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家事,私事
要说起来这酱大骨也是宁家过年的必备菜, 肉又不多,全都是筋串的,也不知道吃的啥意思, 不过宁家人每年都会有酱大骨吃就对了。 大骨头敲碎了, 里头的骨髓弄出来给几个孩子吃,据说这玩意儿补脑的。宁一诺肯定是有一大块儿的, 接着是宁一轩, 剩下的三个闺女平分了。 尽管已经吃腻了, 可惜的是, 在父母的逼迫下, 他们还不得不沾了椒盐吞下去,味道实在不咋滴。 宁一轩的小眉头皱的什么似的,完全地将这东西当成是药在吃,他并不觉得吃了这东西自己就能变聪明,反而是说不定自己现在这么笨就是因为吃了这些东西,可惜的是,这种话是没办法宣之于口的,不然的话, 他就得挨说了。 这种事情, 宁一轩可不乐意, 大过年的, 至于么? 过年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大年初二,宁小姑带着儿子和两个闺女回娘家, 至于宁小姑父么,脸上的伤还没好透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也是不想尴尬。 尽管家里人他能瞒哄过去,可惜的是,宁家这只怕就瞒着老太太一个人呢,剩下的几乎都知道,他这脸面得多厚呀。 不过为了逃避去岳家,这位也是个狠人,大冬天,零下好几度的呢,将自己泡在冷水中十多分钟,夜里就发起了高烧,烧的整个人都糊涂了这才惊动了家里人。 上到老,下到小的,当然都是各种心疼他的,这好好儿的大过年给醉酒的人扇了个巴掌就够让人气氛的了,现在更是病了,可想而知了。 尽管糊弄住了自家人,可是小姑夫这心里也是够忐忑的,万一当着面儿给拆穿了呢? 索性先当缩头乌龟,至于以后的事情么,以后再说。 不过等到媳妇儿孩子走了之后,他其实更后悔了,万一大舅哥添油加醋地撺掇着媳妇儿跟自己离婚可咋办? 依着他媳妇儿的那个德行,指不定就真跟自己离婚了。 不过想想哪天自己的窝囊样儿,他又觉得这离婚也不是个啥坏事儿,至少自己能当家做主,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 可惜的是,这样的念头很快地就打消了,宁家现在可不一样的,自己不能犯傻。真的离婚了的话,指不定自己就要给打回原形,回到农村当农民了。 这种事情他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况且乱来归乱来,可是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家庭破碎,妻离子散的。 所以在宁家人听说小姑夫病了的时候,好几个人露出了一抹嘲讽来,唯有宁一诺和宁爸爸没有露出任何的异样来。 这让一直关注儿子的宁爸爸表示满意,喜怒不行于色,到底是自己的儿子。 不过这大过年的,倒也不好说些糟心事儿,知道小姑夫没大碍之后,宁家人就很自动自觉地转移了话题,还是那句话,尽管小姑夫犯了错,可真心不能随便地拆散一个家庭,哪怕是为了孩子也得维持下去,大人怕什么呢? 女人的后半辈子不是看丈夫,而是看儿女的,尤其是儿子,既然宁小姑已经有了儿子,这孩子看着也是个机灵的,都是初中生了的大孩子了,宁小姑再熬上几年,等儿子成人了有出息了就不愁了。 至于宁小姑父,过上几年,年纪大了也就收心了。 有这种心思的不止是宁妈妈,宁爸爸只怕也是一样的。人年纪大了,生活重心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转移,尤其是女人,这情情、爱、爱的都是小节了。 不过饶是如此,宁爸爸也不觉得要继续放任妹夫,既然他不地道,那就别怪自己心狠了。 “大哥?你说让我们搬到县城来?” 宁小姑听着宁爸爸提起这个话题,忍不住地问道。 “对呀,我公司的房子,你随便挑,看上的我都内部折扣价给你,毕竟几个孩子也渐大了,县城的教育水平好点儿。” 这是宁爸爸想出来的招式,将妹子放在县城,就算是那小子想乱来,可也得顾忌点影响,女人在这方面的机警,宁爸爸从来不会怀疑。 “这倒是可以,我公公婆婆这几年越来越不待见我们,一边儿拿着我们的钱养活着他的宝贝小儿子,一边儿又生怕我们抢他那点儿家产,我也是烦死了,搬到县城话,离着妈和大哥大嫂近点儿,倒也是好的。” 女人对于娘家的依赖简直是没道理可讲的,尽管结婚已经快二十年了,可是除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外,宁小姑也没太将婆家的人当成是自己的亲人。 况且那头也是做了不少的小动作,将宁小姑给气了个够呛,尤其是在蔡慧的事情上,她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公婆那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搞的她好像是大题小做一样,她夭折了一个孩子,公婆没觉得是自己儿子的错,反而是对着宁小姑颇有微词,这种态度简直将宁小姑的心给伤透了,现在听了大哥这话,宁小姑当然没意见。 至于表弟,表妹几个更不会有意见了,来县城多好,吃的好,玩儿的好,自家以后也是城里人了,他们再没有不乐意的。 至于真正的话事人小姑夫么,宁爸爸相信他不敢有任何的意见。 “成,这事儿尽快地定下来,完之后让你嫂子带着你各个楼盘去走走看看,你再决定买哪儿的房子,我的意思是房子面积上可以大点儿,毕竟几个孩子都渐大了,你们也不算是小家口。” “成,那就麻烦大嫂了。” 宁小姑也不是个没决断的,既然大哥这么说了,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况且她家也不是没钱,一二百万的资产还是有的,这些年跟着大哥一起投资,沾光着实地挣了不少。 宁小姑没啥太大的野心,钱够花就成,她一心都扑在自己的小家庭上,吃穿用度方面都挺朴素的,看着跟很多的家庭主妇一样,完全想象不到她家的家底子到底有多丰厚。 将妹子弄到县城来,让自己媳妇儿带着她也见识见识,总不能继续这样土里土气的下去,说到底人都是视觉动物,喜新厌旧尤其是男人的本色,宁爸爸不愿意拆散妹子的家庭,也只能让宁小姑自己强硬起来了。 这些年宁妈妈在自己独立这方面做的挺好的,而且也算的上是事业和家庭两兼顾,尽管有些时候他是有些不满的,可到底也知道,她能做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很不容易就对了。 尽管希望自己的女人是温柔贤淑的,可是希望自己的妹子,闺女能独立自主,男人简直就是一种很奇葩的生物。 宁妈妈对此倒是没意见,小姑子这事儿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外形方面完全不用太担心,只要有钱就能改变。 可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那简直不要太苦难,小姑子的家庭主妇思维谁知道需要多句才能改变过来? 她本来就不是文弱的性子,外加上自己好强,这些年几乎是咬着牙硬撑下来的,小姑子是否能达到自己的地步,宁妈妈可不确定。 不过既然丈夫这么说了,她姑且试试,至于最后的成效如何,她也不敢保证的。 好在宁爸爸也不强求,能有所改善最好,不能改善至少也让妹子能自己守住家财的。男人有钱就变坏,这也不是没道理的。 宁爸爸这种要求也不是没道理的,总而言之,宁妈妈还是那句话,设想的再好也没用,自己只能尽力而为。 如今听着宁小姑有了离开老家的打算,宁家人这心中算是集体的地松了口气儿,不管咋样,这事儿总要想办法解决的。 宁小姑虽然觉得这一家子人郑重其事地有些奇怪,不过因着是娘家人的一片好意,他索性就不多想了,欢快地陪着宁奶奶和舅爷爷一起过年了。 小姑家的三个孩子在长辈面前也是各种乖巧,高兴的宁奶奶完全合不拢嘴,孙子外孙子地她都喜欢,外孙女儿她也爱的不行,这心情当然好了。 宁大姑今年带着儿子,孙子回老家过年去了,随着宁大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王家的老两口也只能选择妥协,希望能改善一下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后老大能拉拔她生的几个小的就好了,不能的话,老两口的养老能落到老大头上,让自己的亲生子减轻下负担也是好的呀。 