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这天晚上, 徐甜甜睡在东间里。 她躺在那张雕花大床上。 虽然没装床架子,可床是好好的,特别稳当,一点也未受到影响。现在正赶上 夏季, 四面漏风的, 倒是凉快得很。 爹和娘住在西间。 那两张单人床拼在一起摆在了里间, 睡俩人正合适。冬娃还躺在外间的榻上, 说是给姥爷和姥姥把门, 还摆出了一副男子汉的架势。 夜深了。 徐甜甜睡着睡着, 忽然醒了。 她爬起来, 在黑暗中摸索了一会儿,就打开了那道暗格。 里面空空的,那件东西被爹提前取了回来。今儿见到她, 就悄悄塞给了她, 说 怕拆床架子时被木匠看到了。 关于床的秘密,爹和娘都清楚。 那件东西, 她在信里提到过。 爹像是早就知道了, 一点也不感到惊讶。 看来娘是啥事都没瞒着爹。 俩人的感情好着呢。 徐甜甜不由得笑了起来。 她用手量了量暗格里的空间, 估计里面最少能放五十块银元。这张床一共有四 个暗格, 那一百七十三块银元正好能放进去。 这两天,会有木匠上门。 爹说, 木匠的眼力都非同一般, 家里有啥值钱的,先收拾一下。 她想, 床底下的那只陶罐子得挪个地方。 财不外露,是古训。 也是安全之策。 她想了想,明儿一早就搁到厨房里? 那边瓶瓶罐罐的可不少,摆在橱柜下面也不显眼。 爹和娘安顿下来了。 第二天早晨,徐甜甜像往日那样去上班。 冬娃放假后,都是她带着一起出门。现在正好,在家陪着他姥姥和姥爷。她把 钥匙交给了爹,让他和娘在院里好好歇歇,等到中午她就回来了 可徐永泰却是个闲不住的。 半天不到,就把周围的环境摸熟了。 他想帮着闺女干点啥。 就带着翠翠娘,扯着冬娃去菜市场上逛了逛。 一圈下来,觉得城里的东西比家乡贵了不少,这生活上倒是不如家里。想着闺 女过日子不容易,就割了块猪肉,准备包饺子吃。 中午时分,徐甜甜匆匆赶回了家。 一进门,就听到冬娃兴高采烈地喊道:“娘,姥姥包饺子了!” 她赶紧进了厨房。 见娘正系着围裙在案前忙乎着。两只锅拍上,整整齐齐地卧着一排一排的饺 子,白白胖胖的,正等着下锅呢。 “娘,您坐下来歇歇,我来收拾?” “翠翠,娘不累,你跑了一上午了,快喝点水润润……” 徐甜甜坐下来,喝了一杯温开水。 就拉开灶口,烧起水来。 等到锅一开,就可以下饺子了。 这一顿饭,吃得十分热闹。 爹和娘都不是外人,也不用客气。 冬娃吃了一大碗,还想吃。 徐甜甜怕他撑着,没敢让他多吃。可即便如此,见他肚子依然圆滚滚的。她不 放心,就让他跟着姥爷在院里走走,等消了食再去睡午觉。@无限好文,尽在晋江 文学城 下午,徐甜甜上班去了。 徐永泰自个儿摸到木器市场,打听了一下。 见有几家木器作坊,就挨个儿进去看了看。 最后来到了“鲁记”门前,进去询问了一番。有生意上门,管事的大师傅十分欢 喜。见是装床架子,就痛快地接了下来,说这就派个小师傅上门安装。 可徐永泰不放心。 他一再强调这活儿复杂,得派个熟手过去。 心说,那小师傅怕是没见过那种结构,到时候很难装起来。 可大师傅却拍着胸脯,得意地说道:“这位大哥,您就放心好了!我“鲁记”工 坊的手艺可没得说,做得都是精细活儿……” “呵呵,那就好……”徐永泰见对方一再坚持,也不好说破。 谈好了价钱之后。 小师傅就挎着工具箱,跟着徐永泰上了门。 他进了东间,一看到那堆床架子,就瞪大了眼睛。 再看看那种榫卯结构,顿时傻了眼。 这活他怕是干不了。 别说是他,就连大师傅来了也得费一番功夫。 小师傅不敢乱碰那堆木器,就赶紧回去了。 不一会儿,“鲁记”那边又派了一位大师傅过来。 这位师傅,姓鲁,大约四十来岁。 他蹲下来,对着那堆木架子琢磨了半天。又一根一根地拿起来,对着大床比划 了一通,还按照先后顺序摆在了地上。 又要了一张白纸,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图。 这才动手忙乎起来。 徐永泰在一旁瞧着。 心说,拆床时,那位老师傅可是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搞定。 这木匠活儿看似简单,可里面却有不少窍门。 现在想再组装起来,怕是不太容易。 这位鲁师傅倒也了得。 他参照着那张简图,按照先后顺序,把那堆床架子一根一根组装起来。 不过一个时辰,就安装好了。 最后,才用木槌轻轻敲击,把床架子固定下来。 整个过程,未对榫卯结构做任何改动。 可棚顶一旦固定好了,倒是纹丝不动,非常牢靠。 “好了!”鲁师傅拍了拍手,这才露出了笑颜。 徐永泰也暗自佩服。 看来这“鲁记”还真像那位管事说得那样,做得都是精细活儿。 他痛痛快快地付了钱。 那位鲁师傅接过来,也没数就一把塞进了口袋里。 心说,瞧瞧管事的那眼力劲儿,收了个白菜价,却揽了个高难度的细活儿。 刚才,小师傅跑回去一说,管事的就紧张起来。 还专门请出了他这个店里的活招牌,才算保住了门店的声誉。 可这价钱上,却是吃了亏的。 