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节
时候,发现她身上的狐臭也几乎快没有了,估计也是被程静姝给治好的,不然她也不能这么快得到惠妃母女的信任。 程静姝和吴惠妃一样,都喜欢捧高踩低、曲迎奉承,估计会相处得非常融洽,这两方联手对王家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虽然赏花宴那天的事让自己给避开了,可不见得每次都会这么幸运,总要想个万全之策才成。 门外传来刻意压低的声音,“郡主睡了吗?” 王琳芝一下子坐了起来,“是珊瑚回来了吗?进来。” 珊瑚之所以回来这么晚,是因为被王琳芝派出去打听忠勇伯府的情况去了。 “我不是交待过,天黑之前必须回来吗?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王琳芝有些不高兴了,“你一个姑娘家,年纪又小,遇上坏人了怎么办?”她这几个丫鬟不仅心思细腻,更重要的是对她忠心不二,王琳芝希望这一世她们都能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来日方长,又不在乎晚一天早一天。” “都是奴婢的错,让郡主担心了。我在路上就听到了郡主受封的消息,巴不得马上回来,可刚转到程府的偏门,无意间发现有两个小厮从偏门里出来了,但讲话却是女声,我之前见过程三姑娘的,知道是她,但她却不认得我,直接去了东市,然后在那里打听蛐蛐的价钱,后来魏三公子和顾二公子提着蛐蛐去了,她便过去问价线,结果顾二公子一开口喊价五千两,程二姑娘就嘲笑她怎么不去抢,顾二公子就说他的蛐蛐就是这个价,她买不起就不要装有钱人。” 王琳芝叹惜一声,“难道这程三姑娘被激不过,真掏银子了?” 珊瑚笑了起来,“姑娘还真是一猜一个准,程三姑娘当时就说要买,却说没有那么多银子,要顾二公子跟她去拿,奴婢本来以为她是要回忠勇伯府的,没想到她却带着顾二公子往别处走,没多久就被人拦到了,他们打了起来,奴婢怕顾二公子吃亏,特意差人告诉了公主,刚好大公子也在,就带着人过去了,哪想等奴婢将人带过去,他们已经不在那里了。” 王琳芝:“别担心,不会有事的。你先去吃饭。” 打不赢,难道还不许跑吗?凭顾钺那贼精的个性,就算占不到便宜,肯定也不会吃亏的,何况兄长也去了,根本不用人担心。不过让王琳芝意外的是,程三姑娘竟然会去设计顾钺,看来她是嫌日子过得太自在了。 就算打架,有哥哥去,顾钺也不会吃亏,但依他那爱记仇的性子,程三以后有苦头吃了。 此时的清宁殿里,王皇后和陈嬷嬷也在悄悄地说着闲话。 “掐起了,清思殿和那两位。” “当真?”王皇后挑了挑眉,“那两位这么多年都忍了,现在终于回过神了?” 陈嬷嬷笑得一副合不拢嘴的样子,“听说清思殿那位知道皇上在咱们这里用过饭之后就封了大姑娘做郡主,气得当场将桌子给掀了。” 清思殿住的是吴惠妃,陈嬷嬷话还没讲完,王皇后的笑意已经抑制不住地流露了出来。 陈嬷嬷也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她们使人将那污秽之物弄到了凤香公主的绣鞋上,让公主在那么多人面前出了丑,惠妃娘娘心里早窝火了,偏又不知道收敛,在安雅县主的裙子上弄了凤仙花汁,安雅县主当场闹了起来,耽误了比试的时间,不然也不可能一上午只比了画技,又不可能不吃午饭继续比,别人禁得起可吴惠妃的亲娘魏国夫人怎么受得住?倒不如痛痛快快地让大姑娘得了第一,也算对咱们示好了,最起码在皇上面前落个公正的印象。现在水落石出,两边不掐起来才怪。” 这些事王皇后早知道了,但陈嬷嬷说的时候她还是愿意听。 “若不是她们故意使坏栽赃给大姑娘,这事还真的不会有这么顺利。”王皇后惬意地喝了一口茶,“这都是菩萨显灵的结果。” 陈嬷嬷也十分感慨,“难怪琳琳一生下来,老康乐侯就说她的命不可言说,原来真相竟然在这里。” 王皇后却叹了一口气,“但皇上是不会让王家再出一位皇后的。” 陈嬷嬷便低头没言声了,王皇后过了一会儿,又自己接了自己的话,“不做皇后也好,嫁一个对她好的人,别再走我这条路。” 昔日,她嫁给赵喆的时候,他虽然是郡王,但是过得却不如普通的百姓,若不是靠王家的接济,说不定早饿死了,就是后来的宫变,若是不她自己拳脚功夫不错,杀了不少人,别说赵喆,就是他的这些兄弟也早被魏皇后的党羽当做谋逆之徒给一举歼灭了,可他现在早将那些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陈嬷嬷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一般,忙岔开了话题,“您早点睡,郡主明日肯定会来看您的。” 