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92章

第9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虞璁本身九月十六出生, 朱厚熜也是九月十六出生,两个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处女座。    处女座的工作狂属性……还是挺可怕的。    朱厚熜在主要工作是当皇上的时候,中兴改革雷厉风行, 基本上没谁敢挡着他的道儿。    现在虞璁沉浸于治国强国的各种事情里,上次跟他家老陆同志耳鬓厮磨翻云覆雨……好像都是半年前的事情了。    这样一想, 好像确实挺不地道的。    “虞鹤——”    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虞鹤看帝臣二人笑靥相映, 心里松了口气, 好奇道:“万岁爷有何吩咐?”    “帮我把下午的会议都推了。”虞璁挥挥手道:“朕等会要出宫。”    再工作狂也要陪陪他家亲爱的。    虞鹤应了一声, 麻溜的又撤了。    “去哪里?”陆炳望着他,眼神温柔而眷恋。    “当然是去陆将军的府上,”虞璁打了个哈欠道:“今天陪你在你家过夜好不好。”    陆炳怔了下, 还真没想到他会来这么一出。    虞璁从前和陆炳一起从荆州来北京,在帝位坐稳之后就赐了他相当不错的一套府邸, 只是陆大人平日里都宿在锦衣卫的衙门里, 很少回去。    现在虞璁想想, 可能更多的是因为, 一个人在那样冷清的地方, 也并不感觉是回家了。    陆炳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 也神情放松了许多, 只浅笑着道了一声好。    他们换了装束,从秘门出宫, 坐辇车去了统领府。    虽然统领大人很少回来, 但管家和家仆都训练有素, 这上下都清扫的干净明亮,像是在等着他随时回来。    陆炳的赐第在东王府街南,门楼有龙额金书,写着他的字‘文明’。    由于从前陆炳与朱厚熜情同手足,这房子也按照最气派的规制,讲究一个‘五厅三泊暑’,园亭相望,水榭相接。    现代人以为这苏州才是园林艺术的巅峰之城,实际上在明代的时候,南北皇城向往,士大夫修筑了无数园林。    北方的房舍虽然难引流飞水,但更多的盛在海子碧水之磅礴,廊庙轩宇之高华上。    虞璁这头一次来陆炳家里玩儿,跟着他到处转悠,就颇有种去景山公园看风景一样的感觉。    当初这宅子还是黄公公代为置办的,讲究一个浑朴宏敞的气态,高楼阔院青玉瓦大气简约,前后有穿池叠山和亭馆相接。    虞璁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不知何处的布谷鸟叫,忽然懂了这大宅院里为什么养这么多仆人。    合着都跟公园管理员一样啊……光是扫落叶估计都得够忙的。    他站在陆炳的身侧,看了眼这个如今已经比自己高一个头的男人,忍不住凑过去亲了一口。    难怪你不肯回家。    是我我也不愿意住在公园里头……一个人也太荒凉了些。    陆炳带他逛完两湖四桥和桃梅花圃之后,自己思索了一刻,决定带他去自己的屋舍里坐坐。    绝大多数桌椅小物,都是花梨紫檀打制的,榻侧挂着元代赵孟頫的《幼舆丘壑图》,地上铺着狮子滚绣球绒毛线毯子。    玄水香气味恬淡,床架是月桂木制成的,也带着天然的淡淡清味。    门侧放着白石素漆屏风,琉璃灯上一丝杂尘都没有。    虞璁从书房转到卧室,一眼就看见了挂在桌旁的绒袋。    “那是什么?”    陆炳怔了下,上前把那绒袋里的东西取出来给他看。    竟是一柄剔透明净的玉笛。    这玉笛上还有一丝天然的血纹,若鱼尾般笛身婉转,羊脂白泛着淡淡的光泽,入手冰凉而贴肤。    虞璁在宫里呆了几年,一摸这质地就知道料子不错。    他把笛子交还与他,抬眸望着他道:“没想到平日的铁血将军,还会吹笛子呢?”    陆炳从前孤身一人,在侍奉完君王之后,也没太多的爱好。    他不会跟着那些官僚去亵玩男宠,也懒得去那些酒局里看各人巴结逢迎的样子。    索性吹吹夜风学学笛子,倒也算自在。    “要听吗?”    虞璁点了点头,捧着脸看自家檀郎那温润又沉稳的模样,心想真是男大十八变,越长越可口了啊。    骨节分明的长指按在那笛孔之上,更显得修长白净。    陆炳垂了眸子,只呼吸调气了一刻,为他吹了一首《朝玉阶》。    这笛音其实不讲究什么颤音转音,更多的在于意境和心境的营造。    清丽而明亮的笛音不滞不僵,透着股琼楼玉宇的仙气。    悠长辗转之际,清澈明朗的画面在脑海中无声的展开,更令人感慨许多。    虞璁望着他,心里安静而又满足。    