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节
休息了。” 赵喆点点头,“让他好生养着,朕吃完饭就过去看他。”然后又瞪王琳芝一眼,“你的道理总是一套一套的,朕不跟你说了,吃饭了。” 儿子从小不在身边养大,如今刚接回来就落了水,做为一个父亲,心情可想而知,无论是清阳公主还是郑王都很快地放下了碗筷,很有眼色地相约着一起去探视七皇子。 刘太后听王琳芝说了此事就派人去过了,现在见大家都要去也吵着要一起去,大家又劝了一会儿,才将人给劝住了。 王琳芝倒是跟着一起过去了。 等他们到的时候,吴惠妃已经守在了那里,王皇后和其他嫔妃也都派了人前来探视,七皇子精神挺好的,虽然在床上躺着,但手里仍捧了一本书。 吴惠妃看到王琳芝倒是十分热情,亲切地拉了她的手,“今天的事,多谢琳姐儿了。” 王琳芝知道她是做给昌盛帝看,心中微哂,脸上却笑了起来,“惠妃娘娘若要真要谢,将你库里那些好东西赏我一些,反正我就觉得什么东西都没有这个实在!” 吴惠妃的笑意立刻僵在了脸上,拉着王琳芝的手也不自觉地放下了,“应该的,应该的!”然后又笑道:“本宫的东西再好,也比不过皇后娘娘那一斛彩珠啊。” 那彩珠是昌盛帝做了皇帝的第二年送给王皇后的生辰礼物,闻言不由叹了一口气,“皇后节俭,送给琳姐儿刚好。” 吴惠妃脸上的笑愈加勉强,可她马上又换了副娇嗔的模样,“可我现在往哪找和皇后娘娘一样贵重的礼物送给琳姐儿呢?” 王琳芝:“这事简单,皇后娘娘送给我的是她昔日的最爱,您也照着她那般送就成了。” 清阳公主听了,难免训斥她道:“你这孩子,送礼也要别人心甘情才行,你怎么能勉强惠妃娘娘?” 王琳芝嘻嘻地笑,“惠妃娘娘若是觉得勉强,那就算了,有皇后娘娘和阿娘两人疼我,我已经觉得很满足了,若是太多我会觉得有负担。” 吴惠妃听了难免讪讪的,昌盛帝见了,难免自嘲着替吴惠妃打圆场道:“这会儿就连朕也成了负担了。” 王琳芝摇头,“皇帝舅舅不一样,您是天命所在的天之子,其他人都无法相比。” 清阳公主只得向吴惠妃陪罪道:“这孩子被我惯坏了,一向口无遮拦,还请惠妃娘娘勿怪,等回去我会好好罚她。”其实,她根本没想过要罚女儿,但又怕吴惠妃找麻烦,惟有自己先训了女儿,才能堵住对方的嘴。 昌盛帝却哈哈笑了起来,向吴惠妃道:“既然如此,你就把平安姑母送我那棵红珊瑚树赏给她。” 吴惠妃呆住,过了好一会儿才扯了个笑容出来,“就怕琳姐儿不喜欢。” 王琳芝嘻嘻一笑,“皇帝舅舅赏的东西,我怎么会不喜欢?”说着竟然跪下谢恩,“多谢陛下赏赐。” 吴惠妃的笑已经维持不下去了,清阳公主看在眼里,虽然觉得解气,却担心等他们走后,吴惠妃私下在昌盛帝面前给女儿上眼药,只得借故回去有事,和一直没出声的郑王一起告辞了。 等他们一走,吴惠妃马上坐在那里抹起眼泪来,昌盛帝见了,只得安慰道:“七郎现在好端端的,你就别伤心了。” 吴惠妃哭得越发伤心,“难道我在陛下眼里,连琳姐儿那小丫头也比不上了?” 昌盛帝皱眉,“你为什么要和她比?那珊瑚树原是平安姑母的,你当时不是说不要别人用过的?”他说着,叹了口气,放柔了声音道:“你不觉得琳姐儿那双眼睛像极了平安姑母?若不是姑母显灵,七郎怎么能这么快得救?” 吴惠妃心里“咯噔”了一下,面上却是一副镇定自如的模样:“臣妾怎么不觉得?您要是怀念平安姑母,臣妾多代您给她老人家上柱香。” 昌盛帝似沉浸在回忆之中一般,喃喃地道:“特别的瞪人时候的眼神,简直一模样,笑起来的时候神彩飞扬,平安姑母就是那般笑的……” 吴惠妃的指甲掐进肉里,只差咬碎一口银牙。 059 移情 七皇子拉了拉吴惠妃的衣裳,“母妃舍不得那红珊瑚就不送罢,儿臣这里还有宁王大伯父和宁王妃大伯母赏给儿子的一些东西,儿臣将它全部给琅琊郡主就是了。这件事说到底是儿臣的不是,连累母妃了。” 他表情真挚,语言恳切,一片赤子之情溢于言表,昌盛帝听得连连点头,“救命之恩理当涌泉报之,虽然这些年你没在朕的身边,但却没有辜负朕对你的期许,看来宁王和宁王妃对你倾注的许多心血。” 七皇子亦点头,“大伯父和大伯母对我非常好,和几个哥哥姐姐没有任何区别,现在我虽然没有在他们身边了,但却不敢忘了他们的教导,请父皇支持儿臣的决定。” 昌盛帝已经东西赐给了王琳芝,王琳芝也早谢了恩,她若不愿意送过去,岂不是成了一个让皇帝成了言而无信的人?若是其他人她或许可以用别的东西蒙混过去,但王琳芝肯定不行。今天不送去,别天肯定得进宫直接找上门去要。 