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节
好/死”。 秦可卿是在天香楼被人撞破淫/事,贾府中有哪些人是好惹的?最是据嘴儿的葫芦,最是心狠手辣,秦可卿得罪了东府的大/奶奶尤氏,好一堆奚落,最后郁结于心,又得了淫病,也就一命呜呼了。 而那秦钟也是如此,被人撞破之后,好一顿打,再加上身/子本就不胜,还偏要做那掏空身/子的淫/事,这倒好了,自己给自己作死了。 但是王熙凤不同,王熙凤和贾蓉贾蔷表面看起来,年龄相似,因此没什么芥蒂,其实内地里勾三搭四,是常有的事儿,然而王熙凤如今仍是如鱼得水,大/权在握,在荣国府里,比任何一个老/爷大/爷和少爷都吃得开,老祖/宗贾母也甚是宠爱。 所以贾芸不敢明说,也怕找/人口舌,惹得王熙凤针对自己。 不过如今眼下的情势,贾芸开罪了贾蔷,王熙凤又与贾蔷“亲厚”,这样一来,许多省亲别院需要用到的事儿,例如之前的菱纱和金器,王熙凤就还没给兑现呢,若是这样儿,更不会给兑现了。 贾芸有些忧愁,武曌一笑,说:“我当什么事儿?” 贾芸听武曌这么说,就说:“姑娘定然有好主意了?” 武曌托着茶碗儿,淡淡的说:“她不叫你办,那还不好?那就别办。” 说着,“哐啷”一声,将茶碗儿撂在桌上,随即站起来。 贾芸听得云里雾里,若是拖延了工期,省亲别院没建好,那可如何是好? 贾芸不解,武曌已经站起来,说:“学着点。” 她说着,径直往外走,见着一个老祖/宗身边儿的小丫鬟,就说:“太太回去了么?” 小丫头连忙说:“太太省过老祖/宗,刚回去。” 武曌一听,王夫人刚回了自己那边儿,于是就改道贾母后院走,穿过门儿,朝王夫人院子去了。 丫头婆子们簇拥着武曌,不急不缓的往王夫人院子去,这会子王夫人、贾政都在,王熙凤刚刚在老祖/宗那里,如今正过来,给王夫人请安问好呢。 武曌让贾芸一会子进去,看好了时机,这会子自己先进去。 武曌走进去,王熙凤看到她来了,面上堆着千万种温柔/软语,热情的跟什么似的,拉着武曌的手,说:“好妹妹,我们方才正说着你呢,该过年了,妹妹你平日里就这么两身儿衣裳,怪寒酸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贾府外道,亏待了林妹妹呢!我正请示太太,给你做两身/体面的衣裳,这年啊节啊的,若是有人来串门子,看到了妹妹,也不至于失了体统!” 王熙凤的确是个能个儿人,但是偏偏一山不容二虎,武曌觉着,自己自从顶替了林妹妹的壳子,这性子,已经够“温柔”,够“温吞”的了,毕竟什么阶段做什么人,在成为女皇之前,武曌也是个“温柔”的人。 武曌本想温温柔柔的也就算了,毕竟挣了一辈子,做了十五年的女皇,就算武曌喜欢掌控欲,但是这一辈子也是累的,也是心寒的,因此武曌想要放松放松。 偏偏王熙凤总是来找不痛快,武曌觉着,依自己性子,已经忍让好几回了。 王熙凤这话儿,再明显不过,就是把自己划分成了贾府的人,自己是外道/人,而且还嫌弃自己寒酸,给他们贾府丢脸面了。 武曌幽幽一笑,心想着,正巧了,你上赶着过来,说一些现成话儿,片汤话儿,那就现成开刀! 武曌做出一副大度,又听不懂的小女儿模样,对王夫人说:“老/爷太太们平日里待我是极好的,我怎么敢要求太多,这衣裳够穿就好,如今皇上治/国,娘娘们的吃穿用度都以简朴为主,我这样儿的人,怎么敢僭越呢?” 她这话儿说的,是深得贾政之心,连声说:“难为你看得如此透彻。” 王熙凤没奚落成,反而让贾政夸了武曌,心里不痛快,还要找茬儿,结果武曌还没说完,话锋一转,又说:“但又说了,那宝姐姐,远道而来咱们家,又是太太的嫡亲,如今将近年关,那宝姐姐的生辰,也就不远了,不如请太太的恩准,给宝姐姐做两身衣裳,才是正经呢!” 王夫人一听,她就爱听这个,武曌说起了薛宝钗,而且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王夫人一时欣喜异常,直夸武曌懂事儿,体贴,是个大家子姑娘模样儿。 其实说实在的,薛宝钗的生辰还早着呢,如今还没过年,薛宝钗的生辰在正与二十一,差得远,武曌其实是为了铺垫后面儿的。 果然武曌话锋一转,一脸忧愁叹气的模样,说:“唉,不过做衣裳要上后面开楼捡纱,也不知后楼上还有没有这么多好纱,毕竟省亲别院的菱纱还没预备完。” 