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节
辞世,皇祖母更为此一病不起。战场上枪炮无眼,难保皇四叔一定会平安归来。若是皇祖母为此更添病痛,外面的清议的确会对皇阿玛不利。不如还是让孩儿代皇四叔去。”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詝儿仁慈。” 六阿哥道:“皇四叔战功赫赫,更有不少实战经验,在军中也有威望,而四哥虽然弓马娴熟,毕竟未经历练。皇阿玛,若四哥出征恐怕会动摇国本。若皇阿玛怕人说闲话,不如恩准孩儿去四叔同去。” 皇上对两位师傅道:“两位皇子都是忠孝仁义之辈,有师傅们教导之功。” 杜受田与翁心存说道:“阿哥们天资颖悟,臣等不敢居功。” 皇上又对两位阿哥道:“朝政之事朕自会决断,你们二人要安心跟着师傅们学本事,将来才能为君为臣,拱卫我大清的江山。” 四阿哥与六阿哥道:“多谢皇阿玛教诲,孩儿记下来了。” 皇上点了点头,离开了上书房。 是日晚些时候,皇上颁布圣谕,派遣瑞亲王绵忻为钦差大臣,巡视海防。并且特旨只准岸上督战,不许下海迎敌。 第二百一十二回 仕途赫奕常思权势风味 世事繁华却念林泉光景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转眼又到深秋。 一日,永和宫中。 齐楚按时来为皇贵妃请平安脉。 锦瑟带着侍候的宫女太监出门候着了,唯有雨落随侍在旁。 齐楚道:“娘娘一切平安。只是眼看着快要入冬了,不久便又要落雪,娘娘尽量要保持心情平稳,小心切勿勾动眼睛的旧疾。” 青郁道:“辛苦齐太医了。有空再让风眠进宫来陪本宫说说话。” 齐楚道:“她平日在府里也惦记着娘娘。按娘娘的吩咐,她抽空便去和硕长公主府里陪温夫人倾谈。小公子一切安好,请娘娘放心。” 青郁道:“那也是个苦命的人。只是她虽然多情,心里还拿捏得住分寸,真是不易啊!要知道一死百了是最容易的事,难的是逼自己活下来承担一切。若是没有温夫人,长公主和景行老的老、小的小,让人怎么放心得下?” 齐楚道:“娘娘所虑甚是。温夫人此举令人钦佩。” 青郁拿着一方丝帕往小方桌上轻轻拂了一下,眼睫低垂,轻声说道:“听说瑞亲王已到了东南沿海。皇上不许他下海迎敌,乃是顾及兄弟情分,也是碍于太后的嘱托。这是皇上的仁慈博爱之处,可有些事咱们却应该替皇上做了。” 齐楚道:“娘娘放心,萧逸致早年在蜀中医士中医术拔群,颇受重用,如今已被调去了广东。萧逸致与萧夫人雪霏一直感念娘娘再生再造的恩德,想着报答娘娘呢。”.. 青郁道:“那你便把孝全皇后生前用过的方子交给他。” 齐楚道:“孝全皇后?娘娘的意思是?” 青郁道:“此事本宫细细思虑过,皇上也曾与本宫提起,孝全皇后临死之时容颜憔悴之状与当年孝淑睿皇太后临死前如出一辙,只怕都是当今太后下的毒手。问题一定出在孝全皇后的药方上。” 齐楚道:“可是孝全皇后所用之药经微臣一一验看过,并无毒性啊。” 青郁道:“当初孝淑睿皇太后也是如此死得不明不白,太医院所有的太医都看不出端倪。可是孝淑睿皇太后去世后不久,当时的太上皇乾隆爷和当今太后不约而同地屡次三番提拔施依山,直至太医院的院判。这众人都验看不出的方子一定出自施依山之手。” 齐楚道:“施太医?若真如娘娘所言,也并非全无可能。施太医的确有这样的本事,他的医术若干年来太医院之中无人能及。” 青郁点点头道:“况且施依山几年前已经死在了锦官城,必是太后派人灭的口。而孝全皇后死在施依山被灭口几年之后。所以这件事已是死无对证,无法坐实太后的罪状。但是即便如此,本宫何尝不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呢?孝全皇后用过的药并不是样样出自你手,但是时隔多年,你可还能记得?” 齐楚道:“微臣记得。而且经娘娘这样说来,微臣想得到应该是哪一个方子。” 青郁道:“那就好。便让瑞亲王按方服用。只是这个方子想必是下的慢功夫,积年累月才能见功效。让萧逸致嘱咐瑞亲王多多服用,原本一天一副便加量到一天三副。只要能拖上一年半载即可。不过务必要留着他的命回宫见太后最后一面。” 齐楚道:“可是如此做来,会不会连累萧逸致被查处?” 青郁笑道:“不会。既然本宫有心放那一对鸳鸯一条活路,又怎么会亲手断送?