虽然是想的挺美的,不过这也要看宁大姑答应不答应了。 她这几年在家里是呼风唤雨,说一不二的,大姑父性子弱,对着老爹也是一把年纪还要下地养活小的很是不忍心,可惜的是,家里的事情不由他做主,宁大姑和孩子们不愿意,他也没辙,自己偷摸攒下几个私房钱塞给老爹改善下生活,这已经是他能做的极限了。 这种小打小闹的宁大姑不管,权当是孝顺老爷子了,可是其他的么,让自己出钱养着那个老乞婆和她的小崽子,简直就是做梦。 几个表哥也是极其不愿意,他们不是小孩子了,对于这位继奶奶的做派简直记忆犹新,自己一家子受过的罪也是历历在目,现在想要以德报怨,就算是大姑答应,他们也不答应的。 有了三个儿子撑腰,宁大姑这底气十足,完全不搭理那一家子就对了。 这次既然老女人低声下气地求着他们回去过年,宁大姑也有些显摆的心思在,索性地就一家子人回去了。 她家也在县城买了房子,在大表哥的名下,孩子自然也是城里人,这以后就要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不回去显摆显摆,心里的这口恶心儿还真就出不来。 宁大姑的这个心思也没藏着掖着,明晃晃地告诉了宁家人,尽管不置可否,不过宁家谁也不会拦着她回去走上这一趟就对了。 宁大姑没来虽然有些遗憾,不过宁妈妈还是觉得畅快不少的,不是她不待见亲戚,实在是因为这个大姑子简直莫名其妙,不讨喜的很。不是瞧着自家的富贵不顺眼,好家就是瞧着小姑子的充满了挑剔,好像谁都该她的一样,简直神烦。 宁大姑不来倒也好,更和睦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顿饭,聊聊天,这不是挺好的么,干嘛非得要各种的羡慕嫉妒,酸言酸语的,没丁点儿的眼色。 宁大姑不在倒也是真的好,至少那些不和谐的因素都没了,也算得上是其乐融融。 当然,除开小姑夫做出的那些糟心事儿不提之外。 大年初三,宁家迎来了红红一家。 宁堂哥年前就送了好些年货来的,其实来不来的都不是太要紧,不过既然来了,宁家也是各种欢迎的。 红红和宁中秋也都渐大了,这以后的前程如何,总是要靠着宁爸爸这个大爷爷的,所以关系拉的更亲近些不算是坏事儿。 况且他如今在村上做着村支书,各种有滋有味儿的,也是离不了大伯的支持,宁堂哥觉得自己跑勤快些没坏处。 宁堂哥一家的到来显然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毕竟半只猪,一只羊,几只鸡鸭地送过来了,人家上门做客谁能不欢迎了不成? 宁中秋和自家小叔也是很久没面对面聊过了,这下子看到本人了自然是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拉着他回屋聊天去了。 至于红红么,今年才从宁家搬了出去,自己住校去了,对于这个家,她甚至比宁一诺还要熟悉呢,当下也不拘束,手脚利落地去厨房收拾东西去了。 宁妈妈也不拦着,她自诩对着红红是各种的够意思了,使唤使唤她也没啥问题,如果这样都有意见的话,纯当自己养了个小白眼狼就得了。 这过年么,可不就是图个热闹么,堂兄一家也不着急回去,在县城住下了,逛逛县城再说。 尽管宁家的地方不小,不过宁堂兄一家还是安顿在了外面,对于双方来说都方便。 已经习惯了家里时不时地就有客人上门的情况,宁妈妈就入股了小区门口的小宾馆,但凡家里亲戚过去,只要记账就成在,完之后宁妈妈再和老板结算,从每月的分红里头扣。 宁爸爸虽然觉得媳妇儿太过斤斤计较,不过宁妈妈坚持,他也就懒得管,由得宁妈妈自己折腾了。 宁妈妈这几年省了多少钱是不知道,不过就这么个小宾馆,还真没少替她挣钱就对了。 无意中得了这么一门好生意,宁妈妈甭提有多得意了。 宁妈妈对于侄儿一家子表现出来的自觉很满意,毕竟要在家里住的话,这床单啊,被罩的最后都要换洗,家里的阿姨放假的情况下,只能委屈自己了,宁妈妈丁点儿也不想去做这些费力气的活儿。 