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自从认识了你每天都在死人 > 第101章 科场舞弊(十九)

第101章 科场舞弊(十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什么?怎么回事?”皇帝问道, 一边问,一边又从头看验尸单。    叶思睿跪在地上,膝盖已经渐渐酸痛起来, 但他表情纹丝不动。“屋里太整齐了。小厮一直没有被传唤, 午餐前万成朓就死了,店小二也没有进去收拾, 屋里,包括万成朓身上的衣服都是整整齐齐的, 说明他自缢时有个人就在旁边看着, 在他死之后整理了房间。”    “等等, ”皇帝打断了他,“他为什么要整理房间?”    “为了找东西。”叶思睿又拿出万成朓的家信,“偏有那么巧的事, 这么关键一封书信竟然逃脱了顺天府的搜检,落到了我手里。”    冯太监把信递了上去,皇帝看着看着,面色阴沉下来, 叶思睿便知道他看出了端倪。“知道了万成朓是约定门生,一方面,可以大胆猜测, 他之所以闭门不出,是在屋里偷偷见某个人。舞弊之说突然兴起,他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他死后这个人在屋里翻找的,想必就是能显示他们联络过的证据了。”    皇帝的拳头重重落在了御案上。    “陛下莫急,容臣一一禀告。”叶思睿的膝盖像是在被一万只小虫叮咬,又酸又疼。他咬咬舌尖,继续说:“万成朓自缢乃是走投无路,那么这个人既然愿意帮助他舞弊,为何又要逼他死?原因很简单,他走露了消息,所以要为此负责。万成朓入京赶考,身边有一个本家兄弟万成煜和一个同乡试子李兴欢陪伴。李兴欢是寒门出身,万成朓虽是富家子,却难得有颗善心,与他一同赶考,接济他的食宿。然而李兴欢没有中举,而且在万成朓死后就失踪了。提刑按察使司的大人受下官再三催促,才在回璞县官道上的一家旅店找到了李兴欢的尸体,尸体伪装成了自缢,但是朱荃大人亲口告诉下官,他是被人勒死后吊起来的。”    叶思睿又停了一下喘了口气,膝盖已经在渐渐失去知觉了。“验尸单下官没有拿来,但是陛下一问便知,李兴欢是被灭口的,而且手法粗暴,毫无对待万成朓的耐心,因为他是个例外,万成朓的死也是因为他——他得知了万成朓中举的真相。”    他又取出万成煜的口供请冯太监呈上去。皇帝说:“冯大伴,你是瞎了不成?还不快扶叶大人坐下。”冯太监立刻上前搀扶。也多亏有他搀扶,叶思睿两腿膝盖以下已经完全麻木,全是靠倚着他,才能勉强迈步,挪过去坐下。“臣违背律令,拷问举人万成煜得到这份口供,请陛下治罪。”    “这个,你急什么,继续说。”皇帝专心翻看起那份口供。万成煜供认万成朓与考官暗中联络,被透题并保证中举,自己也沾了光,后来不凑巧被李兴欢得知,落第的李兴欢又是愤怒,又是怕被灭口,立刻借口回乡要走。    “万成朓为何会被选做约定门生,想必陛下也明白,臣见过万成朓和万成煜的卷子。”他拿起那张卷子。 “子在齐闻韶是再简单不过的题,他二人做的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臣遍览中举者的卷子,皆是并无错处,然出色者寥寥无几,的确与南方试子想去远矣,以璞县一个小县便中举十一人,舞弊与否,陛下想必心知肚明。”    皇帝脸上阴沉不定,声音也沉沉,“照你这么说,是没有证据了?”他突然想起什么,又问:“提刑按察使司被烧又是怎么一回事?”    “臣正要解释。”叶思睿清了清嗓子,“臣方才说此案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已解,第二个,陛下心里也有数了,那么第三个问题,泄题又是怎么一回事?”    皇帝陛下,还有一旁低头伺候的冯太监,都专心致志地听着他说话,暖阁里只有叶思睿的声音在回响。“其实只要想想此案始作俑者的目的,第三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毫无疑问,此次乡试有很多直隶的试子靠着泄题,或是考官关照中举了,那么为什么要让这些人中举呢?”    暖阁里又是一片死寂。    “当然是因为有人不满朝中试子多为南方人,想在本次乡试里分一杯羹。”叶思睿无所畏惧,气势凛然。“赵榕大人出的题是什么?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换成这个题,那些中举的直隶试子还能答出那样中规中矩的文章吗?不能。而且赵大人做主考,那些人的目的也无法达成了,所以必须要把赵大人换掉。