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节
” 温宪拜别长公主,退下了。 温宪走后,长公主说了声:“出来。” 静欢从屏风后面闪了出来。 长公主道:“看来今晚方盈会如愿以偿了。” 静欢低头不语,只是轻咬下唇。 长公主道:“让你教她的,都教会了么?” 静欢道:“方盈毕竟是左都御史大人的千金,家学渊源,她本人又冰雪聪明,一点即通,没什么学不会的。” 长公主斜了她一眼,说道:“本宫知道你心里不情愿,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静欢道:“额娘说的是。一切听从额娘安排。” 长公主道:“温宪如今跟你我都隔了心了。宁可去秦楼楚馆歇息,都不愿回府。咱们第一步是要把他从外面拉回来,所以本宫才为他做主纳了青芜。这第二步是最关键的,就是把他留在府里。你看这府中上下,也就方盈可以一试。本宫早已查探过,他与宫中那边,至今还断着。这些时日,恐怕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你是个明事理的孩子,本宫也知道此番是难为了你。” 静欢道:“额娘思虑周全,也是为了温宪与我与景行的将来打算,再无不妥的了。媳妇儿这点委屈算不得委屈。” 长公主叹息道:“你能明白便好了。记住,当你放下执着,放下占有的**时,你才能够真正地拥有。无论功名利禄、王权富贵,还是人心,都是如此。方盈她够新鲜,新鲜的就是最好的,如同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涂抹,不过最终结果如何,便要看她自己的了。希望她不负所望。” 一时间,长公主与静欢都陷入了沉思。 静欢不知道她是该希望这番筹谋成功还是不成功。 转眼已入了夜。 温宪在书房里,将书卷放下,轻叹一声,步出房门,往东边厢房方向去了。 方盈正在房中紧张焦急地等待着。 突然,看见温宪推开门,进了房。 方盈未有起身相迎,只是滑下一行清泪,嘴角绽放着笑容,说道:“你终于来了,我本以为你是永远不会来的了。” 温宪看向她,只见“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那神态举止,莫名地熟悉,只是那容颜是陌生的。 温宪说道:“久久未来看你,是我的不是。” 方盈道:“来了便好。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就是在这好时节,才不算辜负了。” 温宪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便问道:“近日可曾读些什么书么?” 方盈道:“闲时看过《牡丹亭》。” 温宪道:“那却是讲什么的?” 方盈道:“讲的是一个执意相嫁,执意相娶的故事。《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温宪道:“那嫁娶便罢了,有什么特别么?” 方盈道:“只可惜,二人初次相见乃是梦中。而后杜丽娘相思成疾,竟一命呜呼。其身葬于梅树下,其像藏于太湖石底。只等着她梦中的人。而那柳梦梅自从梦中与她相见,也是久久难忘,赴京赶考,偶然得了她的画像,才知这便是他梦中所见的佳人。” 温宪道:“由梦而始?这倒是特别。那后来又如何了?” 方盈道:“后来还没有看完。” 温宪道:“哪日得了空闲,看完再与我讲讲。” 方盈道:“你愿意听,我便讲与你。” 温宪微微笑道:“我愿意听,你讲得很好。” 说完便欲转身离开。 方盈心中一阵慌乱,往前走了两个碎步,说道:“你这就要走?” 温宪道:“时候不早了,早点休息。”.. 方盈阵脚大乱,疾行几步,到了他跟前,对他道:“时候是不早了,今日不如就留在东厢。” 温宪道:“改日,改日我再来看你。” 方盈情不自禁伸出手去,拉住他的衣袖,道:“你这是要去哪儿?” 温宪回身看了看她,一双杏眼,粉面含春,眉目如画。 温宪回了身,伸过手去,从她鬓角划过,又绕到后颈,轻轻探触那一缕缕的青丝。 方盈久在闺中,从未经人事,被他如此一碰,不由得心悸不已,周身颤栗。 温宪道:“难得,已有七八分神似,真是可惜了。” 方盈一惊,杏眼圆睁,说不出话来。 温宪道:“方盈,若你喜欢,我可以得空便来你房里与你说话。你近日读了什么都可以说与我听,你喜欢做什么都好,那便去做,不要拘束着自己。” 温宪收回手,看着她的眼睛,说道:“你便是你,无论如何,都变不成旁人。