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错误思想
针对发展方面 陈康杰也是随便说了七八条 最后还是赵月香走下楼來 他们的“工作谈话”才暂停
陈康杰沒有整理什么文件 也沒有专门的做调研 不过他很关心省内新闻 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纸质媒体他都会经常看 更加重要的是 工商大学有來自全省各地的学生 这些人往往会从一个别样的角度传递给陈康杰一些特别的信息 由于是学经济专业 因此在教室里 在食堂 在自修室 都能经常听到有同学在讨论这些问題 如果遇到的时候 陈康杰都会安静的在旁边听一听
再加上陈康杰是重生而來 对很多问題他早就知道 有些是好几年后解决了的 有些是到他重生时都还沒有解决的 因此 他谈论起來自然朗朗上口
碍于赵月香的软性压力 还沒尽兴的何保国只好又变通的将陈康杰叫道他的办公室 名义是讨论一下他的学习 实则是继续何保国的工作
“很好 你能说出那么多办法來 很好 有些我考虑到了 有些我还真沒有考虑到 例如推动社会保险的落实 进一步全新发展旅游业和茶产业等等 确实比我们都看得明白 不愧是给大公司做顾问的人 幸好你选择了经济类院校 要不然还真亏了你这个脑袋瓜子 ”一进办公室 何保国就显得有些兴奋 对陈康杰连赞带夸
“那些都是我的浅薄之见 我相信有许多地方一定是沒有考虑成熟的 不过他就是你们需要调研和统筹考虑的了 反正啊 做咨询有个好处 就是嘴巴上随便说 不用自己去干 这很适合我 幸好我不是官员 只是个人大代表 动动笔杆子 动动嘴皮子就行 具体怎么弄 还得你们这些官员來进行 ”陈康杰可不是一夸就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他还是比较清醒的 也实事求是的理解做事中的难处
社会上总是有那么一种人 说就天下无敌 做就有心无力 陈康杰到不是觉得自己落实在执行力上的能力和魄力不足 而是政府里面要做的许多事情不像企业那么容易 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要复杂得多 利益牵扯到的人员也多得多 与官员打交道打得多了 比较能够理解一些 陈康杰所取得的成就 沒有一项是靠吹牛吹來的 都需要动手去做 要不然也不会有他的今天
“你呀你 嘴皮子还真的是厉害 ”何保国笑着指了指陈康杰 掏出一支烟來自己点上 “一直以來我都知道你对环境保护很是看重 你刚才也着重把环境保护放在了第一位 可是有一点我还是有些不太理解 你看啊 我们自然地理条件上不占优势 假如我们在环境上卡得太死 我们根本不好推动工业化 因为几乎所有的工业都是有污染的 你还建议整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多了 那不是污染更加严重了嘛 也不会有多少企业愿意像你们似得在环保领域投入那么多的资金啊 现在国内企业的实力普遍都还不强 ”何保国疑惑的问道
“正是我们的地理环境太恶劣 才更应该注重保护环境 是的 工业化都会多多少少有些污染 可是我们应该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啊 科技含量越高 不但污染少 而且经济效益还很明显 尤其是某个地区找到某种产业之后 就可以把产业链演唱拓宽 这样就极有可能在某家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性 形成一列产业列车 就像顺安 现在有了腾飞汽车公司牵头 前前后后带动的零部件企业有好几十家 而为这几十家零部件企业服务的公司又冒出了好几十家 腾飞汽车公司每年为了支持它下面的那些零部件企业开展研发 每年就拿出几千万支持他们 那些零部件公司别看规模不是很大 可也变成了一个小型的高科技企业 省轮胎厂以前是不太重视科研的 现在怎么样 为了拿下腾飞汽车公司这个大客户 他们的科研经费已经从几年前的两百万发展到了现在的三千多万 已经开发出了适应不同车型的八个轮胎品种 据说他们现在还在加大投入 要开出一种适应三百五十公里车速的跑车轮胎 还有 就是你可能理解错了我所说的工业园 我所说的产业园并不是你们所知道了沿海城市那种初级的工业园 他们那些工业园技术含量很低 制造手段落后 大量的依靠农民劳动力 现在看起來那一块很吃香 可是再过些年 他们就会很痛苦 我们是山区 沒有大片大片的平整土地可以拿出來 所以不适合走那种粗放式的工业园发展路子 必须得绞尽脑汁另辟蹊径 在我看來 西部地区的不少地方都不太适合发展重工业和初级的加工制造业 我们的环境承受能力太薄弱 一旦破坏了 花费上百年都恢复不过來 你们政府官员脑子里的一种思想是错误的”
