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金闺记 > 第 160 章节

第 160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怎么办?    可皇帝老爹死了,做为儿子的怎么能不入宫守灵?    万一崔皇后狠下心来,直接给安上谋反的罪名将人给杀了呢?    清客犹豫片刻,终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了六皇子。    六皇子冷然笑了起来,“崔家是文臣,又不是武将,那女人除了背后阴人,还能做什么?若她真敢现在动手,本王倒是佩服他们的胆量了。”    清客们犹捏了一把汗。    不过崔皇后这几天一直没动手倒也是真的。可六皇子举荐七皇子去蜀地平乱,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的,争那个位置是一回事,但做为赵氏的子孙,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周的江山断送在他的眼前。    如今,倒像是专门应证六皇子的话一般,崔皇后果然没有找他的麻烦。    可暂时的按兵不动,并不代表永远的风平浪静,这女人让他去蜀地平乱的时候,眼里有一闪而逝的杀机,虽然时间不长,但像他这种生母身份不高,从小在各色眼光中长大的皇子,如何会不明白那眼光意味着什么。    这女人,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一切,而后又想着斩草除根,还一副让他感恩待戴的模样。    表面功夫,谁不会做呢?    可六皇子心中清楚,冯浥尘既然会冒死给了他传国玉玺,又特意指出传位圣旨在太极殿,并且符董也这般说过!    可崔皇后不仅拿出了另外一份圣旨,而且还让数人到太极殿匾额上面去看,以证明符董说了假话,为此不惜在太极殿大开杀戒,足以证明这个女人对权力的狂热。    七皇子虽然很爽快地同意了去蜀地,但是却要求在昌盛帝丧事办完之后再起程。    百事孝为先,蜀地山高路远,易守难攻,做为曾经在蜀地参战过的七皇子是深有体会的。    况且,现在天气渐渐地热了起来,等他带人到蜀地,正是盛夏苦暑,根本不利于攻城。    兄弟俩毕头头是道,将崔皇后给驳了个哑口无言。    若她只是负责协理六宫的皇后,不懂这些也罢了,偏生她想着要效仿吴太后,想着把持政权,结果还刚上任,就自爆其短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很快传得姚相和章相都知道了。    这两人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难道自己这一世英名,要毁在这妇人的手上吗?    做到章相和姚相这个位置,其实已经不再缺什么了,他们唯一看重的就是名声,他们追求的极致是名垂千古。    可再这么下去,估计很快就要遗臭万年了。    姚相不敢得罪崔家和风头正盛的崔皇后,回府之后就开始称病了。    章相一看姚相称病,忽然之间也开始心灰意冷起来。    他和姚相本就是对头,两人差不多斗了大半辈子,如今姚相不来朝了,他也开始觉得朝中琐事太多,让人苦不堪言。    可为了二皇子和女儿的骨肉,他又不得不昧着良心做一个奸妄之臣,这种感觉实在是糟透了,可如今“装病”这一招已经被姚相用过了,他便不敢再用,唯有小心翼翼地苦心经营着手上的权势。    至此,流言纷起。    流传最多的版本就是崔皇后见识浅薄,偏又妄图插手朝政,直接将姚相给气病了。    姚相并不想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得罪崔皇后,唯有挣扎着去上了朝。    可他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坚持一天之后,第二天一直到了上朝的时辰仍旧没有醒来的迹像,伺候的人摸了一下,才发现人已经冰冷了。    355 失踪    虽然姚相是自己死的,但很多人并不这么想。    因为他死的时间和昌盛帝、太子、二皇子都太接近了!    一时之间,百官自危,非常担心下一个死去的人就是自己。    崔皇后得知这些流言,不免有些焦燥。    她虽然有些自大,但也明白,她若是想上朝议政,必须是要得到章姚二人同意的,就算现在姚相死了,他那些门生故吏却还都活得好好的,还有那些御史,整天就像疯狗一般,这些事情传得远了,总是对她的名声不好。    她年纪轻轻,死了丈夫,孩子又幼小,若是名声再不好,手中又没有权势,只怕连将十皇子顺利养成人都难。    更不要说还要提防着六皇子、七皇子。    崔皇后只觉得异常疲惫。    可再想想那炙手可热的权势,和吴太后当年的风采,她瞬间又激动了起来。    “传哀家的话,就说皇子们守灵都辛苦了,从今日起,就分两拨,一拔守白天,一拨守晚上。”崔皇后交待道。    内侍忙拍马屁道:“皇后娘娘心地善良淳厚……”    崔皇后如今心情不佳,没听完便制止了他们,“先去传话。”    六皇子和七皇子听了,都要求要守晚上。    七皇子自小和兄长们离得远,所以并不知道兄弟们之间的那些尔虞我诈,相反他很想和几个兄长搞好关系,可没想到愿望还没有实现,马上就和兄长们天人永隔了,如今只剩下一个六皇子,虽然这位兄长一直对他有敌意,所以他便更不想惹火了他。况且夜晚比白天要更辛苦一些。    昌盛帝在儿子们的心中,地位一向无人能及,所以他现在死了,儿子们也以能在晚上为他守灵为荣。    六皇子见七皇子急着抢,便不再坚持。    相较于自己,七皇子对崔皇后来说,根本无关紧要。    就算崔皇后想要对七皇子动手,崔家也会拦着,毕竟赵氏皇室死的人已经够多了,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是皇室里的龙子凤孙。    崔老夫人特意进宫了一次,“娘娘切记不可太过悲痛,保重身体要紧,十皇子以后就全指望您为她保驾护航了。”    崔皇后淡淡地点头。    崔老夫人呵呵地笑,女儿这般不以为然,是在嫌她唠叨呢。    可这些话,她这个当娘的不说,其他人谁会说呢?    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大多数人可不就是专拣好听的往外说,特别是对于母仪天下的皇后!    “大行皇帝诸多成年皇子之中,如今也就只有六殿下和七殿下了,其实孩子又十分年幼,娘娘不若请太医为他们请平安脉,让各位殿下们安康长寿,大行皇帝在地下有知,也会感谢娘娘的。”    七皇子不过是个草包罢了,留着一条性命,也好堵众人的嘴。    崔皇后却半天没反应过来,崔老夫人到底在说什么,但她一向极听崔老夫人的话,忙让宫人们都下去了。    崔老夫人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六皇子和七皇子身体好一些,也好多多辅佐新帝。”    虽然那天的仪式并没有完成,但无论是宫中还是崔家,已经换了称呼了。    未知的事情太多,为了长久考虑,崔家都觉得等到十皇子亲政的时候,再卸磨杀驴比较好。    可崔皇后却不太想听崔老夫人的话,但还是极力的应承了下来,没错,她已经决定好了,打算过后阴奉阳违,就算她要留人,也只留对他们母子的安全没有威胁的七皇子,至于六皇子,肯定是非死不可!    “娘娘这么苦心的想帮小十,宗亲和两位丞相必定会倾力支持娘娘。”    如今她的女儿已经贵为皇后了,而且还是集万千权柄为一身的人,崔老夫人不敢直接说教,唯有这般提醒了。    崔皇后想插手朝堂上的事,并不是她愿意插手就插手了,这是需要朝堂和宗亲的支持的。    可她这女儿,从小没吃过苦,脸皮又薄,很多事情急之下难免考虑得不周全,她这个当母亲的人不帮她,谁又会帮她?    崔家好容易有了眼前的局面,多花些心血在里面,也是值得的。而宗亲之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郑王、宁王和清阳长公主。    崔皇后在家时也非常的心胸宽广,但做了皇后之后,反倒有些小家子气了,时时处处竟然和王琳芝计较了起来。    想当年吴惠妃不得宠?被昌盛帝专宠了一二十年,最后还不是败在了清阳母女手中?    她们能在王皇后死去之后仍替她翻了案,还有什么不能做?    可崔皇后偏偏硬去找麻烦,就算现在有了让十皇子亲政的圣旨,可崔皇后现在这种做派,连当年的吴太后一根手指也比不上!    其实,她并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更早看清事实罢了。    孤儿寡母,不想着图谋以后,而是想着现在就站在最高处接受世人的膜拜,可能吗?    要怪就怪崔家让她从小的生活太优越了,从未尝过人间疾苦,所以并不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崔老夫人内心里叹了一口气,面上却笑得更加慈祥了。    “娘娘如今也清减了不少,要照顾好自己。”    崔皇后却巴不得崔老夫人快些走,她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根本没这么多时间享受天伦之乐。    崔老夫人又交待了不少话,这才去了。    崔皇后想了又想,终是决定在饮食上做手脚,为了摘清自己,她特意让人将给六皇子用的筷子给涂了砒霜。    这不过是故伎重演罢了,当初的冯浥尘和昌盛帝就这么中招的。    哪想六皇子居然没有在宫里喝一口水,更不要说用点心了。    很快头七完了,棺木很快送入皇陵了。    “回城的路上,务必将人给拦住!”崔皇后交待道。    这事并不难,找几个无可事事的人充当劫匪,事情做得干脆利落就行了。    