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女皇穿成林妹妹的那些事 > 第 19 章节

第 19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说,姑娘是不是该谢小王一谢?”    武曌不知北静郡王是什么意思,当即就说:“多谢郡王。”    北静郡王似是被她逗笑了,说:“就这么谢?”    武曌心中更是跳了一下,已经肯定了,怕是郡王想要敲自己竹杠,因说:“那依郡王的意思……?”    北静郡王说:“林姑娘不必介怀,小王并非是贪得无厌的人,只是想请林姑娘……一个人情罢了。”    武曌心中狐疑,越发觉得和这个北静郡王,恐怕是个黑心肠的,这天下里,什么东西最难还,当然是人情儿了,不怕白纸黑字的借据,怕就怕在这么模棱两可的人情债,北静郡王倒是很会算计的。    武曌迟疑着,北静郡王笑了笑,说:“并非什么难事儿,姑娘答应罢。”    武曌更是迟疑,感觉郡王设了一个套子,正把自己往火坑里赶。    武曌干笑了一声,说:“不知……这人情是什么?郡王不防直说,若是民女做得到,定然不会推脱。”    郡王轻生一笑,声音颇为沙哑低沉,带着浓浓的磁性,说:“这个……日后再说也不迟,只需姑娘现在答应了,断不是什么难事儿,而且有益于姑娘。”    武曌越听越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儿”,想想看啊,不难,还有益于自己,北静郡王也不是个傻的,谁这么好心?    只是武曌现在没别的选择,毕竟北静郡王/刚刚当着众人的面儿,给了林如海一个天大的恩/德,如今又捏着武曌一个小辫子,武曌也没有后/台,只能咬了咬牙,心想着,亏谁没吃过,想当年自己还没当女皇的时候,没少被人踩轱,只是谁能讨到真正的好处?    武曌当即咬着后槽牙,皮笑肉不笑的说:“郡王话儿都到这儿了,民女自然不敢不从。”    北静郡王哈哈一笑,头一次笑的如此爽/快,说:“姑娘好气魄,那就这么说定了。”    武曌还是觉得自己进了一个套儿,那北静郡王看起来像是个翩翩佳公子,其实是一头披着外皮的灰狼,吃/人不吐骨头。    那边两个人说妥了,北静郡王也没有再给纠缠,也不说那人情债到底是什么,便回了轿子,准备走了。    送走了北静郡王,众人还要出殡,武曌因着不是贾家的人,因此不必跟着去,只是送到城门口便罢了,贾宝玉想要武曌一起同行,一路上有个玩的,武曌怎能不知道,心里也不想哄他,便执意推辞,说自己累了。    贾宝玉拗不过,也是因为心里头想着停灵地儿旁边有个馒头庵,庵中那个小尼姑智能儿,智能儿水灵灵的,好些日子不曾来贾府,贾宝玉想念的紧,心里痒痒的,干脆抛了武曌,最后带着秦钟,和一帮女眷厮混着,就往城外去了。    武曌难得清闲,府中也没什么人,就自个儿坐轿子回了宁国府,她还有最后的头绪需要理一理。    武曌走进去,紫鹃雪雁伺候着,就听到“踏踏”的脚步声,有人过来了,武曌都不需要抬头,幽幽的说着:“芸儿怎么来了?没跟着去顽一顽?”    那边进来的果然是贾芸,恭敬的行礼,说:“因着芸儿心里思忖着,虽然出殡今儿就完了,可还有一些条条框框的琐事需要理一理,没成想林姑娘也在。”    贾芸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些早就写好的条子来,一条条很规矩,把明细和钱款记录的头头是道,做了一个归总。    紫鹃呈给武曌,武曌打眼看了看,贾芸倒是把好手儿,省了自己的功夫,这东西可以直接拿给珍大/爷看,也算是这一个月,武曌在宁国府管理的凭证。    武曌将条子往旁边一撂,看着贾芸笑了笑,说:“芸儿还有话儿,那就直说罢。”    贾芸看了看左右,似乎很芥蒂紫鹃和雪雁似的,说:“可否请林姑娘,屏退左右?”    武曌又一笑,没说话,不过抬手挥了挥,紫鹃有些迟疑,不过还是带着雪雁全都退了出去,就站在门牙子的台阶上,看着猫儿狗儿耍。    贾芸等那两个丫头都走了,这才恭敬的说:“其实小侄/儿有一事,想要告诉林姑娘,这事儿也是从芸儿那紧邻,倪二处听说的。”    倪二是个犯高利贷的混人,整日里游手好闲,喝酒生事儿,只是他因着犯钱,所以人脉很多,耳目也多,昨日倪二喝醉了,让贾芸撞见了,随便嗙嗙了几句,就让贾芸给听去了。    贾芸压低了声音,说:“芸儿听说,前些待选的薛家大姑娘,似乎是要落选了,因着……家里的关系。”    