少得可怜。不多吃点有油水的东西,怎么有力气?”说完就把剩下的小半盘韭黄肉丝全部赶进了项少龙的碗里。项少龙吃着韭黄肉丝,却像是吃了糖一般,心里甜丝丝的。    安安点的菜刚刚好,两人将饭菜全部吃得干干净净的,也就吃饱了。项少龙去交了钱和粮票,两人便出了饭店回了车上。项少龙帮安安调整好座位,让安安靠躺着睡。又从后座拿起一件军大衣,盖在安安的身上。安安对项少龙笑了笑,便眯着眼睛睡了过去。项少龙则傻傻的看着安安,嘴边不时的勾起傻笑。    一点四十,项少龙将安安叫醒。还从后座下面拎出了一个暖水瓶。先是给安安倒了一杯温热水,让她喝了几口。又用温热水打湿了手绢,让安安擦了擦脸。对于项少龙的贴心服务,安安心里很是受用。直接给了项少龙一个灿烂的笑容。    其实大冬天的考试并不好过。本来就穿的有些多,全副武装越野,身上的重量起码有25公斤。女兵在30分钟内完成,就算是合格了。安安在领了装备以后,就在原地使劲的蹦哒了几下。让自己的身体尽快的暖和起来。等到那边喊集合准备的时候,安安才将身上的军大衣脱了下来。然后将所有的装备都穿戴好,安安感受了一下还行,就跑过去集合了。    一声枪响,安安便冲了出去。全副武装五公里越野,对安安来说真的不是难事。在边防团,全副武装,20公里大拉动每个月都要来一次。有时候还会进行30公里的大拉动。所以在这一方面,安安是真的不虚。    安安全程跑下来,也只用了20分钟左右。安安归还了装备,然后去武装部办公室领了合格证。只有拿到了合格证,明天才能参加理论的考试。    项少龙在外面等到了安安,然后让她坐在了副驾驶座。项少龙发动了车子,然后开心的问:“明后两天考完试,你就没事儿了?”    安安点点头道:“考试完了就等着通知就行了。我们这边属于军队现役军人考试。成绩应该很快就会下来,不过我估计如果我考上了,我们会跟这一次全国高考的新生同一时间入学。应该都是明年开春的时候了。”    项少龙说:“你看着中间起码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不如我们就在高考后将你家的人都接过来,我们把婚事办了。”    安安想了想,好像这一届大学生并没有规定不能够结婚。可她毕竟考的是军医大。若是等到入学后再考虑结婚。万一学校不同意在校学生结婚,那她跟项少龙还得在等三年。于是安安很爽快的答应了。这让项少龙高兴的差点没蹦起来。好在他还记得自己在开车,才勉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不过从他将油门踩到底,一路飙车回了大院就可以看出,他有多么的激动了。    ☆、61    第二天,天特别的冷。可是对于全国的考生来说,他们的心却是火热的。这一天是许多人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天。    曾经在21世纪参加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安安真的对这一年的高考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这一天早上她照常起床,然后照常出门晨练。等晨练完回来,安安坐在餐桌上吃早餐,一副跟平常没有什么区别的样子。倒是项家婆媳心中担忧,见安安淡定的样子,也不好说出什么来。免得影响了安安的情绪,让她也紧张起来。    吃了早饭,安安拿上准考证和笔,穿着厚厚的军大衣,由项少龙开车送去了首都军医大。安安报考的是理科,要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共400分。第一天上午考的是数学,安安望着试卷上简单的题目,不禁感叹:十年的动乱让文化水平都下降了一个层次。    天气很冷,仿佛连墨水都要冻住了似的。安安使劲的搓了搓手,然后奋笔疾书起来。别看她上辈子是个懒人,但她却真的是个学霸。这些简单的数学题放到二十一世纪也不过初中水平,安安真不觉得有多难。不过安安这辈子养成了谨慎的好习惯。即使觉得题目简单,在做完后,她还是很仔细的检查了两遍,然后她提前交卷了。安安的提前交卷让考室里的监考老师和考生们都吃了一惊。有些人以为安安是不会做,所以自暴自弃提前交卷了。心里还暗暗欣喜自己又少了个竞争对手。监考老师开始也这么想,不过当他们拿到试卷后,看了一会儿,都叹息道:这年头还是有好学生存在的。    安安提前了将近一个小时出来了,这把等在外面的项少龙吓了一跳。项少龙以为安安没考好,连忙让她上车,开车回了家。路上,项少龙不时地看向安安,却不敢开口询问,怕勾起她的伤心事。安安看了项少龙那欲言又止的表情,立刻明白他在想什么。安安笑着说:“题目太简单了,所以我提前交卷了。”    项少龙一听,立刻裂开嘴笑道:“我媳妇儿真棒!”    两人回到项家,项家人对他们这么早回来也是一惊。不过项少龙先开口说了:“题目太简单了,安安一会儿就做好了。所以就提前交卷了。”    项家人又用期盼的目光看向安安。见安安笑着点头,项家人才放了心。张慧拉着安安的手道:“哎呀,咱们安安真棒。看来这次考军校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在学习方面,安安还真不会谦虚,这是作为学霸的骄傲。安安笑着说:“阿姨,爷爷,奶奶,你们放心。其他方面不好说,但是文化学习方面我还真不会谦虚。我的双胞胎哥哥一直都被誉为读书的料,可握从小到大,考试就没输过他。”    对于陈安华的知识水平,项家人还是知道的。特别是陈安华在军工大学,项家人当然会重点关注。听安安自信地说学习不输给陈安华,项家人就高兴的不得了。安安可不是自大的人。她敢这么说,一定能做到。看来项家要有个大学生儿媳妇儿了。何春燕站起来说:“为了奖励安安,今天我做最拿手的锅包肉给你吃。”张慧连忙道:“那我也做一份我拿手的糖醋排骨好了。”    安安本想上去帮忙,结果被婆媳俩给拦住了。安安只好在客厅里和项少龙,项爱国聊天。    下午考政治,若说安安对哪一门最没把握,那就是政治了。毕竟她的有些思想还停留在二十一世纪,有些东西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太过惊世骇俗。所以在写考卷的时候,安安每道题都会认真的读题,然后将答案在心中过了好几遍,发现没有什么纰漏才往卷子上写。