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妆欢 > 第 104 章节

第 104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来,本宫并没有着急做什么,更没想过去皇上那里告发你,如今是你自己作死,怨不得别人。”..    祥贵人道:“皇贵妃,你好狠毒!”    皇贵妃道:“若论狠毒,本宫怎及太后之万一?你说本宫恨你,其实本宫不但不恨你,相反地还很同情你。你临死还想着自己在皇上心里的地位,这些年来对皇上用情不可谓不深,只是你的人生终究还是被太后耽误了。太后欲求不满,妄想蛇口吞象,你定力不够被她撺撮着也想当个太后。如此一来无论是皇上还是本宫都万万容不得你。”    祥贵人道:“是啊,我为太后做事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只不过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一直相安无事,反而还生出许多妄念。其实冥冥中自有主宰,善恶到头终有报。孝全皇后一死,一定会告诉阴间的黑白无常来向我催命了。”    祥贵人缓缓走近桌旁,一把掀开绸布,只见白绫、毒酒、匕首赫然在列。    第二百一十回 极为难世路似冥 最可怜人情如梦    祥贵人道:“多谢皇上和皇贵妃娘娘给我留一个全尸。只是当年孝全皇后爱惜容颜,不惜吞金自尽,让皇上对她的美貌念念不忘。我今时赴死,只怕皇上都不会来看我一眼。”    皇贵妃道:“你这一生好话说尽,坏事做绝,临死还能保全父母儿女已经是上天垂怜了,还有什么不知足?而且皇上说了,若你能自裁,他会赐你贵妃尊位,将你风光大葬。你也能安息了。”    祥贵人拿过酒壶,饮了一口,说道:“皇贵妃,你不知道,当年我与皇上年貌相当,情志相投,也有过一段神仙眷侣一般的好日子。我是真心思慕皇上的,一生一世,至死不渝。皇贵妃,你可有过这样的感受?”    高成选用的是上好的丹毒,又名鹤顶红,服下后毒发极快,祥贵人话音刚落,嘴角就淌下一滴鲜血,身子也渐渐瘫软下去。    皇贵妃道:“本宫岂会不知?可惜本宫挚爱之人已被你害死,与本宫今生都无法再相见。是你,还有太后、宁嫔,你们为了争权夺利,罔顾无辜之人的性命,让本宫痛悔终生!本宫如今只想平安度日、老死宫中,你们为什么一个个地都不肯放过本宫,非要逼本宫出手取你们的性命啊?”..    祥贵人犹如醍醐灌顶,方才恍然大悟,可是她的舌头已经麻木,只能含含混混地说道:“你,竟然……温……”    皇贵妃道:“你猜得没错,可惜你已经没命将这个秘密告诉太后了。你要记得,是太后害了你一生,你且在黄泉路上等着,用不了多久,本宫就送太后下去与你会合,到时候你尽管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话音刚落,只见祥贵人双目圆睁,一声不吭地栽倒在了地上,死不瞑目。    皇贵妃未再费神看她一眼,转身走到殿门前,推开了门。    高成、雨落等人迎了上来,口中唤着“娘娘。”    高成往内殿之中探头一看,对皇贵妃说道:“皇贵妃娘娘好大的本事,这样轻松的差使奴才还从未办过。”    皇贵妃道:“皇恩浩荡,祥贵人甘心自裁,有劳高公公派人将她收殓了。”    高成道:“内务府的人都等着呢,皇贵妃娘娘放心。”    皇贵妃道:“高公公事忙就不用送本宫回永和宫了。本宫还未谢过高公公调教出小德子这样机灵的徒弟,永和宫的差事他当得极好。”    高成道:“有皇贵妃娘娘心疼他是小德子的福气。奴才恭送皇贵妃娘娘。”    雨落扶着皇贵妃乘着风辇,一路回永和宫去了。    皇上追封了钮钴禄·柔嘉为祥贵妃,高成也奉旨以贵妃之礼为祥贵妃安排葬仪。    是日夜间,高成办了一天的差事,身心疲惫,出宫回了他京城中的私宅。    高成刚一进门,一个灵秀的小丫头就走出来道:“大人今日怎么回得这么迟?和硕长公主已等了许久了!”    高成吓了一跳,连忙弓着身子快步往正殿走去。    小丫头不敢近前,只得在殿外候着。    长公主正在正殿饮茶,苑若在旁边伺候着。    高成跪下磕头道:“奴才叩见长公主,奴才不知长公主殿下光临,有失远迎,请长公主饶恕奴才死罪!”    长公主微微一笑,说道:“今日宫里出大事了,高公公难免劳累,本宫在此稍等片刻也不碍事。”    高公公道:“长公主圣明,虽说皇上开恩以贵妃之礼殓葬,但是一切从简从俭,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长公主道:“还跪着做什么?起来坐着回话。”    高成道:“奴才多谢长公主。”    