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隐居修仙中 > 第82章 修仙第八十二式

第82章 修仙第八十二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敏和陈琪站在门口面面相觑, “怎么办?”赵敏轻声问道。走, 是不行的,二姨奶奶什么年岁了,万一气出个好歹来怎么办?不走?他们进去很尴尬, 万一再激化矛盾怎么办?    “等等。”    小气功在房内喘着粗气,“合着什么都是我的错!老子不伺候了,你爱咋的咋的!”    二姨奶奶把藏在心里多年的话说出口,痛哭发泄过了, 颇有云淡风轻万事不萦于怀的气度, 边擦眼泪边道:“走, 你回来为了什么,我知道。现在要开发旅游了, 房子值钱了, 你就回来要房子。这快一百年的老房子,以前你是看不上的。现在看上也没用!你以为只有你一个儿子家里东西都是你的?我是看透了, 家里东西我都留给淑芬她们姐妹,现在老人的话不好使了,听说还有遗嘱,那个总是算数的。”    “行啊,老太太, 你可真行!拆台一流,现在连条后路都不给自己留了。”    “你挣的什么钱, 自己心里清楚, 这些年你给我那过节费, 凑起来还没一万,我都给孙孙儿了。你别回来祸害这一方水土,再继续挣这黑心钱,就当我没生过你。”二姨奶奶偏过头,不忍再看。    “行,行,我走,你可别后悔!”小气功直奔房间,木门摔得嘭一声巨响,弹回强上叽咕叽咕几声响,渐渐老木门响不动了。二姨奶奶听着这响声,眼泪忍都忍不住。    陈琪拉着赵敏闪到大堂屋杂物堆后面,不一会儿,小气功拿着个小行李箱,气冲冲上了大奔。    等他开出院子,赵敏和陈琪才进屋。    “二姨奶奶……”赵敏惊呼,扶起坐在地上的二姨奶奶,“我们送你去医院。”    二姨奶奶很瘦,骨头都能磕疼手,虚弱得坐在长条凳上,有气无力靠着墙壁:“让你们看笑话了……”    “二姨奶奶!”老一辈人都是这个观念,不愿家丑外扬。    “我好着呢,不去医院,浪费那钱做什么。”二姨奶奶歇了一会儿,叹道:“敏子,你是个有本事的,二姨奶奶帮理不帮亲,骂走了他,也求你看二姨奶奶这张老脸,看在他没铸成大错的份儿上,别追究他,成不?”    “唉,成。”小气功没给赵敏带来实际损失,他的异想天开赵敏不肯能配合。赵敏本想他若执迷不悟,让人查一查“黑心钱”到底是什么。    陈琪给赵敏一个眼神,示意他来办。也许是二姨奶奶误会了,他们中间隔了三代人,观念相差太多,他们盼着是误会。    “敏子,村里是越来越好。给我们修房子,教我们种田,外面那条沟又能一眼望到底了,政策越来越好。可我知道,村里人还是沾了你们的便宜。现在讲究大户带动,没你家,人家凭什么把试点选在我们村?这是村里人的大事,我不能让小气功坏了。”    “二姨奶奶,您放心,我都明白。”二姨奶奶不维护亲儿子,反而维护她,赵敏明白。    二姨奶奶仿佛怕她说话分量不够,又望向了陈琪。陈琪回乡之后,一直和村里人打交道,帮助基金会的人入户访谈,调解关系,在他们眼里,陈琪比赵敏更说的上话。    “二姨奶奶放心,我也明白。”陈琪拉着那双枯瘦的手保证。    “老婆子卖老脸,委屈你们了。我没事儿,回去躺躺就好。”二姨奶奶被这温情一激,对比着亲儿子的怒吼,眼泪险些又下来了。    “我扶你进去。”赵敏半扶半抱,扶着她进里屋休息。老房子有近半米高的门槛,二姨奶奶很瘦,做惯了农活力气渐长的赵敏轻轻一抱,就把她放回床上。    扶二姨奶奶躺好出来,陈琪已经从车上拿了便携式血压仪、血糖仪进来。老赵身体不好,他们车上都放着急救包。    赵敏给二姨奶奶测量了,没什么大问题,才放心离开。    “答应二姨奶奶的,你怎么办?”赵敏边走边问。基金会的人也劝说过好多次了,只是陈琪赵敏一直没吐口。    说人人到,说鬼鬼叫,刚在说基金会的人,李进电话就来了。    “听说你回来了,恭喜恭喜,又谈成一笔大生意!”寒暄过后,李进问:“想去山上找你,有空吗?”    “我在村里呢,老房子这边。”    “那我过来找你。”    两人从二姨奶奶家转到自己家,老房子已经全部完工,内部装饰布置是陈琪一手操刀,和途安指导的又有不同。    陈琪领着赵敏参观新房子,因有他每天按时通风,房间没有装修后的异味,只有花草清香。    没多久,李进就来了,还带着几个村民。    “老村长、李大伯、田二舅,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坐。