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苏清荣曾在刚回长安城的那一年, 怂恿着宁德带她去长安城东郊的白马寺上香。 宁德这人不信神佛, 曾说过自己少年游历时那是遇佛门庙宇而不入,遇道观绕道走。不因为别的, 只是这散仙清高自傲,目无一切罢了。 所以那年苏清荣嘲笑他假清高:“师傅, 您那是遇到的那些道观庙宇太小了,今儿我带您看看我们长安城的白马寺,那叫一个恢弘大气,保证您会刷新以前的认知。” 两人说着话已来到白马寺的山脚下, 入眼,是1800阶台阶, 整整齐齐直通山顶, 人站在山脚下如蝼蚁一般的渺小。 苏清荣得意道:“您看, 是比您以前看到的恢弘大气,这可是我李唐最大的一座寺庙。” 然而宁德却摇摇头,手中的扇子轻轻的拍在她的头顶,桃花眼微微流转,说道:“这算什么,等你见过为师的师门,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气。” 所以此刻,苏清荣和李成蹊震惊的望着眼前那几乎要直通云霄的,望不见头的石阶,纷纷震在原地。 由于再没有任何遮挡物,此时, 苏清荣和李成蹊的眼前天光大亮,看得见天边的太阳红彤彤的,似乎要往山里落了,两人这才反应过来此时才不过是傍晚时分。 眼前的山高而耸,山上的树林郁郁葱葱,山顶飘着几层浮云,几只绕山仙鹤盘旋,偶尔传来几声鸣啼声,悠远而宁静。 那排望不见头的石阶又长又宽,石阶两边,每隔十几阶便一边一个立着两座高1.5米左右的石灯柱,灯柱顶如一座小房屋,前空后实,石窗两侧镂着一个“火”字形。 哗啦啦~竟然还有水声。 两人随声望去,却见原来石阶两边是两条飞流直下的银白色的瀑布,此时夕阳下,那两条瀑布竟然像被包裹上了一层淡淡金边,又朦胧,又美丽。 这世外桃源,如仙境一般,叫人无法移开眼。 “汪汪汪~” 刚才那声狗叫声又响了起来。 苏清荣和李成蹊这才收回惊讶的目光低头望去,一只健硕的黑色牧羊犬,嘶牙咧嘴的嘶叫着,整个狗体拱起,仿佛他们敢上前迈一步,它就会扑上来撕咬一样。 苏清荣见这狗一愣:“这只狗不正是那天青衣小哥牵的那只吗?” 李成蹊:“看来,我们没有猜错,那位小哥的确住在这里。” 两人再次抬头望向那看不到尽头的石阶,可是要想上去,得先解决掉这只狗…… 苏清荣正琢磨着怎么解决这只狗……就看见李成蹊突然从包里掏出来一块昨天剩下的兔肉,朝后面扔去。 那只牧羊犬瞬间追着兔肉而去,很快叼起那兔肉啊呜啊呜的啃了起来。 李成蹊伸手拉住苏清荣:“走。” 苏清荣:…… 两人一步一个台阶,向山上走去。 天渐渐开始黑了,眼前翠绿的高山开始变得暗下来,开始如一座黑压压的屏障,笼下来。 呼~呼~ 山中风有点大了起来,李成蹊一手紧紧的拉着苏清荣的手,一手揽着她的肩膀,柔声的在她耳边道:“荣儿,冷吗?” 苏清荣其实是有点冷的,但此刻由于太兴奋反而一点也不觉得冷,她突然指指天空,兴奋道:“成蹊,你看天上。” 李成蹊抬起来,一片星河闪耀在头顶。 然而不等李成蹊再多看那片星河几秒,苏清荣突然惊呼了一声。 李成蹊忙低头看她:“荣儿,怎……” 话未说完便止住了。 只见,那石阶两边的两排石灯柱突然自上而下,两两相对的亮了起来,很快,所有的灯都亮了,那样绵长而曲折,就如一条盘卧在山中的长龙一般。 石柱灯照亮了他们脚下的路,就像是给回家的孩子,指引着前方黑暗的道路。 然而让苏清荣更加惊讶的是,在石灯突然亮起的时候,她手腕上的那串伽楠香,正发着淡淡的银白色的光。 现在上山的石灯全都亮了,手腕上伽楠香银白色的光,消失了。 “师傅……” 苏清荣轻轻的低呼,心中有了一点猜测,一片温热。 这时,自山顶而下,突然出现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十分急速,在这寂静的山间越来越清晰,没多久,苏清荣和李成蹊便看见一个模糊的黑色影子出现在他们眼界的尽头。 两人同时愣了一下,互相对望一眼。 李成蹊将苏清荣的手握得更紧了一些,两人又紧张又期盼的看着那黑色的影子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哎呀!我门中的索引灯已经有千百年没亮过了,今夜怎会突然亮了,莫非……” 声音清亮,有点稚嫩。 