牛家这虽然老两口还是在老家住,五十平米的回迁房,老两口住倒是也可以,可惜的是,因为是老人的关系,要的是一楼的房子,楼和楼之间的距离太近,阳光完全照不进来,阴面冻的跟冰窟窿一样,厨房的水都能冻住,这还是在有暖气的情况下,至于阴面的阳台么,直接当成冰箱使的,冬夏都是如此。 老两口做饭也不在厨房开火,直接在客厅,弄了个电锅,煮炸烹饪的都在客厅就对了。 即便是这样,这才多久的功夫呢,宁姥姥的双手就因为用冷水的关系,骨节肿大,只要变天了就又肿又疼,各种的遭罪。 宁妈妈也带着她去医院瞧过,医生说了,这种风湿性的关节炎是没辙的,只能好好儿保养,吃药止痛。 然而让宁姥姥完全不碰水,怎么可能呢? 哪怕是带着胶皮手套效果还是不咋滴就对了,宁姥爷偏生爱作的很,嫌弃胶皮手套有股子味道,宁姥姥为了让他满意,不各种地嫌弃自己,只能继续地双手沤在冰水里头,为了省电省钱,老两口是不大舍得用热水的。 虽然嘴上这么说,可真正苦的只有宁姥姥一个人,享受惯了的宁姥爷才不会委屈自己的。 因为爹妈受罪这事儿,宁妈妈这两年对着宁小舅各种的有意见,可惜的是,除非是撕破脸,有些话宁小舅和小舅妈两口子就纯当是听不懂,各种地不予理会就对了。 而宁姥爷的态度也是让宁妈妈越来越生气,越来越寒心的另一个原因,老爷子无条件地偏向自己的宝贝儿子,将来指靠着他养老送终呢,闺女算什么?得罪了就得罪了呗。 而且宁姥爷也算是吃定了大闺女,知道她就是嘴上说说,才不会对着自己老两口撒手不管呢,但凡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保准打电话找老大,而不敢惊动了儿子一家子,生怕给宁小舅带去麻烦。 宁妈妈尽管气归气,恼归恼的,可还是那句话,那是她老爹老娘,她能真的眼睁睁地丢下他们不管么?做不到的宁妈妈只能自己将自己给气个半死。 不过每次遇上岳家有事儿找媳妇儿,宁妈妈前脚走,宁爸爸后脚就会通知宁小舅两口子,对着这个姐夫这两口子还算是有些敬畏的,哪怕是再不情不愿,哪怕是心里再怎么嫌弃这老两口成天就知道找事儿,可他们也不得不丢下手头上的活儿,急急忙忙地赶去老家或者是去医院。 虽然两口子每次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可只要他们有点事儿,儿子媳妇儿很快就会回来,这让宁姥爷更坚持自己的意见,儿子媳妇儿都是好的,都是孝顺的,他更不能给孩子添麻烦。 这简直就成了个死循环,没有解开的日子就对了。 宁妈妈虽然也知道丈夫的作为,可也不觉得弟弟就真坏到了那种程度,所以带着那种不以为然,可也没阻止丈夫的举动就对了,甚至会主动地向宁爸爸通报自己的行程,这夫妻俩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是配合默契。 尽管已经这么不孝了,表现的这么明显了,不过过年的时候宁小舅还是将老爹老娘接到了县城的,总不能让人戳脊梁骨。这也是宁妈妈能在家里沉得住气的缘故,左右在县城,自己随时可以过去溜达一圈儿。 在送走了宁中秋一家子之后,宁爸爸带着媳妇儿孩子去了一趟岳家,给老丈人,岳母娘两老两口拜年。 如果不是碍于情分的话,宁爸爸是绝对不会出现在牛家的,他是越来越瞧不上这一家子的做派了。 不过在儿子没结婚,闺女没嫁人之前,就这么一门舅家,还是得稍微维护些子,宁爸爸在这日子口上只能催眠自己,他完全不知道那混账两口子干的混账事情。 连襟,岳家,舅家这是当地人最看重的三门亲戚,宁爸爸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在某些方面有缺憾,所以咬牙切齿,一副苦大仇深地样子前往岳家。 宁一诺对于这种关系不以为然,这也就是父母辈这一代人的观点,等他们这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成家立业的时候对于这种亲戚关系淡的不能再淡,嫡亲的兄弟姐妹之间都不一定和睦呢,更何况是外人呢? 不过这话不能从自己的嘴巴里说出来,他现在年纪小,也不是插手这些的时候。 