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前来开门的, 就是叶抒文的父亲叶茂才。 他一边走着,一边客气地介绍着。章存林呵呵笑着,觉得叶老先生一点架子都 没有,这一点叶先生倒是很像他的父亲。 叶茂才把三位客人让进了客厅里, 安坐下来。 随后, 一位身穿灰绸布旗袍的中年女子端着茶盘, 走了进来。她放下茶盘, 温 婉地笑道:“您来了?请先用点茶水……” 说着, 一一斟上了茶水。 叶茂才在一旁介绍说, 这位是他的太太。 章存林微微颔首, 徐甜甜和启宽大哥赶紧起身,躬身行礼,向叶太太打了声招 呼:“叶太太好!” 那叶太太温婉地笑着, 招呼他俩坐下。见了徐甜甜, 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还夸 了声“这闺女长得可真俊啊!” 接着, 又客气了几句, 就进里屋去了。 徐甜甜一边喝茶, 一边打量着屋里的陈设。 心说, 叶家果然遣散了佣人,这端茶倒水的活儿都由叶太太亲自动手了?这是 以实际行动与以往的阶级割裂开来? 这革命革得还真够彻底的。 不会是那人的主意? 一番客套之后。 叶茂才开门见山问起了酒坊。 章存林也不再客气, 就把那边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叶茂才沉吟了片刻, 说道:“章掌柜,这黄酒老夫一向爱喝, 感觉特别对味 儿,在市场上也颇受欢……如果把这酒坊挪到省城来,这口味儿会不会起变化?” “叶先生……这个怕是不好说,我寻思着酒的口感除了按方子操作之外,和水质 也有点关系……虎头镇那边水好,这酒的味道自然就好……” “嗯,我也是担心这个……原来考虑着把酒坊挪过来,可又怕影响了酒的品质……” 三个人商量来,商量去。 也没个明确结果。 徐甜甜静静地听着,未开口发言。 她觉得叶老先生颇有头脑,也是真心想帮忙。考虑到酒坊的长远发展,她脑子 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这酒坊挂在“叶记”名下,一起参加“改制”后,不如在春城也创个牌子?这样, 一是便于打开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二是能省下运输成本。 “三大改造”之后,城乡差别会越拉越大。像烟酒这类商品,在城里的销量要远 远好于乡里。况且,借着商业局的名头,在宣传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正想着,就听到爹开口说道:“翠翠,你也说两句?” “好的,爹……” 徐甜甜听到爹喊她翠翠,猛一激灵。心说,这进了城,就连称呼都变得洋气起 来了?她可是顶了多年的“冬娃娘”啊。 “爹,叶先生,咱家这黄酒喝了对身体有益,我觉得日后的发展前景特别好…… 尤其是在城里,这日子好了,吃穿都讲究起来了,一年四季喝点黄酒暖暖胃是再合 适不过的……我想这黄酒进了城,咱也得打个牌子,干脆叫虎头老酒或春城老酒好 了,不同产地的,按照口味在标签上区分一下就好……” “哦?你是说同一个牌子,两个产地?”叶茂才不禁问道。 “对,咱们可以在商标上注明一下口味,这样即便口感上略有差异,可大伙儿 喝起来还以为是两种风味,有喜欢这个的,也有喜欢那个的,相互之间也能带动一 下……” “嗯,这个法子不错……”叶茂才赞叹道,对合作之事也愈加重视起来。 顺着这个思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又补充了几点。 最后,把这事给定了下来。 以后,虎头镇那边继续沿用以往的包装,在罐身上贴一副红纸标签,上面印上 “虎头老酒”、春城副食品加工厂等字样,厂址就留虎头镇酒坊的地址。 春城这边也叫“虎头老酒”,外包装与原产地一模一样,只是罐身上贴的标签为 桃红色,与原产地的大红色商标加以区分。至于这边的投入,由章家出技术,叶家 出场地房屋,其他的就由商业局牵头好了。 事情一议定,叶茂才抚手称快。 他笑着说道:“章掌柜,这场地就设在工坊里,等到下午咱几个过去瞧瞧?” “好咧!”章存林与儿子相视而笑,痛快地答应下来。 说话间,已到了中午。 叶茂才自然要留他们吃饭。可家里的佣人和厨子都已经遣散了,想拉桌子可不 容易,那就出去吃? 于是,把太太也叫上,一起出门下馆子。 一行五人出了院门,往街上走去。 一路上,徐甜甜随着叶太太并排走着。 叶太太温声说着话,十分和蔼,那一举一动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徐甜甜心 说,难怪那人的气质那么好,性子也好,这与家庭熏陶真是分不开啊。 还有,这城里与乡里比起来,思想上也相对解放一些,也没有那么浓厚的封建 习俗,感觉空气都好像自由了些。 她觉得,还是城里适合自己。 如果把那酒坊搞起来了,是不是就能搬过来了? 一时间,心劲儿又提了起来。 一顿饭吃下来。 徐甜甜和叶太太就熟识起来了。叶太太喊她翠翠,她喊叶太太为叶伯母,这样 就显得亲近了许多。 而叶茂才和章存林也很投缘。 他本出生于乡野,对乡间文化十分了解,与章存林的共同语言自然也多。同 时,又读了不少书,看问题颇为透彻,也令章存林十分景仰。 