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快穿之女配范儿 > 第151章 荣华富贵12

第151章 荣华富贵1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深秋的旷野荒凉无边, 低矮的灌木丛依着怀抱粗的大树,高处有鸟窝, 低处有老鼠洞,野狐狸的叫声一声接着一声。    马蹄踏在落叶上, 发出窸窣的响动, 是一行人来了。    这行人马笼罩在暗淡的光线中,一时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他们披着沉重的袍子,脸上还罩着防护用的面具,散开呈保护状, 将中间的人护住。    眼见前路茫茫, 渺无人迹,领头的军官一手勒马,一手抬起来, 口中呼喝出短促的音节,拨马向中心行去。    马上的骑士纷纷驭马避让开来, 好让他能够顺利通行。    隔着几丈的距离,军官谨慎地勒住马缰, 恭顺地低头道:“小姐, 天晚了,前路无人, 在这里休息一晚可好?”    被他们围在中间的是匹毛色漆黑异常神骏的大马, 马上的骑士揭开盖住头脸的宽大袍子,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应道:“也好。”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有的走开去捡拾干柴生火,有的去溪边汲取清水,还有的牵着马拴好,从袋子里掏出豆料喂马。    不多会儿,空地上生起了火堆,熬起了一锅拌着野菜的肉汤,有人拿出笛子,吹起了一支小调。    这支思乡的曲子响在旷野的上空,足以让离家远行的游子流泪。    阿萝睁开眼睛,头还是昏昏沉沉的,她偏了偏头,脸颊蹭到柔软的布料,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很快把枕着的衣服洇湿了一小块。    “殿下……”她声音微弱地唤道。    陈媛正拄着头小寐,身边放着她的刀和弓箭,眼睛都没有睁开,只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气息,示意自己听见了。    连日的逃亡还没有压垮她的精神,她的警惕心还在,但她的体能跟不上她的意志,抓紧每一点时间恢复体力是必要的。    “……”    半天没有听到她说话,陈媛不情不愿的睁眼,先伸手贴在她的额头上,喃喃地道:“还有些烫,吃些东西。”    说完,就把她的头从腿上搬下来,去骑士们那里要了碗热汤端过来,撕开干饼泡进汤里,叫她来吃。    阿萝的体质比她差多了,出逃后连续发烧了几天,什么也吃不下去,饿得浑身没力气,这会儿恢复了食欲,觉得自己的胃都在蠕动。    这养尊处优的皇室侍女顾不得尊卑上下,抓住勺子就把食物往嘴里送,被烫得伸出舌头狂吸气。    陈媛看得发笑,解开水囊给她灌了两口,“慢点儿,没人和你抢。”    阿萝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看了看手里粗糙的自制木勺,心酸得直欲落泪。    陈媛没她那么多纤细心思,大口喝尽了一碗味道古怪的咸肉汤,又摸出几个小孩拳头大小的野果来啃,连披风垂到地上扑了半身的土也不管。    月亮幽幽的升起来了,照着她半边脸庞,还有半张脸庞隐没在黑暗中,一半是明亮,一半是寂寞。    阿萝不知不觉歪着头看她了好久,心里有不知多少话,只是说不出。    离那场惨烈的宫变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之久,但当日体会到的慌乱惊恐之情却深深的印在了她的脑子里,忘也忘不了。    公主逃命竟然也没忘了她,这是奴婢阿萝从未想到的。    她六七岁被爹娘卖入宫中做奴婢,做的是最低贱的活计,冬天里提水为别的奴婢洗衣,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不过是个奴婢,命比主子们养的猫儿狗儿都不如,偏还生了一身贱骨头……”那时她看着宫里美人养的小狗,心想,它吃饭都要美人主子亲手喂,吃的是鲜肉,穿的是锦缎,还有两个人专门伺候,我确实比不过。    后来她被调去百福殿服侍,几十个小宫女里,七公主挑中了她,那时候她就发誓,一定仔细服侍公主,如果公主有命,她命都可以不要。    她怀着这么勤恳忠诚的态度做事,的确很快赢得了公主的青睐,在公主身边这么多年,公主连一指头都没动过她,但她没有想过,公主竟然带着她逃了出来,而不是把她丢下随她自生自灭。    公主在乎她的命。    那么多服侍的宫人,公主只带上了她一个人。    她的心里已经被幸福感充满,她悄悄的伸出手,小心地握住了她的一片衣角,感觉自己对她的感情更近了。    陈媛没注意身边人的小动作,她倚着树干,双目望着篝火的方向,没有焦距。    