可气她的儿子在宁王府上被教得方正有余机敏不足,根本没有想到她这位母妃的困境。不仅如此,还把王琳芝当成了救命恩人,说话时的神色似乎比对她这个母亲还要维护,若自己再不愿意给那屏风,岂不是让七皇子觉得在自己眼中,他不如那屏风贵重? 可真要给那盆红珊瑚,她是一万个舍不得。 那珊瑚有四五尺高,色泽丰常漂亮,珍贵程度就不必说了,只怕整个大周再也难找到第二件。当年平安大长公主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无意中得到这件宝物之后异常珍爱,常常放在她的公主府的大厅里把玩,平安长公主临死前将它送给了昌盛帝,再后来她费尽心机才得到了它,但又怕昌盛帝觉得她奢侈,才装出一副不是特别喜欢的模样。 没想到昌盛帝一句话就把它送给王琳芝了! 吴惠妃气得肝疼,但不得不露出一个得体的笑容出来,“你送是你送的,母妃送是母妃送的,别说是一件珊瑚,就是将母妃库里的东西全拉去,只要你平平安安,母妃也是愿意的,母妃只是不愿意看着你父皇将别人看得更重要罢了。” 哪想昌盛帝一下子冷了脸,“琳姐儿是七郎的表妹,是朕的外甥女,可不是什么外人!”说完拂袖而去。 吴惠妃这才傻了眼。 等到她回了清思殿,她的奶娘史嬷嬷才悄声道:“娘娘以后在琅琊郡主的事上,最好不要逆着陛下……” 吴惠妃恨恨地叹一口气,“那平安长公主在他心中地位竟如此之重? “公主府建成,陛下特意将那边取名为清晖院、清莲居的时候,老奴便想提醒娘娘,后来见陛下并不是很在意那边,也就撂开手了。没想到现在……” 其实在赵喆没登上大宝之前,皇宫并不现在的位置,但他和别人的情况又不同,是老爹直接把皇帝禅让给了他,但赵喆是孝子,自是不愿意得了皇位再把自己的亲爹从住惯了的地方再赶出来,所以直接在他之前住的楚王府上进行了扩建,建成之后为了和老皇宫那边好区分,各宫都以殿命名,诸如皇后的清宁殿,吴惠妃的清思殿等。等到老爹去世,赵喆又从那边将刘太后给接了过来。 清阳公主府建成之时,帝后的感情还非常好,皇帝看着王家还算顺眼,大笔一挥给公主府的正院提名清晖院,并且和大舅哥戏言,“若生了女儿,就取名清莲居”。那时候吴惠妃还并没有现在这般得宠,自然不敢多想,可现在她已经隐隐有压王皇后之势,自然会觉得委屈了。 “清阳公主算什么东西,也配用‘晖’字!”一听奶娘提到清晖院,吴惠妃越发忿忿不平。 “她那双眼睛和当年的吴太后有些像似,而平安大长公主最肖吴太后,但平安长公主心思敏捷,极善权谋,而她只是能忍罢了,并无可虑之处,但那小的……只怕老奴看走眼了也未可知。” 吴惠妃一气灌完一盏冷茶,方道:“难道就任她爬到本宫的头上来做威做福不成?” 史嬷嬷嘿嘿一笑,“也未必。” 吴惠妃精神一振,“还请嬷嬷指点一二。” “老奴听说是琅琊郡主救了七皇子?当时七皇子落水,这事……这事……七皇子须得负责任。” 吴惠妃的脸一下子冷了,“若本宫取代了王氏,王家,算个屁!” 史嬷嬷却一点不怕,“咱们只以这个为由,向王家求娶,陛下必将会对其产生忌惮之意,反正七皇子年纪尚小,拖上几年成亲也不打紧,反正不愁娶不到好姑娘,但那边可就难说了。” 吴惠妃想到那件珊瑚四五尺高的珊瑚,心里已经厌极了王琳芝,自然不愿意她再出现在自己面前。 史嬷嬷也不着急,只笑道:“这事只需七皇子出面,多去那边走动两回,过个一年半载时机成熟再提出来也不晚,只要皇上心在您这里,别的也就不用担心了。” 吴惠妃的脸色慢慢地缓了过来。 史嬷嬷这话虽然隐晦,但她是何许人也,马上想到了其中的关键之处。 昌盛帝对王琳芝不过是一种移情作用罢了,问题的根源在于平安大长公主身上,想当年这位真可谓权势滔天也,不仅吴太后赏识她,就是吴太后之后的三位皇帝,包括赵喆在内也对她颇为倚仗和敬仰。 可就算如此,这些感情怎么敌得过江山皇位? 赵喆再敬重爱戴这位姑母,还不是将她逼死了?虽然他自己不随认,可她同这个男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还不明白他的心思吗? 而如今王琳芝渐露锋芒,她只要稍微在赵喆面前透一些口风,告诉他自己有意为七皇子求娶王琳芝,再多提一提平安大长公主,皇上肯定会疏远王家,甚至会疏远王皇后! “来人,开库房,将里面那件好的珊瑚给琅琊郡主送过去!” 060 被坑了 王琳芝回到公主府不到一个时辰,吴惠妃那棵四五尺高的红珊瑚就送到了。 落日的余晖之下,那珊瑚看起来红得像火焰一般,色泽十分莹润,光彩夺目,别说王琳芝了就是李嬷嬷这位服侍过吴太后的人都觉得闪眼睛。 