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妆欢 > 第 32 章节

第 32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本宫送一送知秋姑姑。”    桃蹊答应着引着知秋出了延禧宫。    桃蹊送完知秋回到内殿,便看到英嫔正对着那两匹蜀锦出神。    桃蹊道:“娘娘在看什么?虽说是好东西,可冬日寒冷,只怕还要过几个月才能上得了身呢!奴婢帮您收着罢!”    英嫔对桃蹊道:“近几日可见过桃夭了?”    桃蹊道:“见过了,静妃娘娘近日有些忙,总也不在宫里,桃夭姐姐便得了空。”    英嫔突然抬头,看着她说道:“忙?忙什么?”    桃蹊道:“听说全贵妃娘娘每日都派人来静妃娘娘宫里请她去承乾宫一叙。不过听姐姐所言,静妃娘娘与全贵妃娘娘素来不和,想必也是迫于无奈才去的。”    英嫔道:“如何不和?”    桃蹊道:“听说静妃娘娘刚入宫的时候被全贵妃好一顿奚落残害,后来还惊动了皇上,皇上申斥了贵妃娘娘才作罢。似乎也正因为此事,太医诊断出静妃娘娘怀了二阿哥。”    英嫔叹了口气道:“二阿哥、三阿哥通通都有名有姓有排行,能入宗庙。可怜我姐姐生下的孩子,如此无声无息的就殁了,当真是让人为姐姐抱屈啊!”    桃蹊道:“娘娘,别伤心了,好在静妃娘娘对您是真心的,您可别听信旁人的挑拨。子嗣上,您刚入宫不久,年纪又轻,早晚都会有自己的孩子的。若是有朝一日您能为皇上平安诞下皇子,不也成全了荣贵妃娘娘未完成的心愿吗?”    英嫔道:“可是我这肚子一直也没有动静。按说进宫也快要有一年了……”    桃蹊道:“娘娘别急,只要好生调养着,总会有孕的。”..    英嫔道:“桃蹊,为我更衣,我要去永和宫一趟。”    桃蹊道:“屋外风寒雪重,连皇后都免了各位小主入宫请安,娘娘还出门做什么?有事遣我过去回禀了静妃娘娘便是。”    英嫔道:“本宫须得亲自问过才安心。”    桃蹊于是给英嫔梳洗打理一番,冒着风雪,往永和宫放向去。    到了永和宫门口,看门的太监见是英嫔连忙让进了宫里。    英嫔向小太监问道:“你家娘娘呢?可在歇息?”    小太监回答道:“回英嫔娘娘的话,一早皇后派人来说今日不必请安,后来全贵妃娘娘又派人来请,我家娘娘便往承乾宫去了。”    英嫔道:“姐姐复宠之后倒是忙碌,连全贵妃都这样急着拉拢姐姐么?”    小太监道:“主子的事情,咱们底下的人不知道,可是也不瞒英嫔娘娘,我家娘娘近日的确常往全贵妃娘娘那去。”    英嫔道:“桃夭可在宫里?”    小太监道:“我家娘娘带了桃夭姑娘一同去了。”    英嫔道:“若是如此,那本宫就先告辞了。”    小太监于是送英嫔出了永和宫。    回延禧宫的路上,桃蹊道:“娘娘,不如入了夜,我过来私下见见桃夭姐姐,问问清楚?”    英嫔道:“桃蹊,你自幼在我身边,我对你自是深信不疑。可是桃夭早入宫的这段时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却不知。也许,她如今为静妃所用,有我们不得而知的缘故。”    桃蹊道:“奴婢相信姐姐,一定不会背叛荣贵妃娘娘,也不会背叛杨府。”    英嫔道:“我们姐妹入宫之前娘亲都千叮万嘱,姐姐又是个小心谨慎的性子,难保不是身边的人出了问题。此事权当不知,你也不必去问桃夭,我们慢慢再做计较。”    正说着,风雪渐渐停住。    可是英嫔心中的风雪却是久久不能平息。    