武曌一听,原来是这事儿,其实她心里明白,薛家鼎盛,薛姨/妈想把薛宝钗送进宫里,做第二个元春,只是薛姨/妈也不想想,如今贾史王薛四门,说句好听的,同气连枝,说句不好听的,结党营私,圣上能再巩固他们的气焰么?自然不会要薛宝钗中选,落选是必然的事情。    武曌没说话,不干自己的事儿。    贾芸更是压低了声音,还有后话,又说:“芸儿还听说,那北静郡王如今已经弱冠,府中却没有王妃,连个姬妾也不曾有,因此圣上……似乎准备给郡王,指一门亲事儿……”    武曌听到这里,眼眸一动,看向贾芸,贾芸也看向武曌,幽幽的说:“林姑娘猜得不错,圣上想要指的,正是那薛家的大姑娘,想要把那薛姑娘,指给北静郡王做正妃呢!”    20.甜言蜜语    圣上想把薛宝钗指给北静郡王?    武曌一听,眼眸动了一下, 似乎在冥想什么。    是了, 贾史王薛四门结党营私, 如今朝中还有王夫人的哥/哥王大人支撑,而四门家中财大气粗, 无/法/无/天,仗/势/欺/人, 打死个把人,都是常有的事儿。    就说武曌在幻境中看到的,未来为元春省亲建造的性/情别院,日后的大观园,那也是异常宏伟的,很多人不知情况,还以为皇宫比这宏伟千百倍,只是他们却不知,皇上的御花园,也万万没有大观园来的宏伟。    贾史王薛四门如此卖弄自己的体面, 朝中却只有王大人一个人说得上话儿,显然圣上已经故意打/压了,怎么可能娶薛家皇商的女儿,助长这股气焰呢?    因此薛宝钗的落选, 那是必然的。    不过薛宝钗虽然落选了, 但是圣上还是想安抚着四门的, 毕竟如今还不到连根拔起的状态, 于是便想把薛宝钗指给如今正是功高,又且年轻英俊的北静郡王。    武曌这么一想,瞬间什么都明白了,表面上是圣上爱见北静郡王,考虑着北静郡王已经弱冠,还没有王妃,因此费了一番心思,给他挑选佳人,只是,那背地里却是想要打/压北静郡王的。    虽说北静郡王/平日看起来是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只是如今东南西北四王之中,只有他最为年轻,最为功高,皇上虽然送他象征着兄弟感情的念珠,但是心里怎么能不防备?    这年头,想要和北静郡王攀姻亲的人,数不胜数,能从京/城的城门排/出去,万一北静郡王又和哪家大门大户连个姻亲,那不就是下一个“贾史王薛”么?    圣上心里是有小道道儿的,因此打算把皇商的女儿,指定给北静郡王,虽然表面看起来十分风光,毕竟现在四门还处于鼎盛时期,但是往后圣上绝对要出手拔除这些恶瘤,而到时候的姻亲北静王府,也会跟着受牵累。    这一步长盘,下的很妙,但是在武曌这种明眼人眼中,实在太明显了,那北静郡王是何等玲珑心肝的人,武曌恐怕北静郡王早晚会知道。    想到这里,武曌眼神不由又晃动了一下,突然想起方才北静郡王非要自己答应他一个人情,平白就来敲竹杠,不由心里“梆”的一跳,隐约觉得可能和这事儿有些关联,但是又不能如此肯定。    贾芸站在一边儿,暗暗打量着武曌的神色,见武曌脸色变了几下,但是很快归于平静,什么也看不出来,只好出声说:“林姑娘?”    武曌立刻省过来,微微一笑,说:“宝姐姐虽然不能进宫,但若能指给郡王,也是美事一桩,只是……不知芸儿为何与我讲起,就算这是宝姐姐的美事儿,也与我不相干呢。”    贾芸一听,顿时有些懵了,毕竟他听说了很多流言蜚语,都是说北静郡王对林妹妹有/意思的,如今武曌却亲口说“不相干”,而且姿态颇为淡定,这样贾芸有些发懵。    武曌又幽幽的说:“这事儿,还没成定局,芸儿你是聪明人,别瞎嚼舌/头根子,今儿和我说说也就算了。”    贾芸立刻拱手说:“是,姑娘教训的是。”    武曌说着,摆了摆手,说:“若宝姐姐真的能进北静王府,是她有着富贵命,是她的福/分。”    贾芸一笑,拱着手,十分恭敬,不过嘴里却说着:“芸儿怎不知,姑娘是相信福/分的人?”    武曌一听,不由另眼相看,看了贾芸一眼,只是说:“你去罢。”    贾芸点了点头,又说:“姑娘千万别累着身/子,若是有什么劳神劳心的事儿,只管喊芸儿来做。”    武曌更是发笑,说:“你放心,你好使唤的很呢,若是有什么有油/水的事儿,我定然想到你。”    贾芸的“温柔”被她明晃晃的道破,脸上有些挂不住,不过也算是爽爽/快快,恭恭敬敬的又辞了一回,这才走了。    贾宝玉和秦钟跟着众人去安灵,王夫人邢夫人一行人,很快就回来了,但是王熙凤带着贾宝玉和秦钟,却住在了水月庵,一直没有回来。    