等考完了这一科目,安安只觉得自己疲累不堪。不过安安想着只要思想方向正确,得分不会低。    第二天上午考理化,虽然是合卷,但物理和化学分数比却是60:40。这一场考试,安安又是提前交了卷子。等到下午考语文,前面还好,后面的作文安安又花了些心思。最主要是不要让自己的作文太过新颖了。安安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作文写得中规中矩的。    等到考试结束后,安安是彻底放下了心来。军医大的成绩公布的很快,三天后就会张榜。所以安安这三天也没去总院上班,而是趁着有空出门采购东西。怎么说也要结婚了,虽说她也不在意什么聘礼嫁妆。可是嫁妆不能一点儿也没有。不然别人就会拿有色眼光看自己家人了。说不定还会以为陈家是在卖女儿呢。安安也知道,项家婆媳俩这段时间也在买结婚用的东西。可是总不能连嫁妆也要项家人买。    安安娘有跟安安提到过,被子家里会给她做。但是暖水瓶、枕巾、枕套这些总要自己买。而且安安还有一件事儿要办,就是在大院附近租个房子。总不能让她到时候从项家出嫁。而且陈家一大家子,老老小小得有十几口人呢,按照项家的想法住招待所可不划算。毕竟他们要在首都待一段时间。哪怕只是一个星期,住招待所花费也够呛。而且住招待所,吃饭方面也不方便。所以安安还是想租个小院儿。    项少龙在安安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就回部队了。张慧是要上班的,没时间。项家老俩口毕竟年纪大了,安安也不好意思让他们为这点儿小事奔波。好在项莹探亲回来了,安安让她帮忙打听房子的事儿。项莹还真给力,第二天就给安安找了一个胡同里的小院。有四间空房,陈家人挤一挤就住的下了。关键是可以自己做饭。安安直接花了二十块钱租了一个月。    三天后,安安去了军医大看榜,她以四科成绩395分的高分排在榜首。杨教授笑眯眯的给了她成绩单,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哎呀,安安啊,这次考得真不错。以后你要继续努力学习啊!听说项家小子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娶你过门了,你记得给我请帖啊!”    安安笑着点头:“一定的,您来参加我的婚礼,是我的荣幸。等具体时间定了,我亲自给您送请帖。”    等回了项家,项家人看到成绩单,一个个都乐开了花。张慧笑着说:“咱们妇联这边,过了腊八就放假了。我和你奶奶看好了日子,小年前一天举行婚礼。正好是下个月十六号。你明天给家里面发电报。我们这边派三辆车去接他们。不知道你二哥和你哥怎么过来啊?”    安安笑着说:“前天我收到哥哥的来信,他已经放寒假了。这会子都回了家了。到时候就跟家里人一起来。二哥那边却是过不来了。您也知道,边防团这个时候正是吃紧的时候。他这个月刚刚提了排长,要以身作则。我二嫂也有两个月的身孕了。所以他跟我二嫂都来不了。”    何春燕笑道:“哎呀,这可是好事儿啊!虽然他们来不了,明天我给他们寄些东西过去。这孕妇啊可得跟上营养。边防团那边可买不到什么好东西。”    安安笑着说:“奶奶的好意我就替二哥、二嫂谢谢了。不过我已经买了麦乳精和奶粉了。您和阿姨就少买点。反正以后是一家人,等孩子生了,你们也是要送礼的。”    一句话说的项家三人都笑了。项爱国说:“安安说得好,就应该这样。我们马上是一家人了,可不兴什么客气。”何春燕和张慧也点头表示同意。    ☆、62    安安第二天就给家里发了电报,然后就开始打扫租的房子。并且往里面搬做饭用的米面、佐料还有蜂窝煤。趁着现在还没过年,大家没有挤着大采购,安安又买了许多的糖果和瓜子花生之类的东西。再怎么也要请总院的熟人们吃点喜糖。不仅是总院,安安这次给二嫂寄营养品过去。随着包裹一起寄出的还有十多斤喜糖。怎么说?边防团的战友们是跟自己一起进入部队的。她们是真的一起打过仗,一起扛过枪。那份深厚的情谊无法割断。自己要结婚了,虽然无法请他们到场。但是她还是能够请他们吃自己的喜糖的。    靠山屯那边,刚刚结束完高考。陈安林和何秀菊回来后对了答案,觉得自己考的都不错。两人的心里很是开心。没过两天他们就收到了安安发过来的电报。陈家的老两口早就预计到了结婚的日期大概就在下个月。所以早早就催着家里的媳妇儿们将给安安准备的嫁妆收拾好。接到电报后,知道下个月初就有车来接他们去首都。陈元生连忙嘱咐儿媳妇们:“记得把咱们家的铺盖带上。”    安安的大娘问道:“爹,怎么还要带咱家的铺盖呀?”    陈奶奶笑着说:“安林娘,你也不想想,我们这么多人去了首都住哪儿?亲家家里肯定是住不下的。而且安安也不可能从项家出嫁。最有可能就是他们给我们安排到招待所。可你也不想想,首都的天儿那么冷,那招待所的被子够厚吗?而且你们别看安安平时在家里啥都不管,其实她啥都门儿清。你们想想我们一家十多口人过去。在首都怎么都要呆上十天半个月。这要真是住招待所,得花多少钱呐?我看安安是个过日子的料,估计她也不会想要让项家安排我们的住处。而且从招待所出嫁也不方便。这有可能就是安安给我们租了个,这有可能就是安安给我们租了个小院子。你想想,租的院子里拿来的铺盖棉絮?咱们不带着自己的,难道到时候去麻烦亲家想办法弄吗?”所以说,从小把安安养大的陈奶奶是最了解她的人。连她会做的安排都猜到了。    安安大娘也笑了:“还是爹娘想得周到。那咱们是不是还要带些米面过去呀?听说在城里,买粮食还要拿粮票和供应本才能买的到。反正要来三辆车,我们多拿点东西过去也好。”    陈元生道:“你这么想是对的。我不是秋天让你们去找村里人多换些花生和瓜子吗?趁着还有时间把它们炒出来。你想想项家人的人脉广,办婚礼肯定请的人就多。这桌子上总要摆些花生瓜子之类的。你想想结婚的那几天正好碰到要过年了。大家都忙着抢年货。这些炒货根本就供不应求。虽然项家人有关系可以多买些。可能多到哪里去?看项家人的打算,今年过年是要把我们留在首都那儿过了。即使不是为了安安的婚礼,咱们自家过年也是要吃这些东西的。项家人时称,也不会嫌弃咱们收送的礼物不值钱。”    陈广言道:“既然这样,爹,咱们再带些山货过去。既然大家要在一起过年,咱家做的腊肉,熏鸡,还有风干的野兔都带过去。他们城里人买这些东西都没门路。而且买到了自己也不一定做得好吃。