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清宫重生升职记 > 215.非常冒火

215.非常冒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00%的人都知道这些大金句,但只有1%的人知道它们竟然还有坑爹的下半句!    经常有小伙伴45°仰望天空时问自己:    为什么我知道很多道理,    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蠢鱼告诉你:    那是因为你知道的名言名句,    其实是用错了几百年的啊!    这些错误有的是因为大家口口相传,    时间久了,难免会有几个字出错。    但仅仅几个字的错误,    就能让句子的意思180°大转变。    尤其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名言,    很多被错误相传了几千年。    要是孔子泉下有知,    估计棺材板都要给气飞了啊!    还有的,就是在流传的时候,    因为作者没法一个个地去解释,    结果就有人理解成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脑洞大不是病,    但是带偏了后面几十代人,    就是你的不对了啊!    还有的,就是因为古人记忆力太差,    一句话只能记住上半句,    下半句不知道忘到哪里去,    偏偏这句话还是神转折,    就这样不小心把转折弄丢了…    今天蠢鱼就要带你来看一下:    那些年,我们用错的名言    1离家出走的下半句    自古神句在最后,    但是很多句子,    偏偏总是被人遗忘后半句,    尤其是那些神转折的句子,    从小到大我们只听过上半句,    如果你看到它后面真正的下半句,    估计这辈子都心理阴影了…    上句:三思而后行    下半句:子曰:再,斯可矣    ▲    这句话讲了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季文子,办事特墨迹,    总是要纠结好多次才去做,    孔子听了说:    一件事思考2遍就够了,    想来想去还不动屁股,    墨迹你妹啊,just do it !    上句:父母在,不远游    下半句:游必有方    ▲    曾经,    每次小伙伴们想出去浪的时候,    父母总会搬出这句话教育我们,    但是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其实是:    父母在,不要远游,    远游的话,    必须告诉父母你要去哪里,    你要去做啥,    你定的哪家酒店,    做高铁还是飞机,    到了那里吃哪家饭店,    拍了照片别忘了发朋友圈,    好让父母给你也点个赞。    【游必有方里的“方”,指方向,去处】    上句:老来多健忘下句:唯不忘相思    ▲    多少人把这句当成了嘲讽的话啊。    其实这句话出自白居易大大,    老白同志晚年遇到个朋友,    那人问他,还记得曾经的村花王二丫吗?    老白说:老来多健忘…    朋友惊讶:你俩不是还拍拖过嘛!    老白又说:唯不忘相思…    朋友表示:    没见过虐狗还要大喘气的啊!    上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下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    这首诗其实是有来头的,    明末时候有位高僧,    遇到了一个四处滥杀无辜的反派,    高僧劝说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反派说,你只要肯破解,我就不杀人,    高僧在色戒和其他戒律中间犹豫了一下…    你猜他选了啥?    开玩笑,现在网上审查的这么严,    你以为我会告诉你破的色戒啊?    高僧当然是破了酒肉戒,    一边吃吃喝喝还一边做了这首诗,    只为了告诉后人:    我这都是被逼的啊!    上句:言必行,行必果下句:硁(keng)硁然小人哉    ▲    话说有天孔子吃饱了,    和自己徒弟们剔牙唠嗑,    大徒弟问了:师父,什么样的人最牛逼?    孔子说:能代表国家办大事人,    比如咱奥运会的运动员们。    二徒弟问:那其次牛逼的呢?    孔子说:当然是人人都夸的人,    比如村口王师傅,手艺贼好。    三徒弟问:那第三牛逼的呢?    孙子说:那些说啥就必须做啥的人,    一看就是固执浅薄的,    但是看在他不骗人的份上,    算他个三等!    上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下句: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    ▲    这句算得上是被误解得最夸张的,    看字面意思好像是在说:    不孝有三种,不结婚生子的罪最大。    就因为这句话,    多少姑娘小伙被老妈天天逼着相亲啊…    其实这都要赖当年的舜,    尧舜禹大家还记得,咱老祖宗。    当年舜想娶尧的女儿当老婆,    但是心里估摸着老爹肯定不同意,    于是没说一声就直接娶了。    孟子同学就发明了这句话:    不孝有很多种,无后罪最大,    啥叫无后?    就是这么重要的人生大事却不告诉父母,    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啊!    