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节
不必要的麻烦,便叮嘱奴才在此等候静妃娘娘。” 青郁道:“有劳禄公公了,本宫知道了,这就回永和宫准备迎长公主的驾。” 小禄子道:“那奴才就回去复旨了。” 眼看小禄子走远了,风眠道:“长公主怎么又来了?” 青郁道:“快,快回去。” 不多时,长公主的銮驾已到了永和宫门口,而青郁也已在门口迎候。 长公主道:“本宫想着,亲戚间应该多走动走动,静妃娘娘不会怪本宫不请自来?” 青郁道:“长公主哪里的话?请进。” 说着亲自扶着长公主进了内殿。 内殿中早早就备下了香茗茶点。 既落了座,长公主道:“本宫想与静妃娘娘谈心,你们都下去。” 风眠、雨落看向青郁,青郁向她们点了点头,于是风眠、雨落领着小宫女们都下去了。 青郁道:“长公主一路行来,想必是渴了,先饮一口茶。” 长公主抬起青花五彩仕女盖碗,轻呷一口,说道:“老君眉?” 青郁道:“正是。” 长公主点点头。 青郁道:“长公主此番前来可是有事吩咐?” 长公主道:“静欢进宫不方便,本宫不得不为她走这一趟。” 青郁道:“有什么吩咐,还请长公主明白告诉。” 长公主看了青郁一眼,说道:“你近日气色越发好了,并不像是大病初愈的样子。” 青郁笑道:“本来就是时气所致,春暖花开,自然就好了。” 长公主道:“你每一次不管是生病还是痊愈都那么恰到好处。如今皇后已名存实亡,你恰巧又痊愈了,正好出来替皇上打理后宫啊。” 青郁道:“长公主说笑了,后宫现有全贵妃娘娘在执掌,臣妾只是从旁协助一二罢了。” 长公主道:“本宫倒是奇怪,你与后位如此近在咫尺,竟然一点都不动心么?难不成是为了温宪?” 青郁道:“长公主的话臣妾越发听不懂了,臣妾膝下唯有六公主,怎么与全贵妃娘娘、祥贵妃娘娘相较呢?” 长公主道:“以你的恩宠,想要自立门户与她们分庭抗礼也并非没有胜算。虽然二阿哥、三阿哥不在了,但你年轻,又是盛宠,再生下皇子也并非不可能。” 青郁道:“多谢长公主这么看得起臣妾,但是臣妾的确没有入主中宫之心。并非是为了什么人,只不过臣妾私心想着,做皇后也没什么好,总有太多明枪暗箭,保不齐哪一日便丢了性命。”.. 长公主道:“说得也是。孝淑睿皇后就是一个例子。孝穆皇后与如今储秀宫里的皇后也都是这样。但是毕竟是紫禁城的女主人,如此煊赫显贵,很少有人会不动心。你看淡名利,倒是像个能成大事的人。” 青郁笑道:“长公主入宫来,不是专程为了夸奖臣妾的?” 长公主道:“本宫是替静欢来跟你致歉的。” 青郁道:“致歉?那倒是不必了。臣妾在宫里这些年,多少流矢都过来了,也从没有人致歉过。如此一来,倒是不习惯了。” 长公主道:“静欢心里的苦,想必你也能体会。你与温宪误会已解,但温宪却久久都不能原谅她。本宫数次调和,方才有了一点成效。本宫想着,你是个懂事的,有些话还是要你来说,有些事还是要你来做。” 青郁道:“臣妾明白了。” 说罢解下随身带着的一个小巧精致的玉镂雕香囊,说道:“这里面有一物乃是温宪几年前所赠,代表着我们之间的一个约定。请长公主将此物带回给温宪,他就能明白臣妾已改变了心意。” 长公主道:“本宫的儿子是一个倔强的性子,若是没来由地将此物还给他,本宫怕他又做出什么事来,惹得皇上生疑。” 青郁道:“宫中再过不久便会传出一个消息,待那消息传入公主府之时,长公主自然便知道何时做,如何做。” 长公主拿起香囊,笑道:“既然如此,本宫就静候佳音了。” 青郁道:“这件事既然已经了了,那长公主安排在臣妾宫里的人,是不是也该带回去了?” 长公主笑道:“原来你早就知道了。” 青郁道:“知道并不难,宫女太监无论是谁自从入宫当值之日起,在哪个宫室服侍过,都有记录在案。臣妾要查,一点也不难。” 长公主道:“那想必是服侍过孝穆皇后的事情被你发觉了。” 青郁道:“服侍过孝穆皇后的人都是宫里经年的老嬷嬷,想不引起注意也难。本宫被害得次数多了,难保不生出防人之心,还是由长公主带回去,大家都安心些。” 长公主道:“既然如此,那便如你所请。年纪大了也该颐养天年,不适宜再终日劳作。” 青郁道:“长公主说的是。臣妾也有敬老尊贤之心,平日里只是将她供起来,什么也没劳动过她。” 长公主道:“这些年,你竟然也沉得住气?” 青郁道:“臣妾是想找个机会,才来与长公主交涉。否则贸然遣散了她,难保长公主不会再派别人来。