武曌心里头清楚,因着贾宝玉和秦钟现在乐不思蜀了,那水月庵中,有个小尼姑名唤智能儿的,和秦钟关系不清不楚,很是爱慕秦钟的风/流俊俏,而贾宝玉是个看到年轻女子就爱慕的人,因此这会子还在水月庵争风吃醋,互相调/情体己呢,一时回不来。    武曌倒是得了清闲,踏着些日子在宁府主事儿,虽然不为捞油/水,也不为锻炼自己的品性,但是其实为了打通各种关系,网络各种人脉的,如今身上已经下旨将林如海调回京/城,那搬出去也就指日可待了。    林如海是个老实人,在京/城定然没什么人脉,武曌若是不网络一些人脉,日后林如海还要做副都御使,指不定得罪什么人,又有什么坎儿呢。    武曌虽然做事凌厉,雷霆手段,但是从来不苛待下人,做的好,反而慷慨有赏,因此一般下人都爱见她,人脉自然网络的不少。    而且武曌这些日子,收了两个人,一个能武能瞪眼睛的焦大,忠心耿耿;另外一个就是能文明事态的贾芸,聪明伶俐,有什么事儿,武曌只管让他们去办,十分放心。    昨个儿贾芸走了之后,武曌寻思了一下,就随便给贾芸搞了一个“差事儿”,自然是往贾府的家塾去念书。    贾芸家里十分贫穷,父亲死的早,母亲没什么本事儿,一直穷的叮当响,虽然贾芸姓贾,但是没人让他往私塾念书,贾芸虽然有些才华,但是读书不多,武曌便托了人脉,给了他一个恩典,让他去念书。    因着武曌管了宁府这么长时间,武曌偶然一提,立刻有人安排贾芸去家塾。    贾芸突听让自己去念书,顿时欣喜的跟什么似的,当即千恩万谢的过去了。    今儿是贾芸第一天去家塾念书,虽然家塾中很多仗/势/欺/人的学/生,但是贾芸只管念书,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其他的也不管。    他身边没有小厮,也没有书童,散了学,自己就包了书,径自出来,旁的公子哥儿还想要奚落他两句,但是竟没有找到机会。    贾芸从家塾走出来,想要往荣国府去,准备恭敬的谢一回武曌,只是他走到一半儿,却看到了其他人。    前面有轿子过路,不过排场很朴素,看起来实在普通了,贾芸站在一边儿,正等着轿子通/过再走,没成想轿帘子突然打了起来,“哗啦”一声,贾芸就看到了里面儿坐着的人,不正是北静郡王?    北静郡王一身官服,头戴王帽,面如冠玉,真真儿算的上顶尖儿的俊美无俦了。    北静郡王一打起帘子,正好看到了贾芸,贾芸连忙恭敬站好,垂低了头表示本分,毕竟他是贾家的“低等人”,贾芸明白人情世故,自然不敢直视北静郡王。    贾芸还以为北静郡王这般高高在上的人,也定然不识得自己的,哪知道北静郡王打起帘子,突然就笑了一声,说:“可是贾芸?”    他说着,令人按下轿子。    贾芸一听,赶紧上前,恭敬的说:“贾芸拜见郡王!”    北静郡王没有从轿子里走出来,但是虚抬了抬手,面目很随和,没什么王爷架子,笑着说:“小王就说看你面善,出殡那会儿,你跟在林姑娘身边做管事儿,是也不是?”    贾芸连忙说:“正是。”    北静郡王展了一袭银白色的袖袍,身边一个从者连忙双手接过北静王递来的东西,是个信笺。    北静王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抬了抬下巴,那从者立刻会意,将信笺递给贾芸。    贾芸不明所以,连忙弓着身双手接住,就听北静郡王说:“这封信,小王托你交与林姑娘,是十分要紧的事儿。”    贾芸一听,更不敢看那封信,信上封着,表面没有一个字儿,里面还有点鼓,放了什么东西,像是个小珠子一样。    贾芸也不敢多问,连声说:“是,郡王请放心,小人一会子就过去。”    北静郡王点了点头,温和的说:“那便多谢你了?”    贾芸连声说:“在郡王面前,小人怎么敢托大,郡王折煞小人了。”    北静郡王没有再说话,挥了挥手,自然有人过来,把轿帘子整理好,又有轿夫过来,准备抬起轿子,继续往前走。    贾芸松了口气,不知为什么,这郡王虽然说话温和,但总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让人不敢造次。    贾芸正松了一口气,却这个当口儿,从垂着的轿帘子里,幽幽的飘出一句话来,北静郡王的声音很是低沉,说:“我知你是个聪明人。”    北静郡王没头没脑的说完,轿子已经抬起来,遥遥的走了,唬的贾芸一怔,心口“梆梆”的跳,总觉得郡王这句话,不是在表扬自己,反而是在敲打自己似的。    贾芸看着遥遥而去的轿子,紧了紧信笺,不敢耽误,连忙抬步往荣国府去。    武曌没有在贾母的院落,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