能够遇到这样的人,九节鞭白玉笛都能统统驾驭,也难怪自己就这么沦陷了。    一曲尽了,陆炳抬了眼眸,笑容里多了几分少年的羞怯。    “不知道走音了没有,从前没有同其他人吹过。”    虞璁伸手环抱住他,低低道:“真的很好听。”    你哪怕喜欢吹唢呐,我都喜欢你。    皇家医科大学和皇家理工大学的建立,实际上确实比预计的快了接近一年半。    归根到底,在于京城人口的迅速涌动,以及最低酬劳制度的规定。    当时虞璁没有想到会涌进来这么多的工匠,还吩咐工部不用着急。    但是有银子拿,谁不会卖力干活啊。    这两座大学若阴阳鱼般相望,中间的花圃园林也是费尽了心思。    当初在大学还没有建好的时候,虞璁去视察了几次,心里都猝然一惊。    这种艺术造诣和恢弘之气,当真是中国古风的彻底体现。    哪怕是石制的建筑,也能有乾坤浩渺的气势和格局,这真是古代工匠精神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十月十五日的时候,两座大学会进行剪彩和典礼,完事了之前由寻仙考招收的理科生会逐渐入驻,太医院的学生也会来这里学习。    可以说,到明年春闱前,两座大学有充足的试运营时间。    虞璁特意挑了个时间,跟赵尚书又去学校里转了一遍。    无论是藏书楼还是会议厅,当初他所设计的种种构想,都被完美的全部实现了。    “这阴阳鱼,不能光在一侧有。”蓝道行看着这大学的建筑,回头对他行了一礼道:“还请陛下有所平衡。”    “自然的。”虞璁抬眸笑道:“这另一侧,要开始建同样规制的学校了。”    皇家财贸大学,和皇家文礼大学。    等大学建成之时,皇家中央银行的运行已经进入正轨,就可以总结出许多的资料和学说,来让有意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学生深入学习了。    财贸人才的培养,在现阶段并不起眼。    可是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整个国家的商业税个人税进入新的阶段,对外贸易估计也会陆续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才都会成为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远处传来脚步声,是杨慎带着手下遥遥赶来,过来迎接皇帝。    “万岁——”杨慎此刻不用监国,又回归了祭酒的身份。    但是如今朝中上下皆知,皇上出行不定,很有可能随时折返蒙古。    哪怕监国这职位如今是虚的,在杨慎坐定此位的时候,也无形中尊贵了许多。    他本人也从未想过,曾经在文华门外被打到吐血的自己,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自己,竟然还有破茧重生的新的一天。    “杨用修来的正好。”虞璁含笑道:“朕今天来,就是来找你的。”    “还请陛下吩咐。”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朕,要废了国子监。”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懵了。    “国子监,今后转为教部,成为第八部。”    现代中国有接近三十个分部,虞璁虽然不指望一口气建设到现代的状态,可是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发展,教育之事也必须提上日程。    从前科举只考文书,八股一作殿试一过,就把那些本科生般的新苗儿扔到国子监去。    可是现在科举分了文理,寻仙考也只有两人可以自由选择做官还是研习。    正因如此,虞璁才把建设医科和理工大学的项目放在最前面。    理工科就应该去加深专业认知和技能,最好扩大对医学和生物的发展,来进一步提高全国百姓的平均寿命。    国子监的存在,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他下一步要做的,是国民教育的普及化。    这个事情急不得,但是至少在大学成立的这一刻起,国子监的职能和任务会比从前繁重更多,倒不如直接废掉,成立全新的教育部。    杨慎和赵璜到底是跟着皇帝一路走过来的人,此刻甚至连愕然的情绪都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他深深行了一礼,开口问道:“那微臣去安排新一轮的工作会议?”    虞璁噗嗤一笑,点头道:“用修是越来越上道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