李进,进来坐。”赵敏招呼众人进屋,和陈琪一起泡茶待客。    “哎,这茶真好,现在日子好啊!”老村长拿着小巧的茶杯感叹,以前他们都是拿大茶缸的,在这古色古香的新房子里,只有这小巧茶杯配得上。    “敏子、琪子,老村长倚老卖老,有事儿求你们来了。”    “看您说的,折煞我们小辈了。有话您说,能帮的我一定不推辞。”    老村长和另外几人对视一眼,笑道:“想请你们带一带村里人呢!咱们都是种地的烂农民,祖祖辈辈的经验,可现在经验不好使,还讲究科学呢!都是一样的水土,谁家不精细伺候着果树,果子卖的钱愣是没你家高,销量没家好。我们这是来取经呢!你放心,我们不是要贴你家牌子,你家是正经做生意,经营得好口碑,我们还没做好呢,不敢掺和进来,坏了名声。我们准备自己弄个牌子,挂在基金会下面,是,李进?”    “是,我们基金会有自己的品牌,目前各地项目上的农产品,都统一挂靠在基金会品牌下面。在市场上,小农户单打独斗是不成气候的,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发出声音。等以后经营成熟了,基金会会逐渐退出,让产品发展经营成地标性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第一步需要技术。”而全正果品拥有完整的技术,理论实际相结合,已经被这片土地检验过。    “我们准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请你们来担任理事长。”老村长补充道,“启动资金是大家筹,投多投少各自占股份,你们就是一分不投,也是技术入股,理事长的位置跑不了。我也知道,你们这么大家业,瞧不上这小打小闹的合作社。可是敏子、琪子,你们也是这山坳坳里走出去的人,知道村里人想挣钱不容易。现在年轻人出去了就不回来,宁愿在城里端盘子受气,也不肯回来建设乡里。我知道他们乡里穷,可不建设,它只能更穷!我盼着以后乡里村里发展好,有游客来玩儿,有老师学生来采风,咱们在家门口就把钱轻轻松松挣了。在旅游没发展起来之前,种水果的老本行不能丢了,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是以后的出路,请你们指导指导,村里人也想一起致富呢!以后能像华西村那样,我一辈子也就值了。”    赵敏诧异,老村长这话有水平,有专业性,更有远见,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赵敏情不自禁看了一眼李进,没他背后出主意,打死都不信。    李进会意:“我们晚上放电影,放电影之前先讲十分钟。还组织他们出去参观,去过华西村,去参观江浙一代农村。”    怪不得有这么深刻的见解,眼界宽了,看问题就全面、深远了。    田二舅一拍大腿,笑道:“敏子,你二舅是个直肠子,说句不怕你笑话的。你家水果卖得这么贵,谁不眼红。村里在你家山上打工的,都想着偷师呢!可学了个四不像,这已经两年了,不好的还是不好。我们也明白了,这玩意儿没有专人指导,是做不好的。”    赵敏看了陈琪一眼,“我听琪哥的。”陈琪本就有帮忙的打算,是村民早先贪得无厌,妄图贴牌生产,惹得赵敏生气,才没成。陈琪总有一颗红心想要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先有二姨奶奶,后有老村长和田二舅。    钱是人的腰杆子,若是二姨奶奶有钱,不看儿媳媳妇儿脸色过活,小气功会在外人面前都不给亲娘留脸面,甩袖而走吗?若是能在家门口把钱挣了,走出去的年轻人肯定会回来。面前这些苦了几十年,早被生活压弯脊梁的人,也能挺直腰板,自豪活着了。    他们是同村人,面前这些是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们,乡土情结、少年时代的照顾与优待,谁不盼着家乡好?    “现在筹备到哪儿了?”陈琪问道。    老村长眼睛一亮,肯开口就好,能问进度,就是有打算!    老村长从自己掉色掉皮的老旧皮包里抽出一叠纸来,这是他们商讨好的合作社架构、经营流程,基金会给予很多指导。    陈琪接过慢慢看着,老村长抱紧自己的旧皮包,老家伙跟了自己三十年,第一次当村长开全县大会时候买的,见证了多少大事发生。现在,老村长盼着陈琪能答应下来,再让老家伙见证一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