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嫁妆之争

☆、嫁妆之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如锦仰着脸看他。两人谁也没说话, 脉脉对视了许久。这时,宋衍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 手上抓着素色短袍下摆的两角, 上面兜着一堆腊梅,一朵挨着一朵, 黄澄澄的衬着素白的孝衣。    因手上攥着袍角, 他走路便走得不甚稳,几乎同手同脚, 螃蟹一样横着蹒跚着过来了。    “二姐姐看。”宋衍炫耀一般抖了抖腊梅花瓣,“很香。”    这几日宋衍已经搬到了正院, 同刘氏住在一起。晚间母女姐弟一起用膳谈心, 宋如锦还会给他读书念诗。他也越发黏着宋如锦。    他年纪还小, 旁人同他说“老夫人去了”,他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知道从前那个招呼他过去吃糖的祖母再也不会睁眼看他了。    刘氏说了要把他当嫡子养, 虽还不曾去祠堂告诉列祖列宗,但府里的下人已经不敢轻慢待他了, 先时身边总是缺人照应,冷热都没人管,现在渴了就有人给他倒水, 饿了就有人帮他拿点心,还有姐姐陪在身边,他倒也不觉得“老夫人去了”是一件多么惹人怅然的事,细究起来, 心中竟是快活多过于悲伤。    腊梅香气清幽,闻久了又觉得馥郁。宋如锦凑近嗅了嗅,眉眼一弯笑了起来,“真的很香,谢谢衍弟。”    宋衍便颇为得意,咧嘴笑道:“我就知道二姐姐会喜欢。”    徐牧之默不作声地走开,没过多久又走了回来,手上拿着一枝刚折下来腊梅花枝,递到宋如锦面前,“给妹妹……妹妹多笑笑,别难过了。”    今天府中办白事,正午是有宴席的。刘氏差人搭了灵棚,替前来吊唁的来客们摆了几桌饭菜。侯府自家人都围坐在慈晖堂,草草用了膳。    席间,二夫人同刘氏说:“大嫂,你有没有觉得娘的嫁妆分得不妥?”    刘氏正在帮宋衍盛饭,闻言微一挑眉:“有什么不妥?”    “咱们这一辈暂且不提,什么都见过,也不稀罕那些嫁妆。”二夫人笑道,“可孙辈子女那么多,娘又一向是一碗水端平的,怎么会把嫁妆单单给了锦姐儿?”    宋如锦正埋着头吃饭,听二夫人提到了自己,不由怔怔地抬头。    “宿主!二夫人想抢老夫人留给你的嫁妆!”    宋如锦打了个激灵。    刘氏道:“娘去的时候,你不是也在吗?”言下之意就是——老夫人怎么说的,你不是也听见了吗?    “娘年高岁长,又生了一场重病,难免会犯糊涂。都是嫡姑娘,锦姐儿能有一份,没道理云姐儿没有。”二夫人搭着一旁宋如云的肩膀,“我估摸着是娘说岔了,嫁妆是给锦姐儿的,那两间胭脂铺子是给咱们云姐儿的!”    刘氏的目光在二夫人和宋如云身上转了转,刚想说什么,二夫人便笑眯眯地问着宋如锦,“锦姐儿,你说是不是?”    宋如锦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摇头。    二夫人又道:“那倘让你把那两间铺子分给云姐儿,你可愿意?”    系统细细教她,“你不用搭理她,装傻当听不懂就行了。”    现在宋如锦的脑子有点乱,根本听不清系统在讲什么。她默了一会儿,才按自己的心意答道:“祖母留给我的嫁妆,我就当是祖母留的念想,不能给人的。”    刘氏帮宋如锦夹了一筷子藕片,含沙射影道:“娘临终前让我找几个人帮你打理嫁妆,我还觉得多此一举,没曾想热孝还没过,就有人惦记上了。”    二夫人张了张口,正打算辩驳,宋如云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角,小声道:“娘,算了。”    宋如云并不想要什么嫁妆铺子,现在的情形只让她觉得丢脸,她甚至觉得自己的娘亲和那些为一文钱争执的市井泼妇没什么两样。她低低地垂着眉眼,也不敢看二夫人什么脸色。    二夫人对曹氏使了个眼色,曹氏心里明白——二夫人想让她帮忙说两句。她心念一转,别开了脸,就当没看见。    就算当真讨来了胭脂铺子,也是给宋如云的,她又拿不到半两银子。再说刘氏也不会任她们来抢……吃力不讨好的事,她才不做。    见曹氏别过了头,二夫人不由面色一沉。    饭后,二夫人和曹氏并排走着,也不提方才席间那件事,只道:“你如今怀着身子,还要伺候征哥儿,一定疲累得很?要不娘寻个妥帖的人来帮你一把,你也好安心养胎,没那么辛苦。”    曹氏略微顿住了脚步,心中暗恼——不就是没帮她说话吗?她就急着给宋征纳妾来拿捏自己了!    她想了想,神色如常道:“我倒是真想给大爷寻个可心的姨娘,心里也有了几个人选。只不过大爷现在孝期还没过,怕是不能纳妾,若不然旁人该指着侯府的大门骂咱们不懂纲理伦常了。”    “说的也是。”二夫人也知道孝中不能抬姨娘进府,特意说起这个,只不过是为了敲打曹氏,现在看她听话乖觉,心下还算满意。    