长公主放下茶杯,一手捻着一方丝帕,两手交叠放在腿上,说道:“这屋里的三个人,本宫、苑若和你都是老相识了,本就无需客套。苑若小时候就在皇额娘身边伺候,陪着皇上和本宫一起长大。你更是打小儿就伺候皇上,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    高成道:“奴才有幸能侍奉皇上和长公主是奴才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长公主道:“这宅子住着还习惯么?”    高成道:“说起来真是僭越了。奴才何德何能竟能蒙长公主将温大人生前的宅子赐予奴才,奴才是没有根儿的人,也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真是寝食难安。”    长公主道:“本宫瞧着你屋里头新添的两个小丫头都不错,模样秀气,说话办事也颇为伶俐。高公公真是有福之人啊!再收养个儿子就万事大吉了。”    高成道:“主子这就是笑话奴才了,奴才也只是看她们身世可怜就收在了屋里。主子若是看得上,就带回公主府,替奴才伺候主子,也算是替奴才尽一份孝心。”    长公主道:“你既然这么说了,本宫可就不客气了。不瞒你说,今日一进门本宫就瞧上这俩丫头了。你不愧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大总管,美人儿见得多了,眼光越来越毒了。这么好的小人儿上哪儿找去?本宫碰都碰不到啊!”    高成道:“主子要是不嫌弃,奴才让她们俩过来正式拜见主子,给主子请安。”    长公主道:“也好。”    高成起了身,说道:“你们两个进来。”    两个小丫头怯生生地低着头走进了门。    高成道:“还不给长公主请安?”    二人跪下恭恭敬敬地叩了个响头,齐声说道:“奴婢叩见长公主殿下,给长公主殿下请安。”    高成道:“你们两个有福气,长公主看上你们了。你们在这京城里可劲儿地打听,和硕长公主的府邸可不是谁都能进的。日后你们就替我好生伺候长公主,知道了吗?”    二人道:“奴婢知道了。”    长公主道:“抬起头来,让本宫好好看一看。”    二人微微抬起头。    长公主道:“模样生得真好。都叫什么名儿?”    高成道:“奴才本不会取名儿,所以用的都是她们自小的本名,这个叫杜若,这个叫白芷。”    长公主点点头道:“岸芷汀兰,也算雅致。你们今日就跟本宫回府。”    二人叩头谢了恩,高成便打发她们下去打点行装了。    长公主道:“本宫要走你两个人,怎么也得还你一个啊。”    高成道:“主子说笑了,奴才所有尽是主子所赐,哪里说得到还字?”    长公主道:“这些鲜花骨朵对你来说也没什么用,只怕她们时间久了反而会生出异心来,对你不利。高成,你年纪也不小了,半只脚都踏进棺材里了,所需要的不过是个伴儿,日日服侍你起居饮食就够了。”    高成道:“主子圣明,可是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奴才没有那么好的命能得个伴儿一同终老。”    长公主道:“本宫知道你与苑若是老相识了,自小一起长大的情份毕竟与别人不同。早些年皇额娘治宫治府都十分严谨,不许宫女和太监对食,就这样把你们耽误到年过花甲了。如今本宫就做主把苑若赐给你,你可愿意?”    高成喜极而泣,跪下叩头道:“奴才何德何能?怕还是不要耽误苑若终生的幸福了。”    长公主道:“苑若,你可愿意?”    苑若道:“奴婢谢长公主大恩,奴婢心甘情愿,服侍高公公。”    长公主道:“如此就皆大欢喜了。”    第二百一十一回 禁鸦片两国开战 上书房二子论政    高成又重重地磕了两个头,说道:“奴才心中不安,求主子给奴才安排点差事!”    长公主道:“无他,本宫只是要你在宫里在皇上面前千万保住皇贵妃母子周全。”    高成道:“奴才遵旨,请主子放心,有奴才在一日,皇贵妃娘娘、六阿哥和六公主的日子必定是稳稳当当的!”    长公主道:“高成,年纪不饶人,皇上贵为天子,难免心气高又要强,不肯服老的。你平日在宫里要好生规劝着,莫要伤神动气,一切以江山社稷和龙体安康为重。”    高成道:“主子放心,奴才伺候皇上这么多年了,最了解皇上的心性。连日里虽然发生了不少事情,但是皇上心里都有数着呢。”    长公主道:“那就好。本宫先回府了,明天就把人给你送过来。”    高成道:“回主子的话,奴才平日里都在宫里当差,苑若一个人在宅子里难免寂寞。不如还是请主子白天留她在身边伺候,替主子把丫头们调教好了,奴才在宫里当差的时候也省得惦记了。”    长公主道:“还是你考虑得周到,那就这么办。”    高成道:“奴才伺候主子起驾。”    