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这届妖怪超凶的[七五] > 第61章 开棺有惊喜?

第61章 开棺有惊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柳永无奈地笑而摇头,琴凝真有些睡迷糊了。若是琴凝真在梦,旁人又如何一同入梦?    他只得稍加提高声音,“小琴,快回神。是真的有访客来寻你。”    不过,柳永也有些好奇,正是补觉好眠时,青楼怎么会有来客?    像他这种一待一个月的填词人压根不算客,而听琴凝的半梦未醒的梦话,来人多半是南侠,那不就是皇上亲封的御猫。    想起皇上,柳永无法不想起过往二三十年的科考经历。    二十六七年前,先帝在位,他第一次入京科考,当时自信满满可以一举高中,偏偏得了先帝‘属辞浮糜’的批语。    初试落第,他又有何惧怕,一曲《鹤冲天》名满汴京。朝廷没选他,是朝廷眼光不好,他的一身才学定为天下知。    正是‘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第一次落第,不过是‘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谁能想到后来十几载,几次三番再考,经历了先帝驾崩当今继位,他屡试不第。    且有友人保举他,当今却用了曾经他亲口所说,即是浅斟低唱,又何再必要浮名。皇上金口玉言让他‘且去填词’。    浮生如梦。    这十多来年,柳永不正是奉旨填词。虽然早已名满天下备受追捧,但他在见到御猫时,心底仍有一丝无法言说的惆怅。    “琴凝小姐,柳先生,我们叨扰了。”    言不周先打了招呼。眼前两位不亏为朋友,一位刚从似梦非梦里醒过来,另一位又发呆了。    不过,听了先前的丫鬟自豪介绍柳三变在望琴楼,言不周也不难理解为何柳永会见了展昭微微走神。    人心都是偏的,赵祯能一道圣旨封册封四品官,也可以一句话让人且去填词不论功名。    当下,言不周仍有意思微妙的时空交错感。    这感觉早就在汴京就体会了好几次,特别是在趣书轩说书,瞧见观众席里有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身影。    半梦未醒也好,怅然若失也好,微妙交错感也好,都被展昭提起的金钗买主一问拉回了现实。    展昭早习惯了言不周的偶尔愣神,只当她灵感来了,这就先拿出了那根被拆卸的飞凤钗。    “还请琴凝小姐别见怪,恕我问得直接,你在三年内是否接待过一位客人?相貌普通,宣州人,二十多岁,他透露过买了一支金钗,购于衢州瑰宝阁,以百金入手。”    大宋有三六九等很多青楼楚馆。像是望琴楼这种最高档的,一般仅提供歌舞和陪酒此类服务。至于更进一步交流,那就不是光用钱能买到的,全看青楼小姐愿不愿意。    来此的客人目的可以很简单。仅是选一处氛围雅致、菜品精致的地方聚会,有名伶弹琴伴奏,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另一些则是来聊天谈心。寻一红颜知己,聊诗词歌赋,聊人生悲喜。有些更会把不对妻子父母说的话,在此畅所欲言。    对此,展昭并不认同,凡事过犹不及。倘若未婚尚可,但他见过一些人不愿给妻儿添置新衣好物,却毫无节制地在青楼砸下大笔钱财。    有些人花重金买下一支金凤钗,不一定是用作聘礼。    或者先见到它的人,不是男人要娶的妻子。男人会拿着金钗来青楼诉,说一段无可奈何的婚事。    琴凝暗自惋惜与两美同乐的美梦一戳就破。再看这支精美至极的金钗,竟被毫不怜惜地被拆了凤头,两位怕是来查古怪案子的。    可惜,她爱莫能助。“我非常希望能帮到两位大人,但我确定从没遇到过一位客人提及凤凰金钗。”    凤钗多为新婚准备。    虽然有钱不赚王八蛋,但琴凝在选择客人时仍有讲究。    嘴上说着不想娶妻,家里偏要备下贵重聘礼,可惜不能送给真爱女子之类的男人,还是别来污染她的耳朵。    刚出道那会没得选,这些年名气打出来,还不许她挑挑拣拣?    琴凝计划再弹几年琴,等有了余生吃穿不愁的金银,想包什么样的俊男不行。    谁稀罕来那些来楼里倾吐家中糟糠妻的男人。不过,想比着眼前两位的相貌找,恐怕有些难度。    