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全民科举 > ☆、结局

☆、结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爱卿快快请起!”乾元帝的心情在他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两边的眼尾都笑出了深深的沟壑    他甚至不等旁边的侍者就起身亲自将江陵扶了起来。    “爱卿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朕要好好赏你!”    三年前,江陵放弃了他在京城的大好前程,接过了所有人避之不及的烂摊子, 只身前往泗水。    就在朝臣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心灾乐祸时, 却传出江陵以一人之力平定泗水学子之乱的消息。    那些看好戏的大臣脸被打的啪啪响,他们在心中暗狠狠地想,叫你在泗水那穷乡僻壤之地永远回不来才好!    然而,他们注定会失望, 三年,仅仅只用了三年,江陵在泗水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圣上一纸圣书将他宣召回京。    他名利双收,衣锦还乡。    如今那些大臣不管心中如何嫉恨,也知道江陵的崛起势不可挡,他们只能将脸挤成一朵花, 拼命笑给圣上看。    乾元帝再一次问江陵, “爱卿可有什么想要的,尽管说好了!”那架势, 好像哪怕江陵现在要丞相之位,他也能一把封给他。    江陵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对着乾元帝跪下,他没有一点犹豫,仿佛他之所求早已在心中过了千百遍。    “臣请圣上赐婚!”    顿时其他大臣的眼神就微妙起来了, 江陵这小子果然心机深得很,前些年就听说圣上有意招他为婿,如今他自己提出来赐婚,这不是卖了个好,以后加官进爵还能少了他的?    乾元帝却突然想到三年前江陵和自己说的话。    果然江陵接下来的话就像投了一颗巨雷,顿时就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臣请圣上为臣与杜清圆赐婚!”    杜清圆?!这是谁?怎么听起来十分耳熟?    这时突然有人想起,杜清圆,不就是这一届会试的探花?当时在朝堂之上,拒绝了翰林院编修之职,自请入尚仪宫。    乾元帝神色复杂的看着江陵,三年前他准备将嘉禾许给他,结果他说他心有所属。后来泗水之乱他独挑大梁也未必不是逃避赐婚的意思。    乾元帝心中思绪翻飞,朝堂上一时之间极为安静,就在所有人以为江陵不识好歹惹怒圣上的时候,圣上却淡淡开口道:    “既如此,朕便为你赐婚!”威严的声音响彻朝堂,震惊了所有人。    “谢圣上成全!”    青云书院,几个学子正凑在一起怯怯私语:    “哎,你们知道我们书院新来的女夫子吗?”    那人不屑地瞥了他一眼,“现在这消息我们书院谁还不知道啊,我还知道她叫杜清圆,是这届会试的探花!”    “切!那我还知道在她来我们书院之前还是尚仪宫的掌司呢    提到尚仪宫,几个女学生都露出向往的目光,虽说现在男女都可以做官,但朝堂之上的女性还是比较少的,基本上女子做官都是后宫的女官,而这尚仪,尚司,尚制三宫便是女子最好的去处了,杜夫子之前就做到了尚仪的掌司,她还那么年轻,以后成为三宫掌事也不是可能,那对于女子的来说,荣耀是不亚于男子封侯拜相的!    “听说她今年芳龄十八了,长得又是如此秀美,为何没有许配人家?”    “说媒的都快把杜家门槛踏破了好!”一个女学生啧啧有声,“不过好像都被拒了!”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一人压低声音,“我听说啊,咱们杜夫子与江陵江大人是一对儿!”    几人大惊,“江陵?”这个名字在京城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真是...”几人面面相觑,被震地不知作何评价,他们在心中将这两人放在一起比较,诡异的发现这二人竟然出奇的相配!    “哎~”其中一人还想再说些什么,突然有人拉了拉她,然后指了指前面,她顺着视线往前一看,便看到一个穿着鹅黄裙装的美丽女子朝这边缓缓行来,脚下的裙摆层层摇曳,步步生花。    她吓得一震,不知道是在背后谈论的人突然出现心虚还是什么,几人在杜清圆靠近这里的时候竟然一齐躲了起来。    然后他们就发现,杜夫子走着走着竟然停了下来,然后像是听到了什么一样倏地回过头来。    几人一惊,以为是杜清圆发现了他们,连忙将头埋得更低。    “陵哥哥!”是杜夫子惊喜的叫声。    陵哥哥?几人想到刚刚才谈到的内容,顿时眼睛睁圆,对视一眼,偷偷的探出头来。    就见到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将飞奔而来的娇小女子接入怀中,他们在树下紧紧相拥,宛若璧人!    江陵将杜清圆紧紧抱住,恨不得融入骨血,感受到怀中的人在轻轻的抽噎,他伸出手来轻轻摸了摸她的发丝,一如以往做的每一次:    “圆儿莫哭!”他轻柔道:“我回来了!”    二十年后,京城最大的拍卖行内。    场上的负责人摇摇铃铛示意众人安静,他环视一圈然后道:“接下来将拍卖本场最后一件拍卖品,风荷举大师所作的《登科及第图》”    “我们都知道,风荷举大师师从雅意夫人,她早期的作品还是可以看出雅意夫人的影子,但到中后期,大师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    如果说雅意夫人的风格是极具写实,那风荷举就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写意,如今已经独创一派!