到饭局结束时,二人已开始称兄道弟。 他喊章存林为章老弟。 章存林也改了口,称呼他为叶老哥。 启宽在一旁,也利利索索地喊了声“叶大伯 ”。 饭后回到家里,几个人坐着喝了杯茶。 叶茂才提议道:“章老弟,咱这就去工坊看看?” “好咧!”章存林痛快地答应着。 叶家的工坊设在东郊。 叶茂才去街上叫了一辆马车,拉着四人去了工坊。 一番考察之后,章启宽对后院的环境十分满意。 那边有两间空屋子,在一旁再搭两个棚子,就足够使了。叶家的地窖是现成 的,到时候腾出来,正好可以用来藏酒。 从工坊回到城里,太阳已经落山了。 章存林本想带着家人去投店,叶茂才想着家里的客房都空着,干脆让他们一家 住着好了,于是热情地邀请着。 “哎呦,叶老哥,那多麻烦啊?我和俩孩子还是去住店好了……”章存林推让道。 “哎,章老弟,不麻烦,不麻烦,咱家的空屋子多,保准住得下……再说,我明 儿就去见廖局长,再听听他的建议,这样商量起事情来也方便……您和孩子们在家里 多住几天,把这事敲定了再走……” “好,那……那就有劳叶老哥了……”章存林十分感激。 本来,他打算第二天就回去。 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在等着,哪敢在城里呆那么久?可来一趟实在是不容易, 能把事情办利落了,当然最好。 第二天上午,叶茂才去了商业局。 他找到廖局长,把想法一说。 廖局长沉吟了片刻,说道:“叶先生,你这个想法很好,我个人也很赞同……可 是涉及到资金投入,所以得开会讨论一下……当然,如果不需要局里投入,那就简单 多了……” “另外,新增的这一块资产,还有一个股息问题,按照政策是每年5个点……这部 分股权如何划分?也得明确下来……” “廖局长,这个我回去后再考虑一下,两天之内就给您一个答复,您看怎样……” “好,那我就等着喽……” 叶茂才从局里回来后,就找到了章存林。 他把情况说了一下。 随后,就提到了这个股权和股息问题。 他简单地解释了一通,还苦笑着说道:“唉,章老弟啊,不瞒您说,我这边的 股权和股息都放弃了,这是文儿的意思,死活不肯让我顶着那资本家的名号。这 不,我现在都快成革命同志了……殊不知,这可是拿着全部家当才换来的……” 当然,他未提到的是,早在一年前,他就把值钱的资产和库存换成了现洋。那 笔钱也未敢存入银行,都在宅子下面藏着。 这事除了太太之外,无任何人知晓。 就连老爷子都瞒着。 他想,这笔钱是留给文儿的,以备不时之需。 “叶老哥,这个……我和孩子们再商量一下……” 章存林心说,这个“商业改造”政策比镇子上的集体所有制改造要优厚多了,资 本家参加“改制”还有股权和股息可拿? 在来省城之前,他连想都不敢想。 现在突然多出来一份,反倒紧张起来。 章存林回到客房,就把启宽和翠翠都叫了过来。 三个人关起门来,商量了一通。 徐甜甜早就知道这个股权和股息,也知道这个拿着不是啥好事。 所以,就一直没跟爹提。 心说,就那么点钱,还不一定能拿到手,却贸然顶上了一个“资本家”的名号, 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个酒方子。 只要把这个留着,等日后政策再变回来了,照样能发家致富。 倒是现在,何必去冒这个风险呢? 可这话却不能说得这么透彻,否则她还真成了“半仙儿”了。 徐甜甜想了想,就说道:“爹,这资本家就像地主一样属于剥削阶级,咱要是 顶着这个名号,早晚会出事儿……现在的政策是好,可等日后政策一变,没准就要吃 不了兜着走……” “翠翠,这……这可是真的?” “爹,这还能有假?我看报纸上就是这么说的,地主是剥削压迫贫雇农,那资 本家呢,是剥削广大工人阶级……这阶级不同,矛盾可就大了去了……” 章存林一听,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立马想起了两年前的“土改”,只要当了剥削阶级可没好果子吃。 “爹,咱可不能去当那剥削阶级……”启宽也在一旁劝道。 “呃……那股权和股息咱不要了,反正来之前,也没想要那些……”章存林咬了咬 牙,说道。 “好咧,爹,其实咱家也不吃亏,到时候可以这样......”徐甜甜见爹想通了, 心中一喜。就把那“城市户口”和“全民工”简单地说了一下。 “爹,到时候咱家,除了上学的,一家人都可以进厂上班,还可以帮衬一下西 院的大伯家,也给堂兄堂弟们搞个全民工当当,反正咋样都不会吃亏……” 章存林听得似懂非懂。 可入了国营,啥都由公家管着,这个道理他是明白的。 于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大声说道:“好,启宽,翠翠,以后咱家都去厂里干 活,这样咱就是工人阶级了,心里也踏实些……” 这下,徐甜甜可放了心。 距离那铁饭碗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当天下午,章存林就跟叶茂才回了话。 那叶茂才听着,不禁挑了挑眉毛。 心说,自己能变得这么“开明”,那是文儿在后面不断地督促着、开导着。 可章老弟呢? 这么豁然开朗,是因为啥? 难道也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