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佳人多癖 > ☆、月照锦川

☆、月照锦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吾愿年年共明月, 明月可愿共吾好?    这一听就是专门为她而作的嘛, 明月不由地笑弯了眼睛。    明月可愿共吾好?    自然是愿意的。    明月俏皮地扬起了下巴,道:“你猜呢?”    明明离着丈许远, 又是黑黢黢的,谢平澜却觉着自己清楚看到了她脸上那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勾得人心里痒痒的。    他笑了起来,正要说话, 一阵湿润的夜风吹来, 天上云随风动,移开稍许。    一轮皎洁的圆月自云朵的间隙露出了真容。    “哇!”明月忍不住仰着头,合掌惊呼一声。    四下里一片银白, 半空如飘浮着若干霜雪。    而地面上大大小小的水洼,高高矮矮的草木,此刻全都反着光,到像是满山满谷的珠宝在一齐闪耀。    这些还不算出奇, 就在二人对面的峭壁上,金黄月轮之下,银色的瀑布铺满了整片悬崖。    月轮同瀑布中的倒影交相辉映, 万点水珠撞击在石头上,散开如雪花, 果如谢平澜前面所说,瀑布在悬崖上方的一段黄蓝白诸色交织, 实不愧锦川之名。    明月只在起始发出了一声惊叹,其余的时间皆痴痴仰头望着眼前的奇景,微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谢平澜亦不由地站了起来。    他去过不少地方, 提前也听人细说过这月映锦川之美,可当真亲眼瞧见,依旧觉着说不出的震撼。    可惜如此美景不长久,差不多一刻钟之后,一片阴云移过来,挡住圆月,瀑布随之暗淡下去。    明月尚不及惋惜,突听不远处传来拖沓的脚步声。    一个男人的声音自茅草亭后面的坡下传来:“打扰打扰,荒山野岭遇着同道中人,更难得听到一首好诗,实在忍不住了!”    竟然来了外人。    明月站到了谢平澜身边,同他一起打量着这个刚刚登上缓坡的不速之客。    黑暗中只能看得出这是一个身材不算高大的男人,宽袍大袖,似作文人打扮,手中拄着一根棘杖。    虽然打扰到了她和谢平澜难得的独处时光,明月的心中却没有厌烦和不喜。    这位仁兄也是冲着锦川美景来的。    荒山野岭,一个人冒着雨孤身寻来,连匹代步的马都没有,实在是风雅人做风雅事,叫人一见之下就生出好感来。    谢平澜拱手道:“能在锦川之下偶遇,可谓是难得的缘分,不知这位先生如何称呼?”    依他的耳力,原本早该听到有人靠近,但耳畔瀑布冲下深涧的声音实在是太响了,完全盖过了来人拄着棘杖上山的脚步声。    这会离得近了,他一眼就判断出来这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此人看上去四十出头,长衫落拓,肩上搭着褡裢,里头鼓鼓囊囊,一副远行的样子。    他听到谢平澜相询,笑声爽朗:“在下姓韩,名沙沉。”    韩沙沉?    明月不由失声道:“可是写《十三州游记》的那位韩先生?”    韩沙沉有些意外:“两位见笑了,那是韩某少时许下的心愿,天下何其之大,要将十三州美景全部看遍谈何容易啊?”    明月默默估算了一下:“韩先生所写游记我读过也有二十余篇,多亏先生,让我们这些人足不出户就能游天下。”    说罢她扭头看向谢平澜:“当初我还是看了韩先生的《雨中醉登鹦鹉山》,才知道的蔡老。”    若非蔡九公,明月和谢平澜此时大约都是另一番光景。    谢平澜很是客气:“在下姓谢。久闻韩先生大名,不想竟在这里偶遇。”    两人正在寒暄,瀑布上方的圆月又自云层后面露出半边脸来。    韩沙沉“哎呀”一声,仰首笑道:“你们看这明月,像不像一位绝色佳人,躲于屏风后面,窥探座上娇客?”    明月:“……”    谢平澜忍笑道:“像极。”    “不行,如此美景,我得赶紧记录下来,免得过后遗忘。”    说话间韩沙沉自褡裢口袋里取出纸和炭笔来,摸着黑在纸上疾书。    明月欲言又止,想想谢平澜适才歌中的一语双关,决定还是任韩沙沉继续误会下去,不要叫他知道的好。    她悄悄向谢平澜望去,谢平澜向她眨了下眼,两人心照不宣地笑笑,一起看向月光沐浴下的瀑布锦川。    直到月亮再一次隐于云后,韩沙沉惋惜地收起纸笔,谢平澜方道:“韩先生几时到的开州?眼下正打着仗,先生孤身出行,千万要注意安全。”    韩沙沉欲言又止,停了停劝道:“这也正是我想说的,开州这么乱,你们两个年轻人只怕比韩某更加招贼人惦记,不如早早回家去。”    