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人生信条
陈老太和李华兰都知道这苏桂敏是个好的, 不然不会帮她那么多。 如今离了婚, 她过得不错,她们也跟着高兴。 至于报答的事儿, 她们还真没放在心上。 她们帮人又不图这个, 只要自己心里过得去就行。 “桂敏,你跟我们客气啥?咱都是老熟人了, 不兴说这一套。”陈老太说着还摇摇头。 苏桂敏无论陈老太和李华兰怎么想,她都不会忘记是谁在她最困难时伸手拉她一把,人啊!要学会感恩。 不能忘恩负义,当做什么也发生过。 “好,婶儿,我不说。”苏桂敏笑了笑, 立即捂住嘴。 随即撇过脑袋,看向一旁站在店内当模特的王开莉,说:“开莉, 快点过来, 跟你姨婆他们打声招呼。” 王开莉跑过来,笑容甜美又骄矜地一一叫过陈老太他们。 她现在不是啥农村丫头,也不是被她爸关在家里,不许出门的可怜虫。 她有新衣服穿了,穿得比王晓悦和王晓梅漂亮。 她敢打包票,她们都没见过这种衣服款式。 她还能每天都吃饱饭, 换着花样吃, 这日子比她过去想象中要好多了, 。 “那婶儿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走了。” 苏桂敏说完,刚要转身,便被陈老太一把抓住手腕,硬要先把买牛肉粉丝汤的钱,塞到苏桂敏的手里。 “等会儿,钱拿上,不能让你破费?” “婶儿,不用,这买几碗牛肉粉丝汤,我还是出得起,您就把这钱收回去,不然您就是故意让我心底不安,我……” 苏桂敏垂下头,万分失落,双手仍旧推却着陈老太递过来的纸币。 好像真的受到了什么重大打击,让陈老太心一软,应道:“好,我收回去,不过就这一次。” 苏桂敏见陈老太答应她让自己出钱,瞬间又满血复活,“婶儿,那我走了,你可别再拦着我。” “不拦,不拦,你放心!”这孩子真是实在,她要是让苏桂敏收下钱,这苏桂敏下回怕是还要想办法还一个大人情。 王开莉趁苏桂敏暂时走开一段时间,专门挽着王晓悦的手臂,把她带到店内的童装区。 虽然放着童装的地儿不大,可款式多,花样多。 王开莉一边给她找出一件详细介绍,一边拿眼睛偷偷观察王晓悦的神色。 结果没从王晓悦脸上看到半分艳羡或者很想要买的惊诧表情。 让她微微有些兴致缺缺,提不起继续显摆的意思。 “巧巧,这些衣服你都不喜欢吗?”王开莉指着一排挂着的各式童装,不解的问。 王开莉啥心思,她能看不出来? 说实在的,这些童装也不是不好,不过她芯子是一个成年人,真的做不出像真小孩那样,摆出一副想要购买,想要立马把这些童装都穿在自己身上的渴望。 她比较理性,她就算想买,也会考虑价钱,合不合适? “开莉姐,这些衣服,你都穿过了吗?”王晓悦瞧这些衣服上都有褶皱,应该都是被人试穿过。 而且这些童装挂得整整齐齐,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出现这种情况。 王开莉愣了三秒,才回答,“没有,没穿过,这有些尺码太小了。” 她都不大乐意和王晓悦待在一起单独相处,王晓悦的细心观察力和洞察力都太强。 啥有不对,她都能看得出来。 哪怕她是无意,王开莉都想时时刻刻防备住王晓悦,害怕被她套出什么小秘密或者真话来。 “开莉姐,那你每天在店里都干些什么?”王晓悦歪着脑袋,盯着她询问。 顺便随手拿出一件款式极其漂亮,但尺码较小的冬裙,仔细摸索了一下。 紧接着在王开莉有些紧张又忐忑的眼神下,放了回去。 王开莉却差点以为王晓悦发现了她的一桩小失误。 还好,她聪明,及时补救。 