她还在想宫变的事情。    以陈媛的见多识广,她当然知道人的地位与智慧并不能成正比这个道理,但这次发生的宫变还是跌破了她心里的下限。    有的官员会在洪水来临时拦截救援队伍,以掩盖自己的决策失误,有的官员能拱手让出士兵们浴血奋战夺回的土地,只为毁灭政敌的功绩,但他们的行为只能说损人利己,公家的东西,不珍惜,在逻辑上似乎也说得通。    可对于太子来说,国家不就是他自己的东西么,难道他的智商低到了连是在毁灭自己的东西都不知道的程度?    还是说,为了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他宁可自己也随之毁灭?    宫变就发生在迁都的路途中,在做出迁都江宁的决定后,整个朝廷都行动起来了,不到一个月,数十万京城百姓就跟在皇帝的仪仗后头离开了家园。    北方的形势整个混乱不堪,道路被起义军截断,前后音信不通,要不是起义军自己也分成数股,彼此互不统属,朝廷能不能离开京城都是个问题。    陈媛忧虑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武器总要放在离她手最近的地方,属于公主府的二百甲士也被她召来守在左右,须臾不敢与之分开。    那时候她防备的主要是可能的心怀不轨之人,其实没指望这番安排能真的起到作用,没想到最后居然派上了用场。    离京时正是夏秋交感之际,皇帝年纪大了,身体本就不比年轻人,又亲眼目睹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大受刺激之下,不知什么时候竟然一病不起。    皇帝病重,不管心里多么焦急,大家也只好暂停住脚,等皇帝病愈后再启程。    想也知道,皇帝这么一病,身边迅速被精明的方皇后把持了。方皇后严禁内外互通消息,隔断了不少人的窥视。    太子奉命处理一切事务,趁着皇帝昏迷不醒的空档,发手谕召来了燕王,门从外头一锁,命东宫侍卫将燕王击毙在了台阶上,尽管燕王有所防备,还是不及太子主场优势,当场毙命。    杀害燕王之后,太子又找到童妃,用弓弦勒死了她,接着就是燕王妃和燕王的几个孩子……    太子杀得性起,但屠刀递到长乐公主面前时,遇到了阻碍。    在生死关头,长乐公主展露了一手少有人知的高超箭术,要不是东宫侍卫拼死相救,连太子也差点儿折在她箭下。    当时太子一声喝:“陈峸已死,贱婢竟敢负隅顽抗!”让陈媛瞬间明了了局势,也让她做出了决定。    这一场惨剧发生得突然,结束得也迅速,陈媛知道内外都是方氏母子的人,留下去必死无疑,冲出包围后,就直扑童家所在,向外家求助。    得知太子大开杀戒,燕王多半已经身遭不测的消息后,陈媛的外公连眼泪都流不出来,立刻安排外孙女出逃。    童外公是陈媛少数可以相信的人,这份信任建立在双方的私人感情上,也建立在童外公的人品上,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童家的实力上。    以童家的实力,想在皇后和太子的眼皮子底下维护住她很难,但只是掩护她外逃,还不算什么出格的事儿。    跟在她身边的这些人,有些是朝廷划在她名下的甲士,有些是童家给她的。    在逃亡的路上,每天都有人趁着夜色不告而别,或许是舍不得家人回去自投罗网了,或许是自谋出路去了,到现在,她身边人只剩了一百出头。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些人是愿意追随她的,不必担心再发生非战斗减员了。    月亮渐渐西移,乌鸦的翅膀从头顶略过,黑黑的影子,让人心头一悚。阿萝拽紧手里的衣料,慢慢睡着了。    陈媛取过刀横放在膝盖上,两只眼睛在黑夜里炯炯发亮,没有半点睡意。    天亮了,在做完扑灭篝火、消除痕迹等一系列反追踪步骤后,他们骑着同样休息了一夜精神完足的马走了。    他们的目的地是童氏的老家清河郡,在眼下这个时节,虽说盗匪多如牛毛,良民不敢露头,但上百个全副武装的精壮武士行在路上时还是非常安全的。    能够阻挡他们的只有被洪灾改变了的地貌和路况。    从舆图上看,清河郡和平江郡相隔并不远,但摊上眼下这样的情况,要么去清河,要么去平江,再也不存在绕道平江进入清河的好事儿了。    陈媛只是犹豫了一会儿,就拍板决定往平江郡所在的方向去。    她不知道文英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安全还是危险,丰足还是窘迫,甚至是死是活,就是因为这样,她才更加不能放心。    众人都没有异议,清河郡也在受灾的范围里,天知道那里现在还残存着多少童家人,又能提供多少帮助。    洪水已经退去了,只留给人们一片狼藉,数不清的难民在大地上流浪,但是越靠近平江郡,人就越多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