他可是业内的顶级高手,这种拆拆补补的活儿也来找他? 可换做其他人,怕是要砸了这门店的招牌。 送走了木匠师傅。 徐永泰站在那张花雕大床前,使劲晃了晃。 床很沉,纹丝不动,结实得很。 他心里暗自得意。 这是他当年给翠翠备下的嫁妆,选的都是上好的楠木,估计能用一辈子。 “姥爷——”冬娃“嗒嗒嗒”地跑了进来。 他脱下呱哒板,就“哧溜一下”上了床。 他趴在床板上,像个小辗子一样来回骨碌了两圈。 惹得徐永泰哈哈大笑。 心说,抒文明天就要回来了,看到这张床怕也要惊叹一番? 下班后,徐甜甜回到家里。 见床收拾好了,高兴得直咧嘴。 她三下两下,铺上了一床褥子和一张凉席,又挂上了一顶粉红色的纱帐子,看 着格外温馨。 冬娃见了,就嚷嚷着晚上要和娘一起睡。 她想了想,还是让冬娃睡在木榻上。 这是她和抒文的大床。 可不能惯着冬娃。 黄昏时分。 叶抒文一进家门,就听到一阵笑声。 岳父岳母来了。 他赶紧上前招呼着。 今儿是星期六,值勤工作一结束,他就换了身便衣离开了驻地。 现在是和平年代,部队上的制度也有了变化。 像他们这些文职人员,也有了星期天。只要不值班,就可以自行安排。他向领 导打了申请,说家属在城里工作,想赶在星期天回家看看。 王主编知道他爱人调进了城里,就批准了他的探亲申请。 这样,每星期离开驻地时就不用再去找领导签字了。 这天晚上,叶抒文和徐甜甜躺在雕花大床上。 那纱帐子一放下来,就像进入了一个隐秘的世界。 他揽着她,使劲儿亲了亲。 便仰面躺着,低声说着话儿。 “甜甜,娘知道了吗?”他拉着她的手,轻轻抚着。 “唔……这两天忙得很,还没顾得上说呢……”她摸了摸肚子,平平的,这会儿看不 出形状来。 “……那我去跟娘说说?” “……还是我来说?” “甜甜,明儿一早,我想回家一趟……” “嗯……” 叶抒文打算跟爹说一声。 岳父岳母来了,爹那边得出面招呼一下。 至于娘,估计又会装病避开。 这么久了,咋还是想不开呢? 家里慢待甜甜的事儿,还一直瞒着。 甜甜说不想让爹娘担心,还是继续瞒着? 第二天早晨。 叶茂才听文儿说,他岳父岳母来了。 就让他去饭馆里订了一桌,说中午一起吃个便饭。 到了中午,叶抒文带着一家人还有志和兄弟,准时赴宴。 开席前,还特地牵着冬娃的小手,向爹介绍了一番。叶茂才第一次见到冬娃, 听到他喊他爷爷,心里颇为复杂。 可当着徐家人的面,也不好说什么。 徐永泰倒是乐呵呵的,客气了一番。 翠翠娘见亲家和冬娃不熟,心里便明白了。 那叶太太称病一直未露面,怕是不待见翠翠母子。她有些生气,可见闺女一脸 坦然的样子,也就释然了。 心说,没有婆婆? 这日子怕是更好过一些。 那叶太太也是大家小姐出生,家务活根本就指望不上。真要和翠翠住在一起, 指不定还得翠翠伺候她呢?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想到这里,一阵舒畅。 还是翠翠他爹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不认有不认的好处。 反正,抒文把家都交给翠翠了,小俩口把日子过好了就成。 席间,十分热闹。 叶茂才和徐永泰向来对脾气,很能说到一块儿。 几杯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 而抒文忙着招呼岳母和冬娃,表现得非常好。 志和向来大方,自个儿随意。 徐甜甜抿着嘴笑着。 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感觉可真好。 志勇兄弟知道了,只怕会羡慕坏了。 时光飞逝。 徐永泰和翠翠娘在城里一下子住了二十多天。 临到开学前,才搭乘长途班车回了县城。 这一趟,收获颇多。 他带着翠翠娘逛了几家百货商店,还去戏园子里听了几出折子戏。临走前,还 去电影院里看了场电影。 这是翠翠的主意,说是去开开洋荤。 抒文给买了电影票,一家五口乐呵呵地进了电影院。 当然,最高兴的就是翠翠怀孕了。 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他又要当姥爷了。想着那个还未出世的小家伙,就一阵 兴奋。 翠翠娘说,看样子像是个男娃。 他想,如果翠翠给叶家又生了一个,那叶太太还绷得住吗? 只怕到时候撵都撵不走呢。 不过,翠翠不与婆婆住在一起倒是挺好。 自己当家作主不说,还不会受气。 就是家务事上忙了一些。 等到明年志勇考上了大学,就让翠翠娘过来给招呼着。 做个饭,带个娃啥的,也不影响翠翠的工作。 而他自己呢,也打算换个地方。 翠翠说了,找找门路去新华书店? 将来那里可是大发展呢。 他也打听过了,也托了关系。 那边虽然没有教书自在,可每月都要去省店进货。 到时候,可以顺带着去看看翠翠和志和。 这种便利,也算是个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