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多是大师中后期的作品,而这一副《登科及第图》是她早期所做,不过”负责人顿了一顿,“我却敢保证,这一副画的价值绝对不亚于她的成名作!”    场中哗然,不亚于成名作,这人还真敢说,风荷举大师最出名的作品《高山流水》曾拍出了五千四百多两黄金的天价,据知情人士说,这幅画最终被皇家收入。    现在这人说不亚于风荷举的成名作,那岂不是说这幅画的成拍价会比《高山流水》还要多?    负责人显然拍卖经验丰富,他先是吊足了众人的胃口,然后才慢慢放了个大雷:    “我之所以说这幅画的价值不亚于《高山流水》绝对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幅《登科及第图》是风荷举大师分别在两个时期所作!”    两个时期?似乎预感到这可能就是其中的关窍,场中的人坐直了身子。    “画的前半部分,是风荷举十四岁时所作,当时她的笔法虽然还稚嫩,但从中依然可以窥视出其卓然的天赋!”    负责人越说声音越激动,“而在风荷举高中探花之后才将这画的后半部分完成!令人惊叹的是,两个时期不同的笔法,却融合得浑然天成,宛若一体!”    场中讨论声渐起,今天来这场拍卖会的大多都是冲着这最后一件东西来的,自然没那么好糊弄,当即就有人喊道:    “光凭这点就把它与《高深流水》比还是不太够!”    负责人不紧不慢,“老夫当然知道不够,但若是还加上风荷举的丈夫、当朝的礼部尚书江大人的题词呢!”    杜清圆和江陵这一对夫妻在大夏几乎是无人不知,二人伉俪情深,其感情多年如一日,羡煞旁人!    “况且,各位别忘了,这幅画是风荷举在高中探花之后才全部完成的,又有曾经连中三元的科举状元江陵的题词,这幅画的名字又叫《登科及第图》,这买回去当做传家之物,谁说不会保佑子女在科举一途高歌猛进,进士及第呢?”    负责人轻抚美髯,又像是想到什么,“哦,今年的新科状元不正是这二人的长子吗!”最后一句像是随口一提,却含着浓浓的暗示意味。    对啊,不说不知道,一说这一家人的头脑简直恐怖,现在这幅《登科及第图》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幅画了,若是能将这幅画拍下,带回家中高高悬挂,日日上香敬拜,说不定就可保佑家中人才辈出,孩子个个都能登科及第!    想到这里,场中所有人的眼睛都泛起了绿光,他们狠狠盯着那幅画,恨不得现在立马就能抢回家。    负责人眸中精光闪烁,见场中的气氛已经炒得差不多,终于开始竞拍:    “本场压轴之物,风荷举《登科及第图》,黄金五百两起拍,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五十两!现在开始!”    “五百五十两黄金!”    “六百两!”    “.....”    最后,在一片腥风血雨下,这幅画终于以六千九百七十两黄金的价格,被百年世家景阳公府拿下。    这件事最后传的沸沸扬扬,而令人惊异的是,景阳公府之后几代的子孙果然人才辈出。    大夏的人对科举一事有异常的执着,他们执拗般地认为景阳公府能有如今的盛况完全是因为那幅画的作用,由此对那幅画更是趋之若鹜,《登科及第图》被超出了天价!然而无论价格炒得多高,景阳公府都将你那画当做传家之宝,死死捂着,怎么说都不卖!    之后朝代更替,而这幅画最终被收入国库,当做国宝之一,而杜清圆与江陵的名字,也终被载入史书!    他们的故事也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阳城的一处小巷中,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他们头挨着头,手上捧着一本书,一看书名,原来是本名人传记。    他们看到上面写着风荷举的《登科及第图》被卖出六千九百七十两黄金的时候,都一齐发出了“哇”的声音。    其中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道:“六千九百七十两黄金,那是不是得堆成山那么高啊!”    “那肯定啊!”旁边的孩子肯定了他的说法,“差不多会堆成这么~高!”他煞有介事地比了一个到脖子的高度。    “奥!”其他孩子睁大了眼睛,一齐惊叹。    他们津津有味的看着那本名人传记,丝毫没有察觉身后的动静,突然,那本书被伸出的手一把夺过。    “又在这给我偷懒,整日翻这个就能变成江氏夫妇了吗,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了,还要不要上学了!”尖锐的女声。    几个孩子被吓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娘,我们这就去,这就去!”    说着一个个飞快的拿起书包朝书院的方向跑去,那妇人盯着几个孩子的背影嘀咕道:“就没一个让我省心的!”    说着又将手中那本传记小心收好,双手合十对着它拜了三拜。    清晨的太阳微微探出头来,微光洒遍每一个角落,草叶上晶莹的露珠折射出几个孩子的身影。    他们迎着朝阳,背着书包,上学的路上洒满了他们欢快的歌声。    似乎有古老的童谣从远方传来: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    全民科举,当如是。    终!【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