具体情况,还不是因为想试穿王晓悦手上那件冬裙,她就趁着苏桂敏去给她买饭的时间,使劲把那件冬裙套在自己身上,甚至不管那尺码究竟符不符合她的身板。 谁知她刚把头套进去,那件冬裙里面的内衬,便让她崩坏了。 她就自己找针和线缝了一下,连每天都要检查这些服装损坏的苏桂敏都未曾发现。 反正这些童装都是摆着让人看和欣赏,很少有直接买,直接穿的顾客。 “我现在帮我妈看店,做做寒假作业,就没其他事儿可以干,特别轻松。”王开莉带着几分炫耀的口吻。 王晓悦对她笑笑,什么也没说。 只是心底开始疑惑,这孙佳蕙到底想对王开莉做什么? 她要是故意苛待和讨厌王开莉,她倒没啥疑心。 然而当下,她对王开莉越好,越让她怀疑这孙佳蕙已经在开始对王开莉布局。 王开莉逃不掉了。 “来,婶儿,华兰,巧巧,洋洋,快坐着,吃牛肉粉丝汤了,暖乎着好下肚。”苏桂敏用托盘端着几大碗牛肉粉丝汤,以及一盘小笼包和几个炊饼,小心翼翼地回到店里。 陈老太忙跑上前,把托盘里冒着热气的食物给放在桌上,故意嗔怪道:“你看你,买这么大碗就够了,咋还要添包子和烧饼,你这不是浪费钱吗?” “婶儿,浪费啥,咱这么多人,还怕解决不了这几个包子和烧饼?”苏桂敏觉得牛肉粉丝汤味道是不错,不过吃下肚,过不了半天,就得饿。 必须就着包子和炊饼,才管饱。 陈老太和李华兰闻言,顿时无话可说。 苏桂敏一共端了五大碗,陈老太和李华兰一人一碗,她和王开莉一人一碗,巧巧和洋洋人小,胃口小,单独吃一大碗,会吃不下,还浪费食物。 “巧巧,洋洋,要辣酱和醋不?”苏桂敏个人非常喜欢酸辣,所以桌上摆着好几样调味品。 “要!”王晓悦和洋洋都接受得了重口味。 像吃面,吃粉都喜欢放这两样调味品,必不可少。 他们的母亲李华兰反倒吃得清淡,也不准两个小家伙放多。 不然小小年纪吃的这么重口,当心味觉失灵。 吃完饭,陈老太他们在店里逗留了一会儿,才回家。 陈老太和李华兰也没劝王开莉要回王家村,看看她爸啥的。 这孩子自己下的决定,她们作为长辈,该劝的劝了,该帮的帮了,真不欠她。 亦不想再干涉下去。 新年新气象,尤其是王晓悦她三爸离了婚,陈老太他们这脸上的喜色,要比往年开怀和舒畅。 “奶,我来帮你。”今儿是除夕,王晓悦比往日起得早。 自己起来刷牙洗脸,穿新衣服,戴帽子,戴围巾。 然后蹦到厨房,把双手洗干净,将陈老太从菜园子摘来的大蒜苗,一把攥在手里,掐掉那种泛黄的枯萎叶子,还有剥掉蒜苗最外面一层沾染上泥土的白色外衣。 陈老太以前还能把这孩子劝到一旁,后来就渐渐习惯王晓悦替她打下手。 这不,王晓悦把活儿抢到手,她就退到一旁,将猪排骨从碗柜里拿出来,洗了好几遍,剁成小块,打算中午做糖醋排骨。 “大嫂,这是我昨天蒸的花卷,我给你们热了一笼,你和巧巧先吃两个。这离中午还有好一段时间,等不得。”三爷爷今年走路彻底利索了,就没瞒着村里人。 渐渐杵着拐杖,在村里走来走去,不时出现。 刚开始,还把一些胆小的村民给吓得连连尖叫。 以为三爷爷过世了,魂魄离身,就能到处走走看看。 三爷爷就一边安抚,一边跟他们解释和证明。 终于大家都相信三爷爷可以下地行走,啥毛病都没有。 三奶奶就不用日夜担心,害怕别人随意揣测。 再说,她就一个小闺女在身边,大闺女外嫁,她和老头子两人怪孤单。 就和陈老太一商量,今后他们两家人在一起过年得了,大家一起热闹。 省得她花一番功夫,做一桌菜,也没几个人吃,冷冷清清,哪有过年的气氛。 “行,我们先吃两个。”陈老太和巧巧从三奶奶双手捧着的大碗里,捡了几个模样小巧又可爱的花卷。 放到唇边,咬了一大口,嘴里全是细腻又酥软的白面,再加上花卷里还包着用酱料搅和的葱花,顿时口感香甜,又夹杂着一丝咸味和辣味,让人一眨眼之间,就连续几口把花卷给吃干净。 