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金闺记 > 第 143 章节

第 143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倒是郑王如今管着宗正寺,看似不偏不倚,却和清阳公主府上交好。    清阳公主带着儿子出关寻医,女儿也托付给郑王。    如果能拉拢到清阳或是郑王的一方,于自己日后倒是有好处。    崔皇后心中这般想,但对于这三家的赏赐倒是一样多,并且对清阳公主更为和善热情一些。    要知道,宁王府和郑王府毕竟是王爷做主,但清阳长公主府却是眼前的这位做主,更确切地说,大事都掌握在琅琊郡主手中。    “琳琳马上就要成亲了,新年里,事情也多,怕到时候忘了,就趁着今天一并先将东西赏下去。”    崔皇后一开口,王琳芝得到的赏赐又变成了宗室的头一份。    就是其他人,也纷纷祝福起她来。    “虽然嫁得晚,倒是挑了个极好的。”宁王妃一想到远嫁的女儿,心中难免有些酸溜溜的,对待清阳长公主和王琳芝也不像以前那般可亲了。    王琳芝心中虽然有些遗憾,但也并未太过于放在心上。    若宁王妃此时待她一如从前,还者比从前更好,她才真的该担心,对方是不是有别的图谋。    相反宁王妃这样,倒是人之常情,哪个父母的心中,都是最疼自己的儿女的,倒是昌盛帝从前那般,表面对她好得不能再好,可揭开那些表象,真相一样让人心寒。    好在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女官进来禀告皇后,该见外命妇了,她们这些人,也不约而同的出了内殿,去了外面。    等众人给皇后行过礼,又有许多人过来给清阳长公主行礼。    虽然王皇后成了王庶人,但后来昌盛帝又下了明旨,说王氏是遭了陷害。那些官员们个个都是官场的油子,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是一个信号,死的人昭不昭雪还不是做给活人看?    皇上愿意如此,只说明王家又要得宠了。    琅琊郡主的仪宾顾钺虽然只有从五品,但顾钺的年纪小是其一,其二,皇帝封了云阳伯顾钺辞了,但这爵位还在顾家,其三,顾钺不仅长相俊美,小小年纪,能力出众,而且比王琳芝还要小两岁,若非特别看重王家,怎肯亲自赐婚这门亲事,其四,清阳公主得封长公主,其五,就算清阳公主的丈夫儿子被流放,但爵位依然还在。当然,更重要的是,琅琊郡主曾靠着“菩萨托梦”,不仅预知了地动,而且救了皇上的命。    虽然皇上巴不得忘了这件事,可是百官和百姓的记性好着,不然王琳芝早被赐死了。    太子妃现在对清阳公主府的情绪十分复杂,但看到崔皇后如此,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过来行了礼,太子府现在实在太需要长公主府的支持了。    316 早产    大年初一的上午,就在宫中这么过去了。    回到府里的时候,已经到了正午。    等到吃过中午饭,王惟一悄悄地将清阳长公主拉到了内室,“陛下的脸色有些不对,朝会的时候说了两句话就宣布退朝了。”    他站在前面,将皇上的脸色看得清清楚楚。    “今非昔比,太医院不宣布这个消息,咱们就装做不知道。”清阳长公主默了片刻,才这般说道,“宴会照常,三天改成一天,将要请的人减少三分之二。”    昌盛帝心思难测,而她的女儿却要在二月底成亲,她自然不希望因为请客这样的小事,遭到了皇帝的不满,从而使女儿的亲事又遇到梗阻。”    清阳长公主不仅减自己府上的宴会人数,而且悄悄告诉了初二回娘家的小薛氏,“告诉姻亲太太,不必要的宴会,暂时先不要参加了。”    小薛氏恭敬地应了,到了长兴侯府,不仅将原话学给了薛夫人,而且学给了薛老夫人。    薛老夫人微微点头,“代我谢过你家姑。”    象清阳长公主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无的放矢,她不肯说明原因,肯定是有缘故的,太子府上闹出那么多事,长兴侯夫人根本就没有参加宴会的心思。    像应证清阳长公主的话一般,没多久太子妃就命人送来了消息,皇上身体有恙。    这件事可以瞒过上朝的官员,但却无法瞒过儿子们,大年初一,做儿子的无论如何也要去给皇上请安的,而他的伤势,一时半会儿又好不了,唯有告诉儿子们“病了”。    好在现在是新年,各处就算有什么事,也是能压的继续往下压,一般要过了正月才会送上来,皇上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修养。    虽然多数官员还不知道此事,可该知道人也都知道了。    昌盛帝便命冯浥尘开始彻查此事。    可查来查去,竟然只查到此人以前在浣衣局,地动的时候有一部分宫女失踪了,宫里不得不另外选了一批人进来,吴大娘子就是在那时候冒充了侯彩珠的名字入了宫,在浣衣局一呆就是几年,平时老实巴交,只肯埋头干活,人也老实又木讷,是个常被人欺负打压的对像。    