第六十六回 全贵妃重新得圣意 小公主稚语解困忧    又是一日寒风凛凛。    皇上正在养心殿批折子。    突然,高成进了内殿,禀报道:“皇上四公主求见。”    皇上放下折子,问道:“寿安?这天寒地冻的,怎么到这儿了?”    高成道:“奴才也纳闷呢!可是公主一个人,身边连个宫女嬷嬷都没有,奴才们不敢做主,特来禀告皇上。”    皇上道:“快去通知全贵妃,让公主进来。”    高成答应着出去了。    不一会儿,高成抱进来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小脸儿冻得红扑扑的。    皇上连忙迎上去,从高成手里接过公主,说道:“寿安,你才多大啊?就乱跑?你不见了,你额娘会多着急?”    四公主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没有乱跑,儿臣在假山那边玩儿,翻过去,翻过来,突然宫女们就都不见了。”    皇上怜惜地道:“底下的人是怎么伺候公主的?若是出了什么闪失可怎么办?寿安冷不冷?”    四公主道:“不冷,皇阿玛的宫里很暖和。”    皇上向高成道:“快去让御膳房做几个公主平日里爱吃的点心来!”    高成答应着下去了。    皇上把四公主抱到龙榻上坐好,对她说:“在皇阿玛这里等额娘来接你好不好?”    四公主摇摇头道:“不好。”    皇上笑着说:“为什么不好?”    四公主道:“皇阿玛这里比额娘宫里暖和,儿臣想在皇阿玛这里玩儿。”    皇上慈爱地说:“可是皇阿玛还要处理国家大事,不能每时每日都陪着寿安玩啊。寿安看这样好不好?一会儿乖乖地跟额娘回去,皇阿玛办完事情便去承乾宫看你们。”    四公主闪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睫毛忽闪忽闪的,说道:“皇阿玛可不要骗儿臣啊!”    皇上道:“君无戏言。皇阿玛是天子,怎么会骗寿安呢?”    四公主开心地道:“太好了!太后不喜欢寿安,也不喜欢额娘,幸好还有皇阿玛喜欢寿安。”..    皇上眉头一皱,说道:“太后怎么会不喜欢寿安呢?”    四公主道:“额娘带寿安和姐姐去看太后,太后都不见,太后只喜欢祥娘娘肚子里的小弟弟,不喜欢寿安。”    皇上道:“你怎么知道是小弟弟不是小妹妹呢?”    四公主道:“太后说的。”    皇上心中不悦,但仍然慈爱地对四公主说:“不会的,太后也喜欢寿安啊。”    四公主道:“可是额娘和寿安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太后了,寿安想去给太后请安,可是太后不是不见就是去了祥娘娘的宫里。”    皇上问道:“太后去祥娘娘宫里?”    四公主点了点头,黑亮的大眼睛看着皇上。    这时高成带着小太监端进来几份点心。    皇上复又露出笑容,拿起糕点对四公主说:“寿安尝尝这龙珠香麻卷好不好?这里面有瘦肉和虾仁,还有胡萝卜,寿安喜欢吗?”    龙珠香麻卷是用糯米皮包着瘦肉、虾仁、胡萝卜等馅料卷成“日”字形,再扫上蛋黄、芝麻和龙珠花茶叶,在锅中炸至金黄色而成。茶叶镶嵌在外皮上,星星点点,酥脆易碎。    四公主点点头,对皇上道:“儿臣喜欢,可是皇阿玛,儿臣可以带几块回去吗?”    皇上说道:“当然可以,朕的小公主如果喜欢吃,朕便日日让御膳房做了给寿安送过去。”    四公主开心地拍手笑道:“太好了!儿臣不是自己爱吃,而是想让额娘开心。