三奶奶见此,笑眯了眼。 “咋样,好吃不?” “好吃,好吃,三奶奶,你做的花卷真好吃。” 王晓悦口福不浅,他们家就没做饭手艺差到极点的人。 要说做饭最好的当然就她奶和四爸,她妈还有二妈以及四妈的手艺稍逊一筹,但也过得去。 她爷,她爸也会做饭,可最擅长的还是烧烤。 比如,把鸡和兔子架在火堆上,慢慢烤,烤的过程中,还能刷几层自制酱料。 若想入味,还可以提前腌制一下,保证越烤越香,甚至烤着烤着,就会把动物的油脂给烤出来。 金黄色的外皮,轻轻一咬,十分香脆。 “那你们趁它还热多吃一点。”三奶奶笑吟吟地又拿了几个花卷给她们。 然后转头看着灶头上摆着的各种蔬菜和肉类,讶异道:“大嫂,你这准备的够咱们吃三天了。” “今年是个好年,咱们就得好好庆祝。”现在家家户户都计划着热闹一把,那他们一家就更要破费些。 她烦恼的几个心病都处理得差不多,没啥遗憾。 全身心都通畅着,自是也不抠门,把她柜子里锁着的啥好东西都拿了出来。 三奶奶又笑笑道:“那我烧热水洗海带,这海带不洗干净点,吃到嘴里都磕牙。” “随你,那热水都在锅里,你不用烧了。”陈老太不跟三奶奶客气。 她们都是多少年的妯娌了,你熟知我,我熟知你,有时候她们俩一个眼神都能看得出彼此在想啥? 三奶奶虽说腿脚不好,但双手贼勤快,提着一个木桶走到锅灶前,把热水舀到桶里,再将干海带放进去泡一会儿,等它彻底软了,就能把它里面的泥沙给洗净。 “妈,这肘子我炖上了?”四爸拎着铁罐,往堂屋里去。 灶房只有两个大铁锅,一个烧热水洗菜,另一个就拿来蒸,炒,炸。 炖的话,费时间,怕来不及。 正好在堂屋里生火堆,炖肘子,炖猪肉粉条啥的。 等味道炖出来,冒白烟了,吸一口,贼香! 因此这家里孩子都爱聚在火堆旁,一边烤火,一边用鼻子嗅着炖肉的味儿。 不停地咽口水,一脸的满是期待和巴望。 “炖!再不炖,中午吃不上了。”陈老太先将费时间的炖菜给炖上。 而这些都是大老爷们的事儿,他们可以边聊天,边看着大铁罐里的炖肉咋样了。 但说完,陈老太又突然叫住王一生,“哦,对了,你放冰糖没?肘子不放冰糖,不好吃。” “妈,我放了,啥都放了。”为了让陈老太放心,王一生还掀开盖,让陈老太看了一眼铁罐里的大肘子。 陈老太瞅了瞅,算是放心的点点头。 这过年准备大菜,她不细心点不行,万一味道不好,没人吃,那不就尴尬了。 “奶,我把蒜苗,芹菜,花菜都给您洗干净了,还有啥要干的?”王晓悦还小,不能自己烧菜。 可是她会洗菜,她奶也不准她用冷水,非要用热水搅和一下,才让她碰。 像不好洗的海带,青菜等等,都是三奶奶一手包揽。 就怕她一个不细心,没处理好,到时吃得时候,口感有问题。 王晓梅和王晓芳就在一旁剥蒜,烧火。 现在奶都不让晓芳姐干很多粗活,生怕她把手弄糙了,这弹钢琴的时候,不咋美观。 二妈和四妈就一个在院子内杀活鸡,一个杀活鱼。 她妈李华兰却拿着菜刀站在案板前,砰砰地用力剁肉,准备待会儿炸丸子,或者用糯米包裹做珍珠丸子。 与王晓悦往年见到的情形,大不相同,她妈真是又快又猛,双手拿刀剁了二十分钟,就把肥瘦均匀地猪肉剁成又黏又细腻的肉泥。 “不用了,去玩!咱这里有这么多人忙乎。”这厨房不是特别大,人一多,难免就你撞我,我撞你。 若是谁不小心撞倒她乖孙女,那她大过年的也不能跟谁置气,或者大骂一顿。 就憋在心里。 如此,她这乖孙女还是别在厨房溜达了,这里危险着呢! 王晓悦踮起双脚,抬起下巴,张望了一下还有什么活儿是可以她干的。 最终目光瞄到了一只被洗得干干净净,全身裸奔的鸭子上面。 “奶,您是不是要做八宝鸭?”