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春闺密录 > 第75章:云开雾散(1)

第75章:云开雾散(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夏清时穿着红娟衫,外套金丝银缕的绣花红袍,肩上的霞帔绣以栩栩如生的连枝喜鹊,下摆缀着五彩垂缘。头戴镶满珍珠宝石的凤冠,凤冠下方,一块红方巾遮住了她原本灵秀动人的面目。    红袍袖子很长,在那长袖笼罩之中,夏清时雪白的手腕上还堆叠的戴着各色水光润足的玉镯子。    而在她的手心中,紧紧的捏着一张小纸条。    那纸条是前些日子段南唐放橘毛身上,给她传进兰雪殿中来的。    夏清时被顺德帝禁足了整整一个月,今日还是她时隔一个月后第一次走出兰雪殿。    只是,这一出来,便让她坐上了喜轿,嫁给太子太傅沈临洛。    沈临洛确实说到做到的向顺德帝请旨悔婚,只是,被顺德帝给驳了回去。    于是夏清时和玉姬在这一日,一同嫁去了沈府。    帘外的雨气顺着风透了进来,夏清时干脆撩开了遮面的盖头,打眼向外望去。    目及之处全是乌泱泱的人头。    青石大街两边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一天之内,嫁两个公主,这等的热闹,人人都想一睹为快。    夏清时放下帘子,深吸口气,将手中的纸条展开,纸上写的是一句词: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卿,坐也思卿。    纸上的话如此的直白,情意一眼既知。    当初,夏清时第一回看到时,脸色足足红了半柱香的功夫,才慢慢退散。    她从未想过,性子冰冷淡漠如段南唐,也会对她说出这样的话。    可即使如此,她又能怎么样呢?    她想要求皇上下旨悔婚,却连皇上的面也见不到。    那一日,在地下的大殿中,知道了那一切,目睹了叶南音的死,便是清楚了顺德帝不为人知的阴暗一面。    没有哪个皇上愿意让人看到他的内心,哪怕是自己的女儿。    没有杀死夏清时,只是将她禁足在兰雪殿中,直到出嫁,永离皇宫,已经是顺德帝对自己这失而复得的女儿,格外的恩赐了。    只要不死,活着就有希望!    夏清时将纸条仔细的叠好,刚放入怀中,轿子便落在了地上。    按规矩,新娘子出嫁,轿子落地后,要由新郎将新娘背起,跨过火盆,再入门中。    只是这一日之内,娶两个正房,轿子一左一右停在沈府门前,谁该先背谁该后背,便有所讲究了。    毕竟,先进门,那便是姐姐,后进门的,就只能是妹妹。    姐姐向来比妹妹大。    夏清时本无心嫁与沈临洛,是以,当轿子落地时,她毫不在意。    而玉姬却是一心心思只想嫁给沈临洛为妻,本就将葵姬作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向骄纵的她,怎么允许葵姬比她先进门?    因此,轿子一落,火热的鞭炮声刚过,玉姬便靠近轿门,隔着帘子,让伺候在外的流莺无论如何,要将太傅大人引到自己轿前,先背自己入门不可。    沈临洛从枣红的骏马上下来,整个熠熠生光,袍子一撩,含着笑意,便朝着夏清时的轿子走去。    流莺眼见情况不妙,什么顾不得了,急忙奔到沈临洛前边,一躬腰,轻声道:“还请太傅先背饮音公主下轿!”    一句话虽说得很轻,夏清时坐在轿子里仍听得清清楚楚。    她扬了扬眉,根本不愿与玉姬争。    只是,夏清时不愿争,作为夏清时的出嫁丫头,绿筠和梳儿却不服气。    梳儿性子软和,心中不满,却也只得皱皱眉。    绿筠却是不好惹的,见流莺竟当着她们的面,要将沈太傅请到左边轿子跟前去,当即朗朗开口道:“怎么,太傅大人往哪里走,还要经过你这小丫鬟的首肯吗?”    流莺被呛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却仍不退缩,梗着脖子道:“长幼有序,饮音公主年纪大些,理当先入府。”    绿筠还欲再争,却听轿子里,公主的声音轻轻响起:“够了,绿筠,先后不重要。”    绿筠虽不服气,却只能咬咬牙,退开来,看着流莺神色一转,得意洋洋的请沈太傅往左边轿子去。    沈临洛看着那雕刻了龙凤,盖着红绸缎帘子的喜轿,凝视半晌,终于一转身,走到了左边饮音公主的轿前。    掀开帘子,一身红色,喜气洋洋的饮音公主端坐其中。    饮音背在沈临洛宽阔的背上,她悄悄的撩开了一点点盖头,看着沈临洛乌黑的后脑勺,心中说不出的甜蜜。    这一刻,是她从小便期盼着的,如今,终于成真。    只是……    饮音斜眼扫过去,见葵姬的轿子仍停在府前。    她伸脚踢了踢一旁跟着的流莺,朝着那轿子努了努嘴。    流莺点头会意,停下了脚步。    ……    夏清时在轿子里坐了足有一盏茶的功夫。    轿子外,绿筠和梳儿等得急不可耐,夏清时却只愿这时间永不再走,自己便一直坐在此处,不与那沈临洛完婚。    可时间不论好坏,总是一往如前。    眼前忽然一亮,眼皮上透进来红彤彤的光。    沈临洛终于前来掀开了帘子。    “夏清时,从此以后,你便是我的妻子。”    临到被沈临洛背上背的刹那,夏清时听到他清朗的声音轻轻响起。    夏清时浑身一僵,手也不去抱他,任凭沈临洛将自己敷在背上。    过了好一会儿,才埋头在沈临洛耳边道:“嫁给你的是南玉国的绾陶公主葵姬,不是夏府的独生千金夏清时。”    沈临洛扬眉一笑:“有什么关系呢,反正都是你!”    说罢,背着夏清时正欲从大门进去,却见喜婆将火盆移到了角门前边。    