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儿女亲事

☆、儿女亲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晚上菜式简单, 只有几碟时蔬小炒,外加一道清蒸鲫鱼。宋如锦吃饭一向喜欢带汤带水, 便自己去小厨房煮了一碗蛋汤。端出来之后, 宋衍就眼巴巴地看着,也不说想吃, 直到系统提醒道:“宿主, 宋衍也想喝汤。”宋如锦才发现宋衍朝这儿看了许久。    她便问:“衍弟也想吃吗?”    宋衍点了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    宋如锦不禁笑问:“你这是想还是不想?”    “不想。”宋衍果断道。    “为什么?”    “因为二姐姐也喜欢……我不能同二姐姐抢。”宋衍捧着碗, 扒拉着米饭,一边吃一边含混不清地说道。    宋如锦的心蓦地一揪。宋衍才三岁, 竟已是这样一副敏感纤细的心肠。    刘氏却微微沉了面色, 问道:“这话是谁教你的?”    宋衍嚼着米饭, 咽了下去,知无不言:“今儿早上,林嬷嬷刚同我说的, 让我听娘的话,多多孝敬娘, 不要和二姐姐争强。”    林嬷嬷是宋衍的奶娘,看着宋衍长大的,先前老夫人病重, 她算是整个侯府为数不多的真心待宋衍的人之一了。前些日子,她幼妹成亲,她便回了老家,直到昨日才回侯府, 听说宋衍被接到了正院,又替他高兴,又为他担心,一大早便偷偷溜过来,和宋衍细细交代了这些。    刘氏把林嬷嬷唤来,当着宋衍的面说了一通:“衍哥儿是记到我名下当嫡子养的,又不是到我手下讨生活的——可不许这么教他。一则小孩子心思浅,记不住这些有的没的,二则衍哥儿将来是要读书入仕的,没必要学这些小伎俩。”    林嬷嬷连连点头,“夫人说的是。”    “念你一片真心待衍哥儿,这回就不罚你了。”刘氏御下一向恩威并施,更何况此刻宋衍还在,总不能过多地苛责他的乳娘,“你仔细伺候着,往后不许再教衍哥儿这些不上台面的东西。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林嬷嬷本以为宋衍在刘氏身边养着,今后便用不上她了,现在听刘氏这么说,一时喜不自胜,连忙跪下磕头拜谢——乳娘的月钱总比一般仆妇的要多,再说她也真心想看顾宋衍。    宋衍吃完了饭菜,规规矩矩地把碗筷摆好,慢慢悠悠地打了个哈欠,小手捂着嘴巴,眼睛眯了起来,看起来睡意朦胧。    半大的孩子总是这样容易困倦。他年纪小,身量也只一点点大,脸架子像陈姨娘,五官则更像宋怀远,若遮住眉眼,和宋如锦小时候也有些相似,一样的玉雪可爱。    刘氏心底便是一柔,对林嬷嬷道:“衍哥儿困了,你带他去睡下。”    这时候,周嬷嬷在帘外道:“夫人,侯爷过来了。”    刘氏一愣,看了眼宋如锦,“你也去歇着。”    宋怀远进门便道:“衡哥儿和墨姐儿还在陈氏那儿住着,要不你一并接过来带着。”    因陈姨娘害老夫人提早去了,宋怀远便罚她待在梨香苑,天塌下来也不许踏出院门。如此,她教养一双儿女便多有不便。    刘氏心道:怎么什么货色都想往我这里塞!我又不是拾荒的,专门收拾烂摊子!    ——到底没有说出来。只淡淡道:“锦姐儿娇气,衍哥儿又还小,我都要仔细照应着,再添两个孩子,怕是忙不过来。”    宋怀远有求于她的时候一向和颜悦色,“墨姐儿都这般大了,费不了多少神,就是衡哥儿要耐心教养。他贪玩,总不肯认真读书。陈氏品性不端,两个孩子跟着她难免被带偏了。你是管家太太,多分担点也是应当的。”    刘氏不喜欢他这副理所当然的神态,皱着眉推了,“墨姐儿衡哥儿都十来岁了,性子都长成了,我还能怎么教?侯爷又不止陈氏一个姨娘,给谁养都是一样的。千万别让他们到我面前晃悠,我还怕他们带坏了锦姐儿衍哥儿呢。”    宋怀远见她一直不肯答应,只好作罢。房中没人服侍,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忽又想起一事,“墨姐儿的亲事可有着落了?”    宋如墨只比宋如锦小五个月,也是明年及笄,按理也该定亲了。只是刘氏一向任她自生自灭,一直没有替她相看。    宋怀远见刘氏不答,心下便明白宋如墨还不曾许了人家。他也不恼刘氏苛待庶女,饮了口茶,道:“我倒有一个人选。”    宋如慧的婚事,就是宋怀远定下的,如今已经锁进了禁庭高墙。刘氏不禁冷笑,“又是哪个王公贵族?”    “倒不是什么显赫人家。是永平十二年的探花郎,姓吴名莱。家中虽清贫,学问倒是极好的。