想换掉一场的主考,再没有比弄出泄题之类的风闻更合适的手段了。赵大人避嫌让出主考,谁能顺理成章地接过主考的担子呢?自然是……”    “住口!”    皇帝一声怒吼。叶思睿咽下了礼部尚书四字,立刻就从凳子上挪下来请罪。    冯太监忙不迭倒了一碗茶,又给皇帝拍背帮他平复心情。皇帝深深喘了几口气,“你还是没有说提刑按察使司起火的事。”    叶思睿依旧跪在地上低下头,“陛下不愿让臣说下去,其实说到这里也就够了。顺天府的世代忠良,国之栋梁,定是要为陛下分忧的。臣将礼部誊抄批改的卷子留在衙门里,提刑按察使司便起火了,顺天府查来查去,说是一个屠夫喝醉了酒点烟斗,把衙门给点着了。泄题的事,究竟是谁卖的题,谁又买了,查来查去,今天也没有结果。”    “够了。”皇帝厌倦地说,那张英气的脸仿佛变成了中年人的,暮气沉沉,疲惫不堪。    叶思睿本来也没打算继续往下说。屋里的气氛一时凝固了。“臣不才,只查出这个结果,同时犯了失职和大不敬的罪名,请陛下处置。”他重重的磕了个头。    皇帝看着他垂下的头和身子,眼中晦涩不明,“起来。”叶思睿慢慢爬起来。“你立下这等大功,要朕如何赏你?”    “确有一事请陛下恩准,和临县县丞叶阜,忠君爱民,细致入微,任职多年,臣愿举荐他为和临县县令。”    “准了。你自己就没有什么想要的么?”    “臣离家已久,牵挂家人,恳请陛下准臣告假还乡。”    听到他的话,皇帝的眼色更加复杂。“准了。”    “谢陛下隆恩!”    冯太监扶着叶思睿走了出来。叶思睿的腿脚已经恢复了知觉,只是双脚还有些酸麻。冯太监指了个小宦官。“送叶大人出宫。”    “谢谢公公。”    冯太监微微一笑,“叶大人保重。”    天色更加阴沉,云厚重得几乎要堆到地上。叶思睿一出宫门,就看见站在墙根边等着他的人。    “怎么样?”那个小宦官很贴心地雇了辆马车和车夫,叫两人坐车回去。一上车,夏天舒就关切地问他。    叶思睿便把回给皇帝的话简单地讲给他听,夏天舒听得十分认真,听完之后,同样认真地问:“所以,陛下没有说他要如何处置?”    叶思睿笑着摇头,在宽敞的马车里尽情舒展身体,“你不懂,此案不会再有什么真相了。”    “什么意思?”夏天舒格外敏感。“就放任那些人为所欲为不成?”    “此案牵扯到一帮朝廷大员,何况他们身后还站着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的。”叶思睿想起皇帝陛下听到真相后疲惫的脸,轻轻叹了口气,“除非他做好万全的准备,否则决不能贸然对世家动手,何况此案绝不是一个好时机,这个案子,很多事情都没有证据,我猜测得再合情合理,也不是能堵住悠悠众口,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的答案。”    夏天舒若有所思,眉头紧锁。叶思睿伸手揉着他的眉头,慢慢揉开。“何况,不错,北党是操纵科举舞弊了,可你当南党就是一帮好人么?若不是他们门生弟子遍布朝堂,把持着各部各司,北党那群人何苦想出这样的法子?礼部主管科举,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党也只勉强挤进了一半人,其他就更不用说了,只有顺天府、五城兵马指挥使司这样带兵的衙门还牢牢握在他们手里,可在朝政上用处极为有限。再说南党那群人上位可是借着你最讨厌的湘王的力。湘王废黜了世家的推举和荫封,大力推进科举,所以即使他把持朝政,为所欲为,那些读书人也不敢说什么。”他看夏天舒眉头皱得更紧,笑着叹着抱住了他,“我知道你心有不甘,我也不甘,这个案子没有什么受害者,只是两帮人博弈,一帮人比另一帮人更坏罢了。”    他抱着夏天舒,突然屏息,“不对,还是有受害者的。”他把自己冰凉的脸贴在夏天舒的脸上,“李兴欢这样无依无靠的读书人,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夏天舒轻轻用手环住他的腰,给予他无声的安慰。    马车停了,车夫吆喝着:“两位爷,下雪了,下车时小心些!”    “下雪了!?”叶思睿掀起帷布,果然,天上像是扯开一条白练,大片大片雪花不断坠落,被风吹着打旋,在地上积起一层白。叶思睿跳到地上,脚底嘎吱一声响。欣喜地张望着,看着夏天舒跟着他下车,含笑看着他。    这是今年京城中第一场雪。    马车驶走了,叶思睿向他伸出手。“天舒兄,我向陛下告了假,我们一起回家。”    夏天舒握住他的手,片片雪花飘落在他们的肩膀上。“好,我们一起回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