明天,大年初四宁一诺就要离开家,回校补课了,哪儿有功夫胡思乱想这些的? 宁家六七口人的到来也是受到了牛家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在看到各种的补品,各种的好酒好烟,鸡鸭鱼肉这些的时候,小舅妈这脸上的笑容简直不要更灿烂。 牛家的房子不是太大,三室一厅的,一百二的,可惜呀,就是没有老两口住的地方就对了。 宁小舅从不读书的人能奢侈地拥有书房,然而没有爹娘住的地方。也恼不得宁爸爸是越来越看不上这个妻弟了。 尽管宁爸爸在很多方面不一定是个啥好玩意儿,可毋庸置疑的是,他是个大孝子。 在宁爸爸的观点里,连自己的老爹老娘都不孝顺的人,肯定不是啥好玩意儿,除非是特殊情况,比方说像宁大姑家的那种,父不慈子不孝,这是报应! 可牛家呢?老两口基本上将自己的肉都要割下来喂给儿子了,可惜的是,宁小舅干的那些狗屁事儿…… 略略地坐了小半个小时,小舅妈忙着奉承姐姐姐夫,也没想着要去厨房准备点儿吃食,宁姥姥挪动着小脚要去厨房的时候宁爸爸提出了告辞,这两口子不是东西的很,他也甭在这儿伤害眼睛了,也甭给老太太添麻烦了。 “姐,姐夫,你们在家吃饭,妈的手擀面那真是一绝,我娘家妈最爱这一口,前几天还让妈给晒了一大包的擀面条给我妈带回去了,你们也尝尝呗。” 宁妈妈气的差点儿就动手扇这个不要脸的东西了,宁姥姥的手攥不住,手擀面的简直遭罪死了,还一大包,也是够不要脸的! 可惜的是,娘家兄弟的宁小舅无动于衷,完全没觉得哪儿有问题,宁妈妈浑身的气恼顿时泄的一干二净,这样的兄弟,值得自己帮衬么? “不了,我们没那么好的福气,老太太手上的风湿好了?看来果然是小弟弟妹孝顺,这病好的那么快呀?我以往就说你是个样子货,对着老人不带真心,瞧瞧小弟和弟妹,这就是榜样,你可好好学着些。” 宁妈妈有顾忌,要给娘家人留点儿面子,可宁爸爸就没这个顾忌了,冷嘲热讽地几句话,刺的小舅妈脸红脖子粗,偏生还有个不省心的宁一诺, “是呀,表弟表妹们正是学东西的时候,都说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有舅舅舅妈这么孝顺的父母,相信表弟以后也会有样学样儿,一样孝顺的!” 这话说的牛家的大人们好不尴尬,小表弟如今也是将上学的年纪,听了这话直摇头, “两个老不死的,就知道吃白食,咋不早死呢?早死了老家的房子卖了就能给我买大房子了,以后这家里的东西都是我的,是不是呀,妈妈?” 孩子毕竟还小,果然是有样学样,不管是语气还是动作,都和小舅母如出一辙,这下子,牛家的世界就跟陷入了默剧的世界一样,寂然无声。 “好好好,好一个言传身教!好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宁爸爸大笑了两声,转身离开了牛家,宁一诺兄妹几个紧随其后,宁妈妈的脸气的铁青,可是在看到自家老爹瞅着自己一脸的怒气时,放弃了到嘴边的话,转身跟上了丈夫孩子,也是,她出嫁了,不是牛家人了,人家的家务事儿,让人家自己解决好了。 宁妈妈走了,宁姥爷自己反倒是失落的不得了了,原本就不大直的胸背,这下子是彻底地佝偻起来了,至于宁姥姥,永远都是那副低眉善目的样子,这个家里从来没有她说话的份儿,哪怕是家里的猫猫狗狗地都比她重要,她说不说的不重要。 大过年的将岳家折腾了个够呛,自己狠狠地出了口痛快气儿之后,宁爸爸的心情就很好,回去的路上甚至还哼唱起了样板戏,这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说,显然是记忆犹新的东西。 宁妈妈虽然心里头也是憋着气儿呢,可是在孩子们面前,她好歹地要给宁爸爸留点儿面子,所以狠狠地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地只顾着开车。 到家之后,宁妈妈直接摔门进了卧室。 宁家兄妹和宁爸爸谁也没拦着她,倒是宁奶奶有些奇怪,这不是去岳家了么?怎么没留饭就回来了?