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节
郁道:“齐太医,你的人品和医术都无可挑剔,本宫很放心。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风眠得以收获一段好姻缘,也是一件幸事。也请齐太医为雨落物色一个好归宿。” 齐楚道:“有娘娘此言,微臣一定尽心竭力为雨落姑娘物色。”.. 青郁道:“那就最好了。” 风眠道:“若奴婢和雨落都走了,何人服侍娘娘?” 青郁道:“无妨,即使你和雨落都离宫了,还有景嬷嬷在。” 风眠道:“景嬷嬷年纪大了,做不得太细的活计。” 青郁道:“你们从小宫女里面挑一两个忠心又伶俐的调教几个月就好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永和宫又不缺人服侍,总不能因此就误了你们终生。” 说罢又转向齐楚说道:“齐太医,温夫人的病还请齐太医多多费心,务必要仔细调理,直至痊愈。” 齐楚道:“微臣明白,一切都按照娘娘的吩咐。” 风眠道:“娘娘,请脉。” 说罢将丝帕搭在青郁的手腕上。 齐楚诊脉之后,说道:“仍旧无虞,娘娘福泽深厚,龙胎后福无穷。” 青郁道:“有劳齐太医了,回太医院。” 齐楚道:“微臣告辞。” 说罢就离了永和宫。 风眠道:“娘娘今日为何没让我送齐太医?” 青郁看着她,笑着说:“眼看着你就要离开永和宫了,本宫却又舍不得了,就留你多呆一会儿罢。” 第一百五十一回 静贵妃又得佳儿 贤伉俪终成眷属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道光十二年,静贵妃为年近五旬的道光皇帝诞下一个皇子。 小皇子排行第六,取名奕訢。 訢,乃是欣喜之意。 紫禁城永和宫内。 皇上握住静贵妃的手,说道:“静欢,你又为朕生下了一个皇子,朕不知道再赏你些什么才好。” 高成在一旁帮腔道:“静贵妃娘娘入宫区区六七年,就为陛下诞下了四位皇子皇女,真是福泽深厚啊!” 静贵妃笑道:“既然皇上提起来了,臣妾正要向皇上求一个恩典,只是此事稍稍有违宫规,不知皇上能否应允。” 皇上道:“爱妃尽管说来,朕莫不应允。” 静贵妃道:“臣妾陪嫁的侍女风眠虽然没有到出宫的年纪,但是她侍奉臣妾一向勤谨,臣妾想赐她一门好亲事,免得她空耗了好年华。” 皇上道:“这有何难?你可物色到了合适的人选?若是没有,满朝文武大臣,她看上哪个朕都可以替她做主。” 静贵妃道:“谢皇上盛情,臣妾想将她许配给太医院的齐太医。” 皇上道:“原来如此,只怕这二人早已暗通款曲了?” 静贵妃道:“风眠冰清玉洁,齐太医也是发乎情、止乎礼,断断没有暗通款曲之说。” 皇上笑道:“静欢你别多心,朕成全了他们就是。齐太医为你安胎有功,本就该赏,你将陪嫁侍女下嫁于他也算是表了心意了。朕自然乐见其成。” 说罢转头向高成道:“齐太医何在?” 高成道:“正在殿外候旨。” 皇上道:“传他进来。” 少顷,齐楚进了殿,叩见了皇上和静贵妃。 皇上道:“齐太医,静贵妃娘娘想给你一个恩典,朕也应允了。可是朕想再给你一个恩典。” 齐楚道:“皇上和娘娘的隆恩,微臣受之有愧。” 