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妆欢 > 第 3 章节

第 3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如,你再做一个香囊,送与朕。”    静贵人笑意嫣然,言语中带有娇嗔。    “嫔妾遵旨。”    皇上扶起她,手掌宽厚有力,轻轻触到了她的手心,真是冰肌玉骨,清凉无汗,不禁心旌摇曳。    很快皇上在御花园偶遇静贵人之事便成了合宫上下的言谈话语中的奇事。    皇后知道了自然喜不自胜。    永和宫。青郁端坐在妆镜旁,卸下一头钗环,满身绮罗。    廊下,落雨对一个小太监吩咐道:“请个太医来看一看,小主身子不舒服。”    青郁在窗户的边缘缝隙中瞥见小太监一路小跑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两天后,宫里都传遍了,静贵人刚刚引起皇上的注意就罹患了崩漏之症,好些时候都不能承宠了。不仅是宫女太监们,就连太后和皇后都疑心是全贵妃在背后做了什么手脚。    起初皇上还日日询问,时时赏赐。后来渐渐地就不再提起。    永和宫也从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    皇后痛惜少了一枚绝佳的棋子,对贵妃的恨意又多了几分。    第四回 御花园玉梅独秀 合宫宴金兰双契    夏末秋初,花事了了。    永和宫中一派清净。内廷供奉也比一个月前少了好多。青郁却也不计较,每日只是静静地与风眠、雨落二人闲话针黹。    是日,天朗气清。风眠将宫中那些愈发懒怠之人都打发到房里歇着了。    落雨正在房中陪着静贵人练习女红。    “小主,这几日算是安静下来了。”说着嗤笑一声,接着道:“自从太医将小主的病禀告了皇上皇后。真是足足乱了好多天。先是皇上莫名其妙的召幸了顺常在,贵妃气急败坏地在宫门前教训违反了宫规的顺常在,动了胎气,皇上连续留宿承乾宫。后来又是皇后在皇上面前举荐颇有家世的禧贵人。皇上召幸了两日,突然被惹恼了,降为了答应,连翊坤宫也不许她再住,撵去携芳殿了。”    青郁笑了笑。又摇了摇头。    “君恩如流水,有什么奇怪的。”    青郁手中的绣品以浅黄色铺绣月亮,中立玉兔捣药,环以桂树山石。    飞针走线,栩栩如生。    “别人的祸福,不关我们的事。”    傍晚,养心殿。    敬事房的太监已在门外等了许久。    爱新觉罗氏历任皇帝,对待国事都非常勤勉。这点与明代大不相同。    大明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十六位皇帝,除了极个别的比较正常以外,大多数都个性奇特,荒淫无道,致使国运日渐衰微。    而自从满清入关开创基业,到如今道光皇帝当朝理政,历任皇帝无不勤谨俭省,亦可称为一桩奇事。    道光皇帝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每日朱批不辍,为提高国力做出了一些努力。    敬事房太监见皇上许久不传召,再次央求御前的小太监小禄子通报一声。    就在此时,太后驾到。..    太后未让太监通传,并不急着进去,先是询问了皇帝晚膳进了什么,又再询问了敬事房的差事。    未几,通传入内,皇帝动身来迎。    太后这些年潜心礼佛,手中总是不离一串佛珠,十四颗珠子代表了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皇帝勤于政务是好事。但是不可不留意子息之事。专宠贵妃,也由得你。可是如今贵妃怀有身孕,月份也渐渐大了,实在不适宜再日夕侍奉皇上。皇上可要再挑一个可心意的人才好啊。”    皇上扶着太后坐下,说:“儿子不孝,膝下惟有一子一女。两任皇后都未曾诞下嫡子,不得不说是心中憾事。”    “身为皇帝,多多开枝散叶才能保国祚万年。今年遴选入宫的秀女,还有哪些未曾侍寝?依哀家看,合该一一侍奉皇上才好,皇上也可从中挑选一个合心意的。”太后语重心长地说:“身为皇帝,原本就没有用情至深的资格。切莫走世祖爷的老路,否则哀家必不会如孝庄太后一样心慈手软。”    皇上闻言,心中大惊。    太后所说的世祖爷就是指顺治爷。据说当年孝庄太后预感到董鄂妃红颜祸水,欲赐死她,最终还是怜惜一条好端端的性命而作罢。难不成太后动了处置贵妃的心思?皇上不敢细想,忙不迭地扶着太后回了寿康宫。    有了太后的懿旨,皇后可是久旱逢甘霖一般操持起来。    皇上连续几日召幸了新入宫的嫔妃。    