贾政虽是甩手掌柜,但是一听,省亲别院的菱纱竟然还没挑拣好,这不是好几天之前的事儿了么? 贾政顿时说:“怎么回事儿?谁负责的?” 这个当口,贾芸是聪明机灵的,立刻从外面进来,给贾政请安问好,连带汇报省亲别院的事情。 贾政板着脸,说:“正想你你就来了,省亲别院的菱纱,为何迟迟还没捡好?就这么一件小事儿,你想拖到什么时候去?要不要等来年正月十五,娘娘都到跟前了,再去捡纱?” 贾芸连忙伏低,他是个明白人儿,又看到武曌的眼色,知道武曌让自己当面告/状,立刻委屈的说:“这……不是芸儿疲懒,也不是芸儿不经事儿,只是这……这捡纱的事儿,乃是琏二/奶奶掌管的,芸儿去请了琏儿奶奶四次,第一次琏二/奶奶正在……正在教/导赵姨娘,第二次琏二/奶奶正在……与蓉大/爷说悄悄话儿,第三次是琏二/奶奶与蔷大/爷说悄悄话儿,第四次是琏二/奶奶在于蓉大/爷和蔷大/爷一起说悄悄话儿,都多有不便,令芸儿下次再说……” 他的话说到这里,王熙凤脸色惨白,什么“悄悄话”,说的也太暧昧不明了! 而那面王夫人和贾政都听的要晕了,这边“悄悄话悄悄话儿”,那面这个大/爷,那个大/爷,还有,这边一次,那面二次三次的,听得头晕脑胀,可偏偏贾芸口齿伶俐,又说的头头是道。 王夫人一听,立刻说:“这怎么回事儿?” 她说着,看向王熙凤,王熙凤迟疑了一下,想要辩解,她那口才,死的都能说活了,还怕一个不沾亲不带顾的贾芸么? 武曌此时却不给她这个机会,笑说:“太太也别怪凤姐姐,凤姐姐掌着咱们府里头的中馈,已经是很难了,毕竟这偌大的家子,就连丫鬟们都是全挂子的武艺,谁不找茬儿的?再者了,凤姐姐还要管着那后头布匹菱纱的楼,东面儿的金器楼,西面儿的大戏台子,更别说南面儿宝玉的外书房,就连那北面儿的省亲别院,没有凤姐姐一句话,都是万不能开工的!” 王熙凤听到这里,吓得头一次面无人色,话虽这么说,但是贾政在场,王夫人也在场呢,贾政虽然看起来正派,但是个伪/君/子,而王夫人看起来仁慈,其实年轻的时候比王熙凤还要脸酸嘴尖,武曌这么衬托王熙凤,王熙凤感觉自己要遭殃。 只是武曌这嘴皮子,还没放松呢,又笑着说:“还有呢,凤姐姐平日里还要管管采办丫鬟,管管这个房那个屋儿种花,随手调配调配丫头婆子,这些事,数都数不过来,因此耽搁了,也是情理之中的。” 贾政听罢了,也是被提点了,他们偌大的荣国府,竟然要个女人支撑着,便说:“就算有事,省亲也是头等大事!” 王夫人则是幽幽的说了一句:“你若是累,个把事儿交给你林妹妹,也是可有的,你林妹妹前些在宁国府坐纛儿,那面儿珍大/爷一直夸赞着。” 王熙凤心里“砰砰砰”的打鼓,心凉了一半儿,让她分/权出去,比活剐了她还要痛苦! 武曌带着贾芸过来,大获全胜旗开得胜,王熙凤不敢说什么,毕竟怕贾芸再说什么“悄悄话儿”,只好吞了这口黄连,旁人看了别提多痛快了。 武曌与贾芸从王夫人那里出来,武曌笑着说:“学着了么?” 贾芸连忙说:“是是,学着了,不过芸儿要向姑娘学的,还太多了。” 武曌也不听他拍马屁,说:“正好儿今日/你来了,你加紧点采办宅子的事儿。” 贾芸知她说的是给林如海的宅邸,当下应声,说:“是,侄/儿这就去。” 他说着,还没走,那边林妹妹的奶嬷嬷就过来了,欢天喜地的说:“姑娘!老/爷的来信!” 武曌赶紧接过来,拆开来看,还以为是扬州的来信,结果这么一看,吓得一跳,竟然是从京/城里寄来的。 林如海虽然还没有调任,但是圣旨已下,所以林如海如今已经来到京/城,进/京谢恩来了! 林如海一路上脚程很快,如今进了京,信上还说,因着扬州温暖,京/城干燥凛冽,林如海有些风寒,抱恙在身,话锋一转,不过…… 幸得北静郡王一处幽静别苑落脚、养伤。 武曌捏着信,心说,好嘛,又是郡王! 27.不良居心 北静郡王之前看到了焦大和贾芸打人, 也算是抓到了武曌的小辫子, 如今给林如海置办了歇脚的别苑,这样一来,岂不是把恩典都送到跟前儿来了? 武曌总觉得,依着郡王那黑心的秉性, 总酝酿着什么风雨欲来的阴/谋似的,一定没什么好事儿。 林如海提前进/京谢恩, 武曌再也闲不住, 让婆子去遣人与老祖/宗支会一声, 自己就令人按了车来, 准备往林如海下榻的北静郡王别苑去。 