明月听了他俩这番对答,忍不住道:“那大家干脆一起,眼看半夜了,结伴回去也好有个照应。”    她和谢平澜自然不会有事,如此提议,完全是想要照顾韩沙沉。    哪知道韩沙沉面露难色,犹豫道:“我有几个随从正在山下等候,不如叫他们把咱们一并送回县城去,就不知两位是否方便?”    明月一听这话就想推辞。    韩沙沉既然用不上他俩,她自然是想同谢平澜单独呆着。    哪知道谢平澜刚好同她相反,她提议说三人一起的时侯,谢平澜无奈地望了她一眼,现在她嫌韩沙沉碍事了,谢平澜却抢在她前面欣然受邀。    “如此多谢了。”    明月意外地眨了眨眼,没有吱声。    等三个人结伴自山里出来,己经是后半夜了。    果如韩沙沉所说,有七八个人正在山外等着他,听到动静,离着老远迎过来。    七八个孔武有力的壮汉,手举火把,神情凶悍,行动间隐隐带着肃杀之气,令明月一见就心生警惕:怪不得韩沙沉先前说话吞吞吐吐,这些人怎么看都不像是随从跟班啊。    她有意提醒谢平澜小心些,可看谢平澜那从容自若的样子,到像是一早就有所预料。    “先生这是在山上遇到了熟人?”为首的汉子离远打量谢平澜和明月。    韩沙沉勉强笑笑:“遇到两个朋友,聊得投机,还请诸位把我们一起送回县城。”    “好。”那人无所谓地耸了耸肩,等凑近了细一打量谢平澜,大吃一惊:“谢……世子!”    谢平澜微微点头。    后边围过来的几名壮汉方才敢确定,乱哄哄有叫“世子”的,有叫“大人”的。    谢平澜看他们面生,但如今在密州军的地盘上,还会称呼他“世子”的,除了跟随他的那些老部下,就只有汤啸的人了。    谢平澜早已不是顺德侯世子,巫晓元等人是习惯使然,而汤啸,则是调侃之意居多,顺便戳戳谢平澜的痛处。    若说在山上谢平澜还只是稍有怀疑,这会儿他已然断定韩沙沉出现在锦川并非偶然。    他开口相邀:“难得一点闲暇,山水之间巧遇韩先生,接下来怕又得分道扬镳,不如回城之后先去我住的地方,我叫人准备些酒菜,咱们边喝边聊,岂不快哉?”    韩沙沉未料到那些“随从”竟然认识这姓谢的年轻人,他半夜请自己去喝酒,也不见有人阻止,稍一迟疑,爽快应道:“好。那我便叨扰了。”    谢平澜暂时落脚的客栈已被附近的驻军接管,他要请客,即使已是后半夜,仍然很快就准备妥了。    明月虽然有些困顿,但因为天亮之后就要同谢平澜分开,加上好奇韩沙沉的事,硬撑着叫旁人都退下去,关上房门,亲自给二人倒酒。    直至落了座,韩沙沉方才反应过来:“哎呀,瞧我这反应,姓谢,又称得起‘世子’的,不知阁下是承德侯世子还是顺德侯世子?”    谢平澜微微一笑:“谢某之前曾是顺德侯世子,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了。”    韩沙沉并不在意这个,肃然起敬道:“这么说您是吕飞白吕大家的妻弟了,失敬失敬。”    谢平澜有些啼笑皆非,这是典型的爱屋及乌了,否则他着实想不通,自己在对方眼中有什么可敬之处。    “韩先生认识我姐夫?”    韩沙沉长叹一声:“唉,神交已久,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见着,原想着等我什么时候路过京城,就上门去递帖投文,请他指点一二,没想到……”    谢平澜点了点头,王渊、吕飞白相继离世是读书人莫大的损失。    当世文人里头若论名气,韩沙沉稳稳可排进前三。    他把话题拉了回来,道:“韩先生缘何会有几个密州军相随?可是有人限制了先生的自由,逼迫你为其做事?”    不管什么人或事,只要同汤啸牵扯上,谢平澜便不得不防。    韩沙沉犹豫了一下,眼往四处望望,见在座的只有他们三个,余人都没在屋里,方压低了声音道:“有一位姓汤的大人强请了我来,叫我写一篇缴文,代天下百姓讨伐皇帝,他说皇帝老儿荒淫无道,残暴多疑,还同我讲了许多朝中秘闻,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韩某不知真假,一直难以下笔。”    谢平澜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汤啸为了收拾霸龙岗残局而准备的后招。    朝廷方面以密州军将领的亲眷相要挟,而汤啸的对应之法就是先釜底抽薪,把人全都除去一了百了,再借文人之笔搞臭昏君,引得众人同仇敌忾。    只是如此一来,吕飞白刺王杀驾怕是怎么都绕不过去,不知道汤啸又会如何编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