希望下次,也许就是明天,我来看你时,能看到你自己。我喜欢与你说话,也只会是因为你是你自己,你明白了么?” 此时方盈心中已是一片荒凉。 她木然地点点头,眼看着他头也不回地走了,便萎顿在地,泣不成声。 温宪的身影很快闪进了西厢房。 见他到来,青芜眼睛瞬间发亮,迎上前去说道:“今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情耽搁了?” 温宪笑道:“去陪了方盈一会儿,她离家入府,平日里也没有人说话,也是可怜。” 青芜道:“我倒是可以陪她说话,只是怕她嫌弃我出身低微,而且怕她嫉恨我日日留你在房里……” 温宪道:“你父亲的事情已经了了,你也不再是罪臣之女,同为仕宦之家,谁也不会低谁一等,我相信,方盈不会因此看轻你。至于后面一则,便是我连累你了。” 青芜道:“先别说这些了,今日还要去么?” 温宪坚定地道:“要去。” 青芜拿出一早准备好的衣服,说道:“早就备下了,时间不早了,万事小心。” 温宪道:“你为何不留我?” 青芜道:“若有心,隔山隔海也会回来。便如你对你心上人一样。这样的际遇,有是最好,没有也没什么惋惜。” 温宪看着她虔诚的样子,不由得笑了笑。 不多时,一个黑影踏过京城的月夜,风一般地往皇宫掠去了。 第一百一十回 全贵妃祥贵妃争相有孕 永和宫寿康宫暗中斗法 又是一年春末夏初,正是“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随着天气转暖,太后的病情日渐稳定。 一日,寿康宫中。 淮秀道:“太后,祥贵妃娘娘求见。” 太后道:“让她进来。” 只见祥贵妃袅袅婷婷地进了殿,身着天蓝色蜀锦旗装,月白色丝线和深蓝色丝绸织成白蝶牡丹,内袖的裙装呈水蓝色。色彩层次分明,却又遥相呼应。 头上戴的碧玺宝石钿子,以珍稀蓝宝石为主,满载珠玉。 太后见祥贵妃今日格外与众不同,心中已明白了三分,笑道:“今日前来,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哀家么?” 祥贵妃笑道:“太后娘娘英明。臣妾今日前来,确有要事禀报。” 太后道:“说来听听。” 祥贵妃笑道:“臣妾已有身孕了,虽然尚不足一个月,但太医说,胎像稳固,因此特来向太后报喜。” 太后浑浊的眸子里闪现一丝微光,很快又暗淡下去。 淮秀福了一福,笑道:“奴婢恭喜贵妃娘娘。” 太后道:“先不忙恭喜,若是个公主,怕是也没什么用处,要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后才能见分晓。” 祥贵妃道:“太后说得极是,只是此番臣妾也算没有辜负太后的一番苦心。”.. 太后道:“那是你值得栽培。哀家选了你,自然要不遗余力地栽培你。” 祥贵妃道:“臣妾有一事拿不定主意,正要请示太后您的意见。” 太后道:“你是想问要不要早些告诉皇上。” 祥贵妃笑道:“正是,太后圣明。” 太后慢悠悠地说:“此事不可急于一时。告诉皇上,便相当于昭示六宫,昭示天下。如今你胎象未稳,如此对你养胎无益。若依哀家看,便迟些再告诉皇上。” 祥贵妃道:“太后思虑周全,如此甚妥。” 太后道:“既然你已经有孕,日后倘若诞下皇子,哀家必定会抬举你皇后之位。这你大可放心。这是眼前儿有一件事,哀家不知你肯不肯。” 祥贵妃道:“请太后吩咐,臣妾不敢不从。” 太后缓缓地道:“你有孕是喜事,孕期要小心养胎。伺候皇上的事情,便交给雅贵人。哀家有意抬举她一个嫔位,让她搬离钟粹宫。一来让你静心养胎,二来也可以让雅贵人好好固宠。你觉得如何?” 祥贵妃道:“这是应当的,多谢太后为臣妾等费心筹谋。” 太后道:“哀家早已悄悄地让人把毓庆宫收拾了出来,既然如今你首肯,甚是明事理,那哀家随后便下恩旨了。” 祥贵妃道:“臣妾一切听从太后娘娘安排。” 太后面露微笑,对她道:“甚好。那么先跪安。切记不可提前告诉皇上,务必要等到怀胎三月之后。” 祥贵妃答应着下去了。 她心中难免略有不快。 当年她怀五公主之时,太后的言行与今日大不相同。 但是人在屋檐下,事事还要仰仗太后庇佑,对于太后的种种安排,即便心中不情不愿,也必须不得已而为之。 祥贵妃出了寿康宫,抬头看到天高云淡,春风拂面,不觉得熏然欲醉。 “便再忍耐两个月,就要熬出头了。” 祥贵妃对自己说道。 说罢加快脚步,回宫去了。 是日午后,太后便传下懿旨,晋封雅贵人为雅嫔,赐居毓庆宫。 传旨的太监跑遍东西六宫,一时间众人尽皆知晓。 傍晚,永和宫。 全贵妃前来与静妃叙话。 全贵妃进门便道:“有些日子没来,怎么又清减了?可是用膳用得不好?” 