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限购还是不限购
“限购?”王先生大声地说, “不要限购!这东西本来就贵, 我们也偶尔吃一次而已, 要是限购的话, 那么购买就不方便了。” 像他今天比较幸运,来的时候林老板刚好出来摆摊, 看到新品的时候在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 他立马就出手去买,所以才会买得到那么多。 要是像那些人来的那么晚, 渣都没有了。 即便是这样,他还不希望限购。 明明他有钱, 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为什么要限购, 限购的话,就算有钱,也买不了多少的。 另外一些顾客, 每一次买都是买很多的顾客, 听到这些客人这么起哄,立马跟着王先生一起反对限购。 开什么玩笑? 一次只能买半斤, 那他们家里那么多个,只能买一次的话,怎么够吃? 顾客吵吵闹闹,林巧遇怕影响正在就餐的顾客, 立马让他们安静下来, 说:“限购不限购的话, 等我回去考虑再说。不管限不限购,明天,我会多做一些鸡爪和鸭爪的,让今天没有买到的顾客尝尝味。” 这鸡爪委实赚不了什么钱,要是因为这鸡爪而引起纠纷就不好了。 正在起哄的顾客听到人家老板都这么说了,即便是还有什么想法,这会儿也不好再说。 林巧遇见他们终于安静下来了,松了一口气。 她这些鸡爪的做法,特别是蒜泥鸡爪,跟市面上卖的不一样,吃起来非常地清爽,一点也不腻,怪不得那么多人买。 明天多备一点,要不然,这些人能打起来。 林娟也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 虽然早就预料这鸡爪会非常地受人欢迎,但是却没有想到竟然那么受人欢迎。明明这些顾客连鸡爪都没有尝过,却能面不改色地一下子买了半斤,一斤,甚至是两斤。 她为了让这些顾客尝到味道然后购买她这些鸡爪,她刚才还提议让林巧遇一人送一个鸡爪给他们尝一尝。 敢情都不用送,这些顾客就已经把鸡爪给买完了。 这深市的人,果然是有钱人。 要是她的话,她肯定是舍不得花那么多钱来买这些个没有肉的鸡爪子吃的,尽管它那么好吃。 有那个钱的话,还不如直接买肉来吃。 并且,这些人还因为这些个鸡爪而起哄,说什么限购。 限购她不太懂,不过,规定每个人只能买半斤这个,她倒是懂了。 限购? 怎么能行? 林娟立马就想反对。 只是还没有等她张口,她就听到林巧遇说考虑,她只能将到嘴边的话给咽下去。 晚上回去之后,收拾好碗筷什么的,林娟连钱都没有数,直接就开口说着:“巧遇,我反对限购。” 林巧遇一听,倒是惊讶了一下,她以为林娟会赞同限购的,但是却没有想到,林娟反而是反对限购。 “为什么呢?能听听理由吗?”林巧遇问着。 “当然是为了自己方便。”林娟说着,“要是限购的话,每人半斤,光是给这些人称,给这些人打包,找钱,就得花很多的时间。” “要是一人买两斤,三斤,甚至是包圆,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就卖光了。不限购的话,大大的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 “反正,我们都是赚那么多钱。” 限购还是不限购,对于她们所赚的钱来说,一点都不会变。 但是不限购的话,他们的工作量少了很多。 根本就不用想,她肯定是支持不限购的。 “但是,要是我们不限购的话,很快就卖光,后面来的顾客肯定有怨言。”林巧遇轻皱眉头说。 做为老板,她当然是支持不限购的,她更希望有一个人能直接就包圆,那样可以省很多事。 但是却不行。 顾客会发飙的。 今天那些没有买到的顾客,当场就在她的摊位前起哄,若是他们再买不到的话,指不定有哪些偏激的,直接就将她的摊子给砸了。 那事情就大发了。 “谁让他们来得晚。”林娟不在意的说,“来晚自然就没有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之前不要肉票就能买猪肉的时候,来早就得就有肉买,来晚的,肯定是连肉渣都没有了。” “我们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顾客。” 她们暂时也没有那么多的能力。 