本来最开始各人还是平分春色,渐渐地汉军旗的荣常在便独占鳌头了。    月溶溶,转眼已是深秋。    皇上册封了荣常在为贵人。赐居延禧宫。    一时间,延禧宫成了这后宫内苑最热闹的所在。    来拜访的各位小主和替皇上传旨赏赐的宫人把门槛都快要踏破了。    内务府也惯会拜高踩低的,凡有什么名贵的东西都可着延禧宫来,别的宫少不得受些冷落,更别说永和宫这种皇上从未踏足过的地方了。    入冬之后,永和宫更是彻底的冷透了。    如此这般,青郁仍然不以为意。    一日,御花园有几株名贵的碧色的梅花陡然盛开,钦天监说是主大喜,皇上龙颜大悦,传令后宫嫔妃皆入园赏花。    赏毕,合宫夜宴。    丝竹声声不绝于耳。    因为位份相同,荣贵人与静贵人同在一桌。    荣贵人执起琉璃烧彩酒杯,轻声说道:“敬贵人姐姐一杯。”    青郁有些讶异,这荣贵人是皇上新宠,风头一时无两,怎会率先与一位久病无宠的贵人示好呢?    荣贵人仿佛看出了青郁的疑虑,暂且将酒杯放下。压低了声音,悄悄地在她耳边说:“那日无意间瞧见御花园浮碧亭边睡莲花开并蒂,我便知姐姐并非池中之物。虽然我当日只是个小小的常在,没有福分接近皇上,但是对于姐姐的手段,可是佩服得紧呢!”    青郁心下大惊,面色虽还如常,但是胸中震动之声仿佛要把她吞没了,耳边也嗡嗡作响。    荣贵人又道:“这几个月不知道姐姐的香囊绣好了没?”说完脸上浮现狡黠的笑容。    青郁强迫自己镇定了下来,举起酒杯,依然神色如常。    “多谢美意。只是不明白你后面的话是什么意思。”    荣贵人笑了笑,举杯示意,一饮而尽。    “姐姐,我并没有恶意。我只是好奇,这几个月的宫中之事,是否都在姐姐意料之中呢?姐姐看着热闹,难道不想亲自参与一下么?”荣贵人见她仍在犹疑,就继续说道:“我貌不惊人,也无甚才德,得皇上几番宠幸已是莫大的恩遇。我自知福薄,不能长葆青春和恩宠,这些日子以来又多有树敌,思来想去惟有投靠姐姐方能给今后留有一条生路,万望不弃。”    青郁也饮尽了杯中酒,缓缓地说:“荣贵人抬举了,我何德何能呢?依我看,荣贵人冰雪聪明,足以自保,无需依赖他人。”    荣贵人笑道:“姐姐且观望着,我报效的时日在后头。”    那日宴饮之后,荣贵人偶尔会踏足永和宫的地界儿。而青郁也只是淡淡的。    又一日,荣贵人又来闲话了几句,坐了半晌之后离开。    雨落率先忍不住了,向青郁问道:“该是时候了?”    风眠文静,雨落活泼,二人各有所长。    青郁面上掠过一丝紧张的神色。    “再过几日,算来要等到腊月,她才怀满六个月,我才能下定论。”    第五回 储秀宫群芳争艳 澄瑞亭二美迎春    《说文解字》里提到:冬,四时尽也。    隆冬时节,正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可青郁此刻却是周身的暖意,丝毫不觉得寒冷。    自从进宫,每日各宫妃嫔晨昏定省都要去皇后宫中请安。这一日,青郁瞥见全贵妃孕肚高高隆起,圆润饱满。而气色更是灿若丹霞,比夏时看起来更美了几分。    青郁心中有数了,不自觉地喜上眉梢。    冬日里各宫小主都穿着长及脚面的旗装,外罩坎肩,裤腿扎着青、红、粉红各色腿带。皇后、贵妃、妃、嫔等各宫主位均选用剪绒织物等华贵面料。除面料外,纹饰图案也有讲究,皇后的旗装是浅黄色底色,上绣凤穿牡丹的图样,彰显其在后宫独一无二的地位。全贵妃年轻爱俏,穿的坎肩上绣的是百种蝴蝶。荣贵人新人得宠,连领口袖口的风毛也出的比别人好些。至于无宠如静贵人等,大多只是采用普通的夹棉材质,绣些寻常花鸟。    宫中虽是富贵锦绣之地,可若是没有皇恩眷顾,穿戴竟连京中权臣贵戚的内眷都不如。    自从贵妃身子日渐沉重,皇上十次来后宫有八次宿在荣贵人那里,还有两次是去陪伴贵妃。皇后见状也微微的松了口气,日常饮食也进的多了些。现在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全贵妃此胎切莫生了皇子,一定要又是个公主才好。    皇后杏眼圆睁,扫视满座妃嫔。眼光最后还是落在全贵妃的肚子上。    “全贵妃,本宫见你身量日渐笨重,以后便免了请安的俗礼!你为皇上孕育皇嗣辛苦,冬日多有冰雪,路滑难行,你且在自己宫内好生歇息。”    全贵妃娇柔一笑,真是美艳无边。只见她扶了扶头上垂珠的花钿,众人目光莫不被那珍珠吸引——三颗硕大的珍珠连成一串,每一颗都温润细腻,表面隐约可见晕彩珠光,更奇的是最后一颗珍珠乃是天然的梨形,给整个花钿带来一个令人赞叹的收尾。    “皇后娘娘真是体谅咱们姐妹,可是这天寒地冻,只有娘娘这里才热闹,嫔妾也想暖一暖呢。