如今长公主既然诚意满满来替静欢致歉,臣妾才敢提及此事。总要心有灵犀,彼此心意澄明了才能彻底了结。否则纠缠下去,对谁都没多少好处。” 长公主道:“好,既然你如此爽利,本宫便答应你,从此都不再安插眼线进永和宫。” 青郁笑道:“既然是亲戚,长公主得空还是多多来走动,臣妾欢喜之至。” 长公主道:“这件事是你识大体,算本宫欠你一个人情,日后只要有所求,本宫必会践诺。” 青郁道:“多谢长公主。想必长公主也许久未曾见过故人了,便让臣妾让她前来相见。” 长公主道:“也好。” 青郁高声唤道:“来人!” 风眠、雨落连同几个内侍都进了殿。 青郁道:“雨落,你脚程快,去接苑嬷嬷过来。” 雨落答应着下去了。 青郁向长公主道:“这绿豆茸馅饼味道清雅,最能解腻,还请长公主尝尝。稍等片刻人就来了。” 长公主道:“静妃娘娘真是细心。” 少顷,雨落引着苑嬷嬷进了内殿,叩见了长公主与静妃。 青郁道:“苑嬷嬷,你这些年在宫里伺候也算是劳苦功高,今天本宫就做主将你赐予长公主殿下,你可以在公主府中安享晚年了。” 苑嬷嬷悄悄望向长公主,只见长公主微笑颔首,便说道:“多谢静妃娘娘。” 青郁道:“今日便跟着长公主回府。雨落,带苑嬷嬷下去收拾东西。” 雨落答应着与苑嬷嬷一道下去了。 长公主又在永和宫品茗啖饼,闲聊了一会儿,便带着苑嬷嬷与随从出宫了。 青郁独身一身枯坐在寝殿中,腰间已不见了那枚玉镂雕香囊。 第一百三十二回 皓月瑶池怨身命 玉碗青光盛君恩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春色三分,二分归于尘土,一分归于流水。 转眼间春色已尽,又是一年初夏。 静妃病愈复宠之后,皇上便恩遇有加,一时之间宠冠六宫,旁人全都靠了后。 对于全贵妃和祥贵妃的恩宠多是看在小阿哥和小公主的份儿上。 其余还能见到皇上的就只有彤妃和新入宫的宁贵人了。 皇上对宁贵人谈不上多宠爱,也不能说不宠爱,既让功臣之家沐浴浩荡皇恩,又不会让六宫众人觉得皇上偏宠新人,总之一切都恰到好处。 是日,风轻日暖。 皇上下了朝就派小禄子去永和宫请静妃到养心殿。 静妃收拾停当,随着小禄子一路往养心殿行去。 皇上见静妃进了殿连忙迎上来,说道:“朕让小禄子早些去接你,若是到了正午,怕是暑气太重。” 静妃道:“臣妾谢皇上体恤。” 皇上道:“今日还是替朕磨墨,可好?” 静妃笑道:“好是好,可是磨墨之前,臣妾有一事想禀报皇上。” 皇上道:“不知是何要事?” 静妃道:“臣妾又有身孕了。”.. 皇上大喜过望,惊讶道:“当真?” 静妃笑道:“齐太医亲自看过,臣妾已有近三个月的身孕了。” 皇上道:“竟然已经三个月了?怎么没早些告诉朕?” 静妃道:“臣妾信期一向不准,因此早没有料到。病愈之后未免太医们每日奔波劳碌也免了每日的问诊,因此方才知晓。” 皇上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皇上转头向高成道:“高成,去太医院将当值的太医尽数请来养心殿,朕要亲自问过才放心。” 少顷,太医院的太医云集养心殿。 皇上向齐楚道:“齐太医,静妃娘娘此胎,胎像如何?” 齐楚道:“回皇上的话,静妃娘娘此胎胎像稳固,应是无虞,请皇上放心。” 皇上大喜,笑道:“好,稳固就好。齐楚,静妃向来信任你,朕便委派你看顾静妃此胎,切莫出了什么差错。至于太医院其他的差使,你便指派别人去。” 齐楚道:“微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皇上重托。” 皇上点点头,对各位太医道:“朕在这里提醒你们,静妃此胎一定不能有事,若出了半点差错,你们太医院全部都要陪葬,连你们的亲族朕都不会放过!” 齐楚带着众位御医齐齐跪倒,说道:“微臣们谨遵皇上旨意。” 皇上道:“朕这是提前提醒你们,以防有人错了主意,受人指使。朕此番绝对不会姑息。” 齐楚等人道:“微臣不敢。” 皇上道:“好了,都下去。” 齐楚带着众位太医告退了。 出殿门时,齐楚瞥见风眠正等在殿外,二人两相对望之际,心绪飘忽,神游魂外。 眼神错开之后,又不禁都浮上了笑意。 齐楚快步走入甬道,抬头只见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心想静妃娘娘有孕,若能平安产下皇子,这一世的荣华富贵就安稳了。 而他与风眠之事似乎又近了一步。 