而且媳妇儿的脸色那么难看,这亲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宁一冰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跟人分享舅家发生的丑事儿了,现在看着宁奶奶面露疑惑,她都不用人主动发问,叽叽喳喳地就开始宣讲了。 宁一诺摇摇头,只觉得浑身无力的很,摇摇头转身上楼了。 他刚进了自己的卧室,打算去冲个热水澡解解乏,这会儿他的手机响了,是本地的号码,宁一诺没多想就接通了,可惜的是,对方不吭声。 宁一诺起初以为是谁打错电话了,直接地给挂断了,不过片刻的功夫,他刚脱完毛衣,这电话又来了,宁一诺皱着眉头,接了起来,脱口而出的就是, “丁唯一,是你吗?” 那头依旧不吭声,宁一诺想到了那个可能,这心里就有些着急, “你说话,你在哪儿?我去找你,好不好?告诉我地址,好不好?” 宁一诺不停地追问,可惜的是,对方还是不说话,宁一诺看着将黑不黑的天儿,心里更着急了,拎着自己的羽绒服就往外走,她这人生地不熟的,大过年的跑来县城做什么? 想着小姑娘一个人孤孤单单,举目无亲的可怜样儿,宁一诺这整颗心就纠结了起来,语气有些不善起来。 “你给我说话,告诉我你在哪儿,不然的话,我真就永远不理你啦!” 听着他这样好笑的威胁,对面的丁唯一才有所触动,哆哆嗦嗦地道, “我在第五大道……” “你等着,我马上过去找你,找个暖和的地方待着,我马上就到,很快的,你别害怕。” 第五大道距离宁家没多远儿,原本是挺繁华的地界儿,可问题是现在是过年呀,这些铺面还不像后世那样哪怕是大年三十儿也不关门,照样营业的。 这会儿的第五大道估计就只有西北风了。 “爸,我有点儿事儿出去下,估计晚点儿回来,有事儿给我电话。” 宁爸爸坐客厅沙发上看报纸,宁一诺急匆匆地换了鞋子,也顾不上再多解释,将手机塞进口袋,直接地往外奔去。 说实话,宁爸爸还真是有些好奇儿子到底去干吗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儿子就永远都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轻易地不会动情绪,就算是和人争辩也是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宁爸爸这是第一次从他脸上看到了其他情绪,这心里能不好奇么? 可惜的是,宁一诺完全不给宁爸爸查询的机会就对了,出了家门之后一路狂奔,他第一次觉得这小区太大也真不是个好事情,好在半道儿上遇上了小区的巡逻车,宁一诺大喜过望,上了巡逻车,让他们直接地朝着大门走。 反正是过年,坐车的人少,这个时间点儿又是饭点儿,人就更少了。 巡逻车本来就是为业主服务的,宁一诺的身份特殊,小区的保安也不敢怠慢,听了他的话,以最快的速度朝着门口驶去。 到了门口之后,宁一诺谢了人家两句,穿过了不远处的小巷子,朝着第五大道奔去。 以往这个小巷子的门是不锁的,可惜的是,宁一诺今天点儿背,人家竟然早早地锁门了,或者说是今天压根儿就没开过门,宁一诺看着不多高的门,咬咬牙,开始往上爬。 翻的时候没太注意,羽绒服又有些长,所以“撕啦”一声,衣襟子就给扯开了一个口子,不过宁一诺并没有太过注意,慌慌忙忙地朝着不远处的第五大道跑去。 丁唯一觉得自己这是疯了才在大过年的时候给自己找不痛快,找了借口从家里出来,找了车将自己送到了县城,可惜的是,到了县城之后她又没心思给宁一诺打电话,一直磨叽到了现在,她准备要回去了的时候,还是觉得心有不甘地打了这个电话。 宁一诺的反应让她觉得酸涩难当,如果真的对自己没心思,那就别给她幻想的空间和余地,这算什么? 不过对于宁一诺来这么紧张,心底泛起的甜蜜却是连她自己也骗不了的。 宁一诺腿长速度快,很快地就出现了第五大道的对面,隔着一条马路,看着对面的那个女孩子,宁一诺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跳有些加快,也许是因为刚刚跑的太快了些? 两人就这么看着,半天之后还是宁一诺跨出了那一步,大步流星地朝着马路对面走去,丁唯一只觉得他这每一步都是踏在自己心尖子上一样的。 “胡闹什么?