再者说了,宫中年深日久,若不日日与众姐妹闲话些家常,这日子怎么好过下去呢?”说着掩着口鼻,轻笑一声。..    在座众人都听懂了这话里话外的机锋,满含了讥讽之意。    皇后早已习惯了她浅薄张扬、拈酸惹醋的样子,心里再气,表面上还是要把国母的懿范拿得稳当。因此未再与她言语纠缠,转头看向荣贵人。    “荣贵人日日伺候皇上,过于辛苦,也不必来问安了。”    荣贵人起身拜了一拜,身姿半蹲着,两只手都放在一侧腰间,正是一副标准的行礼姿态。    “虽幸得皇后娘娘慈爱,体恤臣下,然则国法规制一刻不容有失,嫁入皇家自然要率先垂范,为天下臣民做好表率。主仆有别,绝不能以疲累为由推脱礼法。否则普天下的妾室若是不敬主母,岂不是嫔妾的过错?”    皇后闻言,大喜于色。    “荣贵人有心了,免礼平身。”    其实后人所臆测的“一夫多妻制”乃是大谬。中国古代历来推行的婚姻制度均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与妾在家庭地位上大不相同。虽然妻妾均是男性的附庸,但是妻却是妾的主子,手握对其生杀予夺的权力。儒家礼法推崇娶妻娶贤,娶妻娶德。向来娶妻都择的是门当户对、品行端正的女子。而妾室没有过多的要求,三教九流均可入门。    荣贵人一言点名了皇后与贵妃身份的根本区别,宠妃再得宠终究只是妾室,皇后是国母之尊,天下女人的典范。祖宗家法在此,孔孟之道在此,宠妃再怎么得宠,只要皇后自身不犯什么大的错漏,就不可能危及皇后的地位。    这也是青郁最最担心的事啊……    她知道怎么样当一个宠妃,但是即使坐到贵妃、甚至皇贵妃的位置,若要搬倒皇后,恐怕还要再花费一翻心思。    皇后趁着自己暂时占了上风,赶紧说道:“各位妹妹早起都辛苦了,路滑难行,还是早点回宫休息,保重身子,才能更好地侍奉圣驾、绵延后嗣。”    “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东西六宫夹道,小雪初晴。    风眠与雨落扶着青郁,走在路上。    忽然听得身后一声轻唤:“静贵人姐姐请留步。”    回头一望,原来是荣贵人。    青郁含笑道:“荣贵人好。”    “这么多时日,姐姐怎地还与我这样生分?”    “宫中都是姐妹,哪有生不生分之说。”    荣贵人屏退左右,说道:“此时澄瑞亭处雪景正好,静贵人姐姐,可有心陪妹妹去赏一赏?”    青郁笑道:“荣贵人盛情,无不从之理。”    于是让风眠、落雨先回永和宫,自己携了荣贵人缓缓往御花园中来。    澄瑞亭与浮碧亭都是建于一座单孔石桥上的水榭式建筑,往南方向伸出了一座抱厦。这两座亭子除了名字外,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在澄瑞亭的亭顶上绘制的是金色团龙,而在浮碧亭的亭顶上绘制的则是在夏季盛开的各色鲜花。    如今澄瑞亭亭顶的金龙早已盖了一层薄薄的雪,似是金龙出云的模样。    荣贵人对青郁讲道:“宫中之人莫不以为我依附皇后,魅惑皇上。难道姐姐也与那些人一般见识?”    青郁未置一词,只是怔怔地看着远处的假山出神。    荣贵人继续说道:“即便愚笨如我,也看得出来,皇后年老色衰,也不是皇上结发妻子,原本就没什么情份,能保住她后宫之主的地位已属勉强。全贵妃张扬跋扈,不懂得隐忍收敛,也不是长盛不衰之象。其他各宫主位娘娘无宠无子,也只是勉强度日而已。皇上正值盛年,后宫时日长久,我不求金银富贵,只愿保存我亲族门楣。如蒙姐姐不弃,我愿与姐姐相互扶持,在宫中做个伴儿。”    青郁见她说得诚恳,动了一分心思。    “荣贵人正是圣宠优渥之时,何不多花些时间在皇上身上固宠?为何要与我说这些呢?”    “我品貌才学无一出挑,此时有宠也仅仅是因为占了贵妃有孕、皇后举荐、姐姐又避宠的天时地利人和。岂不是说没有就没有了么?我知道姐姐总有一日要出头,不如请姐姐让我帮一回,算是见面礼。”    荣贵人说着压低了声音,悄悄地:“我不知姐姐在等什么,可是还有四个月全贵妃就要生产,万一诞育一位皇子,今后所有人的日子可都难过了。”    “她这一胎还是个公主。”青郁信心满满,遥望着远方天地一线之处。    “那么机会不就来了么?先恭喜姐姐了。”    “不忙恭喜,既然荣贵人有心,那就请你为我做一件事。不知你敢不敢?”    “什么事?”    青郁看了她一眼,伸手拂过她肩边的盘扣。    “自残。”    第六回 雪后梅花承恩露 御前红衣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