“什么思想是错误的 ”何保国好奇的追问
“先发展后治理 这种思想有点愚蠢 以为西方国家走了这条路 我们也可以走这条路 真那样的话 那么就不应该有“后发优势”这个词 后发优势是什么 就是不要走前人的弯路 要找到方法走捷径 现在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看到沿海搞加工业很热闹 很繁荣 所以就心急的想学 结果由于不沿海 加工业沒太搞起來 那些煤炭啊 冶金啊 水泥啊 矿产开采啊这些污染大的项目倒是搞了不少 一些不产煤不产铁矿石的地方都弄了钢铁厂 这不是扯淡的嘛 并且为了他们 政府几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看着他们大量排污 我除了说那些干部眼光低下 还要说他们急功近利和谋财害命 ”陈康杰不爽的说道
中华国之所以能发展那么多的加工业 这和我们的劳动力丰富有关系 可以承接西方的产业转移 以极低价格制造出的市场需求旺盛的生活用品 这是我们发展所要走的一条正确道路 积累实力 解决劳动力就业 对这个 陈康杰是支持的 他所反对的是 各地都搞 一点不长远考虑一下本地方的实际情况 国际上有那么一种说法 就是说中华国人聪明 很善于模仿 沿海模仿国外 内地模仿沿海 以前听起來觉得这种评价是一种表扬 但是重生几年后再听这话 陈康杰就觉得别扭 那和表扬似乎一点关系都沒有 人家说法的潜台词是“中华国人沒有创造精神” 什么都是跟在别人的后面
在陈康杰看來 现在国家需要一种混合型的发展思路 既要鼓励高科技的创新发展 也要支持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发展 两条腿走出 才能在一个更加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形势 而且还能够促使国家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只有一个不断掌握高新科技产出的国家才是一个复兴的伟大国家 陈康杰可不希望这个国家的发展结果是很有钱 但是沒有核心竞争力 最后那些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还只能倒回别人的口袋中
“高新科技产业是人人都想发展 但是哪里那么容易 那首先要有人才 还需要巨额的投入和长时间的积累 当前国内的企业 一百家里面有沒有十家愿意大投入在生产研发上 我相信沒有 不说民营企业 就是国有企业也沒有 ”何保国有些沮丧的说道
不得不承认 何保国说的是事实 别说现在 就是十年之后 一百家企业也不会有十家愿意在研发上大投入 虽说收益大 可是也伴随着险太高 时间太长的问題 比如陈康杰的r半导体公司 虽然说从狮城采购了一些设备 但是要在生产研发上赶上国际同行 也还有很艰巨的路要走 这还是研发资金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 这里面需要一个技术的积累过程 有目前许多国际先进技术需要消化
陈康杰软了软口气 “我知道很难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走这样的路 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其实在这里面我觉得政府是有一个很大的工作可以做的 就是减少行政审批 给与民间创业者更多的政策扶持 尤其是技术创业型的企业 例如税收减免 研发资金补助 厂房一两年免租 职称评定与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同步 设立研发奖励基金等等 是可以鼓励出一些人在这方面进行产业奋斗的 我们的基金会就在谋划一件事情 名叫二十一世纪未來计划 争取两千年的时候 在西部省区挑选二十所大学进行合作 鼓励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在当地进行科技创业 他们只要有可行的想法 基金会就会给他们提供资金和指导 算是一种变相的贷款 如果成功了 创业者只需要三年后归还本金以及一定数量的费用就行 如果失败 基金会独立承担损失 我相信有了这样的激励 一定会有很多年轻人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在创业上 这虽然是一项带有慈善兴致的事业 我们还是希望同这样的方式激励一批年轻人走上这条路 尤其是那些有发明创造的年轻人 我们要让他们觉得 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 还是财富 ”