哪想六皇子居然提出不回城了,要帮昌盛帝守墓。    崔皇后虽然想下手,但却苦无下手机会。    崔皇后气得摔了好几回东西,还没等她回过神来,跟着的宫女悄声回道:“禀告娘娘,十殿下不见了。”    356 借刀    十皇子有四个乳母,四个教引嬷嬷,两个大宫女,怎么可能会不见了?    况且这皇宫早已经在她的掌握之中,德妃也好,淑妃也罢,早已经失宠多年,她这个皇后在整个后宫之中,向来说一不二,十皇子跟前的人,哪怕就是院子里的洒扫宫女,也是她亲眼看过,观察考量之后,才定下的人!    这种情形下,有人告诉崔皇后她的孩子不见了,她根本不相信。    “将十皇子那边的人全叫过来。”    兴许是被哪个乳母抱着去玩了,倒是非常有可能。    十皇子将是大周最尊贵的人,那些乳母们巴结迎逢,想表现,也是有的,哪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嬷嬷也是跟着本宫的老人了,遇事要沉着冷静,方能更好的将事情处理好。”崔皇后忍不住开口训人了。    来禀告的是负责教养的朱嬷嬷,但十皇子现在却不喜欢他的教引嬷嬷,反倒是非常喜欢那几个乳母,小孩子对气味是非常敏感的,乳母身上有他熟悉的味道,教养嬷嬷却一脸严肃,小十不喜欢她们也正常。    这个问题崔皇后早已经看在了眼里,但她却故做不知,而是静观其变。    未来的天子,以后阿谀奉承的人不多有多少,她这个做亲生母亲的,一定要让孩子从小习惯这些事,而后成为理所当然。    所以十皇子那边的明争暗斗,她早看在了眼里,但却故意不理会,良性的竞争会使她的儿子才到更好的对待。    十皇子跟前的人已经全被喊了过来。    “邱氏不见了。”朱嬷嬷提醒道。    邱氏是十皇子的乳母之一,性格很好,做事素来最有分寸,深得崔皇后和十皇子的喜欢。    朱嬷嬷一说邱氏也不见了,崔皇后反而更放心了。    禁军也早投靠了她,就算一只苍蝇想不经过她这个皇后的同意,想出宫也不可能。    有太子无缘无故被送到天香楼在前,她自不会再让自己的儿子赴这种后辙。    “找!大张旗鼓地找!”崔皇后语气森然。    她突然就找到了对付六皇子的主意。    借刀杀人。    崔皇后猜测的不错,很快便在一架蔷薇架后面发现了邱氏和十皇子。    邱氏家境不错,人也就有些小聪明,经常以哺乳为由,悄悄地将十皇子带开来培养感情,之前崔皇后只是静观其变,不过现在么,这邱氏就有了更好的用处。    “将这个私自藏匿小殿下的恶妇给抓起来,问清她的同伙,到底是受了何人的指使!”崔皇后语气森森,咬着牙齿说道。    要想让别人相信,那么就要先让自己相信!    本来子虚乌有的事情,崔皇后做的比真的还要真。    邱氏这才后知后觉地害怕起来。    从十皇子呱呱坠地开始,她便开始奶他。    那时候天气还有些冷,但中午还是有太阳的,她便特意找了崔皇后,“十殿下身子比较弱,除了正常的喂养之外,还要抱到外面,多吸收一些阳气。”    这话太医也说过,崔皇后深以为然,十分高兴地答应过的,可邱氏不明白,崔皇后为什么轻易就翻了脸,将她当成仇人对待了。    她这么一番苦心,还不是为了十皇子的身体会更好一些?    邱氏将求救的眼光投向崔皇后,希望她会网开一面。    崔皇后却根本看也没有看她一眼,直接掉头走了。    她手上的事千头万绪,这点事发生也就发生了,她虽然有些心虚和内疚,却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邱氏很快就被上了大刑,隔天便吐出一件惊天的秘密,她没做十皇子的乳母之前,已经被六皇子给收买了,现在六皇子吩咐她将十皇子带出去!    屈打成招,不过是第一步罢了。    崔皇后小心地将那证词看了看,厉声怒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先将人抓起来!”    为了防止六皇子逃脱,崔皇后将禁中调了三分之二去皇陵缉拿六皇子。    此时虽然皇宫空虚,但等别人知晓的时候,人已经被抓到天牢里去了。    相传,吴太后当年为了斗过宫中的皇后,还直接亲手掐死了自己尚未满月的长女,栽赃在当时的皇后头上呢,她现在不过是牺牲一个小小的乳母罢了。    可让崔皇后料想不到的是,禁军刚到达皇陵,天便下起了大暴雨。    最不凑巧的是,昌盛帝的皇陵竟然被雷给劈倒了一半,倒是劈死了不少人,至于六皇子在不在其中,可就没有人知道了。    但京城马上有流言传了出来。    “崔皇后伪造圣旨,想要谋逆攥位,结果引来了天罚,不然怎么会劈死那么多禁军?    这话很快便传到了崔家,可不等他派的人进入宫中,崔皇后的命令已经发去了。    她已经让匠人开始清理倒塌的地方,务必找到六皇子,死要见尸。    什么叫她伪造了圣旨?怎么不说先帝发现六皇子想骨肉相残,为了保护小十,特意劈死了六皇子?    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