咱们真心实意的送,想来他们也不会嫌弃的。”    陈安华说:“大爷说得对,其实像咱们这儿满山遍野的,板栗,榛子,松子儿。在城里都是要花大价钱才能买到的干果。咱们带这些去,即使是送人也体面,而且我们也花不了几个钱。”    陈奶奶点点头道:“把你们今年做的新衣裳都带上。咱们家虽然说条件不算很好,可以不算差。安安结婚,可不兴穿有补丁的衣服。咱们总要给安安撑起场面来的。”    陈家两个儿媳妇连忙点头。结果,项家来接人的车还没到,陈家却是忙活开了。    安安在收到了录取通知后,发现该做的事情也做得差不多了。张慧平时还要上班,项家老两口平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于是她又回总院去帮忙了。    这回回去,安安就把请帖交给了杨教授还有方院长,以及几个谈得来的医生护士们。这下总院上上下下都知道安安快要结婚了。安安每天都能收到大家的祝福,这让安安很开心。    在帮忙的这段日子里,安安也跟了几台手术。甚至有一次,一个阑尾手术,杨教授直接让她主了刀。这让安安的手术经验又增加了一笔。安安对此更加的感激杨教授了。    过了腊八节,张慧单位已经放假了。安安也不再去总院了,因为家里的人已经被接到了首都。安安带着陈家老老小小十口人去了她租的小院子。安安帮着将三辆车上的行李全拿下来后,发现已经堆了小半个院子。    安安有些惊讶的问:“怎么大了这么多东西呀?”    陈奶奶拉着安安进了屋子:“都是让你哥他们搬,你就别费那个劲儿了。来,来,来,让奶奶好好看看,这么大半年没见了,咱们安安越发好看了。”    安安笑着说:“有个漂亮的奶奶,我怎么会不好看呢?”    陈家老两口也跟着笑了起来。因为陈家今天才到,租的小院里还没开火。项家人特地让他们去大院吃饭。陈家人便把自己带来的土特产又装上车,然后三辆车载着他们进了大院。今天项少龙也回了家,开始准备婚事了。    结果陈家的人一到,项家那不算太小的客厅就挤得满满当当的。项家人口本来就不多,难得有这么热闹的时候。项家老两口都乐得笑开了花。    陈家人将自己带的东西拿进屋里。张慧笑着说:“亲家,你还拿这些东西干嘛?这可就见外了。”    陈奶奶开口道:“小张啊,你先看看我们带的东西再说。我们带这些东西可不是见外哟。”    安安娘连忙从麻布口袋里一袋一袋的往外拿东西,边拿边说:“您看啊,我们就想着这结婚啦,过年啦,总要吃花生瓜子之类的。这城里面呢,买什么都要票。过年了,供销社也挤得慌。你们还不一定能买齐那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农村又好弄,也不值几个钱。就是想着咱们都是一家人了,想来你们也不嫌弃,我们才带过来的。”    张慧一听就笑开了花:“那还真是没见外,亲家,你们想得真周到。我刚还和少龙说,要去哪儿?再去淘点票回来。咱们办婚宴就是要多买些这些东西。没想到亲家倒是想到前头来了,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安安娘听了心里也开心:“其实我哪里想得到那么多呀。还不是爹和娘想的周到,提醒了我们。安华这小子这几年在外面上大学,对城里面的状况也了解。说是你们这核桃,板栗,还有榛子这些都不好买。这些东西我们山上都有产,这会又有车,我们就尽装了些。不过是些野趣儿,给你们尝尝鲜儿。这些东西也有两大麻袋呢。你们吃不了就送给其他的亲朋好友,虽然不值几个钱儿,也是一番心意。”说完又把另外两个麻袋挪过来。    何春燕说:“不瞒你们说,我还真想吃这些干果之类的东西。这些玩意儿在城里还真不好买。价钱贵不说,东西还没你们山上的好。这些东西拿出去送人,我们也体面。”    安安大娘也从袋子里往外拿东西:“我们知道你们城里也不缺啥吃的。不过这野味儿啊,你们肯定是很少吃得到。这是我们带来的,自己家做的腊肉,熏鸡和野兔。既然今年我们两家人要在一起过年。这些东西我们就都拿过来了。希望你们不要嫌弃啊。”    张慧赶紧和李嫂将这些东西一一的往厨房里搬。项少龙和陈安林也帮着搬。张慧笑着说:“说什么嫌弃的话,不瞒你说,上次去了你们那儿,吃了些野兔野猪肉,到现在我还想着呢。这回你们弄这么多来,我可要吃个够。”    项家人和陈家人在一起,一点也没有隔阂。陈家人虽然是农村的,但陈家除了后来娶进来的媳妇,都是陈爷爷和陈奶奶教育长大的。即使是干惯了农活的人,如今坐在这儿也是不卑不亢。说话做事有礼有节。即使是安安的大娘和娘,这么多年来,在陈家也被熏陶出来了。虽然两人有时候说话用词不文雅,却很质朴,并不显得粗鲁。关键是两人对着张慧,也没有一点点的自卑。就光从这一点,项家人就很喜欢陈家人。    今天项莹也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平时项家很少有孩子的笑声。如今不光是小石头,还有安安的侄儿小柱子两个年龄差不多大,正是爱笑爱闹的时候。有这两个小的在,项家简直是笑声不断。    安安则特别喜欢老师的小女儿小香香。这小丫头都快一岁了,正是好玩的时候。人长得乖巧可爱,一逗她,她就笑。特别的招人喜欢。    等晚上大家一起吃过晚饭,陈家人就回了租住的小院。而安安从今天起,也搬到了小院去住。一直要等到结婚的时候才会来项家住了。    ☆、63    安安和项少龙抽空去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因为两个人都是军人,所以他们都带好了部队的审批资料。两人一早去民政局等着。等到民政局一开门,安安和项少龙就进去办理了结婚证。安安看着手里拿着的如同奖状一般的结婚证,终于有一种自己已经是有夫之妇的感觉。项少龙拿着结婚证,一直在傻笑。还是安安用手肘捅了他两下。他才反应过来,将带来的糖分给工作人员吃。    两人出了民政局,又去了照相馆。既然结婚了,总是要有一张结婚照的。这个时候没有婚纱,没有西装。两人穿着自己的军装,并肩作战照相机前。只听咔嚓一声,安安这辈子的结婚照就这样完成了。项少龙多给了些钱要求快洗,然后带着安安去了百货公司。    项少龙看上了一件红色的呢子大衣,他对安安说:“安安,我把这件衣服买下来,结婚那天你就穿这件衣服结婚。”    安安看了看这件呢子大衣,然后摇摇头说:“算了,这么一件就要两三百。而且平常我也没有时间去穿它。