皇上道:“你为静贵妃安胎劳苦功高,现擢升你为太医院院使,正四品。并且如静贵妃所请,将永和宫宫女风眠赐予你为妻,择日完婚。” 齐楚道:“谢皇上,谢娘娘。” 静贵妃向风眠道:“还愣着干什么?快谢恩啊。” 风眠顺势跪倒,说道:“谢皇上。” 皇上对静贵妃道:“静欢,如此安排你可满意?” 静贵妃道:“谢皇上隆恩,臣妾领情。” 皇上道:“那你多多休息,等六阿哥满月之后再操办他们的婚事不迟。朕改日再来看你。” 静贵妃笑道:“恭送皇上,恕臣妾不便起身相送。” 皇上道:“不碍事,你歇着就好。” 转头又对高成道:“起驾养心殿。” 高成高呼道:“万岁爷起驾养心殿!” 齐楚也随着皇上离了永和宫。 一个多月之后,繁花盛开,春意盎然。 静贵妃出了月子,亲手将风眠送上轿辇,更陪送了好些嫁妆。 齐太医不仅高升院使,更为齐宅迎来了女主人。 皇上在他们大婚之日又颁下恩旨,封已是齐夫人的风眠为四品诰命夫人。特许她可以以静贵妃母家之人的身份出入紫禁城,看望静贵妃。 几日后,乃是静贵妃自闭宫养胎之后第一次赴承乾宫向皇贵妃请安。 是日,祥贵妃、静贵妃分列两侧,率领众嫔妃向皇贵妃请安。 皇贵妃道:“众位姐妹请起,赐座。” 众人便都落了座。 皇贵妃道:“许久未见静贵妃了,看你的气色产后恢复得甚好。” 静贵妃道:“谢皇贵妃娘娘关心,臣妾生产顺利,如今已有月余,因此并无大碍了。” 皇贵妃道:“是时候让敬事房将你的绿头牌重新挂起来了。” 静贵妃道:“谢皇贵妃娘娘记挂。” 彤妃道:“静贵妃娘娘真是好福气。可臣妾也有一消息想借此良机禀告皇贵妃娘娘与各位姐姐。” 皇贵妃道:“哦?彤妃有何事禀报?” 彤妃道:“太医诊过脉,臣妾已有三个多月的身孕了。” 祥贵妃道:“三个多月的身孕?那岂不是年底就要分娩?竟然瞒得这样好。” 彤妃道:“臣妾正是向祥贵妃娘娘学来的。记得祥贵妃娘娘怀五阿哥的时候,也是满了有三个月才让六宫知晓的。” 祥贵妃道:“但愿你如本宫一样有福气,再为皇上生下一位阿哥,正好与四阿哥、五阿哥和六阿哥作伴。” 彤妃道:“借祥贵妃娘娘吉言。” 皇贵妃道:“恭喜彤妃了,皇上可知道了?” 彤妃道:“昨夜皇上留宿臣妾的承乾宫,臣妾已禀明皇上。皇上说,宫里连着添了三个阿哥,臣妾此胎无论是阿哥还是公主,皇上都高兴。若是像四公主和六公主那样玉雪可爱,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就好了。” 祥贵妃见她偏偏落下了自己所生的五公主不禁气得牙痒痒。 皇贵妃道:“四公主与六公主的确是皇上心头挚爱,就连本宫生的三公主都有所不及呢。” 静贵妃道:“六公主还太过年幼,哪能跟四公主相比呢。” 皇贵妃道:“寿安今年也不过只有六岁而已。本宫也常常劝皇上,莫要宠坏了她,今后不成体统,失了皇家风范。” 彤妃道:“听闻三公主和四公主已能诵唐代文德皇后编纂之《女则》,皇贵妃娘娘真是教导有方啊。” 皇贵妃道:“不过勉强识得几个字,日后免得辜负光阴罢了。听皇上的意思,蒙古的亲贵已有来朝求娶嫡亲公主之意,只是碍着众位公主尚且太过年幼才不得不多等些时日。” 静贵妃道:“如今四海升平,蒙古的叛乱都已剿灭,臣妾只盼六公主日后可以留在京中,常伴臣妾身边。” 