昌盛帝向来对宫里的人宽厚,象这样的节日都是轮值,刚好轮到这位侯彩珠休息,便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去向,没想到她竟然大胆包天,直接来了清思殿。    清思殿之前本是吴惠妃的地方,吴家两位娘子也曾多次来过,所以这些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话是这般说,可昌盛帝心里却忍了一股恶气,怎么也难消下去。    他本是想着崔皇后有孕,将事情交给淑德二妃的,可惜崔皇后却不乐意,说什么淑妃和德妃年纪都不小了,不该再让她们操劳,只要规矩在,就不可能出错。    结果现在不仅出了错,而且还是大错!    可从他躺到床上到现在,皇后竟然只派人过来看了两回,自己根本没过来过。    他自然是明白皇后是在使小性。    若是平时,哄一哄也就过去了,可是现在,他动一下甚至都疼得厉害,可崔皇后竟然根本没当成一回事。    曾记得从前,他就是有个发热咳嗽之类的,王氏也会衣不解带的在他身边照顾,从不假他人之手。    这般一比,他心中越发有些凉了。    崔皇后这个时候确实是在使小性,而且还气得不清。    可是一想到皇上竟然在清思殿呆得生了病,她便满心都是酸涩,跟着的嬷嬷也曾劝过,可哪里劝得好?    “男人就是这样,得到的永远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可惜,本宫晾上几天,说不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崔皇后永远都是这么自信,下面的人自然也不敢多劝。    昌盛帝本来是打算好好修养一个月的,可现实情况却有点不如意。    到了初五晚上的时候,突然就发起了高热。    皇后那边才知道不妙,特意将冯浥尘叫过去,问除夕的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样丢人的事,皇帝自己不告诉崔皇后,冯浥尘自然不会将事情的真相给说出来。    崔皇后问不到结果,心中越发焦急,便说了两句不是很好听的话。    但冯浥尘却根本不当一回事。    他从跟在皇帝身边的时候便很明白,他日后要忠心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昌盛帝,皇后虽然尊贵,可他也不能为了她出卖昌盛帝,毕竟才他是这宫内唯一的主子。    崔皇后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可她总觉得自己出身高贵,又有着皇帝的宠爱,自然就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是不同的,哪想冯浥尘却根本不吃这一套。    崔皇后心中明白自已做错了,虽然不好意思去跟皇上认错,但却担当起照顾他的责任来。    可她从小就是娇女,被崔家捧在手心里长大,何曾做过伺候人的事情?    尽管她也很想做好,弥补之前的过失,可手脚就没有那么灵便了。    喝药不是热了就是冷了,把昌盛帝的嘴给烫出几个泡来不说,还让汤药泼了出来,烫到了自己的手。    皇上便劝她休息,可她自己心中有愧,便执意要做这些事。    照顾了三天之后,昌盛帝的高热总算是退了,但对她的态度却有些冷淡。    人比人该死,货从货该扔。    平时没灾没痛的时候,昌盛帝觉得这小妻子也挺可人的,可他生了一场病,这味就全变了!    他是个重病患者,可她竟然不知道扶他去净房,在他多次的暗示下,虽然知道了,但却一副非常嫌弃的模样。    她不乐意,可不是有很多人乐意吗?但她又不许别人来!    她又怀着身孕,如今月份一天比一天大,自己都要人照顾,可他又不能明说伤的具体地方,有时候甚至还要他去照顾她。    这么一来,双方都觉得累。    到了第四天,陈掌院发话了,说皇后现在的情形并不适合熬夜照顾人,总算是将人“赶”出去了。    可皇上一直歇在清思殿。    他怀念从前的日子,想念吴惠妃,但更多的是想念王氏。    不知道为什么,住在吴惠妃的殿里,他想王氏的时候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可王氏竟然诈死!这是他不能忍受的。    这么一想,似乎崔氏又不那么令人讨厌了,这般一想他便想派人过去看看。    哪想去的人回来,说皇后生了个皇子。    皇上算了算月份,只有七个月。    崔氏早产了。    317 拉拢    这毕竟是皇上梦寐以求的嫡子!    禀告的人喜气洋洋,听的人精神也是一振。    这名皇子行十,正月初六出生,适逢红日初升,给宫里带来一片欢声笑语,昌盛帝觉得这是祥瑞之兆,“小十倒是会选日子出生,朕十分欣慰,赏!”    