若是说婚服,其实我更喜欢红色的旗袍。可是这个天实在是太冷了,不然我就穿旗袍了。项少龙,我知道你想让我穿的美美的,风风光光的嫁给你。可是我是真的不在乎这些。只要你对我是真心的,一切就足够了。”    项少龙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也不再勉强。他拉着安安去了另一边。硬是给陈家人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对于项少龙的这一举动,安安到底没有阻止他。三个小时后,两人回到了照相馆。拿着新出炉的结婚照,安安心中叹息。这小小的一张照片,却定格了她这辈子最美好的时刻。没有婚纱,没有彩妆。有的只是两个身穿军装,笑得甜蜜的男女。如此朴素,却要如此让人甜蜜。它带着这个时代的印记,记录着安安这辈子新的生活篇章的开始。    很快就到了一月十六号,这一天,陈家租住的小院儿一大早就忙碌了起来。因为今天是安安跟项少龙结婚的日子。    项莹一大早就过来了,她拿着一套化妆品,要给安安画一个新娘妆。安安找被自家娶二嫂的时候,俞丽丽脸上的新娘妆给吓到过。这会儿怎么也不同意项莹给她上妆。安安在21世纪虽然懒散,但她好歹是富二代,也是要陪自家的哥哥去参加一些宴会。所以化妆她还是会的。她接过了现在简陋的化妆品,薄薄的给自己上了一层淡妆。项莹看了后,觉得安安,好像没什么变化。只是五官看起来更加立体。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秀丽了一些。    小柱子跑过来看着安安好一会儿,然后说道:“姑姑今天好看!”    一群人都笑了,何秀菊打趣道:“小柱子,姑姑就今天好看吗?”    小柱子也不过是个才不到三岁的娃,哪里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支吾了半天,小柱子才憋出一句话来:“姑姑今天特别好看!”    安安笑着抱起小侄子,在他的脸上“啪”的亲了一口道:“咱们小柱子长大了,都知道看人的美丑了。”其实安安对自己有自知之明。她真的长得勉强算是清秀。就这长相,扔人堆里基本上都认不出来。她之所以被人注意,完全靠一身气质在撑着。不过安安这辈子也不在乎自己长得不够美。反正她也找到了如意郎君。她也相信项少龙不是个看见美色就移不开眼的人。其实正是因为自己的长相普通,所以安安才相信项少龙是真的爱她的,而不是爱她的容貌。这也让她放心,即使以后项少龙遇到更美的人,也绝不会背叛她。不然安安也不会轻易答应跟项少龙结婚的。    上午十点,项少龙开着车,后面还有他大院的发小也开着三辆吉普车,一起到了陈家租住的小院儿。这时候可不兴什么为难女婿的事。项少龙和其他三个大小伙子就这样顺顺利利的进来了。项少龙看见站在院里的陈家人,利落地喊道:“爷爷、奶奶、大爷、大娘、爹、娘、大哥、嫂子、哥还有小柱子,我来接安安了。”改口改得如此自然爽快,态度之亲近,让跟着他进来的三个发小有些瞠目结舌。这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拽上天,小霸王一般的项少龙吗?    被喊到的陈家人都开口答应,安安娘本来还有些嫁女儿的忧伤和不舍。如今见了好女婿,倒是忘得一干二净了。安安娘连忙说:“安安就在屋里呢,你去接她。少龙啊,以后你可要和安安两个好好过日子啊!”    项少龙点头如捣蒜,郑重地承诺:“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对安安好的!”说完就进了左边的那间房间。跟着项少龙一起过来的三个兄弟,也一直在军队里忙着,还真没见过安安。这会见项少龙对陈家人的态度,还想着是怎样的天资绝色才能迷得自家兄弟变成这样。可当项少龙牵着安安的手出来时,三人都愣了一下。这长相也只能算是秀丽,怎么看少龙看着她的眼光,里面充满了喜悦和爱意。几人再仔细一看,才发现新娘子身上的确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让他们立刻忽略掉了新娘那不出彩的容貌,只觉得这是一个出色的姑娘。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疑惑。他们知道新娘家里是农村的,可这农村人怎么培养出新娘这一身气质的?    三人还待探究,就见项少龙牵着安安走过来,给他们介绍彼此:“安安,这是我从小到大的铁哥们儿,从左到右分别叫伍谨、刘畅、龙飞。这伍谨的大哥就是伍辉。这是我媳妇儿,陈安安。”    安安大大方方地打招呼:“你们好啊!我是陈安安,我是边防团出来的,伍辉可是当时招我入伍的人呢。”    一句话立刻拉近了几人的距离。其他三人都连忙打招呼:“嫂子好啊!以后有事儿只管吩咐。”    项少龙开口道:“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有什么话以后说,现在快去给我开车,接我丈人家的人去我家。”三人这才帮陈家人将安安的嫁妆搬上车,再接上大家一起去了项家。    三辆车进入大院,在项家门口停了下来。项家老俩口本来就没什么亲戚了。如今在屋里的是项莹的婆家,史家老两口还有史强带着小石头、小香香。见安安被接了过来,一群人都高兴的迎了出来。陈家的男丁都帮着把安安的嫁妆搬到婚房里。其余人则挤在了客厅里。    安安也跟项少龙一样,大大方方的改口叫人:“爷爷、奶奶、爸、妈、姑姑、姑父、小石头、小香香。”被喊到的人都高兴地回应她。    眼看着十一点了,一群人便去了国营大饭店。项家人在这里包了整整十桌酒席。安安和项少龙都站在门口,来了客人,张慧就帮忙介绍。安安也大大方方的打招呼,这让来的客人都高看她一眼。陈家人已经进去了,跟项家老两口坐在一起。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项老爷子的好友,大多数都认识陈爷爷。伍辉的爷爷伍战国见了陈爷爷,直接过去拍了他的肩膀道:“陈元生,你这老小子可算是出现了。这么多年不声不响地在哪里窝着啊?连信都不给我写一封,我们可是在同一个战壕里待过的。”    陈爷爷笑着说:“伍老虎,看看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这臭脾气。