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许久未听过哭声, 几个孩子都怔住了。 陆炳却像早就有所预料一般, 只淡淡的瞥了过去。 中央医院旁的不说, 所有医官都被保护的妥帖, 院内上下都有特意练过的侍卫维持秩序。 只是院外空间太大,不至于还额外增派人手。 现在已经发完所有的就诊号, 该告示的该提醒的,都已经说过无数遍了。 至于这哭的人…… 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 一处牛车上卧着个老妪,旁边一男一女直接跪在那里哀哭,引得不少人凑上前围观。 “求求你们行行好,放我母亲看看病——” 那女儿哭的涕泪交加, 明显在此候了太久, 此刻都开始跪着求那负责驱散人群的小厮:“我母亲重病成这样,我能带她去哪里啊!” 几个只负责干活赶人的小厮也颇为为难,上头早有命令,断然不可能再往医院里面放人了。 “你们这些当官的有没有良心啊?人家母亲都病成这样了!” “那些进去治病的人肯定都是给钱了的!你们这些利欲熏心的狗贼!” 人群再次沸腾起来, 各种抗议的声音越来越大。 为首的小吏直接拿起木哨吹了尖利高亢的一声响, 随即从四处来了更多的帮手,纷纷挥舞着木棍主持秩序。 陆炳面色平静的看着远处的那些境况, 没有动半分恻隐之心。 几个孩子都坐不住了, 偏生陆大人还是不肯把他们放下车。 “陆大夫,他们是没有银子治病吗?”朱福媛看着那女子怮哭的样子, 心里特别难受:“这些挤在这里的人, 都是为了进去看病吗?” “是的。” “我这里有银子, ”朱载壡开始摸索宫里嬷嬷给他备着的碎银,皱眉道:“找别家郎中帮忙看看。” 他的小手白白净净,把那一锭银子从车窗里递了出去。 陆炳站在旁边,却没有抬手接。 “你们看。”他依旧站的笔直,神情没有半分的波动。 “这跪泣的女人,街边的行乞,这些被驱赶都不肯离开的人们。” “还有那树下双腿残疾的公子,轿子里等着打点关系的老爷。” “陛下这一次放你们三人出宫,不是为了让你们看那太平盛世的。” 而是让你们看看,这真实而又令人刺痛的苦难。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朱载壡明显坐不住了,也不肯收回手:“救救那个女人啊,她母亲都快撑不住了。” 陆炳回身看向他,只平静道:“殿下还没有懂,万岁爷的意思吗。” 朱载壡愣在那里,半晌没有接他的话。 虞璁站在暗处,看着车窗里那三个神情惶然的孩子,内心非常复杂。 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 如果真的要把他们带出宫,带出伊甸园般干净而无忧的后宫,就必须要明白这一点。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 他从前看过一本《西班牙乞丐》,里面提过一个问题。 当你看到一个乞丐的时候,你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掏钱,尽可能的去帮助他。 但如果,你遇到的是一百个,一万个,甚至无数个乞丐呢? 陆炳看着朱载壡低着头缓缓把手抽回来,只慢慢道:“除了那个跪地痛哭的女人以外,这世间有多少活在苦难中的人,是你们目不能及的。” 这医院前庭处处都是病患之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挣扎与绝望。 可是放眼望去,除了这里,这个北平城,还有这个国家,有多少如他们一样的人? 他们身上是有银子,可以直接救眼前的人于水火。 可是然后呢? 难道要散尽国库,把所有的钱都分给这个城市里无法吃饱穿暖的穷苦人家,或者把富人的钱都掏出来,天下就能太平小康了? “我懂你的意思。”朱寿媖坐在他们两人的身后,不曾起身过:“如果只是凭恻隐之心行事,不能成事的。” “不,”朱载壡头都不回的否定道:“你的想法是错的。” 他攥紧了手中的银锭,语气低沉了几分:“哪怕能帮到她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怎么会?”朱寿媖反问道:“你给了那女人一锭银子,难道旁边那些抱病的,就活该被忽视吗?” “他们看你是富家子弟,难道也不会上前讨好示弱,也想着博取你的同情吗?” “你怎么会这样想?!”朱载壡第一次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皱眉严厉道:“妹妹,仁德亦是天理!” 