萧太医开的是孝全皇后用过的旧方子,即便皇上查问起来也不会有事。一来,太医院众人都看不出端倪;二来太后也不会笨到去皇上面前告发,那岂不是坐实了她暗害孝全皇后之事?三来萧逸致远在军中,又不在太医院,太后日后想要寻仇也是鞭长莫及;四来此事过后便安排萧逸致辞去医士之职,与雪霏继续做一对闲云野鹤。” 齐楚道:“娘娘思虑周全,微臣万不能及。” 青郁道:“本宫知道,你素有善心,对萧太医和雪霏也是心怀悲悯。本宫不仅为风眠、曦儿感到庆幸,太医院更是正应该由你这样的人统领。” 齐楚道:“微臣出身贫寒,又无任何根基。能得到如今的重用,多亏娘娘不断指点提携,微臣永生永世感念娘娘的恩德。” 雨落按耐不住,在一旁插话道:“娘娘,为何一定要留着瑞亲王的性命回宫见太后一面?若是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太后岂不是更伤心?” 青郁冷笑道:“不,本宫要让太后眼睁睁地看着最宠爱的幼子死在自己的面前,却无能为力。这与听闻噩耗对太后的打击不可同日而语。想来她知道瑞亲王患病便会心急如焚地接他回京,以为经太医细心诊治就会痊愈,可是当她知道瑞亲王所用的乃是孝全皇后的旧方子,她方才能够心如死灰。纵观她的一生,机关算尽地去追求权力,追求名位,到头来却连亲生子的性命都难以保全,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太后来说一定是最大的打击。” 雨落道:“娘娘好高明。如此一来,即便是太后忘了孝全皇后的旧方子是什么,她身边的秦太医也一定记得。” 青郁道:“不止是秦太医,代她去蜀中逼死施太医的人也会提醒她。听说瑞亲王到了前线,对军务指手画脚,添了不少的乱子。若他病倒,林则徐大人只怕更有胜算。” 齐楚道:“娘娘圣明。只不过皇上爱惜幼弟,各种封赏怕是少不了。” 青郁道:“哀荣是这世上最没用的事情,不过是活着的人求个心安罢了。想当年荣儿被太后和孝慎皇后联手害死,连累了她腹中的孩子未能睁开眼看一看这个世道就没了。即便是皇上追封了荣儿为贵妃又如何?这世上再没有杨荣儿这个人了,本宫只能在睡梦中默默流泪思念着她,却再也见不到她的音容笑貌,也见不到她唤本宫一声姐姐了。” 齐楚心知皇贵妃虽然口中说的是已故的荣贵妃,心中最为惦记怀念的却是同样死于太后之手的温宪,因此默默不语,不知能够说些什么来宽慰皇贵妃。 雨落则在一旁说道:“娘娘这是怎么了?近来总想起这些故人?” 青郁苦笑着说道:“算起来本宫入宫已是十年有余,这十几载的岁月匆匆而过,眼看着韶华将尽,流年消残,也不免伤春悲秋一回罢了。” 齐楚道:“老圃寒香别有秋,时气总是会影响心情。娘娘,逝者已矣,可是几位阿哥、几位公主正是青春少艾的年纪,娘娘多与他们在一处,这心情便会不一样了。” 雨落道:“正是呢。奴婢日日看着阿哥和公主们越来越长进,心里不由地高兴呢。” 青郁道:“你们说的是。多亏本宫还有这些孩子们。齐太医,本宫想托风眠给温夫人带个话,改日带景行入宫让本宫看看。” 齐楚道:“早前已与温夫人说过多次,只是温夫人自觉出身低微,不敢入宫。” 青郁道:“你便让风眠陪她一同进永和宫来,正好本宫也甚是想念风眠与曦儿。” 齐楚道:“微臣遵旨,请娘娘放心,微臣这就回去交待。” 青郁道:“有劳齐太医。” 齐楚道:“那微臣这就告退了。” 青郁点了点头。 齐楚退出永和宫,快步往宫外走去。 第二百一十三回 少年灵慧抱夙根 今生冥顽卜来世 过了几日,齐夫人风眠陪伴温夫人青芜带着子女一同入宫拜见皇贵妃。 皇贵妃心中大喜,特向皇上请旨,免了四阿哥、六阿哥当日的功课,让几个孩子可以一同在永和宫相见。 风眠、青芜以及景行、曦儿恭敬地跪下向皇贵妃和几位阿哥、公主行礼。 皇贵妃说道:“免了,免了。”然后一一引见。 皇贵妃道:“詝儿、訢儿,虽然景行是哥哥,但你们也要尽地主之谊,带景行和曦儿去御花园玩儿,趁着秋菊还未落尽,正好赏一赏。” 四阿哥和六阿哥道:“孩儿遵旨。”.. 皇贵妃见景行已是翩翩少年,岁数恰似当年她初识温宪,容貌也一日比一日更似温宪当年,心中大为触动,几欲落下泪来。 青芜道:“景行,照顾好弟弟妹妹。” 景行道:“孩儿领命。” 三公主道:“静娘娘、两位夫人放心,这里孩儿年岁最长,一定会照顾好弟弟妹妹。” 