北静郡王自然不会把林如海请到府里去,毕竟还要避嫌,所以就安排林如海住在了一处幽静的别苑, 也是北静郡王买下来的房子, 只是一直闲置着, 没有用处。 武曌赶紧坐了车, 往那处别苑去,位置虽然幽静,但绝不偏僻, 只听外面赶马的说:“姑娘, 到了!” 武曌没有立时下车,而是打起车帘子往外看了看。 好嘛, 的确是闲置的一处别苑, 这里里外外, 大冬天儿的还鸟语花香的,门口也干干净净,闲置的连个蜘蛛网也不曾有,若说北静郡王没有良苦用心,谁能信? 武曌心想,自己给老爹的宅子还没准备好,这北静郡王倒是殷勤,随随便便就准备了这么一处,若说出去,不知情的还以为北静郡王是他儿子呢。 紫鹃按好脚踏,请武曌下车,武曌被紫鹃雪雁扶着,因知道林姑娘身/子娇/弱,所以不敢怠慢半分,款款下了车。 那别苑门口,竟然还有门童,看到武曌过来,都不用问,跳窜窜而来,说:“定然是林姑娘了,我们王爷有请!” 小门童身量还没张/开,包子一样儿的圆脸,小孩儿的通病,塌塌的小鼻梁,陪着圆圆的小/脸儿,倒是可爱到了极点。 小门童跳窜窜的跑过来,推开大门,又跳窜窜的引着武曌进去,武曌在后面打谅了两眼这孩子。 雪雁和紫鹃都被这孩子给逗坏了,笑着说:“姑娘,你看他,多可怜儿!” 小门童在前面皱了皱鼻子,对着雪雁和紫鹃吐了个小/舌/头,伶俐古怪的厉害。 武曌打谅了两眼,使人可怜的确是有的,但是这门童,怎么看怎么是个练家子,虽然年纪不大,身量也小,但是的的确确是个练家子,跳窜窜的步子轻/盈。 小门童引着他们进去,还没走几步,就听到“哈哈哈”的朗笑声,不用看就知道,绝对是林如海的笑声了。 武曌往前走了两步,果然看见了林如海,林如海坐在花园子里,旁边还有人,自然是那北静郡王了,不然林如海也不会一个人无端端发笑。 仔细一看,林如海坐在园子的石凳上,不过石凳上铺着厚厚的软垫子,估计是怕林如海着了凉,旁边还堆着三个火盆子取暖,林如海披着一件大毛披风,手里拥着一个小手炉,桌上摆着棋盘,棋盘下面儿还垫着厚厚的软垫,下棋的时候不至于挨着冰凉的石桌。 真可谓是全挂子的武艺了! 小门童引着武曌过去,看到了北静郡王,就朗声说:“王爷,林姑娘来了!” 北静郡王背对着武曌,因此看不真切,如今听到了小门童脆生生儿的声音,回头看了一眼。 几日不见,武曌不得不承认,郡王似乎越发的出挑了。 郡王今日穿了一件藕荷色,淡紫中略带浅粉的衣裳,若是叫别的男人穿了,估计会觉得磕碜,不只是磕碜,还会觉得娘气,只是君王这一身衣裳,衣摆领口袖口的地方,还滚着一溜儿的白毛边,怎么看怎么不觉得娘气,反而出落的超尘脱俗,还有一种文人的雅致,再加上郡王定然是个习武的人,就算坐着也腰身挺拔,竟还隐约露/出一股逼人的英气。 北静郡王听到声音,回头看了一眼,唇角带笑,那笑容温柔又“甜/蜜”,险些笑花了武曌的眼睛。 武曌的确是见过大世面儿的人,什么美男子没见过,但的确这样的美男子没见过。 林如海和北静郡王全都站起来,武曌赶紧垂头走过去,先是拜见了郡王,又给自己父亲请安问好。 北静郡王笑眯眯的说:“林姑娘万不必多礼了。” 林如海等郡王说完,这才上前,好生打谅了武曌好几次,说:“瘦了!” 武曌险些给他逗笑了,说:“父亲,您怕是看花了。” 林如海又看着武曌,喜欢的跟什么似的,那边北静郡王十分识得眼色,就说:“林老/爷和林姑娘久别重逢,小王就不打扰了,小王今日先回去,这小童名叫六儿,是小王身边得力的,别看他年岁小,颇为懂事儿,若有什么只管叫他去做就是。” 小门童像模像样点了点头,北静郡王说完,半蹲下来,拍了拍六儿的小/脸儿,笑着说:“好生待着,别贪顽。” 六儿点点头,小/脸上的肉直震,像模像样的作揖,武曌和林如海也跪下来,恭送郡王离开。 六儿送郡王离开,花园子里只剩下了武曌和林如海,林如海又仔细端相了端相武曌,话到嘴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说:“好、好、好……” 武曌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请林如海坐下来,说:“父亲,好什么?你不是染了风寒么?竟还在园子里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