王晓悦不想当闲人,便想尽办法,给自己找活儿。 陈老太点头肯定道:“是啊!今年让你们四爸给你们做八宝鸭,八宝鸭不是你们都爱吃,我才让你爸去县城买的活鸭,昨天晚上就给杀好了。” “奶,那我去剥栗子,做八宝鸭要栗子才好吃。”王晓悦都不等陈老太应声,飞快端起灶上摆着的一小盆板栗往外跑。 陈老太却无可奈何地盯着王晓悦像闪电般,迅速消失的背影,喃喃自语:“这孩子咋又猴急,这板栗最难弄了。” “大嫂,巧巧这娃儿真懂事,我们家那几个孩子回来,都是大爷和祖宗,全等着我伺候他们,一点小忙都不肯帮。”三奶奶认为孩子该宠得宠,不能太惯着。 可惜他们家那几个孩子全让她女婿给宠得无法无天。 想吃不会做,吃了又嫌弃味道这不好,那不好,真是比伺候瘫痪在床时的老头子还难。 陈老太是隐形的孙女吹,这三奶奶一夸巧巧懂事,她就忍不住乐呵呵地谦虚了一下,尔后忧虑道:“这孩子就是太乖了,我都怕她长大了,容易受欺负。” “大嫂,你说的这个到不用担心,不是还有洋洋吗?洋洋可以保护她。洋洋那孩子不是遗传……哦,不对,啊呸!这咋说呢!反正洋洋小小年纪,那力气就跟你家老大当年小的时候差不多。我那天还碰见他把几个比他大的孩子给撞倒了,咋的,他没跟你们说过?”三奶奶本来想说遗传王一国的怪力。 后又及时想起这洋洋不是王一国的亲生儿子,那就不能这么说。 她都感觉这洋洋投错胎了,明明该从李华兰的肚子里出来。 不过这缘分是奇妙的,挡都挡不住。 哪怕洋洋不是李华兰和王一国的亲生儿子,那人家就跟他们夫妻俩还有巧巧亲近。 连他亲爹回来,他都是态度冷淡,压根就不信王一民会是他的亲爸爸。 陈老太是真不知道这洋洋还背着他们,跟比他大的孩子打架,不由问道:“啥时候,他为啥要瞒着我们,不跟我们说,有人欺负他?” “就上个月,他跟和仁和川两个孩子在田埂边玩,有几个胖娃娃拦住他,跟他说了几句,然后就莫名其妙地打起来。那几个胖娃娃都吃亏了,就你家洋洋像头小老虎似的,还推了他们一把,把他们都推到田里,最后就给吓跑了。”三奶奶简明扼要地把那天大致发生的事儿,跟陈老太描述了一下。 陈老太听后,倏然乐了。 “这孩子我和老大媳妇一直带在身边,没看见他身上有啥伤痕,估摸是几个孩子闹着玩。”只要痒痒不吃亏,管他的。 那几个孩子要真是被揍狠了,家长肯定会带孩子上门找他们,讨个说法。 却不知人家家长根本不相信,一个四五岁孩子能推倒他们几个壮实又皮厚的萝卜头,全当他们在撒谎,没跟大人说实话。 甚至以为他们在瞎胡闹,骗大人玩,便没管这事儿。 “大嫂,那洋洋力气这么大,你得让他学几招。反正他学习天赋那么好,和巧巧同班,不是可以随时随地看着巧巧,谁欺负她,他就上去几招给撂倒。”三奶奶这话一出。 陈老太当即认同,觉得这办法不错。 她都想好了,按照巧巧的心愿和目标,把她送到县城的舞蹈班学习,洋洋就跟着她老头子学几招硬功夫。 将来谁敢欺负巧巧,洋洋就替巧巧出头,确实是既方便又省心。 王晓悦不晓得她奶和三奶奶在她离开之后,唠了啥嗑。 她就端着一小盆板栗,蹲在堂屋门前,用剪子先给板栗剪个口,再用手指把它外面一层硬壳给剥下来。 而里面那层棕黄色的毛皮儿,就得用热水烫过或泡过,才好整。 “姐,你弄啥呢!我帮你。”洋洋刚才被王一国带上山,给山上的动物,重新收拾了一下它们的窝。 确保它们住得舒服些。 还给它们喂食儿,打扫卫生。 最外面一圈还被王一国花了三四天的时间,筑起了一道水泥墙。 形成一个有效,又防风的保护圈,并且它们上面还搭着一个防雪,防漏雨的屋顶。 冬天到了,雪下的这么热闹,不做点防护措施,是不可能的,不然什么麻烦都没有。 