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少女
正如报社编辑说的那样,我没有按常规登报征婚,那则“谁与我同舟”的广告刊出后,使人产生了误解,以为我是在交笔友。本市一些小学、中学、中专学校的女学生,纷纷给我寄来了交友信。对于这些小女孩,我一一给她们回了信,告诉了我的具体情况,希望她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不要轻易与社会上的男人交笔友,以免受骗上当。
唯有城关护校一位叫石丽君的女生的来信,吸引了我浓厚的交友兴趣。她从报上看到我的征友诗后,给我寄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应征信:只要你愿意,我的室友都乐意与你交朋友。并引用了两句诗作信的结束语: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处于极度孤独的我,收到石丽君的来信,我喜出望外,我太需要异性的友谊了。很快,我与石丽君及她的室友们到城关公园门口见了面。
这种事情也只有我羊八忌做得出我的人生比起正宗城里人来,至少晚了那么十年才真正开始。所以,我有闲情闲心与小姑娘们厮混在一起。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2点,我手拿一张登载有我的一篇近作的市报,在城关中山公园门口等候石丽君们的到来。一会儿,五六个十七八岁的朝气蓬勃的少女一路欢声笑语地向我走来。一个32岁离过婚的大叔级男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这群少女,内心里像做贼一样,有些不踏实。我这是在做什么呀,自己老大不小了,约见一群素不相识的少女,人家会怎么看我呢?会不会认为我是一个大色狼在引诱少女啊?如果有警察上前盘问我与姑娘们是什么关系,我该如何回答呢?说是笔友,那么你为什么只与小姑娘交笔友?你到底是何居心?想到自己并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心中无鬼,我镇静了下来。
少女们走到我面前,其中一个少女问我是不是羊八忌,我点头称是,对她们打招呼说你们好。另一位少女冲我嬉嬉一笑,叫我猜猜六位少女中谁是石丽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怕她只是我想交的一个笔友,我也想象她会有一副清纯俏丽动人的面容。我想点一个长得最可人的少女,但我怕万一她不是石丽君,就会伤害给我写应征信的执笔人。我眼花缭乱,只好说猜不出来,感觉你们个个都是石丽君。我快步走到售票处售了七张票,把姑娘们请进了公园。
一进公园,少女们像一群初次下水的小鸭子,扑哧扑哧直顾玩水,走向公园好玩的地方。有一位头剪齐耳短发,身着一套白色棉料运动服装,脚穿一双白色旅游鞋的少女始终跟在我的身旁,陪伴着我边走边聊。走在前面的少女们不时回头朝我们投来调皮地一瞥。我问白衣少女,到底谁是石丽君啊?白衣少女说:我就是。
她羞涩地低下了头。
应该说,少女们各有千秋,但在我的眼里,石丽君是我感觉最可人的姑娘。没想到她已经悄然地跟在我的身边,有天下最美丽的少女相伴在公园里漫步,我内心里说不出有多么的惬意!
我问石丽君对我这个笔友的第一印象如何?石丽君说,很成熟,像我们班上一位上解剖学的男老师。男老师讲课时总是一本正经,但我们谁都不怕他。
姑娘们众星拱月般地与我照了一张合影之后,我们出了公园,乘公共汽车赶往我的住处吃晚饭。
我到住处附近的集市上买了新鲜水果、瓜子、饮料等零食招待姑娘们,拿出我在市报上发表的所有文章剪报和我收藏的报刊杂志作为精神食粮,分发各位打发等候吃晚餐的闲余时光。
石丽君俨然像一个家庭主妇,在厨房里帮我择菜洗菜。一下子来了六位少女要与我共进晚餐,而且要品尝我亲手做出的美味佳肴,忙得我不亦乐乎。为了省事简便,荤菜方面,我到集市上买了炸鸡、烤鸭、卤牛肉熟食回家加工。只有一个水煮才鱼片,是我亲手做的。其它炒菜,是各种时令新鲜蔬菜小炒。石丽君按我的吩咐给我把各种蔬菜择好洗干净之后,关切地问了我一句还有什么需要帮忙。我很愉快地说,没什么了,你就和同学们一起坐享其成吧。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晚餐后,天色不早,姑娘们与我道别返回学校。人去屋空,我好不惆怅。我深感惆怅的是,我喜欢上了清纯可人的少女石丽君。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如果石丽君对我也有这份情意的话,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我毕竟只比她大14岁。石丽君来自下面的乡镇,在城关没有什么关系,护校毕业没有什么门路,都要分回到乡镇卫生院去当护士。如果石丽君对我有意,我可以通过大姐的关系,把她留到城关大姐所在的医院里工作,岂不两全其美。
如果石丽君仅仅只是把我当个笔友,老叫我像个大哥一样去宠她爱她,从而使我可望而不可即,“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不很令我伤心和怅惘吗?在公园里打听谁是石丽君她说我就是的那一刹那,我就对她倾心不已。
是夜,禁不住想入非非的我,开了一个夜车写下一篇抒情随笔《坐享其成》,表达了我对少女的石丽君的一片倾慕之情。文中我详细描述了与石丽君交往的所有细节,最后我在文中写道:我多么希望她的一生都能在我的生活中坐享其成。
与此同时,我内心深处充满了一种感伤。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男人应该三十而立。而我一事无成。如果不是大姐帮我走后门转户口进工厂重新就业,我还在城里当三轮车夫呢。我现在虽然有了正式工作,但只是个电工,一个大专毕业证书是自考获得的,在社会上,含金量并不大,在世俗的眼里,觉得这种学历不正规,不过硬。眼下,我不由自主地喜爱上了一位如花似玉的笔友,我又用什么资本去博取她的欢心呢?
这篇随笔我寄给了石丽君,不但没有增进我们之间的情谊,而是适得其反,从此我永远失去了石丽君这位可人的笔友,她不再给我回信,也不再和我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