崔皇后得了赏赐难得的露出些许笑容来,“皇上,没给十皇子赐名吗?”    跟着去见了皇上的嬷嬷忙陪笑道:“皇上很高兴,夸奖十皇子会选出生的日子。”    “那便叫小十。”崔皇后努力做出一副高兴的模样的。    她辛辛苦苦的生下嫡子,而且是熬夜照顾他的情况下,皇上竟然连一句话也没有。    所以说,男人是靠不住的,帝王更为无情,她唯一指望的,便是怀中这小小的孩儿了。    七个月的早产儿,天气又冷,瘦得跟个猫儿一样,送到乳母怀里,奶都不会吃,崔皇后难免忧虑。    最让她觉得不平的是,一直到了上元节,皇上竟然根本没来看过他们母子二人!    她现在又在坐月子,嬷嬷们说了,不能见风,那自然也不能去见皇帝。    不见就不见,自己的身子要紧,儿子要紧。    崔皇后生了皇子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由于是早产,天气又冷,洗三便推迟到了上元节,唯有崔老夫人、宁王妃、郑王妃、清阳长公主以及几位皇子妃和昌盛帝所出的两位公主被请到了百福殿。    王琳芝本是不想入宫的,可崔皇后那边的嬷嬷特意给了王琳芝一张请贴。    王琳芝便跟着清阳长公主一起也入了宫。    还未出正月,大家见了面,难免又是一番客套。    自从清阳公主府晋升了长公主府,几位皇子妃见到了清阳姑母便更恭敬了一些,就是太子妃,心中也十分后悔,当日不该生出那不该生的心思。    其实,太子夫妇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太子当日是怎么出现在天香楼的,但照他们的猜想,必定是和二皇子联手的缘故。    就是皇上,也有此怀疑。    皇上怀疑的第一人选便是羽林卫统领宋书生,虽然当时罚了他的俸银,但心里仍旧十分不舒服,借着上元节宫中走水为由,将人给撤职了。    如今昌盛帝虽然在养伤,但是他伤到的是腰,又不是脑袋,所以这件事办的很干脆利落。    旨意一出,太子妃和崔皇后都趁着今日的洗三暗暗观察清阳长公主和二皇妃的反应,可观察了许久,硬是一点端倪也没有看到。    心中便感叹这二人隐藏的深。    不过,她们马上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清阳长公主似乎对待二皇子妃比其他人更要冷淡一些。    太子妃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老二心机倒是不少,可惜二皇子妃章氏的娘家也够给力,可章家的心未免也太深了,她总有办法让他和长公主府的联盟结不成。    “郡主可有梦到过小十?”崔皇后终于问出了心中最关心的问题。    王琳芝认真地想了一下,十分果断地摇头道:“不曾。”    崔皇后难免有些不高兴,若不然,她会没请郑王府所出的淑慎郡主,专门请了她王琳芝?    “被我梦到的人,当时都出了意外,十殿下福泽绵长,所以根本不可能被我梦到。”王琳芝说着,意有所指的看了太子妃一眼。    因为她的重生,所以太子和二皇子的命运也完全变了,她虽然不敢居功,但也不认为自己有错,可太子这个狼心狗肺的人,居然想那般算计她!    她的哥哥娶了小薛氏,和太子就变成了同一个阵营,但他们自己蠢,连自己人也算计,那也怪不得她。    二皇子妃倒是很会做人,一听这话,立时向王琳芝施了一礼,“二殿下常和说我,若不是妹妹当日示警,说不定他已经遭了奸人的陷害。”    七皇子妃和凤香公主都在这里站着,她当然不会直说吴惠妃的名字。    太子妃一听这话,脸色果然有些不好,不过她马上的应过来,二皇子妃这是变相的在拉拢长公主府,马上掩嘴笑了起来,“听说,章二娘子一心向道,要到白云观去出家呢!她小小年纪,若真的从此就过上那般清苦的生活,本宫觉得实在可惜。”    章二娘自从上次在太子妃的赏花宴上被姐姐打了一巴掌,回去就被章夫人禁足了,但她却没有就此消停,反而变本加厉,告诉章夫人,要给顾钺做妾!    这事别人不知道,但向来关注着二皇子府的太子府如何不知?    太子妃为了报当日太子在天香楼的仇,特意命人将这件事当做笑料,宣扬得无人不知。    现在又特意在百福殿旧话重提,目的就是为了告诉王琳芝,你可别轻易相信二皇子妃,她妹妹可是你的情敌。    八卦是女人的天性,太子妃一提起章二娘子,就是崔皇后也不由支起了耳朵,想听听王琳芝如何应对这件事。    哪想王琳芝似笑非笑地看了太子妃一眼,根本没吭声。    二皇子妃脸色可就不好看了,不软不硬地回了太子妃一句,“大嫂,我如今已经嫁入皇家,娘家的事如何,便不是我能插手的了。”    二皇子妃做为亲姐姐尚不能插手此事,何况不相干的太子妃,这明显是在指责太子妃多事了。    太子妃却似没听出来一般,一脸关切地望着王琳芝道:“琳妹妹马上就要出嫁了,我也是希望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