说罢恭恭敬敬地低着头,伸出半个袖子遮着的胳膊。    长公主轻扶着高成的纹袖,起了身。    是年年底,惇郡王爱新觉罗绵恺因查办、革职、削爵、丧子等一系列的打击,气郁难解,一病不起,最终与世长辞,死于位于京城的府邸之中。    皇上为表悲痛之意,追封其为亲王。    惇郡王的爵位则由奕誴承袭。    道光十九年年初,晚清名臣林则徐抵达广州,经道光帝首肯,在当地就地销毁收缴而来的所有烟土,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    九月,英舰在虎门外穿鼻洋挑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部迎击,与英国人展开激战。    早前远在蜀中叛乱即将被清剿完毕之时,太后意欲夺取平叛的功劳,再三恳请皇上派她亲生的幼子绵忻以代圣上出征为名亲赴蜀地。    此时东南沿海遭受敌犯,朝臣纷纷上表启奏瑞亲王绵忻责无旁贷,必须再次代圣上出征,提振士气。    一日,皇上刚下了朝,对群臣启奏由瑞亲王绵忻代皇上出征之事未置可否,径直到了上书房。    四阿哥和六阿哥以及两位师傅纷纷跪下,恭请皇上圣安。    皇上道:“免礼,平身。”    说罢向两位师傅道:“今日阿哥们都学了什么?”    杜受田道:“启禀皇上,四阿哥听闻有人侵袭我大清海防,今日无暇顾及课业,只是一直吵着要去面圣。”    翁心存道:“六阿哥也是如此。”    皇上道:“詝儿、訢儿都想见朕?那我们父子三人可谓是心意相通了。朕如今已然来了,有什么话就说。詝儿,你先说。”    四阿哥道:“儿臣虽然身为皇子,却一直不能为皇阿玛分忧,于心不安。如今东南沿海有海战,孩儿岂能坐视不理?孩儿求皇阿玛让孩儿以皇子的身份代皇阿玛出征。”    六阿哥道:“四哥是嫡长子,身份尊贵,不容有失。孩儿乃是庶出,更应该替皇阿玛出征。”    四阿哥道:“六弟,你还小,更是静娘娘的心头肉,若有闪失岂不让静娘娘伤心?皇阿玛所有儿子里,我年纪最长,理应由我代皇阿玛出征。圣祖康熙爷讨伐葛尔丹时便是令其兄长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分兵两路围剿叛匪。”    六阿哥道:“四哥,你身份贵重,若是有什么闪失,必会陷额娘于不义之境地。世人会说她偏帮亲子,而让继子冲锋陷阵,上阵杀敌。再者说,太子留朝听政,而其余皇子披挂上阵的惯例古已有之。”    皇上笑道:“原来你们都想去战场。”    四阿哥、六阿哥跪下道:“愿为皇阿玛分忧!”    皇上道:“皇贵妃和两位师傅辛苦了,替朕教出两个这么出色的儿子。可是此次英国人进犯海防可是水战,你们的水性如何?”    六阿哥道:“四哥尚有腿疾,不便入水,也受不住船上的颠簸。而孩儿最善水性,请皇阿玛恩准孩儿所请。”    四阿哥道:“皇阿玛,孩儿的腿虽然有旧患,但是经由齐太医细心调理已然痊愈,上山下海都如履平地。”..    皇上道:“你们年纪尚幼,今后有的是上阵杀敌的机会,不用急在这一时。虽说我大清也有皇子替父出征的先例,可是也从未有过让未成年的皇子奔赴战场的事情啊。皇子身担江山社稷,关乎国祚万年的大计,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以身犯险。为今之计,你们的皇四叔瑞亲王可以说是不二的人选。”    六阿哥道:“那皇阿玛为何仍在犹豫?迟迟未见下旨?”    四阿哥道:“六弟,怎么能这么跟皇阿玛说话?快给皇阿玛叩头请罪。”    六阿哥叩了一个响头,说道:“孩儿失言了,请皇阿玛恕罪。”    皇上道:“见你们如此兄友弟恭,朕心甚慰。可是你们皇祖母刚刚失去了你们皇三叔,若是皇四叔也出了意外,朕恐怕会背上不孝的罪名。”    六阿哥道:“皇阿玛,孩儿觉得皇四叔首先是大清的子民,皇阿玛的臣子,其次才是皇祖母的儿子,皇阿玛的骨肉兄弟。国家有难,无论为臣还是为民都应该责无旁贷,更何况是亲王之尊?那更应该身先士卒来报效皇恩。京城中最不缺的就是富贵闲人,缺的是裕亲王那样的贤王。”    皇上道:“不错,当年世祖顺治爷在世时曾经问过几位阿哥有什么志向。裕亲王直言愿做贤王,而他的一生也并未食言,为大清社稷鞠躬尽瘁。圣祖康熙爷也直言不讳地说愿向皇阿玛那样成为有德明君,终其一生都在践行诺言,最终开创盛世辉煌。詝儿,这件事你怎么看?”    四阿哥道:“孩儿觉得为君为父是世上极难之事,既要扛下江山社稷,又要顾及骨肉亲情,因此从心眼里佩服皇阿玛。若是孩儿,万万难以周全平衡。”    皇上道:“那你认为皇阿玛应不应该派你皇四叔出征?”    四阿哥道:“皇三叔已经不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