齐楚正在痴想,脚步不自觉地越走越快,将众位同僚都甩在了身后,却不巧与前方来人撞了个满怀。 齐楚抬头一看,正是温宪。 温宪道:“齐大人这是着急要去哪儿?” 齐楚连忙施礼,作揖道:“见过温大人。微臣刚从养心殿出来,正要回太医院,今日温大人在宫中当值?” 温宪道:“正是。不知皇上可是又给齐大人升了官?如此红光满面。” 齐楚道:“微臣是为静妃娘娘感到高兴。” 温宪道:“静妃娘娘?” 齐楚道:“正是呢,静妃娘娘又怀上龙胎了,皇上紧张得不得了。瞧这晌午就把太医院所有当值的太医都叫到养心殿,狠狠地敲打了一番,生怕有人做出对静妃娘娘不利的事情来。” 温宪心中大惊,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说道:“若是如此可要恭喜静妃娘娘了。” 齐楚道:“早听闻温大人的夫人与静妃娘娘是姐妹,也要恭喜温大人和温夫人了。” 温宪道:“谢齐大人。” 齐楚道:“太医院还有事,微臣就先告退了。” 温宪道:“有劳齐大人照顾静妃娘娘,告辞。” 齐楚道:“都是微臣分内之事,温大人客气了,告辞。” 温宪拜别了齐楚,有如失了魂魄一般,不知走到了哪里。 一抬眼,远远地望见一株硕大的海棠花树。 微风拂过,落英缤纷。 养心殿内,皇上留了静妃一同用午膳。 真真是“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皇上道:“静欢,你出身蒙古,平日里爱吃些牛羊肉,但是孕期又不宜食用过多荤食,以免引起不适,朕特安排御厨给你做了两道精细的荤食,你尝尝,合不合口味?若是不合口味,便撤下去让御厨重新做了来。” 静妃笑道:“皇上安排的自然是好的,臣妾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孕了,六公主都已经这么大了,哪里有那么娇贵呢?” 说罢仔细一看,桌上珍馐佳肴不胜枚举。 皇上笑道:“那也要仔细些,万万不能大意啊。” 静妃道:“谢皇上臣妾知道了。” 皇上对侍膳的太监说道:“那山珍刺龙芽给静妃娘娘夹一点儿。” 又对静妃道:“静欢,你尝尝看。” 静妃道:“果然鲜美可口。谢皇上。” 皇上道:“这蝴蝶虾卷、鸡丝银耳、桂花鱼片、八宝兔丁、参芪炖白凤、蟹肉双笋丝都是朕特意让御厨加的菜,你都尝尝看。” 侍膳的太监连忙帮静妃布菜。 皇上又转头对高成道:“下面进贡的血燕和雪蛤都多拨一些到永和宫。” 静妃道:“皇上,如此以来只怕六宫抱怨。” 皇上道:“那不如让御前的人亲自去挑拣好的,日日往你宫里送去。” 静妃笑道:“皇上,这不是更显眼了么?” 皇上道:“看朕,都高兴糊涂了。” 静妃道:“臣妾平日里帮着全贵妃娘娘协理六宫,吃穿用度都还是能自己周全的,皇上放心。” 皇上道:“安胎要紧,不宜多劳费心神,这宫中诸事繁杂,还是少理为妙。朕改日叮嘱贵妃,让她多多替你分担。” 静妃道:“谢皇上体恤,只是贵妃娘娘也有数位公主皇子需要抚养,分身乏术。臣妾平日里也仅仅是有什么难解之事帮贵妃娘娘出个主意罢了,费不了多少心神。” 皇上道:“祥贵妃倒也持重,但是朕总还是担心若是受之以权柄会有不妥,她平日里与太后走得太近了些!” 静妃道:“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终究都是皇上的天下。臣妾等深受皇恩,自然要替皇上分担,这些事情算不得什么。” 皇上笑道:“那就好,若是力有不逮便告诉朕,告诉全贵妃,千万不可逞强,须知龙胎才是最为重要的,旁的事情都是小事。若是想要娘家人进宫陪伴,随身让高成派人去请。” 静妃道:“谢皇上美意。臣妾父母已然老迈,宫中规矩多,来了也不能自在,还是算了。臣妾的妹妹在公主府主持家事恐怕也不得空闲。” 皇上道:“总之你若想到什么便来告诉朕,朕都应允。” 静妃笑道:“臣妾想到这菜都快凉了,再不用膳,岂不是白费了皇上的一番心思?” 皇上笑道:“好,那就先用膳。” 第一百三十三回 策马扬鞭一世念 乌啼花落千秋限 初夏时节,蝉声四起。 正是“蝉鸣日正树阴浓,避暑行吟独杖筇。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是日傍晚,温宪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