林巧遇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点头,说:“那就不限购。估计也没有哪一个老板会出那么多钱直接就包圆那些鸡爪。” 她决定每天一样做五十斤,应该没有哪一个老板会买那么多的。 “嗯。”林娟点头,“我们这鸡爪卖那么贵,他们也不可能天天买的,偶尔买一点尝鲜就好了。” “刚出来新鲜,他们买得人多,等久了,就没有那么受欢迎了。所以限购不限购的,影响不大。” 林巧遇点头,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心里有些担心。 第二天,林巧遇他们又买了几个锅,每一样卤鸡爪,蒜泥鸡爪,鸭爪还有鸭翅都各做了五十斤。 林巧遇坐着三轮车来回几次,才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给运到摊位上。 幸好她摆摊的地方离住的地方不是很远,并且她的力气比较大,要不然,光是这么运,人都要累瘫了,更别说还要摆摊。 然而虽然加大了量,这些鸡爪什么的还是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卖光。 没有买到的顾客又让林巧遇明天多做一些,并且限购。 林巧遇明确说了不会限购,也不会再多**爪了。 这已经是她们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再加量的话,她们两个就做不完了。 准备那么多的猪蹄牛杂还有鸡爪什么的,她和林娟两个人,一天都没有怎么休息。 一两天还好,多的话,这根本就吃不消。 钱要赚,但是身体更要兼顾。 众人虽然失望,但是想到林巧遇也有两个人,又要顾那么大的一摊生意,也就没有说什么。 林巧遇见这些人不再纠结限不限购这个问题,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连几日,这鸡爪的热度还没有消下,然后林巧遇就迎来了自卖鸡爪以来最大的一个顾客。 是一个穿着西服的年青男子。 他长得不高,一米七左右,面容俊秀,皮肤白皙,身材瘦削,一轮到他,他就笑眯眯说:“剩下的这些,不管是鸡爪,还是鸭爪,或是鸭翅,我全都包圆了。” “帮我把它们打包,上称!” 随后,不等林巧遇反应,那个年轻人就转头正排在他后面的那些顾客说:“你们要买鸡爪或鸭爪的,不用排队了。” “这些,我全都买了。你们要是想买的话,下次再过来。” 排在他后面,刚才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的客人,听到这话,立马就安静了。 随后,像是才明白发生什么事一样,立马就嘘了一下。 而后就有人开始讨论起来了。 林娟乐坏了,根本就没有去听那些客人在讨论什么,她只想早就将这些鸡爪给卖了,然后好腾出手去帮着林巧遇。 “你个年轻仔,你买那么多鸡爪做什么?你一个人哪里能吃得了那么多?” “对的。你买那么多做什么?你买几斤就好了,留一点给我们吃。” “年轻人,做事不能这样的。你一个人就将所有的鸡爪给买了,那我们买什么?” …… 众人以谴责的目光看向那一个年轻人。 然而,那个年轻人虽然年轻,但是意志力却是非常地强,面对众人围攻,脸色变也不变,说:“不是我要买完的。而是我们老板让我出来买。” “我们公司的员工今天集体加班,老板让我买些夜宵回去给他们吃。他特地点名要这一家的鸡爪。” “实话说,这么一点鸡爪,我买回去公司根本就不够分。等会我还得去别的地方买一些。” “让我只买几斤,那是不可能的。” “你们想吃,明天再过来买。今天这些,我包圆了。” 听到这个俊秀的年轻男人的话,众人沉默了。 只是了,还不到五秒钟,人群中又有人说话了,“既然是你们老板让你买,那你就只买几斤,然后对老板说只剩下这么一点了,其他的全都卖光了。这不是很好吗?” 这个建议立马就得到全体人的附议。 “对的。小伙子,你就这么办!” “反正是你出来帮买的,不是你自己要买的。只是你跟老板说东西卖光了,他又不可能过来这边查。” “他不会知道的。” “是的。你买多少回去,你家老板都不会知道的。你倒是给我们留一点啊。” 一点都不留,直接就包圆。 狠。 太狠了。 土匪都没有那么狠。 众人说完之后,全都看着这个年轻人,在等年轻人的反应。 却见那个年轻人想也不想,直接摇头,惊恐地说:“不行。要是让老板知道了,那我肯定会被老板给炒鱿鱼的。” 依着他老板的脾气,要是他真的这样做了,那他老板肯定会炒他鱿鱼的。 