我当时不是受伤了嘛。一个军医拿不动手术刀,还占着位子干嘛。所以我就回老家去了。我倒是想给你写信,可握也不知道你在哪里啊?”    方院长到了后,更是激动地对着陈元生喊老院长。这下子,许多跟项少龙同辈和跟项卫军一辈儿的人都明白了,这项家的新媳妇儿看着是农村出来的。人家家里也是有能耐的。有些有点小心思的人都将那些想法收了起来。别说那位陈老爷子,就是那位陈老太太,看着也不像个农村人。那气质做派,比在座的好些老太太要强百倍。有些势利眼,心里嘲笑项少龙找了个农村媳妇儿的人,这会子倒是都没话说了。    接下来婚礼进行的很顺利。仪式跟安安二哥结婚时差不多,只不过证婚人换了而已。虽然这个婚礼很朴素,可却让安安很安心。这表示着她彻底成为了项家的一员。    ☆、64    安安结婚第二天就是小年了。这一回项家很是热闹,项家人硬是将陈家老两口留在了项家。毕竟项莹的房间空着。正好方便那些好不容易又见到陈爷爷的老战友串门叙旧。陈家其他人在小院里也住的开一些。    因为两家合在一起过年,张慧拉着安安还有安安的大娘和娘出门大采购。虽然家里已经有许多东西了,可过年嘛,中国人习惯性的喜欢出去买买买。正好安安的大爷和爹没事干,跟着过来当苦力。本来安安娘和大娘还有些拘束,但逛街是女人的天性,没一会儿两人就放开了。张慧也很开心,以前想出来这样逛都没人陪。女儿项莹原先在边防团,没法一起逛。后来回来了,没多久就结婚嫁人了,也很难有机会一起这样逛。可以说,这一次真的是让张慧过足了瘾。    除夕夜,十多个人挤在项家的客厅里。这时候还没有春晚,但是一群人说说笑笑的,气氛很是欢乐。兴致来时,这些女眷们都开始唱起了歌。安安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大娘和娘都有一副好嗓子。二人传唱的那叫一个地道。引得家里的人全部鼓掌叫好。    几个老人虽然不唱歌,但他们阅历丰富。后来,一群小辈们坐在一起,听几个老人讲自己年轻时投身革命的经历。几个老人,你说几句,我补充几句,一屋子的小辈们却听得津津有味。安安忽然觉得,即使这个时候没有春晚,没有手机和电脑。可这个除夕夜确实过得非常有意义的一晚。    过年期间,安安和项少龙跟着张慧到处走亲戚拜年,到时把项家的关系网理了一遍。    过了初五,安安和项少龙便陪着家里人逛了后是首都的著名景点。陈家人逛了故宫,爬过了长城,去***看过了升旗。陈爷爷和陈奶奶说,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到了二月初,陈家人都回去了。虽然像家人很舍不得他们。不过大家都明白,陈安林和何秀菊是要回去等高考成绩的。况且大家该上班的要上班了,该回部队的也要回部队了。还真没有人有空闲来继续招待陈家人。    和来时一样,陈家人坐着两辆吉普车回了靠山屯。这回回去也是带着大包小包的。安安在家里人回去的头两天,还有些失落。可接下来她也有的忙了。    军医大开学时间比较早,在二月中旬就开学了。所以安安最近把黄军医留给她的军医大学的课本翻出来,开始复习那些理论知识。安安虽然决定要系统的学习西医。可她毕竟有一些基础。如果可以,她还是希望能够提前毕业的。    安安虽然对历史有些不太清楚。却也是记得再过一两年,西南边境那边还是有一场硬仗要打的。安安了解项少龙,若真的战争爆发,他一定会向上级请愿参战的。作为一名军医,还是从边防团出来的军医,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够多救几个战友回来。所以安安决定自己一定要努力的学习。争取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特别是外科手术的水平。    2月中旬,在安安去军医大报到的前一天,她收到了来自靠山屯的电报。原来自己的大哥和大嫂真的考上了j省的农业大学。得知这个消息后,不仅安安高兴,向家人也心里开心的不得了。毕竟安安的娘家人有了出息,以后也能够帮衬帮衬自己家。毕竟项家这一代就少龙一个儿子,难免有些势单力薄。安安家里也好,对他们家越有利。    ☆、65    首都军医大开学的那天,安安拒绝了项家人的帮忙,自己一个人去报了到的。军医大要求全部住校,而且周末还不一定能够出校门。这是安安和项家人早已预料到的事。所以大家也不会为此而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想到大院里有些人家娶了媳妇儿,就不让媳妇出去工作学习了。安安就无比的庆幸自己嫁的人家是如此的开明。    安安这一次分到的班级,里面全部是这次从部队招收的现役军人。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当过兵的人,虽然大家都互不认识,但彼此之间却相处得很好。安安还在里面认识了从西南边境团考过来的军医付小敏。    这个时代女子普遍早婚。当然,这个早婚是相对于21世纪来说。总之安安在这里面虽然算是最小的一个。但大家的年龄相差不大。最大的一个也才23岁。不过她们这个班的人都结婚了。这种现象在21世纪可是看不见的。    最奇妙的是,他们班总共有30个人,女生却占了一大半。除了安安是新婚以外,其他的人都结婚一两年了。基本上孩子都有一两岁了。有一位才生了孩子一个多月。俺们都佩服她,刚坐完月子就能通过体能考核,想必也是一个体能高手。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共同点,所以她们班的人很有共同话题,相处起来也非常的融洽。    安安跟这些人交流,发现个个都是身怀绝技。跟她们在一起学习交流,简直是受益匪浅。安安觉得,考军医大是她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虽然安安以前有看过黄军医留下的课本,但真正开始系统学习起来,才发现自己以前学的那些东西,真的只能算是皮毛而已。现在有了机会可以深入学习,安安真的是卯足了劲去学。    安安发现,这个时候,学校的图书馆居然有国外的医疗报刊杂志。看来国家在医疗这一块儿,还是很注重与国际间的交流的。安安忽然庆幸,自己这么多年以来,上辈子学过的外语居然都还没有忘记。看来自己也对得起外语系学霸这个称呼了。