这么冷的天气,穿的这么薄,万一生病了是那么好玩的么?” 让丁唯一没想到的是,他这第一句话竟然不是安慰自己,而是数落她,小姑娘这心里本来就很忐忑,这会儿给人数落了两句,心里委屈的不得了,这眼泪就忍不住地往下掉。 宁一诺忍不住地叹了口气,这样也不知道值得不值得,毕竟是个傻孩子。 “别哭啦,好不好?我的错,不该说你的!” 宁一诺想也没想地就将她揽进了怀中,柔声道。 “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丁唯一也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大胆,竟然敢抱住自己了,心头一颤。尽管能感受的到,这样的拥抱带着一股子怜惜的意味在,可她还是担心人家这是在可怜自己,而不是……,所以就这么磕磕巴巴地开口了,也不敢使了力气将他给推开, “傻丫头,还不明白么?我只是觉得你太草率了,希望你以后别后悔!” 宁一诺这话就等于是明示了,刚刚的举动其实就已经表明一切了,不过她还是不自信,先爱上的一方总是输家,容易患得患失,胡思乱想。 “我不后悔的,哪怕以后分手了我也不后悔,最起码我是拥有过的!” 这下子丁唯一算是听懂了他的明示,对着他道,笑颜如花,迷人至极。 “好,哲学家,咱们现在去找地方填饱肚子,好不好?你打算怎么安排的?今天要回市里还是明天跟我一起回去?我妈送我,到时候一起走?” 宁一诺倒是不反驳她,也不想告诉她,情之一字,最是伤人,她年纪还小,不值得的。 不过显然现在的丁唯一是听不进去的,他索性也就不说了。 提到这个话题,丁唯一自己却是极有决断, “先吃饭,然后我要回去了。” 至于和宁家人见面这种事情,她还没有心理准备呢,也不觉得这就是个很好的建议。 尽管这街面上很多的店铺关门了,不过宁一诺恰好知道有一家全年无休的药膳馆。 干爷爷王老爷子的铺子! 这是宁一诺瞅着退休了的老爷子没事儿干,怂恿他写书总结自己一生的行医经验之外,让他写了些养身的房子,弄了个小馆子,这个小馆子他三老爷子七,里头的大厨和经理都是宁爸爸挖来的,小店的座次不多,每天提供的饭菜也不多,可是生意却是很不错。 大家手头上有钱了,大鱼大肉地每天塞,也开始慢慢地追求健康了,这个药膳馆算是本地的第一家,这头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比较占便宜的。 成本尽管已经收回来了,不过老爷子和宁一诺谁都没有扩大规模的意思,就这样多好。 又能挣钱,又不累人,简直完美。 这也就是不怎么上进的人的心思,不过正是因为这份淡泊,倒是让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当然,宁爸爸请来的厨师和经理是能耐人也是重要原因。 当下,宁一诺很是自然地就牵着丁唯一的手上了车,告诉司家师傅该怎么走,丁唯一也是有些无语,这人还真是霸道的厉害。 “好了,手暖和了,以后不许瞎胡闹了。” 半天之后,宁一诺终于放开了她的手,忍不住地说教道。 “好了,好了,下不为例,我以后再不这样的。” 这会儿丁唯一的心情不错,自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不过丁唯一一点儿也不后悔就对了。 如果不是自己主动跨出这一步的话,她和宁一诺之间怎么会有这么快的进展?依着宁一诺的那个古板德行,指不定这一辈子就要错过了。 不过这会儿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总归她不要反驳就对啦。 尽管也知道她没这么乖巧的,不过态度上还是让宁一诺挺满意的。 至于以后么,自然是不会让她到处乱跑就对了。 “咦,这里的环境很不错!” 见到店面里头之后,丁唯一有些惊奇地问道。 “对,这里的东西味道还不错,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全年无休。” 宁一诺解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