他不能因小失大。 他同情这些人没有买到鸡爪,那谁同样他失业呢? “你不说,我们不说,没有人会知道的。”人群中又有人说着。 那个年轻人听到这里,猛地摇头,说:“不行的。真的不行的。” “老板,你把所有的鸡爪都给我打包。不要听他们的。这些,我全都要了。” 这世上哪里有不透风的墙。 要是他真的那样做的,那被人知道了,饭碗都要不保。 人群里的人听到他都这么说了,即便是再有想法,当下也不敢再说了。 与工作相比,一些吃得算什么呢? 什么都不算。 只不过,等那一个年青人离开之后,在这里辛辛苦苦排队买鸡爪的人终于忍不住了,对林巧遇说:“老板,我连续排队排了几天了,但是一次鸡爪都没有买到了。天天看着别人吃。今天这一次是我最早来排队的一次,眼看就要到我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眼看就到了,就差那么一个。然而还是没有买到。” 他前面那个,就是那一个年青人。 但凡那个年轻人给他留一些,他肯定能买得到吃的。 但是那个年轻人不给。 所以,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林巧遇也不知道说什么,看着这个中年男子可怜巴巴的眼神,她忍不住心里一软,说:“明天你还来吗?来的话,我给你留一点。” 她做为一个老板,给自己的提前留一点还是可以做到的。 正和她说话的那一个中年男子听到这话,眼睛立马就亮起来,说:“可以吗?可以的话,我要两斤。” 他工资不高,不过,喜欢吃。 家里人也非常喜欢吃,所以他的工资大部分都是花在吃上头。 买两斤,已经是他所能接受的。 林巧遇点头,笑着说:“可以的。” “真是太好了。”那年中年男子说着,“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 他终于买到鸡爪了,所以是以这样一种方式。 只是还没有等他感慨完,排在他后面的人纷纷说:“老板,我也是一次也没有买到。你也帮我留一点啊。” “我也要留一点。半斤,不多的。” “我要两斤。” “我要一斤。” …… 这个口子一开,像是一滴水溅到油锅里,瞬时就炸了。 几乎每个人都求林巧遇给她留。 林巧遇一一答应下来。 不答应不行啊。 既然刚才已经开口答应帮着第一个留了,那么后面的也要一视同仁。 要不然,以后哪里还有人愿意过来她这里买东西? 只是,回去之后,林巧遇一数记在本子上的数,脸都绿了。 这些人,预定的数量竟然有七十斤。 而他们每天只打算卖一样卖五十斤。 林巧遇觉得牙痛。 她刚才真不应该可怜那一个中年男子而开这个口的,现在倒是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巧遇……”林娟看着那些数目,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七十斤能赚多少钱,她大概也能算出来,自是因为算出来,才觉得有些绝望。 那么的鸡爪,鸭爪,光是拿剪刀,一个个将这些鸡爪,鸭爪什么剪干净,就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更别说卤了。 “光是剁蒜泥,都能把眼泪才剁出来。”林娟幽幽地说。 “所以,我之前并不提倡卖这个的。”林巧遇将身子往沙发上一靠,幽幽地说,“这东西赚得不多,做起来费人工,又麻烦。” 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卤一些猪蹄去卖呢,好歹猪蹄赚得比较多一些。 林娟:…… 她能说什么? 她什么也不能说。 卖鸡爪是她建议的,不限购也是她建议的。 “当初我同意限购就没有那么多事了。”林娟又盯着本子上那庞大的数量看了一眼,面无表情地说。 打包麻烦一些,但是却比现在要好得多。 “限购。”林巧遇说着,“每人限购半斤,我们每天一样只做五十斤,售完就没有了。” 再多做的话,她们就得进医院了。 “巧遇,要不,我们请个人。”林娟建议道,“我们两个人实在是吃不消。不如请个人帮我们打打下手,处理一下猪蹄的毛,或者帮着剪鸡爪上面的指甲,氽水等。晚上再帮着收拾碗筷,将粉端过去给客人,打包等等。” 要是有三个人的话,她们也能轻松一些。 “反正都是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用外人,不用自己家里人也成。” 