不过安安很快就明白了,这些外语报刊上面,有许多的专业的医疗用语,这是她上辈子没有接触过的。而目前市面上的字典,也不一定能查得到。安安为此专门去找了杨教授。    杨教授也没想到安安会去看这些国外的医疗报刊。要知道,经历了十年的动荡,即使学校图书馆里有这些书籍,但几乎没有学生去借阅。而她这一辈的老教授倒是会去翻翻看。但他们也不只有教授一个职业,平时还要去医院上班,所以还真没想过教学生们看国外医疗报刊的事情。这会子安安提了,她才意识到,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学生们也会关注国外的医疗情况。学校是时候给学生们恢复医疗英语这门课程了。    杨教授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高考除了要报考外语专业的,这一届都没有考外语这科。不知道这些学生的外语基础怎么样。若是连基础都没有,那还学什么专业英语?杨教授看着安安,显然面前这孩子的英语相当不错,不然不会只问专业术语的问题。她干脆将事情交给安安:“安安啊,你回去统计一下,你们班里的同学的外语水平如何。我这边跟学校商量一下,以后的课程要怎么安排。”    安安一听,这是有望解决专业英语的问题。她立刻答应了杨教授的要求,回班里统计情况去了。然而统计出来的情况并不乐观。班里除了两个男生因为家里的原因,会一点点英语。其他人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安安不禁有些叹气。学校肯定不可能给她一个人开专业英语课的。看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要继续奋战在基础英语里了。    杨教授得知了结果,也轻轻地叹了口气。她虽然预料到了情况不好,但没想到这批学员的外语基础会差成这样。杨教授拍拍安安的肩膀道:“你平时多帮帮班里的同学。我会尽快让学校开设基础英语课的。至于你,我这儿有当初留学时的书。我专门记了一本专业术语。你晚点过来找我拿。”    安安不想还有这样的惊喜,立刻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帮助班里的同学学习英语的。然后就兴冲冲地回去跟班里的同学商量学习外语的事了。    ☆、66    安安在学校愉快的过着学习的生活。在三月初的时候,安安总算是在周末的时候请到了假,回了项家一趟。而消息灵通的项少龙,也在中午的时候回了家。已经有一个月没见的小夫妻,坐在一起腻腻歪歪的说话,笑闹。晚上的时候,安安觉得项少龙热情的想要将她融化了。两个新婚的小夫妻腻歪了两天,又各自回了自己的学校和军营,开始忙起了自己的事情来。    军医大的教授目前都还是兼任着医院的职务。即使是想要调课,新增英语课,目前也还空不出人手来。最后在杨教授跟校长的反应下,单独对安安进行了一场外语测试。满分的卷面成绩以及满分的口语测试,让安安有了新的工作。她将成为首都军医大78届学生的外语课教授。    接到这份任命的时候,安安真的是有些头疼。虽然她在上辈子是外语系的学霸。可是她很清楚,教别人学和自己学生两码事。而且他们这一届的同学,外语基础基本为零。这相当于是要充26个英文字母开始重新教起。所谓大学学霸也不能一定能够成为好的小学老师。安安如今也只能绞尽脑汁做好备课,然后硬着头皮上了。    学校里的同学对于安安成为他们的外语老师这件事并不难接受。这个时候大家都是追求知识的时候。对于有能力有学识的人都大力推崇。所以安安虽然是他们的同一届同学,但只要安安能够给他们带来知识。他们也接受安安是他们的老师,并且尊敬她。    安安见大家学习热情高涨,也尽心尽力的给同学们讲课。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问她,她也从来都是耐心的给他们讲到懂为止。一时间,安安与同学们的关系越发的好了。    安安自己每天都抽空学习专业英语。她毕竟是有基础的人,专业英语对她来说最多只是背单词那种程度。半个月后,她已经能顺畅地阅读那些国外治疗书刊了。安安虽然知道,如今的医疗水平无法跟21世纪相比,但是她上辈子不是学医的,无法在现在的医疗技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改进。如果想要提高现有的技术,她也只能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才能有结果。况且,不是你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就会有成果的。    杨教授在一个多月后对安安进行了专业英语的考试,发现安安已经能熟练运用这些专业术语了。甚至安安现在可以用英文写论文了。秉着一事不烦二主的思想,杨教授跟校长报告了此事。结果,安安又接下了教授全校专业英语的任务。不过学校也不是白差遣她,给了她助理教授的待遇。    安安这个班的人都是有着医学一定基础的。所以在专业课的学习进度相当的快。他们这个班主攻的就是外科。所以到四月末的时候,他们班就开始学习人体解剖课了。    上完第一堂人体解剖课,班里所有的人都吐了。毕竟这些人即使是部队里的军医,除了安安以外,基本上没有做过什么手术。最多也就是给人缝合过伤口。上人体解剖课还是第一次。所以他们吐了也算是正常。可是这一次,连安安也吐了。这倒让熟知安安情况的杨教授和安安自己都大吃一惊。    杨教授走过来,严肃地问道:“陈安安,你是怎么回事?我记得你是参加过总院的医疗培训的。怎么会这个样子?”    安安也一脸懵:“我也不明白啊,我并不觉得这些尸体可怕恶心。只是刚刚闻到福尔马林的味道,总觉得胸闷气短,不知道为什么就吐了。”    杨教授的脸色总算是缓了下来,接着又关心的问:“你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最近一个多月,你又要学习,又要给同学们上课,想必是累坏了?”    安安听了,心想自己最近也没感觉到有什么异样。不过她还是给自己把了脉,然后整个脸色变得特别的精彩。    杨教授看着安安的脸从惊讶到羞涩再到担忧,心也提了起来。她小心翼翼地问:“安安,你怎么了?”    