有些扯远了。琴凝简明扼要说了她的选客标准,“展大人说的那类客人,我接待不来,索性也就不为难自己。”    言不周并不觉得意外。人以群分,今日一见琴凝,她就猜到这种可能。得遇如此佳人是一桩趣事,但难道金钗女鬼的线索至此又要断了?    出乎意料,柳永开口道,“我可能知道一些凤凰于飞金钗旧事,可是事涉他人私情,不知两位可否告之,为何来打听金钗旧事?”    没什么不能说的。    作为撞鬼的正主,鲁浩比任何人都想尽快查清女鬼的身份。    言不周简单概述了小树林内发生过什么。    “没有尸骨,也没有人报案。金钗的古怪,怪就怪在女鬼与琴凝小姐长得一摸一样。我猜她见过你,而并非你的姐妹。此事是我们心存怀疑,才会不请自来。”    琴凝不由打了一个冷颤,她的双亲早逝,本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哥哥,但在她十来岁时兄长也病故了。非常肯定,她没长得相似的姐妹。    当下,她轻轻推了推柳永的胳膊,“事关人命,也不是你守口如瓶的的时候了。”    柳永听闻涉及死了人,便也不再犹疑,尽力客观说起两年前的所闻。    “两年前,赏芳楼的锦芳小姐相邀我去填一曲《虞美人》,记述她与葛武之间的一段感情。”    这十年,柳三变名满天下,几乎每一家青楼教坊都想求他的词。    但凡某位名伶得柳三变填词一曲,在她演奏开唱之际,那必是客似云来,人人争相求听曲。    如此境况下,柳永也不可能逢邀必应。要不是听了能打动他的故事,要不是让他见了灵光一闪的人,他才愿意落笔生花。    两年前,锦芳听闻柳永行至宣州,特意发来了邀请。希望能得一曲纪念她逝去的感情,而故事里的男主角名叫葛武。    “锦芳所述,正当二八年华,她刚刚挂牌迎客,就与少年气盛的葛武相识。两人情趣相投,相交五年,终是到了该断了念想的时候。    因为葛武不得不顺从父命成亲。锦芳表示理解,只想纪念一番逝去的青春,还有命中注定不属于青楼女子的金凤钗。”    琴凝听着不由挑眉戏谑,她听过锦芳的名讳,这也大大方方认了,正如文人相轻,她就看不上锦芳什么客都接。    锦芳挂牌之初就是赏芳院的几位头牌之一。    什么青涩恋情,数不清多少人是锦芳的入幕之宾。明明可以选择就弹琴,锦芳非要选择都陪/睡,她十六岁出道就已是如此。    “可是,我没听说她唱了你的词。”    琴凝回想了一下,锦芳两年前消声匿迹,据说是赎身给富商作妾了。难不成是没来得及唱?    柳永摇了摇头,屡次落第,他早非年少桀骜轻狂的性子。锦芳说得再动听,他也必须查实一番。“既是奉旨填词,我岂能那般随随便便就应了。”    并不难打听葛武的情况,他是宣州泾县葛家这一支的小儿子。    三十年前,葛武祖父因做官在泾县安家。初来乍到,葛老与当地酿酒大户孟家交好。盖因孟家帮衬,他才能在此立住脚跟。    双方则定下孙辈婚约,将来只要孟家女孩愿意,葛家必会百里红妆迎娶孟家女,并且保证此生非卿不娶。    葛老亡故之前,葛武两三岁大,正巧孟家的孟芝出生。    彼时,继葛老之后,葛家没有能科举入仕的后辈。葛武的父亲选择经商来维持家业,是与孟家就走得越发亲近,顺单则给葛武与孟芝定下了婚约。    不想世事多难。七年前,孟家的酒工坊出了大事,被查出所用酿酒原料有大碍。官府不仅开出了高额罚款,且责令孟家赔偿受害者,也吊销了他家买卖酒品的许可。    几乎一夜之间,孟家人从富足有余变到一贫如洗。    孟芝的母亲为还债,打工劳累过度病故。那时,孟芝的父亲就向葛家提议,说好的十里红妆聘礼准备起来,让十二岁的孟芝过了三年孝期就嫁入葛家。    与孟家不同,当时葛家的宣纸生意已经越做越大。因为葛老做官时残有的一些同僚关系,宣纸也能卖给更多的读书人。    葛武的两个哥哥也都擅于经商,两人又娶了家世相当的妻子,那是强强结合共同富贵了。    “葛武没有父兄的本事,十四五岁偏爱声色犬马,最爱去赏芳院找锦芳小姐。”    柳永打听了葛武的风评,比起家道中落,相貌普通的孟芝,葛武一颗心全在明艳动人的锦芳身上,压根没有履行婚约的想法。    葛家说小儿子尚未收心,既然孟芝没有出孝期,那么就缓一缓再说婚事。别在此时拧着来,说不定会小夫妻没成亲就越行越远。    锦芳的倾诉里,亦是规劝葛武不能为她冷落了长辈定好的妻子。