青郁笑道:“说也奇怪,虽然天气一日比一日暖起来,可是这食欲总不见涨。” 说着便与贵妃见了礼,携手坐下。 全贵妃道:“这可不是办法,总要好好调养。” 青郁道:“这倒是小事。贵妃姐姐此次前来,可是为了午后太后晋封了雅嫔一事?” 全贵妃笑道:“是,也不是。” 青郁不解其意,问道:“那又是为何?” 全贵妃道:“雅嫔晋封的确对恩宠上有碍,但是却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此番本宫特意前来是要请妹妹帮本宫拿个主意。本宫已有身孕一月有余了。” 青郁又惊又喜,说道:“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竟然忍得住进屋这么久才讲出来?” 全贵妃道:“正是呢!本宫想问妹妹讨个主意,这有孕之事是现在便告诉皇上,还是等胎像稳固之后?” 青郁笑道:“若今日贵妃姐姐不来,我早想着明日让风眠、雨落去请。如今贵妃姐姐于我心意相通,真是再好也没有了。今日午后太后下了懿旨,晋封了雅嫔。我便隐隐觉得事情不简单。雅嫔在祥贵妃的钟粹宫一向是互为臂助,一同邀宠,近些日子以来所得恩宠颇多,没有必要此时晋封挪宫。一分为二哪有齐头并进的裨益多啊?” 全贵妃道:“妹妹的意思是,太后另有深意?” 青郁笑道:“太后盘踞后宫,老谋深算,断不可能做无用功。相反的,她一言一行,必有深意。于是我思虑再三,想到太后如此行事必是挪宫比不挪宫益处更多。那便只可能是祥贵妃和雅嫔其中有一人怀有身孕了。” 全贵妃惊讶道:“祥贵妃或者雅嫔也有孕在身?为何瞒得这样好?一丝风声都没有?” 青郁道:“如今太医院一大半已在我们掌控之中,太后势必会小心谨慎些,必不会唐突将孕事昭告天下。而且我想,若是雅嫔有孕,大可等她将有孕之事告诉皇上之后,由皇上下旨加封。而且在钟粹宫中有祥贵妃看顾,总好过一个人搬去毓庆宫。想必怀孕的并非雅嫔,而是祥贵妃。祥贵妃有孕,不便服侍皇上,正是雅嫔上位争宠的好机会。太后为她另辟宫室,抬举她做了一宫主位,便是为了方便她独占恩宠。” 全贵妃听得入神,说道:“妹妹说得有理,那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青郁道:“太后如今以守为攻,已将我们的退路堵死了。为今之计,我们只能抢占先机,先行将有孕之事告诉皇上,打她们一个措手不及。后宫众人心中都明白,谁能再诞下皇子,谁就是下一任皇后。我们先声夺人,仍有胜算,而且为今后留有余地。贵妃姐姐日后如果先祥贵妃生下皇子,无论是太后还是祥贵妃都无话可说。” 全贵妃道:“可如今并不知祥贵妃孕期几何,难保不被她抢了先。” 青郁道:“贵妃姐姐切记,万事都可让她们走个先手,偏偏此事不可。太医院众多名家好手,想尽办法也要先于祥贵妃分娩。下一位皇子可是皇长子,身份尊贵,非同小可!” 全贵妃道:“妹妹所言极是!一切都依妹妹所言。” 青郁道:“贵妃姐姐不便在此多做停留,以我之见,事不宜迟,此刻便动身去养心殿求见圣驾。” 全贵妃会意,匆匆拜别静妃,乘着软轿,带着宛如、宛兮往养心殿去了。 永和宫又恢复了平静。 青郁坐于榻上,眼看着明月渐渐攀上树梢。 她在静静地等待着那个飘忽不定的身影,每日隐藏在四周,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第一百一十一回 终究拨云见日 总归雨过天青 是夜,养心殿。 皇上仍旧朱批不辍,正在看大臣们递上来的奏折。 高成禀报道:“皇上,全贵妃娘娘来了,在门外等着求见皇上呢。” 皇上放下奏折道:“全贵妃?她怎么来了?请进来!” 高成答应着退下了。 不多时,高成扶着全贵妃进了殿。 皇上迎上去,说道:“虽已是春暖之时,但晚来风急,何苦跑来?若是着了凉,岂不受罪?” 全贵妃笑道:“臣妾来自是有臣妾一定要来的理由,皇上何不听了之后再决定要不要怪臣妾呢?” 皇上笑道:“无论如何,你总是有理由的,朕这些年庇护过的你骄纵任性之举还少么?” 全贵妃佯装气恼,说道:“看来皇上是不想知道了,也罢,臣妾就先回了,改日再来禀报皇上罢!” 皇上揽住她,笑道:“哪里去?既然来了,便留下罢!有什么事要告诉朕的?速速讲来!” 全贵妃娇羞一笑,说道:“皇上天命所归,臣妾不负众望,恭喜皇上又要得一麟儿了。” 皇上大喜过望,说道:“真的?太医诊过脉了?确是皇子无疑?” 全贵妃道:“齐太医亲自诊过。已有孕一月有余。齐太医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