祥贵妃道:“静贵妃出身蒙古大族博尔济吉特氏,和亲蒙古自然是要由六公主来担当重任了。” 皇贵妃道:“祥贵妃此言差矣。静贵妃说的是,如今四海升平,蒙古的叛乱已尽数被皇上剿灭,还谈什么和亲?即使皇上为公主们指婚一位蒙古亲贵,也大可留在京中,不必远去蒙古。或是居住在盛京也无不可啊。” 静贵妃道:“皇贵妃娘娘说的是。蒙古人逐水草而居,受制于山野,因此格外羡慕京城的繁华。据臣妾所知,已有不少蒙古亲贵迁入京城居住,学汉人的诗书礼仪。” 皇贵妃道:“何止。本宫记得幼年时,阿玛时任苏州将军。本宫在苏州见过不少蒙古亲贵,他们亦对江南的盛景心怀向往。皇上怀柔四海,招抚天下乃是大清之福。” 彤妃道:“皇贵妃娘娘说的是,只愿再无战乱,免得百姓流离失所。” 皇贵妃道:“这平定战乱也是宁贵人同族的玉麟老将军之功啊。还有荣贵妃所在的杨氏一族。可惜了荣贵妃与英嫔……” 祥贵妃道:“春日如此明媚的光景,皇贵妃怎么无端伤感起来了。” 皇贵妃道:“只是偶然看到宁贵人就想起同为武将世家的杨氏姐妹。”.. 静贵妃道:“她二人若是知道承蒙皇贵妃娘娘如此挂念,必然心怀感激。” 祥贵妃道:“如此便是皇贵妃的不是了,她二人怎么说也已经离世,宁贵人可还好端端地在这儿呢!若是不明就里之人还以为皇贵妃对宁贵人心怀诅咒呢。” 第一百五十二回 两岸春风轻柳絮 一窗夜雨瘦梨花 宁贵人道:“臣妾不敢,臣妾心知皇贵妃娘娘乃是爱护臣妾与臣妾母家之意。”.. 皇贵妃道:“宁贵人果然是个懂事的,本宫没有白白疼你。时候已经不早了,虽然想多留姐妹们说几句话,可是静贵妃还有六阿哥要看顾,着实不易。今儿就先散了!” 众人行了礼,各自离去。 傍晚,永和宫内。 静贵妃刚刚用过晚膳。 雨落道:“娘娘,风眠走之前说锦瑟这个丫头心细如发,让奴婢多带带她。” 静贵妃道:“好啊,既然是风眠选出来了,必然不会错,你先带带她。” 这时锦瑟轻轻在门口说道:“娘娘,禄公公来了。” 静贵妃道:“请进来。” 小禄子笑呵呵地进了门,叩拜道:“奴才给静贵妃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静贵妃道:“禄公公此时前来,可是皇上有旨意?” 小禄子道:“给静贵妃娘娘道喜,皇上今晚翻了娘娘的牌子,不多时就要往永和宫来。高公公让奴才来知会娘娘一声,请娘娘准备接驾。” 静贵妃道:“有劳禄公公,本宫知道了。” 小禄子道:“那奴才就告退了。” 静贵妃道:“锦瑟,替本宫送送禄公公。” 锦瑟道:“是,娘娘。” 小禄子又行了个礼,随着锦瑟出去了。 一炷香的工夫之后,皇上驾临永和宫。 进殿之后皇上就屏退左右,拉着静贵妃的手说道:“静欢,朕要你为朕办一件事。” 静贵妃道:“皇上请讲。” 皇上道:“皇后已然病入膏肓,朕总要送她一程,可是朕不想再见她。将她幽禁之时朕向她讲过,要让她眼睁睁地看着朕对付奕绍。可是长公主入宫替奕绍求情,这事只能算了。慧明从没向朕求过什么,此番朕也不好驳她的面子。所以朕想让你代朕去看一看皇后。全贵妃的性子朕不放心,祥贵妃是太后的人难以信任,朕只有将此事托付于你了。” 静贵妃道:“皇上可是有话让臣妾带给皇后?” 皇上道:“你便对她说,朕已安排好她的身后事,会保留她皇后的尊荣,让她安心地去。” 