绿筠当先出声道:“这是做什么?绾陶公主是皇上亲自赐婚,嫁与太傅大人为正妻,哪有从角门进去的道理?”    话音一落,只见流莺从喜婆后探身出来:“绿筠姑娘你有所不知,一日之内,不能过两道正门,不然大不吉利。刚刚饮音公主已经从这正门进了,绾陶公主只得委屈委屈,从角门里进来了,不然若因此影响了太傅大人的仕途,你流莺可担负得起?你说是不是,喜婆?”    喜婆忙点头附和。    “你!”绿筠气极。    正房皆是从正门进,只有偏房,上不得台面的才是从角门进。    明明皇上亲自下旨,两个公主一同嫁与沈太傅为正妻,不分大小,这饮音公主却是要处处将自己公主给压低一头。    哪怕是自家公主不争,她也忍不下这口气。    可此刻,眼见这喜婆收了流莺的好处,帮着一起满口胡言,竟拿太傅大人的仕途作要挟,她绿筠虽是随公主出嫁而来的宫女,身份不比一般的丫鬟,却也始终是个下人,怎敢再多言语。    正兀自生气,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忽听沈太傅哈哈一笑道:“什么吉利不吉利,我不信这些。”    说罢,背着夏清时,便踏进了正门,便连火盆也没有迈,径直走进了喜堂之中。    流莺脸一下便沉了下来,捏着手心,看着一脸喜气的绿筠,脚一跺,也跟进了喜堂里去。    两个新娘站在一边,新郎沈临洛站在另一边,高堂之上坐着的是沈临洛的爹、沈家老爷、当朝太尉,沈怀谦和沈临洛的娘,沈府的夫人虞氏。    沈怀谦和夫人虞氏是自小青梅竹马一同长大,后结为连理,只愿一夫一妻,终生为伴。本以为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只寻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哪知,儿子得皇上赐婚,一回娶了两个公主回来,还都是正房。    沈老爷和夫人心里是既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儿子能一人娶两个公主,还都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足以说明自家儿子得皇上器重,沈府得皇上信赖,这份殊荣可是几辈子也求不来的。而忧的则是自家媳妇贵为公主,自是娇蛮惯了的,只怕不好相处,不够贤良淑德,况且这一娶就娶了俩,更是让老两口头疼。    夏清时整张脸拢在红盖头下,只能看到自己的一双绣花鞋。    听着堂上司仪的声音,跟着拜来拜去,好不容易拜完了堂,便由两个端着龙凤红烛的丫鬟引着,送进了洞房。    绿筠和梳儿陪着夏清时在房中坐等到新郎贺完酒,陪嫁的丫鬟便要离开,独留新娘一人在屋中,等待与新郎洞房。    待绿筠和梳儿一离开,夏清时便将头上插的一支金钗取了下来握在了手中。    她自知身手比不过沈临洛,如果他要用强,大不了便……    想到此处,夏清时握着金钗的手紧了紧。    只是片刻后,她又放松下来。    新郎只有一个,可今日的新娘却有两个,饮音那么爱沈临洛,一定会想尽办法,将沈临洛留在她的房中,说不定今晚自己根本见不到沈临洛的面。    想到这儿,夏清时一把揭开红盖头。    桌子上的一对红烛烧得正旺,红烛下是一盘烧鸡,一盘烤鹅,还有三五蜜饯果盘。    作为新娘子,夏清时已经整整一日没有吃东西了,看着桌上的烤鹅,那油滋滋的香气便一个劲的往她的鼻子里钻。    想也不想,夏清时便伸手,扯下来一个鹅腿,刚要大快朵颐,忽然房门一开,沈临洛手里拿着一个酒壶,走了进来。    见夏清时这副模样,沈临洛扬眉一笑:“哪里有千金小姐的模样,倒想个毛头小子!”    夏清时眼皮也不抬一下,只顾着吃,啃了两口,稍微填了填肚子,才含糊不清道:“想要寻千金小姐,出门左拐不送。”    哪知沈临洛笑吟吟的望着满嘴油光的夏清时:“我只想寻你。”    听沈临洛说得郑重,夏清时这才放下了鹅腿,拿起红盖头擦了擦嘴,慢条斯理道:“沈临洛,你知道我并不愿意嫁给你,但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偏偏让我以这个假冒的公主身份嫁给了你,所以,今晚我们便签一份契约!”    沈临洛皱起了眉:“什么契约?”    话音刚落,夏清时便从怀中摸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契约来,递到了沈临洛的跟前。    “我俩和离的契约,我知道皇上赐婚,至少得装上个一年半载,到时候我们便以性格实在不合适为由,和离。”    沈临洛将纸展开,见纸上写着和离缘由,以及时间,一年后。    夏清时已经签好了字,还盖了一个红手印。    沈临洛抬起手,一下将那契约给撕成了两半。    夏清时怒了,还没来得及说话,便听沈临洛道:“我同意。”    夏清时一怔,有些摸不着头脑,紧接着便听他接着道:“不过,和离的时间不能定在一年后。”    原来是时间不满意,那便好商量。    夏清时抬眼问道:“你觉得多久合适?”    沈临洛取来了纸笔,又用手里的酒水研了墨汁,重新写了一份一模一样的和离书。    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且按上了手印。    只是日期那里却是空着的。    沈临洛淡淡道:“到你父亲沉冤昭雪的那一天,便是我们的和离之日。”    沈临洛接着道:“这契约交给你,到时候你签上便可以生效。”    夏清时重重点头:“一言为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