凡是皇阿玛送东西过去,额娘都会开心一整天,不然额娘一天都不开心。”    皇上说道:“那你知不知道你额娘为什么不开心啊?”    四公主点点头道:“知道,额娘思念皇阿玛。皇阿玛生额娘的气,不来见额娘,太后也不喜欢额娘,额娘就不开心。”    这时听得外面小太监进来回禀道:“皇上,全贵妃娘娘来了!”    皇上道:“请进来。”    全贵妃进了殿,给皇上行了个大礼。    四公主一见全贵妃,连忙丢下糕点,向全贵妃扑了过去。    “额娘!”    全贵妃跪着伸手把四公主揽在了怀里。    皇上道:“贵妃,你宫里平日跟着公主的人该打了,若不是寿安聪明伶俐,晓得来朕这里,后果不堪设想。”    全贵妃道:“臣妾有罪。臣妾这几日神思恍惚,对于宫里人的管教的确是疏忽了。”    皇上道:“神思恍惚?可是添了什么不适之症?太医可有看过?”    全贵妃道:“未曾传太医,想必是时气所致,不碍事的。”    皇上道:“有病怎么可以不传太医?底下的人都是怎么伺候的?”    宛兮见状扑通一声跪下,叩首道:“皇上饶命!贵妃娘娘动动辄得咎,难免神思忧虑,的确不是奴婢们服侍不周啊!”    贵妃斥道:“皇上面前不许胡言乱语!”    皇上摆了摆手,说道:“让她说,如何动辄得咎?”    宛兮道:“回皇上的话,娘娘已是事事小心,但仍不免被太后娘娘责骂,每次娘娘都恸哭不已,难以成眠。祥妃娘娘有孕之后,就愈演愈烈了。”    皇上叹了口气,走到贵妃身边,伸手把她扶了起来,又对宛兮道:“你也起来。你好像是贵妃的陪嫁,是么?”    宛兮答道:“回皇上的话,奴婢是贵妃娘娘的陪嫁。”    皇上道:“好生照顾你家娘娘,朕重重有赏。”    宛兮道:“谢皇上,服侍娘娘是奴婢的本份,不敢讨赏。”    皇上道:“好,你起来。”    宛兮又扣了个头,站了起来扶住贵妃。    皇上底下身子,抱起四公主。    贵妃连忙道:“皇上,寿安不比小时候,越发沉了,让臣妾抱。”    高成忙说道:“皇上,娘娘,还是奴才来。”    皇上摆摆手,对高成道:“高成,传旨御膳房,朕今日的晚膳在承乾宫用,让他们多做一些贵妃和三公主、四公主平日里喜欢的吃食来。”    高成答应着,安排底下的小太监去御膳房传旨。    全贵妃喜极,眼中泪光闪烁不停。    皇上一手抱着公主,一手牵起全贵妃的手,徐徐往殿外走去。    御前的太监们连忙跟上。    小德子凑上前,悄悄地跟高成说:“师傅,您猜的可真准,您说要变天了,就真的变天了。可这天儿天来变去,咱们这些做奴才的该怎么做啊?”    高成拿起拂尘劈头就打,低声喝道:“做好你的差事!”    是夜,皇上留宿承乾宫。    第六十七回 钟粹宫又添公主 礼佛堂再求庇佑    第二日,四公主勇闯养心殿,皇上陪全贵妃母女回宫用膳,最后宿在承乾宫的事,六宫尽皆知晓。    钟粹宫中,祥妃挺着巨肚正在榻上歇着。    小宫女前来禀报道:“娘娘,淮秀姑姑求见娘娘。”..    祥妃挺直了身子,说道:“快请进来!”    淮秀进了内殿,行了礼,又见祥妃富富态态的样子,谄媚地说道:“看娘娘这个肚子,真是个福气的肚子啊,满满都是今日和以后的恩宠啊!”    祥妃道:“谢姑姑美言,身子日渐沉重,恕本宫不便起身相迎了。可是太后有什么旨意?”    淮秀道:“太后听闻了昨日全贵妃之事,怕娘娘心中不安,特让奴婢来看望娘娘,还让奴婢带来了这些东西给娘娘您安胎。”    淮秀说着使了个眼色,跟着的小宫女略往前走了两步,将东西捧着给祥妃看。    