皇贵妃笑道:“不错,端顺和寿安是姐姐呢。去。” 几位阿哥和公主带着景行和曦儿行礼告退去了御花园。 锦瑟带着小宫女们下去了之后自行去小膳坊安排午宴。 屋子里便只剩皇贵妃、温夫人、齐夫人和雨落四人围炉闲谈。 皇贵妃道:“景行又长大了,你们真该常进宫来。” 青芜道:“景行总说皇贵妃娘娘像他额娘,可是也怕见面徒惹娘娘和景行伤心。” 皇贵妃与风眠悄悄地对视了一眼。 风眠道:“可是这悲伤里却也透着欢喜呀。” 青芜道:“正是。难得皇贵妃娘娘眷顾,又不嫌弃臣妾出身卑微,臣妾日后便多带景行进宫来。” 风眠道:“温夫人总是害怕不熟识宫里的规矩,贻笑大方。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如今在这后宫里,尽是皇贵妃娘娘说了算。” 青芜道:“便是因为如此,臣妾才怕给皇贵妃娘娘添麻烦。” 皇贵妃道:“本宫知道你懂事。无妨,多来几次便知道了。” 风眠道:“臣妾也会在旁协助。” 皇贵妃笑道:“那就更万无一失了。”雨落道:“奴婢看着景行小公子的容貌恰似当年的温大人。” 皇贵妃与风眠不免又暗自对视一眼。 这言语间异常的情绪涌动和异样的神色情形却也被一旁的青芜悄悄看了去。 风眠道:“父子之间的相像总是大抵如此。” 皇贵妃道:“几个孩子也日渐大了。本宫不得不为他们的婚事操心。” 风眠道:“娘娘说的是。三公主和四公主都到了嫁人的时候了。” 皇贵妃道:“寿安天资颖悟,容颜娇俏,恰似孝全皇后当年,本宫倒是不为她担心。只是端顺自孝全皇后离世身子就一直不好,皇宫里这么多太医调养着,一副副的补药吃下去都不见大好,更何况是要嫁到宫外去?这让本宫怎么放心得下?” 雨落道:“难怪皇上要自四公主开始便为公主们改了寿字的排行,这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早早地没了。难道是这端字跟公主们的命数犯了冲?” 青芜道:“臣妾方才看三公主的气色倒还好。” 皇贵妃道:“不过是仗着天家富贵,日日拿燕菜人参当饭菜吃才勉强维持得下去。那孩子心性太高,也随了孝全皇后了。本宫让她今日依旧在房里歇息,不必出来,她却执拗得很,非要与出来与景行、曦儿相见,本宫也不便勉强她。前段日子,本宫与皇上说起她们的终身大事。皇上提了几个人选,本宫都不能满意,还是留她在身边稳妥些。况且端顺羸弱的身子也不能支撑她远嫁他方。” 雨落道:“娘娘心慈,三公主体弱多病,留在宫中未必就比出宫嫁人差些什么。” 皇贵妃道:“也许寿安要比她姐姐先嫁人了。” 青芜道:“皇上和娘娘已有了额附人选了?” 皇贵妃道:“皇上已为寿安选了蒙古奈曼部郡王阿完都瓦第札布之子德穆楚克札布为额附。德穆楚克札布与寿安年貌相当,是为良配。不久之后,待过了孝全皇后的忌日,皇上便会加封三公主和四公主为固伦公主,并下旨赐婚,将四公主指给德穆楚克札布为妻。” 风眠道:“众位公主之中,四公主最得圣心,此番远嫁,皇上可舍得?” 皇贵妃道:“德穆楚克札布暂时还未承袭爵位,皇上有意留他们住在京城,待到老郡王仙逝,需要德穆楚克札布回去承袭爵位之时再做打算。” 青芜道:“如此甚好,皇上和娘娘仍然能够时常见到女儿。这京城里又要多一座固伦公主的府邸了,也算一件喜事。” 皇贵妃道:“说到这儿,和硕长公主近日身体如何?” 青芜将眼眉垂下,缓缓地道:“自从先夫离世,额娘她伤心过度,已许久不见外人了。即便是臣妾和景行与她同在一个府中也不是日日得以相见。” 皇贵妃道:“长公主生性开朗,从前也喜欢操心民间的事情,如今居然性情大变了。” 风眠道:“也难怪长公主殿下性情大变,这些年,她已承受了太多的变故。” 皇贵妃对青芜道:“可是抑郁成疾?不如还是请太医去府上诊治一下,本宫也能放心啊。” 青芜道:“臣妾早些时候便想请个大夫过府为额娘诊脉,可是苑若姑姑总说不必劳烦了,臣妾见额娘气色也还算尚可,只是不愿出门见人罢了,便也没有执意勉强。” 风眠道:“不如哪一日长公主心情舒畅的时候,臣妾和齐楚同去府上,让齐楚为长公主诊脉。” 皇贵妃道:“不必了,长公主这些年后宫民间浮沉浸淫,多少世情看不透?不会讳疾忌医,她心里自然是有数。若是不愿见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