年岁不大,为人却很稳妥周全,朝中一众老臣都对他赞不绝口。”宋怀远的语气中不掩欣赏之意。    刘氏心头一惊,“那个吴莱,不是已经娶妻了吗?”    “是已经娶妻了,但他那个妻子上个月病故了。他倒是个用情甚深的,悲恸至极,说自己悼念亡妻,立志三年不再娶。正好墨姐儿也要守孝三年,三年之后成婚正好。”宋怀远说着,更觉得机缘凑巧,得意地抚了抚须,“你看,这不正是天赐的良缘。”    刘氏却知道这个吴莱不是什么好人。定远伯府——张氏的娘家把女儿嫁给了他,他却又打又骂,好好的世家贵女被她折腾得满身是伤。    病故?未必!怕是被吴莱活活磋磨死的。    她虽不盼着宋如墨过得欢畅遂意,但也不忍心看她嫁给这样一个人,想了想,道:“我看他不是良配……”    宋怀远以为她不满意吴莱的出身,出言打断她,“他学问好,皇上也器重他,已封他为翰林院学士,三年之后,兴许还能再进一步。三年后我也要重新入朝,彼此照应着就能顺当许多。墨姐儿是庶出,当人续弦也不算亏待她。”    刘氏知道,只要牵扯到宋怀远的仕途,便很难劝服他了。她眸光动了动,终究什么也没说。    次日中午,将近用午膳的时候,有人来禀报刘氏,“夫人,大姑太太和表公子表姑娘来了。”    刘氏奇道:“哪个大姑太太?”    “是元娘呀。”    刘氏终于想了起来。这个“大姑太太”是老夫人的独女,十几年前还同她是闺中玩伴。后来老夫人做主,把她嫁给了苏州府的织造。夫家姓贺兰。苏州府织造虽是五品官,但江南富庶,其中油水并不少,真论起来,比盛京城的二品大员还要舒坦。    苏州府离京千里,元娘每隔三五年才回来一趟。这一回是听闻老夫人去了,才带着一双儿女匆匆前来祭拜的。    刘氏收拾了一番,起身去迎。    元娘正在堂上,左右立着一双儿女。她体态微丰,面颊红润,头发乌黑如云堆叠,竟看不出年近四十的形容。可见江南水土确实温养人。一看见刘氏,她便红了眼眶,“我来迟了,连娘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刘氏问道:“可去灵前祭拜过了?”    元娘点头,又唤着两个孩子,“明哥儿,恬姐儿,快给大舅母问好。”    这是元娘头一回带儿女来盛京,是以刘氏也是第一次见。江南的儿女都生得隽秀白净,两个孩子携手上前见礼,抬起头来,便是一样的眉清目秀。    刘氏笑道:“我倒忘了给外甥外甥女带见面礼。”一面吩咐周嬷嬷,“去屋里把那两块娘娘赏的紫玉佩拿来。”一面问道:“都几岁了?”    贺兰恬脆生生地答道:“十一了。”    贺兰明怔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十三岁。”    刘氏略愣了愣,方笑道:“倒比锦姐儿还要小一岁。”    元娘拉着刘氏的手,叹了口气,“明哥儿先天不足,生来便有些迟钝,如今长这么大了,还是有些痴症,你同他说一句话,他总要想一会儿才会答你。”    刘氏看了眼贺兰明。他相貌生得极好,虽还未长成,却也带着一身朗月般的书卷气,一双深黑的眸子温润平和,让人看了便生不出厌恶来,只可惜……刘氏只能安慰道:“有的孩子早慧,有的孩子晚熟,兴许再过几年,明哥儿就变得慧黠了。”    “但愿。这回还是我同他说外祖家里有漂亮的表姐,他才肯跟着过来。对了,怎么没瞧见锦姐儿?”    刘氏道:“进宫上宗学去了,你且等着,这会儿也该回来了。”    此刻刚好下学。宋如锦正准备走,一位宗亲府上的贵女忽然走过来问她,“今天靖西王府的老王妃办赏花宴,可曾邀请了你?”    宋如锦摇摇头,“我有孝在身,不能去那些宴席的。”    贵女凑近了脸,神神秘秘道:“我听说老王妃办这场赏花宴是想给她孙子挑媳妇。”    宋如锦顿住了动作,问道:“哪个孙子?”    “靖西王统共就两个儿子,小的那个还不满四岁,你说是哪个孙子?”贵女显然知道徐宋两家的婚约,存了心思想看宋如锦的笑话,“老王妃怕是不想等你那三载的孝期。”    宋如锦果然懵住了。她脑子里乱乱的一团,好久才问了一句,“他们……今天赏什么花?”    “听说是白玉兰。”    “他们家哪有什么白玉兰。”宋如锦顿时一个字也不信。    “这你就不懂了,赏花不过一个名头,相看孙媳妇才是最要紧的。”贵女怜悯地看着宋如锦,转身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可爱来了的地雷~小可爱,你一定是吃可爱多长大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