那黑影终于走了过来,苏清荣和李成蹊定睛一看,那大头随着下台阶像一只拨浪鼓一样,不是那青衣小哥是谁? “……莫非是祖师爷……” 小哥几步跳下来,看到面前的李成蹊和苏清荣,一下子定住了脚,随后有点疑惑的摸摸大脑袋:“……咦?哪有这么年轻的祖师爷……” 苏清荣、李成蹊:…… 苏清荣:“你好啊,又见面了。” 小哥愣了一下,这才仔细看向苏清荣和李成蹊。 “原来是你们!怪不得我们如此有缘。” 苏清荣:“怪不得?” 小哥瞪着懵懂的大眼,点点头:“师傅说,我门派境地,凡能进来者,便是我派中人,这千百年来,您两位是第一个。” 苏清荣听了这话却有点激动:“师傅?你师傅是谁?” 小哥:“我师傅乃无问大师,这位姐姐,你可听说过?” 无问大师? 苏清荣和李成蹊对看一眼,这个名字他们从未听说过。 苏清荣:“你刚才说的祖师爷又是谁?还有,这里是何处?” 小哥:“此处无派无门,修的是自在。” 苏清荣眉心一挑,这套说词,可不正和她师傅一个调吗? 苏清荣:“那你祖师爷又是谁?” 小哥:“是千年前的宁德与宁兴两位祖师爷。” 苏清荣:“哦?原来是他二位啊。” 苏清荣嘴角扬起一抹笑,走上前,伸手到那小哥的光头上敲了一下:“小子,带路!” 小哥十分郁闷,摸摸自己光溜溜的脑袋,嘟囔道:“这位姐姐,好好说话,不可以动手动脚,我还是个未成年。还有,虽然我们有缘见过,但我门派不留客的,还请两位回去。” 什么?他们两个竟然被同门后辈给婉拒了? 苏清荣:“废话少说,我是宁德的徒弟,这也是我的门派。” 小哥愣住了:“你,你是宁德的徒弟,那个,那个传说中的,皇后?” 行啊,小子,还挺知道的嘛。 苏清荣笑而不语。 小哥又看看李成蹊:“那这位是?” 苏清荣又伸手敲了敲小哥的脑袋:“你管他是谁呢?带路。” 小哥无语的转过身带着苏清荣和李成蹊迈上石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去。 苏清荣:“这位小哥,还不知道你叫什么?” 小哥:“我叫道心。” 苏清荣:“道心,你听了我是宁德的徒弟,为什么一点也不惊讶?” 道心:“因为师傅在临走前曾经告诉我,祖师爷当年留下来一句话,说若有一天,有个人来到我门派前,自称是祖师爷的徒弟,就让我放她进来。” 苏清荣:“你不怕有人假冒是宁德的徒弟,就这样放我们进来了?” 道心摇摇头:“这里是两位祖师爷集最后的精力幻化成的迷途阵,任何人都闯不进来,除非有祖师爷的密匙。” 密匙? 苏清荣低头看向自己手腕中的那串伽楠香,难道通往师门的密匙,师傅从最开始就给了她? 那些年,她不止一次的好奇师傅的门派,总是变着法子让宁德答应她带她去看看,宁德哪次不是几句话就拐了话题。 其实恐怕不是不带她去,而是因为知道她会在何时何地回师门,所以尽所能的希望,她这辈子,都不要去。 苏清荣心中一酸,突然想到道心刚才话中的问题所在,忙慌乱的问道:“你说最后的精力?什么最后的精力,我师傅和宁兴师叔怎么……” 话没问完,李成蹊温暖的大手紧紧的握了握她的手:“荣儿别慌,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宁德与宁兴修的是散仙,必定是在我们之后离世的。” 道心点点头:“没错,据我门派中记载,两位祖师爷在过完260岁大寿时,散尽最后修为化成了迷途阵,两人双双离世的。” 原来师傅最后活了260岁啊,可真长寿,可真的比她和李成蹊还活得久呢。 苏清荣瞬间就不纠结了。 苏清荣一不纠结,便继续打趣这个青衣小哥。 “喂,小道心,看你这么小,你怎么会在这里呀?难道是土生土长的吗?” 道心摇摇头:“我是师傅在太极山脚下捡的,师傅把我带到门派后就收我为徒。” 苏清荣:“为什么咱们这个门派这么隐秘?你知道吗?” 道心:“根据《休德笔记》中所说,隐而不发,藏而不露。” 苏清荣:…… “小道心,你才14、15岁,要不要这么一板一眼啊,跟谁学的,你可知道你祖师爷可是位风流倜傥的俏郎君吗?” 李成蹊:“一板一眼的模样倒挺像宁兴……” 苏清荣:“对,我怎么把宁兴师叔忘了。” 道心:…… 道心:“不好意思,我今年才12岁。” 李成蹊:…… 苏清荣:“少年老成啊……” 道心:狮虎快救我,有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