上句:人是生而自由的    下句: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再下句: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    自古神句出最后,    如果没有下半句,    整句话都不对味了有没有,    再比如下面这个    上句:相濡以沫    下句:不如相忘于江湖    ▲    这句话就不用蠢鱼解释了,    说来说句就一个道理: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亲兄妹啊!    2只看字面意思100%错误    学文言文的时候大家最痛苦的,    应该就是古代的表达总是非常不直接,    比如古人写了错别字,竟然叫“通假字”,    古人说3次,其实是很多次,    所以大部分文言文的真实意思,    都不是我们字面理解的那样简单粗暴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通常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为了自己而活,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大家要想到,古人是很懒的,    经常出现一个字有n个意思的情况,    这里的“为”是二声,意思是“修行”。    因此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    人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品行,    老天会代表月亮惩罚你的!    下次看到有人给自己自私找借口,    装x用上了这句古文,    你还犹豫什么,    赶紧用蠢鱼教过的知识狠狠嘲讽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第一个问题:    刍这个字谁会读?    第二个问题:    有多少人知道这句话,是因为《诛仙》?    虽然小说里写了这么多年,    但是却从来没有解释过这句话,    以至于很多小伙伴以为说的是:    天和地没良心啊!    拿世间万物都当狗啊!    我们单身狗招谁惹谁了,    天天被这么比喻啊!    然而,这句话只是在打比喻,    满分翻译应该是这样的:    天地是没什么感情的,    看世间万物也没有区别,    哪怕是蠢鱼这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人,    天地也和对待所有人一样,    一视同仁。    无毒不丈夫    ▲    讲真,这句话被大家所熟知的程度,    已经完全超过了原句。    这句话的原句是什么呢?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意思就是说:    吶,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大丈夫就不要跟小人计较啦~    没想到的是被后来的文学作品略加改动,    将度变成了毒,    反而读起来更加爽有没有?    果然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永远都是简单粗暴直接发泄情感的啊。    为朋友两肋插刀    ▲    其实蠢鱼一直以为,    这句话的完整版本是这样的:    为朋友两肋插刀,    为女人插兄弟两刀。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个叫秦叔宝的小伙子,    路过一个叫做“两肋庄”的地方。    这里正好是个岔路口,    往左走,可以和麻麻团聚,    往右走,要深陷危险救助朋友,    小伙子一下子遇到了人生难题:    老妈和基友同时掉水里,你救谁?    秦叔宝同学最后毅然选择:救朋友!    于是后人被他和朋友的基情所感动,    就造了“两肋岔道,义气千秋”这句话。    结果传啊传,就成了两肋插刀。    看到没,谣言就是这样产生的。    秦叔宝听说后一定是满脸问号:    excuse me?我肋骨做错了什么?    3出处吓死人的名言    有很多名言,虽然看起来挺普通的,但是如果你知道了是谁说的这句话,那绝对能震死大家。    比如那句在文青界流行已久的句子: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    这话是谁说的呢?    就是百元人民币上的那位——伟大领袖□□。    □□的名言其实还有很多:    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    要允许学生上课打磕睡    字字精华,    希望大家可以用心体会。    还有一个不仅被文青们用到烂,还被杀马特家族作为经典语录之一,被很多青春美少女当作□□签名的,这句话就是——    ▼    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by 古龙    现在很多热词啊,流行语啊之类的,你们以为是网络的伟大发明吗?    错!其实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被老祖宗们发明出来了。    比如    ▼    整个人都不好了by 《红楼梦》    再比如    ▼    可怜天下父母心by 慈禧太后    而且现在的流行语不仅抄袭了古人,还中西贯通,连几百年前的外国人语录都不放过!    比如    ▼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y 尼采    尼采大家可能不熟,但是下面这位,以及他说的这句话,就算是过了500多年,也依然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    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by 莎士比亚    不仅国外早就有有段子手,其实咱们□□再早上几十年,也是段子手满大街,只是没法上网转发,所以直到现在才被人们用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