当然不是那种全封闭的环境,里面还有透风有透气的通道和小窗户。 这样一来,王一国必须每天上山给他们喂食,检查身体状况的同时,还得天天打扫卫生。 不然两三天下来,那个味道是真难闻。 尤其是兔子排泄物的味道最重,不得不多花点时间,去清扫。 况且他们山上圈养的那些动物,已经由原来的二十几只,发展到了一百只。 规模正在逐步加大,王一国自己一个人是顾不过来了。 就把这事儿告诉他几个儿子,还有他两个兄弟。 他们起初还惊讶,王一国咋打猎的同时还搞圈养。 可细细一想,这把猎物养大生崽,不就有更多的肉吃。 所以他们一致认为,王一国这个做法非常英明。 当然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些动物咋这么能生崽的秘密,因为陈老太把这些都推到了自己的头上。 说是她不仅会养猪,她还会养这些野鸡,野兔。 她也时常上山去喂养那些小动物,大家自然是不会怀疑,反而视陈老太为最能干的养动物高手。 之所以说这么一个谎,一是不想王晓悦暴露,二是她一个老太婆,被人发现她会养这些动物,也没啥可以从她这套到话。 再说,她这能喂猪的传说,早就不知道传到哪去了。 大家肯定会相信她这养其他动物,也是有一些本领和门道。 “弟,我在剥栗子。”王晓悦端起盆里的板栗给洋洋看了看。 洋洋点头,表示自己懂了。 随后默默地看着王晓悦咋处理那些板栗,没到一分钟,他就学会剥栗子。 然而不是用剪刀剪开一个口,是徒手把板栗的外壳弄出一个洞,两三下的功夫,就把一个板栗的外壳给剥干净,不费吹灰之力。 不到十分钟,他就把所有的板栗给剥掉了外壳。 王晓悦却在这过程中看懵了,直接心疼又惊骇地问道:“弟,你手指甲不疼吗?” 话毕,她细细检查了一下洋洋的大拇指。 除了靠近指甲盖的地方有点红,没其他小问题。 “姐,不疼,还有我悄悄告诉你,我力气变大了,我能打赢江大头他们。以后你不用怕他们欺负我,我能一个打三个。”洋洋站起身,抬起自己的胳膊,随即双手攥拳,十分自信。 王晓悦瞧着洋洋这副认真样,没有不相信,只是心底暗自困惑,她是她爸的亲生女儿,为啥木有遗传到巨力。 洋洋却能忽然拥有,莫非她三爸身体内的基因没像她爸那样觉醒,只遗传给了洋洋,让洋洋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被开发和挖出潜力。 这件事儿王一国也知道,甚至心底非常得意,洋洋就算不是他亲生儿子,都比他亲生的还亲。 他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力气一般,头脑比其他人灵活一些罢了。 哪有遗传到他天生自带的一把子力气。 而且他靠着这个,从小就没吃过亏,老是坑外人和三个弟弟。 现如今洋洋跟他有一样的本事,他是真高兴,贼高兴。 估计等洋洋越长越大,知道真相的外人都开始迷惑,这洋洋真的不是王一国的亲儿子吗? 为什么洋洋的鬼心眼和那把子力气,那么像王一国。 “芸芸,你怎么不帮你奶干活,爸爸又不会跑,就待在这里,你还有啥不放心?”王一生瞧了几眼把板栗剥完,正准备去厨房的巧巧和洋洋。 再转移视线,把目光挪到守在自己跟前,一刻也不离的王芸芸身上,忍不住说了她几句。 王芸芸不开心地瘪了瘪嘴,任性道:“爸爸,我不去,我就要守着你。” 她最怕的就是爸爸说话不算话,万一他这次回来,只是来看看她,不带她走。 那她怎么办? 她不想待在这里,继续受王晓梅的嘲讽和冷眼。 “芸芸,这才几个月,你就不听爸爸的话,不信任爸爸,爸爸从头到尾有骗过你吗?”王一民双眼直视着王芸芸,非常锐利地发问道。 