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太后十八岁03
毕竟是大年初一的早上, 再过一会儿,独孤仲以前的小老婆们还要来给太后请安,所以独孤信最后还是没做得太过分。 临走时他对木韵说,他一定会给她寻更多更好看的石头来, 至于地上那几块,他就先带走了。 木韵:“……”行行行, 你赶紧走! 他走后, 被挡了半个时辰的吹寒总算得以进屋。 作为一个在宫中呆了七八年的宫女,吹寒深谙什么话该说什么话又不该说,她进来后,只垂着头问了一句娘娘可要起来? 木韵:“嗯, 起来, 时辰不早了。” 时辰的确不早了,再过两刻钟,这一宫的女人们怕是都该到饮露殿门口了。 木韵让吹寒动作快一点,发髻也不用梳得太复杂。 吹寒恭敬地应了一声是, 随后加快了替她穿衣的速度。 此后的两刻钟内,主仆二人再没有多余的对话,安静的室内只余吹寒替她摆弄衣料时发出的簌簌声响。 梳完头的时候,外间也恰好响起另一个小宫女的通传声音:“娘娘,贵太妃到了。” 木韵对着镜子审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 确认没什么大问题后才站了起来。 那小宫女口中的贵太妃姓郑, 出身荥阳郑氏, 独孤仲生前很宠爱她, 不然也封不了贵妃。 荥阳郑氏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家族,素有墙头草之名,当年苏潜势力最大的时候依附过苏潜,后来苏潜谋反,他们又火速去抱了谢家的大腿,现在轮到虞静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他们就开始为虞家跑腿。 之前的三年里,高韵也不过是一年见独孤仲的小老婆们一回,所以对这位贵太妃的印象并不太深,只依稀记得是个长相艳丽,身段妖娆的美人。 只是再如何艳丽妖娆,在如今的境况下,大概也没什么意义了。 木韵出去时,这位郑贵太妃刚坐下没多久。 见到太后,她自然要起来行礼,于是又是一番客套的场面话。 此时的饮露殿内只来了郑贵太妃一位,也就是说离原先的请安拜会时辰还有一段时间,木韵猜想她应该是有话要单独跟自己说。 果不其然,两人都坐下之后,郑贵太妃就先挑起了话头。 她先是夸了昨夜的宴会一番,而后问木韵道:“我听宫人们说,娘娘同虞太傅的女儿很是投缘?还邀她来了饮露殿?” 木韵:“……” 木韵很不给面子地开口道:“你说阿宛么?她昨夜送本宫回来,本宫便留她喝了一杯茶。” 郑贵太妃一早知道高太后独善其身,不愿掺和其他事的风格,并不气馁,反而还堆出了笑容来:“原来是这样。” 木韵气定神闲地抿了一口茶,没有搭腔。 郑贵太妃又道:“娘娘应该也知道陛下搁置了立后一事?” 木韵抬手揉了揉太阳穴,道:“本宫也愁着呢。” 郑贵太妃一听就来劲了,再开口时表情都鲜活了许多:“陛下已经登基三年了,一直没有立后,好不容易先皇孝期过去,又要御驾亲征……” 木韵叹了一声,顺着她的话点了点头:“是啊。” 郑贵太妃:“娘娘不妨劝劝陛下?” 木韵刚想用昨夜搪塞虞宛的话来搪塞她呢,外面便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是独孤仲其他的小老婆过来了。 一大群女人聚在一起,郑贵太妃也不好继续拿皇帝的婚事说来说去,只能先行闭嘴。 之后的半个上午,向来冷清的饮露殿内,难得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过这些欢声笑语里有多少虚情假意的成分就不得而知了。 木韵不想给郑贵太妃继续当说客纠缠自己的机会,干脆呆了一个时辰不到就寻了个不舒服的借口回卧室休息了。 溜走之前,她还特地安抚了一下这群女人,要她们不要在意她,再多坐会儿多聊会儿,反正茶水点心管够。 吹寒尽职尽责地配合她的装病行为,将她扶回了内室。 “替我把钗环卸了。”木韵皱着眉吩咐了一句。 太后的首饰太重了,她戴了半个早上就觉得头皮疼。 吹寒躬身应是,随后迅速地动作起来。 拆到一半的时候,这丫头大概是从镜中看到了她不停皱眉的表情,试探着问了一句娘娘是不是不高兴。 木韵:“……?” 吹寒很低地叹了一声,说:“娘娘何必勉强自己应付她们。” 这是为她打抱不平来了。 木韵不知道这小丫头最近这段日子究竟脑补了什么,但总归不是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事。 