安安的脸一下子变得绯红,她觉得有些难以启齿。不过这种情况她必须要跟杨教授说。安安深吸了口气,看着杨教授道:“杨教授,我怀孕了,一个多月了。”安安想应该是上个月初请假回去那两天怀上的。    杨教授听了,也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安安,恭喜你了,这是好事儿啊。”    “可是我毕竟是上的军校,如今的情况,早上都无法出操了。而且购物的情况也可能影响学习。”安安担忧的说。    杨教授笑着说:“傻孩子,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按照你这怀孕的时间看,年底的时候就生了。到时候做完月子,刚好赶上下个学年开学。至于下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以你的水平,倒是可以申请提前考试嘛。”    安安想了想,脸上也有了笑容。她其实没有想过自己会这么早有孩子。可是,当孩子真的来临的时候,尽管刚刚顾虑很多,但是她心中依然是欣喜占了大部分。    安安怀孕的消息在班里不禁而走。班里的女同学们开始细心照顾起她来。特别是这群女同学都是已经当了母亲的人。所以她们对怀孕和生产都相当的有经验,时不时的给安安传授一些经验。    她们班里那位处于哺乳期的女同学,就是走读生。他们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子。只要不上课,就回去照顾孩子,给孩子喂奶。有了这个先例在,安安也不担心以后生了孩子,学业和孩子无法两顾的问题。    安安很快调节好了心态,除了不再参加体能训练和出早操以外,学习和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安安也没有因为怀孕需要多休息,就辞了教授英语的任务。安安并不是逞强,而是认为自己还是能负荷这样的强度才会继续给同学们上课的。    安安在这一个周末特地请了假回了项家。项家婆媳在知道安安怀孕后,都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安安要完成学业,项家人都已经做好了下一辈要晚几年到来的准备。安安带回来的消息完全是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67    张慧问安安:“安安啊,你要休学不?”    安安摇摇头道:“妈,不用了,杨教授已经免了我的体能训练了。更何况我现在月份还小,要等到年底才生呢。您和奶奶平时也有事做,如果我在家,也是一个人闲着。还不如让我继续在学校里学习呢。反正我是军医,学校里的教授都是医生,我不会有事的。而且我现在还要给同学们上专业英语课,可不能回家休养。我早给自己把过脉了,我和孩子的状况很好。杨教授也说了,鉴于我这种情况,以后每周都让我回家。”    何春燕说:“这样也好,她们这一辈人就该珍惜学习的机会,为祖国争光发展做出贡献。她们这一届的学生是赶上了好时候了。我听说上面已经开始准备缩小高考报名的范围了。以后上大学的孩子们基本上是不允许结婚了的。就是在校期间也不允许结婚。所以安安是赶上了这个特殊的时候了。不然,以她就读的军校的性质而言,哪里能给她这么多的优待。既然学校都给了优待了,我们也不能再搞特殊。不过安安啊,若是你真的身体撑不住,可不能逞强啊!”    安安立刻点头承诺:“奶奶,妈,你们放心。我不会拿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来逞强的。再说了,我现在生活的多好啊。像是妈和奶奶当初怀孕的时候,能不能吃饱还是个问题呢。你们不也将爸和少龙平平安安的生下来了吗?我现在的身体可比你们那时候强多了。我和孩子一定会好好的。”    听了自家婆婆的话,又在安安再三的保证下,张慧虽然心中有些担忧,但还是没有再提让安安休学的事情了。    安安其实最想将自己怀孕的事情跟项少龙分享。可惜他最近在野外训练,根本不在驻地里,所以她只能遗憾的作罢。    周末的两天里,安安除了给陈家写了封信,报告自己怀孕的事情,就是在家里接受进补。要不是知道自己也就在家这么一两天,安安真怕自己会被补过头。    星期天下午,安安拒绝了爷爷让警卫员开车送她的提议。毕竟自己不现在的情况并不需要如此特殊的对待。若是自己月份大了,她也不会矫情。安安就带着一罐麦乳精,一袋奶粉回了学校。    虽然安安现在不能参加出操和体能训练,但是她依然是每天早上五点四十起床。别人出早操,她就沿着操场慢慢的散步。因为第一次上人体解剖课的时候安安吐了,所以每一次上人体解剖课的时候,安安都会在口罩里垫一片薄荷叶。从那时候起,安安再也没有吐过了。    安安毕竟是参加过总院培训的。她以后发展的方向还是在军队里的军医。所以她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医术。因为在部队里需要她的时候,大部分是因为战士们受了伤。所以作为一名部队军医,最基本的就是一手好的外科手术技术。反而那些疑难杂症,基本上都不需要他们来处理。    安安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非常的确定。她是真的喜欢部队,所以她更注重外科手术的学习。其他的疑难杂症,她更倾向于用中医的手段去解决。安安明白,如果自己这样发展下去,等自己年纪大了,退伍了,在医院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给她。毕竟在医院里面,医生更倾向于专精一科。而且对于那一科的病症要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然而安安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她也知道,以杨教授她们对自己的看重,若是自己进一步的读研考博。自己一毕业,很可能就会被分到军区总院,更甚至是301。而自己以后的前程也是一片坦途。可是在安安看来,军医院里的医生也是军医,驻扎在部队里的军医也是军医。从长远利益来看,做一名军医院里的军医更加的有前途。