王芸芸被爸爸这种眼神,看得心里一紧,摇摇脑袋,“没有,爸爸没有骗我,爸爸只骗了弟弟。” 在她极度不安和忐忑的情况下,一不小心说了大实话。 王一民并未责怪,也没有狡辩。 是呀!他骗了洋洋,说好把洋洋接回去跟他一起生活。 但最后没有实现这个承诺,是他的错,是他的责任,他只顾着金菱,从未回家看过洋洋一眼。 洋洋不认他,无可厚非,没啥可说的。 他私下跟大哥还有爹妈都做过承诺,这辈子都不会再跟洋洋相认,让洋洋跟着大哥他们生活,无忧无虑的长大,比跟着他好多了。 他真的特别自责和内疚,他最对不起的除了爹妈,就是洋洋,芸芸,还有金菱。 尤其是金菱,被他和他岳父一起送进精神病院,有时去看她,她都认不出他岳父,就死盯着他一人。 嘴里直嚷嚷道:“一民……一民,死……死!死了,咱们就能在一起了,嘿嘿~” 一双眼睛真的充满了疯狂和杀意,他相信,他要是单独走进去,金菱一定会杀了他,不会放过他。 医生都跟他说,金菱是非常暴躁和危险的病人,她满脑子都想杀死她的爱人,她认为自己跟爱人死了,就能永远在一起。 她不需要任何人的干扰。 要想治疗好她,只怕是困难重重,顶多只能让她暂时安静,还都是药物注射才有效,根本没办法完全控制她的精神状态,还有疏通她脑子里的那些乱七八糟地东西。 毕竟她随时随地都能突然爆发,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律。 她还抓伤了好几个喂她吃药的医生和护士,比关在笼子里的野兽猛多了。 再这样下去,她就会成为精神病史上一个典型例子。 即使如此,王一民也没办法忘记金菱,忽视金菱。 要不是金菱爱他爱的这么疯狂,她不可能会严重到想要杀了自己。 这种爱是窒息又痛苦的,没几个人能承受得了。 王一民也扛不住,他觉得自己退缩了,懦弱了,他不能做到和金菱一起疯。 他有爹妈和岳父要孝顺,有孩子要养,他的一生不是只有金菱一个人存在,他不是为了她而活。 相反,金菱这一生乃至她的所有精神世界,只存在王一民这一个人,别的都影响不了她。 正因这样,他对金菱感到惭愧和抱歉的百分比要超过任何人。 他跟陈老太说过,他不会再结婚,一是为了芸芸,二就是为了金菱。 她们都是他最爱的人,他不能说,完全割舍谁? 他今生今世都不太有可能去接受另外一个人,他只要她们就够了。 “芸芸,那你既然明白,就不要担心爸爸会食言。等我们过完这个年,我们就回家,我真的只会再说这一遍,希望你能记住。”王一民对自己的女儿还是有耐心。 芸芸从小受到金菱的白眼和冷待太多了,他这个做爸爸的责任很大。 他要代替金菱,好好照顾自己女儿。 他们就芸芸一个孩子,再不用心培养和关爱,芸芸只怕是真的会恨他一辈子。 王芸芸被爸爸这严肃又峻厉的神色,给惊得连忙点头。 二话不说就跑到厨房,要去帮陈老太他们干家务活。 午饭,大鱼大肉占了半张卓,比往年的菜色要多种多样,什么口味的菜肴都不缺。 你爱吃哪样就哪样。 大人们还要一人喝几杯喝米酒或烧酒,小孩子就一人一碗山楂汤。 边吃边喝,帮助他们消化和开胃。 省得吃到一半,便腻得不行。 而吃不完的饭菜,就放在桌上,直到全部吃掉为止。 除夕夜,一人至少要吃几盘饺子。 她奶为了图喜庆,还真找出几个铜板洗干净,包在饺子里,谁吃到谁就大吉大利。 不过这事儿,她不让几个儿媳透露出来,谁吃到算谁的。 只是把饺子端上桌之前,陈老太特意嘱咐道:“这饺子这么烫,你们小心点,别猴急得一个吞下去,听到没?” “听到了。”所有人齐齐点头。 她奶是一家之主,没人敢不应声。 连三爷爷和三奶奶,还有赶回来的王淑芬一家人都害怕她奶。 她奶的威名着实太响了,他们不敢质疑和有疑问。 