淮秀道:“娘娘您看,这是粉彩描金大吉葫芦瓷板挂屏,这是粉彩太平有象瓷塑,这是铜珐琅七珍宝塔,这是铜胎画珐琅八仙如意。”    淮秀说完将名册递与了祥妃随侍的宫女。    祥妃道:“谢太后娘娘惦记,谢淮秀姑姑辛苦跑这一趟。”    转头对小宫女道:“给淮秀姑姑看茶。”    淮秀道:“谢祥妃娘娘。太后娘娘嘱托奴婢,让奴婢给娘娘带话儿,恩宠加身只是一时之幸,子嗣才是万年之幸啊。祥妃娘娘如今育有皇嗣,甚是辛苦,心绪起伏不定也是有的。但是,可千万不要为了这些事情扰了龙胎的清净,平安生产才能后福无穷啊!”    祥妃笑道:“太后娘娘教训的是,多谢太后娘娘教诲。”    淮秀也笑道:“奴婢见娘娘如今的神色,似乎已经云淡风轻,不以为意了。娘娘的确没有辜负太后这么多年的栽培调教。说句不该说的话,您这份胸襟气度便不是旁人可比,若是诞下皇子,可就真能一步登天了。”    祥妃道:“借您吉言。也如您所言,本宫有如今的情势全仰仗太后娘娘恩赐,片刻也不敢忘怀。”    正说着,宫女们上了茶。    祥妃也抬起茶碗,说道:“姑姑在太后宫里,好东西都见惯了,不知这君山银针合不合姑姑的口味。”    淮秀客套道:“娘娘所赐,自然是好的,奴婢谢恩。”    话音未落,只见祥妃手中的茶碗早已摔了出去。    祥妃双手捧腹,似是疼痛不已。    淮秀警醒,连忙向小宫女们唤道:“快去传太医!”    延禧宫中顿时乱作一团。    祥妃腹中胎儿太大,难以顺利生产,足足过了一日一夜,方才诞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公主。    淮秀一直等在钟粹宫中,听见接生嬷嬷报喜说是个公主,便径自走了,留下一抹轻蔑的笑。    皇上闻讯而来,见是个公主,也有些失望。    祥妃生产痛苦,晕死过去,醒来听闻是个公主,便明白大势已去。    皇上见祥妃诞育五公主着实辛苦,也动了恻隐之心,宽慰了祥妃一番,便转道全贵妃的承乾宫了。    寿康宫中,太后正在佛堂。    淮秀轻轻走进佛堂。    太过清净的地方,一丝丝声响都甚是分明。    太后闭着眼睛,手捻着佛珠,问道:“如何?”    淮秀道:“是个公主。”    黑暗中,太后一双眼睛突然睁开,一道寒光闪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太后悠悠地道:“罢了,罢了。许是我钮钴禄氏便没有这个福气再为大清诞下新君。”    淮秀道:“太后别灰心,皇上正值盛年,祥妃也还算年轻,总能生下皇子。更何况,还有全贵妃和成嫔。”    太后缓缓地起身,淮秀赶紧上前扶住。    太后道:“哀家已经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每一次都是这样,每一次都让哀家失望,哀家已不知还能不能等得到了。”    淮秀道:“一定可以的。”    太后道:“此次是哀家大意了,以为太医的判断不会错,必是一位皇子。这段时间,所有的恩宠都倾注在祥妃身上,冷落了全贵妃和成嫔。成嫔还好,刚进宫才几个月,没有什么根基,皇上也不很宠爱她,今后若不依靠本宫,在宫中的时日恐怕不会好过。可是贵妃就不一样了,哀家听闻她近日与静妃走得很近,看来是在自谋出路了。”    淮秀道:“贵妃?她恐怕没有那样的盘算。”    太后叹了口气,缓缓地道:“难说啊!当初哀家带她们三人同去圆明园,三人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