毕竟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真正的遇到战争的时候并不多。即使自己学了一手很好的外科手术技能,在部队里也不一定能够有用武之地。可是安安忘不了边防团的那一段岁月。她想到祖国的南边,未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若是自己将那段时间花在了读研考博上,自己一定会因为无法参与这一场战役,无法去亲手救治那些生命而感到懊恼和后悔。既然自己已经有了决定,安安就不再动摇。    杨教授很快就发现了安安学习的重点开始倾斜。她立刻找来安安,问明了原因。在听了安安说出的原因后,杨教授一阵沉默。良久,她拍拍安安的肩膀道:“虽然你无法成为一名顶级的医生。可是安安,我佩服你,你是一名优秀的军医。不过你还有中医术在,等你年纪大了,还是可以到医院的中医科坐诊的。作为一名长辈,我应该劝你时刻为自己的未来利益着想。可是同为一名军医,我支持你的想法和决定。安安,如果以后有机会进修,而我还在的话,我依然愿意成为你的导师。”    杨教授的一席话,让安安非常的感动。她使劲儿的眨了眨眼睛,掩去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然后笑着说:“谢谢您杨教授。”感谢您对我的决定的支持,也感谢您对我的看重和培养。    既然安安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杨教授便开始大力的帮助她。安安毕竟是参加过总院培训的人,有相当好的基础。所以杨教授不再让安安对一些疑难杂症进行深入的研究。反而是经常带着安安研究国外的最新医学刊物。了解世界上最新的医疗资讯。除了基础的课程要学,杨教授会带着安安上解剖课,会手把手的教她如何做外科手术,并且传授她一些手术时的小技巧。这让安安在短时间内,动手能力飞速的提高。    虽然安安着重于外科手术的学习,但这并不表明她就不重视其他科目的学习。很多时候,她都会将现有的一些药剂与中医的药方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优缺点,然后加以研究改良。就像后世的人总说中成药比西药好。安安目前研究的方向就是中成药。中药汤剂见效慢,但却容易治本。西药见效快,很多时候只能治标。中成药则是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杨教授是知道安安曾经和她的爷爷弄出过外敷麻药等用于手术和术后恢复的中药药剂的。在得知安安的想法后,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而且安安是有基础的人,并不是胡乱空想。所以杨教授直接跟校长反应了此事。校长对此也很重视,他也是知道外敷麻药的事情的,最后直接让安安打了一个立项报告,学校往上面一递,就批给了安安一个实验室。批下来的实验费用不高,可目前就只有安安一个人在做这个项目,所以规模不大,研究经费对安安来说反而够用。    ☆、68    其实安安最近做的实验,都是有目的的。她记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对y自卫反击战。可是她还是隐约记得应该就是明后年开始的。zy边境,环境复杂,多山多森林。那边蚊虫多,林间毒物瘴气也不少。一旦真的开打,对于我方的战友们来说,是相当的不利。特别是那些深入敌后的战友,危险基本上是如影随形。所以安安目前都在主攻防痢疾,防蚊虫叮咬,解毒等药剂。    防痢疾虽然有金鸡纳霜。可是这种东西不能多用,而且很难根除病根。安安倾向于找到更为妥当的中医药方,制成丸药携带也比较方便。安安在重生前刚好听说了青蒿素可以治痢疾。可是当时她也没有多花精力去关注。所以这只能是给她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安安的日子就在学习、给同学们上外语课,还有做实验中安稳的度过了。    安安在第二周周末准备回家,一出校门就见到了一脸欣喜的望着她的项少龙。安安一下子就猜到了,项少龙是已经知道她怀孕的事情了。果不其然,项少龙上前就扶住安安的肩膀,然后上下打量着她。然后他皱了皱眉头道:“怎么还是这么瘦?”    跟安安一起出校门的还有杨教授和她们班里正在哺乳期的尹爱华。这会子见项少龙眼里除了安安就没有旁人了,都喷笑出声。她们想到项少龙刚刚说的话,又都呵呵笑了起来。安安有些不好意思地拍开项少龙的手,嗔笑着说:“我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哪里就瘦了?何况我才怀孕一个多月呢,还不到显怀的时候。”    项少龙才傻兮兮的笑着说:“那就好,那就好。”    杨教授和尹爱华两人又忍不住笑出了声。杨教授调侃道:“我说项家小子,你眼里就只有你媳妇儿啊?我们这两个大活人杵在这里,你硬是没看见啊?”    饶是厚脸皮的项少龙也红了脸,连声向她们道歉。这次项少龙开了车过来,接上安安和杨教授。他先把杨教授送去了总院的宿舍,才开着车往大院驶去。途经百货商场,项少龙还问安安:“有什么想吃的?还有什么东西需要买?我现在一起去百货商场买。不然等你肚子大了,就不方便逛了。而且我过段时间又要忙了,就没法陪你了。”说完还用抱歉的眼神看着安安。    安安心头服帖,笑着说:“我还真没什么需要买的。吃的家里面都准备好了的。我在学校有喝麦乳精和奶粉。况且我每周都回家,妈和奶奶都会给我炖补汤喝。至于孩子出生后要用的东西,妈早就买了一大堆了?”最后一句可不是安安瞎说。就上周张慧和何春燕表现出来的给孩子准备东西的热情劲,怕是家里已经买了不少东西了。    对于安安说的最后一句,项少龙才从家里出来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那哪里是不少东西,根本就要堆满半个房间了。里面的东西可不只是他妈和奶奶的战利品,还有他爷爷和看起来特别冷静的爸准备的东西。项少龙只好继续开车回大院,不再想着逛百货商场买东西的事了。唉,有一个能干的妈和奶奶,连想给自己媳妇儿和孩子买东西的想法都无法实现。    安安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