最重要的是她奶现在这表情,分外认真又严厉。 他们被唬得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便斯斯文文地咬到嘴里,不像以往似的,一口吞进去,只嚼几下。 正吃着,陡然有人发现嘴里有异物,便皱着眉头,从嘴里拿出东西,尔后兴奋地叫起来,“我……我吃到铜板了,吃到铜板了。” “吃到铜板有啥好叫的,聒噪。”王晓梅瞪了一眼满脸激动的王芸芸。 王芸芸哼了一声,不理她。 拿着铜板就向她爸爸炫耀了一下,证明她心里所想之事一定如愿以偿,那她能不惊喜? 随后又有王晓悦大哥王成义,以及王晓悦她亲爸王一国,还有她和四爸王一生都吃到了铜板。 说明今年大家都能讨到一个好彩头。 果不其然,今年高中毕业的王成义去报名参军,体检报告出来,他一切都合格。 可以在明年的三月份,正式入伍参加新兵训练。 全家都为他欣喜和由衷的祝福。 甚至宁爷爷给王晓悦她爸王一国写信,确定王成义训练完之后,被安排到北京。 这么做,不光是王老爷子的原因,还有他很看好王成义这个孩子,非常适合侦察兵。 他眼光独到狠辣,多年经验,告诉他,王成义很贴合这个兵种。 有些部队,非常缺这样的人才,他要是下手晚了,让王成义调到其他部队,他还真不好意思拉下脸,去跟自己的部队下属要兵。 他就先提前跟手下人说了一句,只不过这是初定,最终要不要调派,还得看王成义够不够努力,够不够勤奋,或者说他必须要在新兵训练中,达到优异以上的标准。 不必藏锋,新兵嘛!不服气和嚣张轻狂是有的,他们能容忍,能改变。 而这个安排,王一国没有告诉王成义,他只是让王成义跟随自己的心,努力在部队训练,完成自己的梦想。 他也不想给自己大儿子太大的压力。 最怕什么都为他想好,他能力跟不上这样的选择,那就太丢脸了。 因而什么都不说是最好的结果,王成义他也不想自己变成那种能力平庸,被上面安排到某个地方的人,然后被大家说是靠关系。 这样的话,谁都不会服他。 他希望用自己的勤奋训练,向部队战士,还有领导证明,他这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绝对过关,甚至他还想达到最高水平。 他给自己定下的信条,就是当兵要当最好的兵,有任务时,要竭尽全力完成,有困难时,要自己解决。 要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不能太自私,不能太自我。 王晓悦还亲眼见过他大哥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些,当时她看见,没什么特别感受。 而今大哥要走了,真要去当兵了,她才蓦然生起了几分感动。 她大哥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奋斗,只是他要实现这些,恐怕得用自己一辈子去完成。 所以,当兵的人最可爱。 她大哥也是光荣的一员。 大家喜悦的同时,还担心王晓悦二哥王成远,明年能考上什么大学? 虽然他学习成绩很好,可最怕他在关键时期落下来。 为此,她妈李华兰每晚都盯着王成远,坐在一旁一边批作业,一边看着他写考卷,写作文,时常还要给他讲解任何不懂的问题。 王晓悦和洋洋却不会因为她妈妈没盯着他们,就懈怠练字的任务。 要知道他们从一年级迈到了三年级,这么大的跨度,不努力练字,写东西跟写毛毛虫似的,不惹人笑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