她有点尴尬,但还得勉力维持自己的表情不崩。 片刻后,吹寒把那些重得能压死人的首饰全卸了下来,也顺便放下了她那头黑缎般的长发。 “娘娘的头发生得真好。”吹寒发自真心地赞叹了一声。 木韵闻言,也抬手抓了一绺摩挲了一下,末了站起来窝回了床上。 她现在的人设就是体虚得弱不禁风,所以这么做倒也没显得很奇怪。 然而木韵没想到的是,在大年初一这日被她四两拨千斤挡回去的郑贵太妃,隔了几天居然又来拜会她了。 如果郑贵太妃提前打个招呼,木韵肯定就继续称病不见了,然而正月初五这天太阳大好,她在殿中闲得无聊,便让人搬了一把椅子去院中坐着,顺便看看不远处的小宫女们踢毽子。 郑贵太妃来的时候,她还在殿前晒太阳呢,连躲都来不及,只能把人请进去说话。 荥阳郑氏如今攀附着虞静,自是要为虞静分忧。 现在独孤信不愿意娶虞宛,郑家就想着从高太后这里入手。 独孤氏当年入关后,为了让族人汉化得更加彻底,也为了获得更多的门阀士族支持,干脆放弃了他们鲜卑人的所有习惯,学起了孔孟之道。 大宁建朝后,独孤氏更是奉儒为**。 如此百年下来,独孤氏在长幼尊卑上已经比许多历史悠久的世家还讲究了。 郑家估计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让郑贵太妃来高太后这儿当说客的。 就像虞宛说的那样,长嫂如母啊。 木韵被烦得不行,偏偏还不能发作。 她决定把锅都扣在独孤信身上。 木韵对郑贵太妃道:“这些本宫都知道,但本宫与陛下说了几回,陛下也坚持要搁置选后一事。” 郑贵太妃:“其实娘娘如今统管后宫,也是有替陛下选妃之权的呀……” 木韵:“……”她又没疯! 郑贵太妃絮絮叨叨地说了快一个时辰,到了饭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木韵没有办法,只能留她一起用饭。 郑贵太妃还很高兴,念叨着以前怎么没发现和娘娘这般投缘呢。 木韵已经无话可说。 这天夜里,独孤信也带着人来了饮露殿一趟。 他这几天一直在跟谢陵分析北芒的情况,睡得很少,人看着有些憔悴,本不该再浪费功夫来这一趟,但暗卫把郑贵太妃去找高韵的事报给了他,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来了。 他来时木韵刚看完一本以谢瑾和高凝为原型的才子佳人话本故事,正要唤人吹了灯准备睡呢,结果一转头又是一片熟悉的黑色映入眼帘。 她懒得再摆出什么惊讶的表情,直接抬眼道:“陛下有事么?” 独孤信走到她床边坐下,瞄了一眼她手边的话本,随后迅速收回目光,道:“无事便不能来看你?” 木韵:“……” 说实话,就算不出于维持高韵世家女人设的心,她也不太想理独孤信这个神经病。 然而独孤信之所以是神经病,就是因为她不理他也不妨碍他的自说自话。 独孤信道:“我还没去洛城,郑家的人就已经急不可耐地来找你了,等我过去了,他们怕是会来得更勤快。” 这回木韵点头表示了同意,郑贵太妃的确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在,估计是家里逼得很狠。 “你会答应他们吗?”他问她,“会吗,阿韵。” “我不是先答应了陛下么?”她语气淡淡,将话题绕开,“对了,那两个孩子何时到建城?” 独孤信说快了,就这两天的事。 说罢他倾身朝她压过来,在她呆滞的目光里蹭了一下她的唇角。 蹭完这一下,他的心情显然变得极好,就连眉头都舒展了许多。 木韵告诉自己不要在意,就当是被碰瓷了。 如此默念了三遍后,她才平静下来。 …… 正月初七那日,独孤信派去渔阳的人终于赶了回来。 独孤信看中的那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一个五岁一个四岁,长途奔波之下,脸色都有些差劲,但在独孤信面前十分乖巧。 令木韵惊讶的是,这两个孩子居然和独孤信是同辈,大一点的那个叫独孤伦,小一点的那个叫独孤仁。 独孤信带着他们来饮露殿的时候,木韵特地让吹寒准备了两块玉佩作为见面礼。 两个孩子接过之后向她道谢:“多谢娘娘。” 独孤信:“都是自家人,不必这般生分,你们喊太后皇嫂便是。” 木韵皱了皱眉,她觉得这话不像是独孤信会说的。 果然,下一刻,这两个孩子就乖顺地朝他点了点头:“是,皇兄。” 木韵:“………………” 行,皇兄皇嫂,她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