只要葛武抽空能想想她,记得赏芳楼里还有她这位知己,有空闲来看望她就好。    不过,她劝了没有用,葛武不喜孟芝姿色平平,压根提不起半点兴趣。    且不说锦芳是否欲拒还迎,葛家当家人的真实想法也很模棱两可。    不论葛家到底是看不起败落的孟家,还真是不想让孟芝受苦,这桩婚事一拖五年。孟芝出了孝期,又过了及笄之年,也到了可以成亲的年纪。    那时,孟家的境况也有了好转。孟芝大嫂的兄长科举高中,哪怕仅是一地县令,但沾亲带故多少都能帮扶一把孟家。    这下,葛家爽快地答应了履行婚约,虽然没有百里红妆,但也备下了不小的一笔聘礼去孟家下聘。    葛武被要求亲自去瑰宝阁买金凤钗,将此钗送于孟芝以表诚意,更求抹平前些年拖延婚事闹出的不愉快。    “锦芳却比柳娘子先见到金钗。她说是无意中瞧见的,而葛武痛苦于此钗难赠心上人。是给了她几百金的其它礼物。”    柳永并不信锦芳后来的泪语,说什么她宁要一支金凤钗就足以,哀怨于青楼女子注定没有美好姻缘。    身在青楼必然有身不由己,但也能选不同的路。锦芳还想让他就此填一曲《虞美人》,恕他品不出那两人之间有什么凄美爱情。    “不对啊,我没听说葛家三郎娶亲。”    琴凝对葛家不熟,但也好歹了解宣州的富商情况。“一年半前,葛家的纸坊被大火付之一炬。葛家几个主事的都死了。葛三好像在那之前就病逝了。”    哦?柳永并不知这一茬。他并不会在一处长留,当时弄清楚葛武的情况,婉拒了锦芳之邀后就坐船入蜀。    这刚回宣州半个月,一直在望琴楼里呆着,还是这里的环境与人让他舒心。    葛家下聘后的半年里,葛武病逝了?葛家的主事者都死了?    言不周与展昭对视一眼,这番变故有够突然,却是刚好对上了阴婚的条件——新郎死了。    问题是新娘呢?孟芝的情况如何了?    弄清这个疑问,或能揭秘金钗女鬼为何出现。    事不宜迟,言不周与展昭即刻去了衙门调查孟家所在。    两人却被告之,孟芝的父亲一年半前病逝。    她的哥哥一家并没留下来守孝,匆匆忙忙就搬走了,据说是去北边投靠大嫂的兄长。    至于孟芝,她先孟父一步,因病先赴黄泉。    柳永好奇此案的进程,跟着一同来了府衙,很是意外听得如此消息。“一年半前,葛孟两家招了什么晦气,粗略一算这都死了六个人。”    展昭捋了捋此案,“尚且不论招了什么,信州兴旺镇在宣州之南,葛家与孟家家的生意是往北做。金钗怎么会落在南边?府衙里没有两家招贼偷窃的记录,一百两金子买来的金钗,被盗也不报案?”    “不仅这一点怪。孟芝没有嫁给葛武,很明显衙门没有两人的成婚记录。照理来说,她该葬在孟家坟地,但入葬记录里也没有这一条。”    言不周想要找到孟芝的尸体,现在看来女鬼八成就是孟芝。    然而,孟家所用的坟地入葬登记上,先有孟母的入葬记录,然后就是孟父的。孟芝虽被报了死亡,但没见她入葬于此。    孟芝的尸体去哪里了?被随便抛尸荒野了?    正在疑问接踵而至时,琴凝作为被女鬼借脸模仿的活人,她与鲁浩一样,非常希望一切尽快水落石出。    这是发动能发动一切关系,打听来了一个秘密消息。    “你们猜葛武是因何而死?”    琴凝也没卖关子,直接公布答案,“是花柳病。不仅是他,锦芳并没有被赎身,她也是因此而死。说不清谁传谁的,为了这一点,有传孟芝想要退婚,但是没有后来了。    两人的婚事一直拖着,葛家没答应退亲,孟芝也没嫁过去。而她在葛武病逝后半年也死了。”    言不周有些晕了,其中必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去孟家与葛家的坟地看看。死了这么些人,是该开棺看看,说不定有额外发现。”    二月二十二,正午晴空万里。    一行人先去了葛家的墓地,先挖葛武的坟。    言不周熟练地挥动起铁锹。世事弄人,不知不觉间,她居然熟练于掘墓了。那姿势与动作比展昭更驾轻就熟。    两人哐哐一通掘土,下挖两丈多,土里的情况却让周围一圈都惊到了。    这个坑里不只一口棺材,准确是叠放了两口棺材。下面那口散发着一股未散尽的煞气。    先给棺材化煞。    言不周才小心撬开了棺盖。其中是一具半烧焦的女尸,穿着青绿色的婚服。稍稍撩起衣服,一侧未烧焦的胳膊上,居然纹着九头怪物的刺青图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