朱寿媖抬眸望着他,没有半分退避的意思。 下一秒,那皇子只低着头掀了门帘,径自跳下车走了过去。 陆炳给旁边布置好的便衣暗卫使了个眼色,让他们跟紧皇子,自己却没有出手。 皇上本身不忍心做这件事情,可还是要让孩子们去面对的。 不管是直面这些盛世下的疮痕也好,还是早早接触这样根本没有正确答案的追问也好。 有的事二十多岁的时候接触,都未必能搞懂。 还不如在小的时候就在心里留着疑问,自己去探索内心想要追寻的方向和信仰。 朱载壡已经长高了许多,脚步沉稳有力。 他直接穿越了人群,走到了那跪泣的女子身边,低头轻声安慰了几句,又把手中的银子全都递给了她。 那对男女露出愕然的神情,连声告谢还想要磕头,被朱载壡小心的拦住了。 他温和的又同他们说了几句话,这才返回。 旁边那些看热闹的人都为之赞叹,也有人试图凑上前,也讨要些好处。 朱载壡没有理会那个人,只径自脚步匆匆的走了回去,回到车上之后,不再看朱寿媖一眼。 而朱福媛手足无措的站在车窗边,还没有想清楚他们争论的话题,自己到底该站在哪一边。 “哥。”朱寿媖自始至终,都没有起身过。 “穷人的命,是命。” “那富人的,就不是了吗?” 朱载壡面色平静,却不再回应她的话。 虞璁远远的示意陆炳带着孩子们打道回府,心里松了口气。 这种事情,早点接触,没什么坏处。 他不喜欢四书五经的地方就在于,好像那些道德仁义,能够解决这天下社稷的一切问题。 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什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没有合理清晰的战略眼光,没有清晰而高瞻远瞩的规划和制度设计,谈什么治国。 一味的强调仁德,只能说从大义上满足作为君主的那一份,高傲的悲悯而已。 更何况,所谓昌明的儒学,也只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而已。 现在不让他们开窍,别等到了江南闹幺蛾子到不可收场的程度,再想着管教孩子。 这几个孩子看起来都早熟又智慧,可拧起来自己也未必控制的住。 回宫之后,虞璁侧面的打听过消息。 二皇子怕是在赌气,一直都不肯去西殿与长公主打照面,只吩咐徐渭到自己的宫里上课。 虽然长公主不参与西殿的课程,可没事喜欢在乾清殿这边看书写字,见得着父皇就与他说话下棋,在事情发生之后依旧安之若素,照常来往。 只有朱福媛坐不住,明着暗着问过虞璁几次。 她本身性子就不肯行错一步,虽然心里不希望看见哥哥姐姐们闹脾气,都不聚在一起玩儿了,可是这些东西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姑娘虽然没办法,可心里信任四哥哥,就又趁着一起听先生讲课的时候,趁着有空跟他把来龙去脉都讲了一遍。 朱载圳虽然知道他们三人出宫玩了,却没有主动问过这件事情。 小妹主动来讲他们闹别扭的事情,他耐心的听完了,只噗嗤一笑。 “你跟我说这些,是想让他们重归于好?” “对啊。” “那你觉得,在他们两想清楚之前,能好么?” “……不能。”朱福媛委屈巴巴道:“所以才来问你啊四哥。” “那我问你,”朱载圳翻着书,不紧不慢道:“这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小姑娘愣了半天,憋了半晌道:“不知道!” “这天下有这么多咱不知道的事,当先生的都未必能弄懂,你急什么?” 朱福媛哼了一声,只闷闷的鼓着脸继续看书。 但毕竟还是坐不住。 朱载壡一闷,就闷了六七天没跟长公主说话。 宫里的气氛也略有些怪怪的,从前往来亲密的宫人都识趣的互相保持界限,免得卷入是非里。 朱福媛想来想去,还是去了趟乾清殿。 “父皇……哥哥和姐姐,谁说的是对的啊。” 虞璁正逗弄着佩奇,低头一笑道:“在你问我这句话的时候,有成百上千的人,在死去。” “啊?”朱福媛露出惊慌的神色:“这么多人吗?是打仗了吗?” “有的是病死的,有的是寿终正寝,也有的怕是遇到了强盗歹人。“ “天下有上千万的百姓,有生就有死。” 虞璁抬了眸子,任由佩奇舔着他的手背,不紧不慢道:“若是有意救下这无数的苦难之人,你就不再去踏青看花,行舟学诗了吗?” “父皇……”朱福媛怔怔的看着他,半晌才道:“我不知道。” “你的哥哥和姐姐,到底谁说的对,这些……都是要你自己慢慢领悟的。”他转过身,语气温和道:“只是,一定要记住一点。” “为君为官,都不要与苍生共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