这倒是真的,昨天王皇后赏了王琳芝那么多珍珠,明天一早清阳公主肯定会带着她来清宁殿谢恩,不仅要谢皇后,还要谢皇上。 公主的女儿十岁封郡主,并且将一个中等的郡守做为实封地,王琳芝还是头一份,因为当时皇上话里的意思是将琅琊划一块出来,就是皇后都以为要封的是县主,哪想等到拟圣旨的时候,皇上自己又说,“封号已经订了,再圈一块地出来,倒显得朕不够大方,索性将整个琅琊都给她好了。” “可惜我们和琅琊王氏并不同宗。”王皇后不由自主又叹了一口气。 王家祖籍山西,一直到王皇后父亲这一代才任了从五品的武职,往上数三代连祖宗的名字都查不到,不然吴太后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了。 “但娘娘现在比琅琊王氏更为尊贵,皇上又将琅琊封给了郡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陈嬷嬷安慰道。 王皇后苦笑起来,“那些百年世家,就是皇上也难以驱使何况是阿兄,不过是说起来好听罢了。别说是为我王家所用,就是和皇室联姻他们都不愿意呢。” 见王皇后越说越精神,陈嬷嬷只得告饶,“我的好娘娘,老奴年纪大了,您说的这些我只能听听,其实不太懂。”就是懂,涉及到皇家的事情,又岂是她一个嬷嬷能议论的?若真是这般,她也活不到今日了。 不过,这些日子跟之前比却又好过得多了,主仆二人听着窗外的虫鸣,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037 问前程 王琳芝躺在床上,一边漫不经心地翻着那本从魏铭那里抄来的书,一边等王慎远回来,可惜没等人回来她已经睡着了。 这一睡竟然是一夜好眠,一直到早晨才醒了过来,一问时间,刚好卯时过半,正是她最近起床的时间,她急匆匆地起了床,洗涮过后就去了王慎远那里。 王慎远正好舞完剑,见到她又是高兴又是遗憾,“可惜哥哥昨天出去有事了,妹妹受封这么大的事竟然让我错过了。” 王琳芝不过笑笑,“哥哥回来已经带了那么多礼物给我,我已经很开心了。你出去帮顾钺,自己没受伤?” 王慎远笑着摇头,“我去的时候,他们已经打完了,魏铭那小子蹭破点皮,顾钺一点事都没有,那小子力气惊人,普通人根本经不起他那一下,况且他们根本没有防备,直接被揍得哭爹喊娘,我们审问了半天,才知道对方是陆阳春的手下。这小子前两天斗蛐蛐输了点银子给顾钺,所以就想着给顾钺点手段瞧瞧。” “那关忠勇伯府的三姑娘什么事?”王琳芝仍是有些想不通。 不过据她猜测,最大可的能就是陆家和程家有往来,说不定还是程静妹搭的线。 这姑娘年纪不大,但迎逢拍马的本事着实无人能及啊! 本来王琳芝还打算暗地里通知忠勇伯府,让他们伸手管一管程静姝的,但现在程静姝不仅搭上了康乐侯府,而且还搭上了惠妃和刘太后,程家肯定会将程静姝当成一尊大佛供着,怎么可能会找她的麻烦呢? 不过,此刻的康乐侯府已经外强中干,刘太后又不是昌盛帝的亲生母亲,吴惠妃虽然得宠,但是如今已经三十多了,又能宠上几年? 这么一想,依附着他们的程静姝倒也就不足为惧了。 “郡主的事情若是办好了,就随奴婢一起去公主那里用早膳,等下公主还要陪着您进宫谢恩呢。”如兰气喘吁吁地说道,很显然她是从清莲居一路找过来的。 王琳芝朝她笑笑,顺势辞别了王慎远去了清晖院。母女二人相对无言地开是吃早膳。因要进宫,汤水之类的东西照例是不沾的,只吃些耐饿的饼子,在里面卷上酱菜。 “今天不吃鸽子蛋了?”清阳公主朝女儿笑笑。 王琳芝摇头,“下次进宫都不吃它了,上次的赏花宴饿得我头发晕。” 清阳公主怜爱地看了女儿一眼,安慰道:“你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些不要紧,最近好像瘦了些呢。” 王琳芝嘻嘻一笑,“太胖了打架的时候反应慢。” 清阳公主叹气,“能用脑子解决的最好不要动手,万一你伤到别人,或是别人伤到你都不太好。你有阿娘呢,还有皇帝舅舅,无论什么事他都会为你做主的。” 没有任何做母亲的希望自己的女儿喜欢打架的,尤其还是和公主打架,王琳芝这次能赢不代表以后每次都能赢,就算她真的赢了,次数多了皇上心里必定也会不舒服的。 可这话,清阳公主并不好明说,却希望女儿能自行领悟。 王琳芝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殷殷期许,从善如流地应道:“您放心,我记住了。”只要别人不主动先动手,我肯定不会自己先动手。 母女二人简短的交流之后,就坐上了去宫里的马车,很快进了宫。 因是来谢恩的,自然是要先去太后的寿安殿,然后才是皇后的清宁殿,至于皇上那里却是要先递了牌子,看他有没有时间,愿不愿意见她们了。 