随着那红珊瑚一起的还有一套点翠的首饰,也十分漂亮,此外还有几匹时兴的料子。 王琳芝还未吩咐人将东西收起来,七皇子跟前的内侍也到了,也送了不少好东西过来,王琳芝却拒绝再收了,“我救殿下不过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况且出力的主要是冯将军。七皇子这么多赏赐我受之有愧,还请中贵人带回去。” 王琳芝口中的冯将军便是冯浥尘了,他参加过平定魏皇后之乱,深得昌盛帝宠信,权倾朝野,每有上奏文表,必先送呈其看过,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虽然是太监,但却被皇上授于正三品的将军之职,别说王琳芝,就是几位皇子见了他也是恭恭敬敬。 皇帝想废后的事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既然如此王皇后以及她背后的王家同吴惠妃和七皇子一系就是对敌,更有甚者可能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既然如此她又何必委屈求全非得对着吴惠妃一系的人和颜悦色? 就连今日救了七皇子都在她的意料之外,若她事先知道落水的人是他,救不救他还是两说,前一世吴惠妃一系那般对王皇后和王家,她不知道倒也罢了,知道了自然不会再天真可笑的想着维系双方的关系。 那内侍见王琳芝执意不收,只得将东西全带了回去。 吴惠妃得到消息又和奶娘叹息一回,“七郎真是太老实了。”就算王琳芝对他有救命之恩,也是凑巧罢了,况且那红珊瑚本是无价之宝,足以弥补了,没想到儿子几乎捡了半车东西去公主府! “琳姐儿这孩子和七郎倒是要好,之前特意请他席面,现在又救他的命,偏七郎拿了东西谢她,她还不好意思收。”吴惠妃这般同昌盛帝说道。 赵喆点头:“这孩子最是赤诚,就是说话直了些,引得一些人不喜。” 吴惠妃装做没听到,等过了一会儿抬头再看,赵喆已经在闭目养神了,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她准备伺候着男人到榻上睡了,不承想便听到了一声叹息,“凤香那伴读,你最近可见到了?“ “您说的是姚二姑娘还是程家那姐儿?”吴惠妃小心翼翼地答道,“姚二姑娘性子机敏,为人诚信,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姑娘。程家那姐儿,心思倒是有些重……” “她自幼失去父母,防备之心肯定比一般孩子要多一些。”赵喆叹息。毕竟这孩子的父亲当初是救他而亡。 吴惠妃显然也想到了这件事,马上顺着赵喆的话往下说,“有她跟着凤香也好,免得再出七郎这样的事情。”她总觉得是有人对儿子下了毒手,有人在身边寸步不离的跟着总会好一些。 可赵喆无缘无故怎么会对她提起程静姝呢?吴惠妃相信这并不是偶然。等赵喆走后,马上有心腹嬷嬷向她汇报起情况来,“程家可能要倒大霉了!” 吴惠妃心中一惊,面上却越发平静,“忠勇伯丢了差事儿子流放之事,本宫已经听说了。” 那心腹嬷嬷不敢抬头,身子却瑟缩了一下,“大理寺那边已经审出来那妇人是受了外人的威胁,才对和亲使团动手。” “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为什么还要留着?”吴惠妃冷酷地笑道。 那心腹嬷嬷将头低得更狠了,“不知为什么,那些御史们全知道了程玉渚以下犯上,在十里长亭冒犯过琅琊郡主,现在陛下那里全是弹劾忠勇伯的折子,认为忠勇伯世子是想杀人灭口,又猜测他和那牢中的妇人勾结,因为郡主抓了她之后,她主动选择要跟程玉渚走的事也被人攻击……” 此等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灭口,以免越牵越广,这种事自然不用她交待,“难道出了意外?” “娘娘明鉴,因弹劾人数太多,已经决定三司会审了。” 大理寺那牢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那妇人为了孩子和家人很可能会招认出程家,万一程家为此爵位性命不保,儿子再被送去流放,说不定就会攀咬! 吴惠妃一听说是三司会审,反倒安心了,刑部柳尚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