静贵妃道:“皇上仁德,臣妾拜服。” 皇上道:“朕不能让天下的子民看朕的笑话。朕身为一国之君,皇后这些年来与朕离心离德……” 静贵妃道:“皇上放心,臣妾明日就去。” 皇上道:“静欢,有劳你了。朕早就想让你替朕跑这一趟,可是你之前一直身怀有孕,后来刚刚生产完又不便出门。因此等到如今方才开口。” 静贵妃笑道:“皇上爱重臣妾之心,臣妾明白。” 皇上道:“朕还有一摞奏折等着批阅,今晚不能留下陪你了,你不会怪朕?” 静贵妃道:“国事为重,臣妾又怎么会怪皇上呢。” 皇上起身道:“春寒料峭,不得不防。不必起身了,好生歇着,有事便让人去养心殿通传。” 静贵妃点点头道:“皇上保重龙体,切莫贪晚,熬夜伤身啊。” 皇上拍了一下静贵妃的肩,松开握着她的手,转头出了门。 待皇上走后,雨落进了殿。 静贵妃道:“皇上走远了?” 雨落道:“已走远了。” 静贵妃道:“去看看景嬷嬷睡下没有,若是没有就请她来见本宫。” 雨落道:“是。”随后便下去了。 半晌,雨落带着景嬷嬷进了寝殿。 静贵妃道:“雨落,你下去歇着。” 雨落道:“娘娘若有事再唤奴婢。” 静贵妃点了点头。 雨落于是径自退下了。 静贵妃起身亲手扶着甘棠坐下,自己坐在一旁,手握着甘棠枯瘦的手,说道:“棠姨这几日身子可好?” 甘棠道:“有些小毛病,都是积年攒下的,不碍事。” 静贵妃道:“刚才皇上来过了,说皇后已经病入膏肓。咱们这些年,总算等到了这一日。” 甘棠将浑浊的眼珠睁圆了,说道:“当真?这个毒妇!如此寿终正寝总归是便宜了她!” 静贵妃道:“皇上让我去看看皇后。棠姨可愿与我同去?” 甘棠眼中闪现出明灭不定的光芒,说道:“好啊,好,多年不见了,我倒要看看,她如今是个什么模样。” 静贵妃道:“棠姨,今夜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我让雨落去接您。” 甘棠眼中的神采忽又暗淡下去,说道:好。” 静贵妃扶起她往门口走,推开门,看到雨落正在门外候着。 静贵妃道:“让你回去休息,怎么还在这儿?” 雨落道:“风眠走之前交代了,让我和锦瑟守着娘娘,即使娘娘歇息下了也要在门外守着。” 静贵妃道:“风眠有心了,那帮本宫送景嬷嬷回去。” 雨落答应着搀起甘棠的胳膊,扶着她走了下去。 静贵妃回身往寝殿走去,心中默念道:“风眠,风眠,不知道怎么样了。” 京城,齐宅。 齐楚在宫门下钥之前匆匆离了宫,回到自己的宅子里。 进了院子,只见风眠正在支使小丫头们洒扫。 下人见了他,都站定了说道:“给老爷请安。” 风眠笑道:“回来了?今日晚了一些。” 齐楚挽了风眠的手,说道:“怎么还是一副永和宫大管家的样子?这些事情就交给底下的人去做。我虽然只是一个太医,不能大富大贵,但早已承诺会照顾你一生,便不会让你再辛苦。” 风眠道:“就这一点点的活计,如何就辛苦了?” 齐楚道:“那也不成。” 风眠道:“好,听你的,以后我不做便是。可是我平日里也没学过其他的东西,小时候随我家小姐学过些读书写字,但是如今也都忘得差不多了。突然闲下来,一时没了可以打发时间的法子。” 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