日暮时分,来客渐渐散了,天上不期然地飘起了小雨。宋如锦去给徐牧之送伞,送他走到了府门口,徐牧之接过伞柄,道:“外头冷,妹妹赶紧进屋。”    宋如锦“嗯”了一声,慢吞吞道:“世兄慢走。”    两人背道而行。    宋如锦走到半路,回头看了一眼,正巧徐牧之也转过头来,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隔着一扇大门和重重雨幕,遥遥相望了许久。    最后宋如锦撑不住抿嘴笑了,转头快步走远了。    徐牧之回到靖西王府,先去了老王妃的屋子。忠勤侯老夫人的亡故着实让他心有戚戚焉。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老祖母身子虽还健朗,但却然年事已高,他想趁着老祖母健在,多孝顺几年。    老王妃的院子门口立着一个丫头,见徐牧之来了,就指了指紧闭的房门,压低了声音道:“王妃也在里面呢。”    徐牧之点点头,走到房门前,正打算推门进去,里面便传来老王妃中气十足的说话声:“咱们牧之,定的就是忠勤侯府的二姑娘?”    徐牧之鬼使神差地顿住了推门的手。他细细凝神听着,听见他娘亲答道:“正是,那个小娘子明年就及笄了,原本……明年三月就能嫁过来了。”    老王妃道:“守孝一守三年,到时候牧之都二十加冠了。”    屋子里静了一静,半晌,老王妃又道:“要不把这门亲事退了,重新找个人家。”    徐牧之的脸色当即变了,立时推门进去,大声喊了一句:“不成!”    靖西王妃跟着劝道:“娘……定下的亲事哪有退了的道理?您让那个姑娘以后怎么嫁人?”    宋如锦每年都来王府做客好几回,一向懂事乖巧,又不闹腾,抱着书吃着点心能和徐牧之静静地待一下午,靖西王妃瞧在眼里,心里还是挺满意的。再说自己儿子也是真心喜欢人家,逢年过节都借着华平县主的名义送信去侯府,当成眼珠子一样珍之重之……这会儿再让他退亲娶别人,他哪儿受得了啊?    “你别当我痴了聋了什么都不知道了。”老王妃靠在矮炕上,腿上盖着一条貂绒厚毯子,慢悠悠道,“忠勤侯府的大姑娘如今在宫里当娘娘,二姑娘就是她的嫡亲妹妹,便是奔着‘天子连襟’这个名头,也多的是人想娶她。”    老王妃说的也是实话。别看宋怀远上表丁忧,辞了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务,如今赋闲在家——陛下转头便提拔了义安侯,擢升为平章政事。义安侯是当今皇后的亲舅舅,宋怀远的大舅子,自陛下登基以来便一路高升,谁不明白是借了外戚的势?忠勤侯一家只会烈火烹油般地鼎盛下去,几个待字的姑娘根本不愁嫁。    老王妃拉着儿媳妇的手嘱咐道:“你这几日就多多留意着,京中的贵女多的是,也不是非要娶他们忠勤侯府的。”    靖西王妃微微迟疑。徐牧之急急忙忙道:“不成,不成,除了锦妹妹,我谁也不娶。”    老王妃瞪了他一眼,“和你一样大的儿郎如今连孩子都有了,你还想再拖三年?不孝子!是不是等我行将就木,进棺材了,都看不到重孙子?”    老王妃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她出身好,年轻的时候就泼辣果敢。当初老王爷偏宠妾侍,妾侍胆子大了起来,偷偷往她的幼子的饭菜里下毒,老王妃查清楚之后,当即提着刀去了侧院,把那个妾侍的一双手剁了下来。幸而孩子没吃多少,太医也来得及时,不曾落下什么病根,不然老王妃手刃了那个妾都是可能的。    任何事扯到了不孝,都是极重的怪责。徐牧之立马跪了下来,道:“祖母别生气。可是……可是我怎么能娶别人呢?”    他想到蒙蒙细雨里,撑着伞回眸而笑的宋如锦,心就跟着一抽,喃喃道:“锦妹妹怎么能嫁给别人呢……”    晚间,雨渐渐停了,天色变得昏黑,空气中带着凉凉的水意。屋子里烧着炭炉,宋如锦待久了觉得闷热,便走去房门口透气。润润的水汽夹杂着草木泥土清冽的气息,扑面而来。    “二姐姐,该用晚膳了。”宋衍在身后喊她。    宋如锦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 老王妃(慈爱):听说大家都不想等三年?    ——————    3月15日更新:昨天有小天使评论说,祖母尸骨未寒,男女主不应当打情骂俏。说实在的,我也没觉得男女主打了情骂了俏……但考虑了一晚上,蠢作者还是爬起来修文了,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尽善尽美一些。    本章男女主互动的情节删改了一部分,因为修改V章不能减少字数,所以把下一章的开头挪了进来。    另外拜托大家提意见的时候不要打零分,真的很影响后面新来的读者……一晚上收藏不增反减,我都快哭了/(ㄒoㄒ)/~~    anyway,还是希望小天使们多多评论,爱你们,比心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