之前巧遇跟她提起过这一件事情,她觉得请人要花钱,而自己又能做得了,所以也就没有同意。 但是现在不同意不行了。 生意越来越火爆,她忙不过来,并且因为剪多鸡爪的缘故,现在手都是火辣辣的。 “想通了?”林巧遇抬头,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问着。 林娟猜不到林巧遇是怎么一个想法,只是点头,说:“想通了。赚再多的钱,也要有那个身体享受。” 她还有妞妞呢。 她要是出了什么事,谁来照顾妞妞啊。 林巧遇点头,忽然笑了笑,说:“我早就说要请人了,你偏偏不信!既然你想通了,我明天就去问问。” “问问?”林娟立马就抓住关键词了,“你有目标了?” 要不然,怎么不是找,而是问问。 林巧遇点头,说:“有了。之前我就想过找人这一件事情,所以一直在暗地里留意。” “哪一个?”林娟问着。 “我们院子里的张寡妇,你看怎么样?”林巧遇问道。 林娟想了一会儿,而后说着:“就是那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张寡妇?” 她们来这里那么久了,虽然说并不认识这个院子里每个人,不过,对张寡妇,她倒是有些印象。 无它,这是一个勤劳,少话,可怜的女人。 张寡妇名叫张桂英,三四十岁,有两个女儿,一个正上初中,一个正读小学。前几年,她老公得病死了,婆家立马就将她和她的孩子给赶出来。 张桂英没有办法,带着两个女儿就南下深市。 她本人也没有什么本事,靠打着零工养活两个女儿。 为了省钱,她经常等晚上出去菜市场捡人家菜贩子不要的菜叶回来煮煮就吃了。 整个院子里,只有她们一家是租平房来住的。 巧遇怎么会看上她? 林巧遇叹了一声,说:“那一家三口也是可怜。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看着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我看张桂英勤快,爱干净,所以就想请她。” “相处那么久,对她的品行也了解一些,觉得还算是可以。” 至少,她把她的两个女儿教得很好。 张寡妇家住的地方离她的厨房不是很远,但是每一次她们卤肉的时候,她们一家三口从来没有过来她这一边讨肉吃过。 光凭这一点,足够她下定决心请张桂英了。 “她不是有工作?能来吗?”张娟还是有些迟疑,可是想到张桂英的情况跟她差不多,就是比她多一个女儿,便叹了一声。 都是可怜人啊。 “她都是打零工。她是文盲,不认得什么字,之前一直在家里种田,也没有什么技能,所以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又因为要照顾两个女儿,也没有进厂。”林巧遇说道。 她都有些佩服这个张桂英了。 明明自己过得那么苦,却仍能坚持养大两个女儿,并且还将两个女儿送去读书,这样子的,她想帮一把。 “好。”林娟点头说道,“要是她能来也不错。至少她人是比较勤快的。” 招人最怕招到那一种懒的,她们这里的活多,要的就是勤快的。 “那我明天早上再去跟她说。”林巧遇说道,“现在太晚了。” 林娟点头。 第二天早上,林巧遇一大早连早餐都没有吃,就说了这一件事情。 张桂英长得干瘦,皮肤有些黑,一张脸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带着一丝苦像。 不过,林巧遇不需要她招呼客人,只需要她打一下下手,所以倒是对这个没有多大的要求。 张桂英一听,整个激动地手都在颤抖,过了好一会儿,才出声:“我能帮得了你吗?我什么也不会。” 林巧遇点头,说:“能帮得了。不需要你做什么,你帮着收拾一个碗筷,洗一个碗筷,然后又帮着处理一下食材就好了。” “这些工作,你完全胜任。你先考虑一下,要是愿意的话,明天就过来我这里帮忙。” 要是可以,今天就可以过来帮忙了。 但是她还是希望张桂英考虑一下,毕竟这是张桂英自己的事情,她无法帮着张桂英做决定。 张桂英立马就说:“不用考虑。我决定做这一份工作。我今天就跟我那些雇主说一声,明天不去他们那一边了。” 那么好的工作摆在她面前,她若是将这工作给推掉,那是傻得没边了。 林巧遇点头,说:“好的。” 有了张桂英的加入之后,林巧遇他们轻松很多。 这日,林巧遇等人正准备出门去摆摊,忽然下起了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