王琳芝和她阿娘一样,都不怎么喜欢刘太后,能不去的时候尽量不去,但现在绕不过去了,也就早早地去了。 很让人意外的是刘太后这一次并没有太过为难她们母女,而是和颜悦色地朝清阳公主笑了笑,“这孩子,出落的越发惹人爱怜了,难怪得了皇上的看重。” 清阳公主虽然知道王琳芝受封的事和容貌无关,但也只微微地笑,十分谦虚地道:“您过奖了,她也就长的尚算周正罢了,嘴巴也笨,性子也直,不惹事我就念佛了。” 刘太后也笑,“这才是真性情,连皇帝都说了,不用太拘着她,你这个做娘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清阳公主吃不准她到底是什么个意思,只道:“多谢母后提醒和教导,我也常和志德说,这孩子笨虽笨些,但心肠不错。” 刘太后脸上的笑容越发明显,“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哀家听说你最擅长画先太后的画像呢。” 提起这个话题,王琳芝的话明显多了起来,一副眉飞色舞的模样,“也不是擅长,只是我和向最是崇拜她老人,时常对着她的画像缅怀罢了。” 刘太后端起茶了,慢悠悠地喝了一口,似乎很随意地开口道:“你明个儿过来,帮哀家也画一副吴太后的画像。哀家也有些怀念她了。” 王琳芝立时痛快地应了,“行,我回去之后,一定勤加练习,争取画好了早些给您老人家送过来。” 刘太后这才满意地端茶送客。 清阳公主带着王琳芝去了太极殿,还没到门口,就有内侍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有些含糊地开口道:“陛下已经在里面等着二位了。” 见王琳芝看他,他立时又绷住了脸,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王琳芝略一细想,便明白过来,这小内侍在换牙,新牙没长出来,估计是不好意思了。 这内侍名字叫符董,是大太监冯浥尘的干儿子,长得一张圆圆的娃娃脸,看着十分面善,实际上却非常的油滑,更是个无利不早起的角色,但因为昌盛帝非常看重冯浥尘,所以连带的这小太监也水涨船高,今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弯着腰巴结他,若让他以为自己看她笑话,暗地里在昌盛帝面前使绊子可就不妙了。 王琳芝友好的对符董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牙,随着清阳公主进了太极殿。 这一回不等任何人提醒,她已经主动跪了下去,“多谢皇帝舅舅封赏我郡主。” 昌盛帝哈哈大笑,“这回不说我偏心了?” 王琳芝使劲点头,“祖父经常告诉我和哥哥,皇帝舅舅是全大周最好的皇帝。” 昌盛帝明显的顿了一下,方向清阳公主道:“你回去告诉志德,等老国公的忌日之后再去衮州。”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清阳公主知道他说的是王皇后的已逝的父亲陈国公,忙道:“正想同陛下商量这件事呢,到时候我们准备把两个孩子也带过去,给老人家上柱香。” 昌盛帝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王琳芝在清阳公主谴责的目光中悄悄地自己站了起来,许久之后,才听他低声道:“替朕和皇后也各上一柱香。” 而此时,刘太后正悄悄地告诉淑妃,“到时候就挂在你的清凉殿里,时时给皇上提个醒。” 淑妃却道:“我觉得三郎对那边有些心思,您怎么看?” 刘太后:“可以,若能成,或可一搏。就怕别人也有这种打算,所以我才要她画这个,你以后跟那边也好搭上话一些。“ 038 甘受罚 吴太后为人十分刚硬,执政期间更是血流成河,为权柄不惜手刃亲生骨肉,更不用说赵氏宗室的其他子弟了。其间不断有人发动政变,虽然全部以失败告终,但也让吴太后变得十分多疑,昌盛帝的老爹虽然是吴太后的亲生儿子,但生活得十分清苦。 彼时的昌盛帝还只是郡王,虽有封号但经常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王皇后经常带着丈夫回家蹭吃蹭喝不说,临走时还要带上一些东西。 好在王皇后娘家只有父亲和兄长,而这个兄长又和王皇后是孪生兄妹,两人自小感情不错,又没有成亲,所以对妹妹也很慷慨。 也就是因为这份慷慨,弄得王家家徒四壁,王老丈人更是把自己的衣裳都换去当了,换成吃食给了女儿和女婿。 等到当年的郡王变成楚王,联合平安大长公主发生政变的时候,不仅是王皇后就是王琳芝的父亲王惟一,也出了大力,不然皇上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